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腾格里沙漠前沿沙产业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沙产业理论发展过程 1984年冬,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次提出了“沙产业”概念。他认为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的农业型产业。沙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农业型产业,可以在我国15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上,为国家提供上千亿元的产值,为人类开拓新的食品来源。它的兴起将导致一轮新的产、世革命。  相似文献   

2.
沙漠一直被视为生命的禁区,人类在防沙的同时也在寻求各种有效的方法治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1984年首次在我国提出了“沙产业”的概念。他认为,我国沙漠和戈壁大约16亿亩(当时的数字),沙漠戈壁并不是什么也不长,极干旱不长植物的只是少数,大部分还是有些降水,有植物生长,有的还长多年生植物。目前人们对沙漠和戈壁获取的只限于特产的药材,  相似文献   

3.
沙产业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沙漠化日益严重,全力推进沙产业发展,以抑制和逆转沙漠化趋势,带动沙区经济发展是国家主管部门、沙区各级政府和沙区人民的基本共识。沙产业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倡导并在1984年就提出了,在我国西北地区要建立沙产业,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的戈壁沙漠上,充分利用光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提高植物光和作用的效率,推广使用节水,搞好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产业。沙产业的内涵沙产业理论首先是沙漠和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沙产业是寓沙漠治理于开发之中,将环境保护、沙漠化的防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哲里木盟发展沙产业的调查报告柴永江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首倡在沙漠戈壁地区创建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沙产业,这是对原有沙漠治理与开发理论的拓展。这一理论要求尽可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  相似文献   

5.
《国土绿化》2007,(6):11-11
我国还有沙漠戈壁,面积16亿亩,跟农田面积差不多,每年接受的太阳能也差不多,所以(要)提出沙产业。假使我们运用全部的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这样的基础科学,能不能让这16亿亩沙漠戈壁每年也提供几千亿元的产值呢?有没有这个可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沙产业"的重要论述,构想在沙漠戈壁发展农林生产,以阳光为直接能源,靠植物光合作用产出物质产品的农业生产过程,被称为"第六次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林业》2011,(9):1-1
钱学森的原创性理论创新,一是系统工程理论,二是沙草产业理论。他1994年曾说:"我在十年前提出沙产业的设想,只是考虑到我国有153万平方公里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而且沙漠、戈壁不是没有生物,我们应该让生物利用太阳光能为人类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8.
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是磴口县实现沙漠增绿、沙漠资源增值、企业增效、沙区人民增收、地方增税的有效途径。磴口县总土地面积为625万亩,其中68.3%为乌兰布和沙漠面积,发展沙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磴口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沙产业,将沙产业列为全县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沙产业的界定。“沙产业”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于1984年提出,后经不断提炼和完善,逐步形成的。关于沙产业的概念和内涵,钱学森院士认为:“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搞农业生产,而且是大农业生产,属于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钱学森院士所倡导的沙产业要求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转化  相似文献   

10.
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是磴口县实现沙漠增绿、沙漠资源增值、企业增效、沙区人民增收、地方增税的有效途径。磴口县总土地面积625万亩,其中68.3%为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磴口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沙产业发展,将其列为全县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举“全县之力、全民之智”,力争将沙产业打造成为磴口县的朝阳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按照这一思路,磴口县多措并举,不断加快沙产业发展步伐,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乌兰布和沙漠特色的沙产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位杂志社的负责同志问我,什么是沙产业?怎样翻译成英文?虽然我从事沙漠治理工作几十年,又是钱学森院士倡导沙产业的积极响应者和实践者,但真的要用明快的语言讲述沙产业的概念,却犹豫起来了。我们只好向钱老请教。钱老把沙产业翻译成Deserticulture,并从沙漠科学化管理和高科技开发方面作了解释。”沙漠治理专家、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刘恕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介绍了钱老对沙产业概念的规范表述。  相似文献   

12.
沙漠戈壁作为特殊的地理单元,在人们的印象中,不外乎连绵起伏的沙丘、寸草不生的石砾、如火的骄阳、肆虐的尘暴。近几年,一个老百姓并不熟悉的名词——沙产业开始叫响。发展沙产业,源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通过"多用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路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沙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产业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1984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的全部成就,充分利用戈壁、沙漠地区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利用系统工程综合开发产品和产后加工,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有效管理体系,发展农业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自发展沙产业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以宣传钱学森科学思想为己任,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生态与生计兼顾;治沙与致富双赢,推广成果,总结经验,跟踪典型,受到自治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自治区原党委书记储波2009年11月12日在协会领导的报告上批示:“发展沙产业、草产业就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2005年5月26日在沙产业专家座谈会上强调:“支持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自治区政协主席陈光林2008年3月对协会领导说:“钱学森的沙产业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协会搞得不错,政协支持你们报科研课题,建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沙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及沙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的研究,多年的研究和探讨已经创建了不同类型区的治理与开发模式。本文就沙漠及沙地开发模式,即沙产业建立模式进行归纳和探讨,拟利用新的沙产业途径进而补偿这些地区农牧业生产的不足,缓减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环境压力,促进沙漠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沙产业工作会议 ,目的是为了总结我省几十年来沙产业开发的情况 ,安排下一步工作 ,争取继续并更好地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我讲几点意见 :一、沙产业开发促进了沙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甘肃省的沙产业开发得到了中央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第一次沙产业会议的圆满召开 ,开创了我国沙产业开发工作的先河 ,对我省河西走廊充分发挥沙漠戈壁地带自然资源优势 ,促进农业综合开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使沙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阶段。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国…  相似文献   

17.
武威沙产业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将创造上千亿产值”的“沙产业”理论,是利用沙漠面积大、阳光充足的有利条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发利用沙区多种资源,创建沙地农业型和非农业型产业,形成产品系列生产,以获取持续规模的效益。从国外情况看,目前以色列在沙区建立知识密集型“沙产  相似文献   

18.
斯迪 《甘肃林业》2004,(3):38-39
戈壁,是蒙古语“高博”一词的音译。戈壁是自然地理名称,汉代称沙碛,后来的历史记载中多与沙漠联系在一起使用,如“戈壁沙漠”、“荒漠戈壁”。戈壁地区的显著特点为:地表裸露,被砾石或低山地带的小碎石覆盖;植被稀疏,大面积为无水区,个别地段虽有泉水,但多为含氟量高的苦水  相似文献   

19.
钱学森院士在国际上最早提出:"用新的思维来对待沙漠,在广阔的沙漠中建立起可产生上千亿元产值的大事业。"钱学森院士说:"我对沙产业的认识,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开始参加火箭、导弹发射试验,发射场在内蒙古自治区巴丹吉林沙漠的西北——额济纳旗附近的戈壁。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戈壁。从前书本的知识使我觉得戈壁只是一片荒漠,什么也没有,实际一看,则不是那样。动植物很多,而且是在其它地方不易看到的。"钱老说的发射场,在内蒙古境内的额济纳河边。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的张掖市和武威市,是在钱学森院士有关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在我国最早步入开发沙产业实践的地区之一。著名的“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这一发展沙产业的技术路线,就是在甘肃河西走廊,特别是张掖和武威两市群众大规模开发沙产业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这里的地膜覆盖、暖棚种植养殖、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经济林营造,甚至包括微藻的生产和应用,都已经搞得红红火火,不仅在千古荒原——“不毛之地”上建成了一片片新型绿洲,而且创造了“西菜东运”的奇迹。看似不毛之地,却是光热资源的富集区张掖和武威两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