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鲳早繁培育的夏花经123天饲养,亩净产为408.13千克,平均个体重240.56克,达到了食用鱼规格;经成本核算,亩净利润可达1037.19元。  相似文献   

2.
池塘主养淡水鲳亩放846尾和923尾,平均个体17.5克和19克,经150天饲养,平均个体分别达到501.9克和484.8克,成活率为87.45%和96.5%。适当配养一定比例的鲢、鳙和罗非鱼,能起到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启春 《淡水渔业》1996,26(6):22-24
小山塘主养淡水鲳高产技术初探陈启春(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1994年在一口面积8.5亩的小山塘里,进行主养淡水鲳高产试验。收获时平均亩产达1077公斤,其中淡水鲳产量占总产量的68.7%,亩产值8812元,亩效益2853元,取得令人...  相似文献   

4.
池塘巧混养产效双丰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鲨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病害少、适应性强等特点,是近年来新兴的淡水养殖优良品种。2002年我们从胶州国家罗非鱼良种场引进淡水鲨鱼500尾,与淡水白鲳、彩虹鲷进行混养,历时97天,收获淡水鲨鱼435千克,最大个体重1.6千克,平均个体重0.9千克,池塘亩产量达到702千克,亩获纯利5164元,投入产出比1∶2.1。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池塘试验用鱼塘为2001年新挖鱼塘,位于小型水库坝下,东西向,面积2.5亩,池深2.2米,坡比1∶2.5,泥沙底质,进水口、排水口各1个,设过滤网及防逃网。(2)水质试验用水从小型水库中抽取,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5.
细鳞鲳,学名细鳞肥脂鲤(Piaractusmesopotami-cus),在巴西被称为Pacu。原产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与巴拉圭河水系。为巴西国内的主要淡水鱼类之一,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易饲养,易捕捞,抗病力强,比淡水白鲳耐低温,肉味鲜美。2000年我们进行了细鳞鲳池塘高产养殖试验,现就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塘面积1亩,平均水深1.2米。水源来自苕溪水,pH值为6.5~8.5,水质清新无污染。鱼种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水,用7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试验池配备0.7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一台,电缆线用…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属鲤形目脂鲤科,种名为短盖巨脂鲤。因体形酷似海水鲳水而被称为"淡水白鲳"。由于其腹部等处有鲜红色彩而被称之为"银鲳"。原产地最大体长达70-100厘米,体重20千克。淡水白鲳食性杂,它除了能援食一般的精饲料外、还能...  相似文献   

7.
<正>巴沙鱼越南音译为"卡巴沙"(CABaSa),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当年苗种经一年饲养个体可长至500~800克,次年可长到1.5~2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我国适合养殖的地方有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地区,最佳养殖时  相似文献   

8.
郑文彪 《淡水渔业》1981,(4):M004-M004
(mang)鲇(Pangasius sutchi)原产东南亚一带.是一种肉质好.体形大.生长速度快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1978年6月.华南师院从泰国引进(mang)鲇苗一批.规格为:体长2.12厘米.体重0.89克。至1979年底.平均体长增至38.5厘米,平均体重1,500克.最大个体体重达2,100克。  相似文献   

9.
<正>福瑞鲤具有生长快、体型好、饲料转化率高、适应能力强和遗传性状稳定等特点。开远市结合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于2013年5月4日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福瑞鲤乌仔5万尾进行养殖。经过44天的鱼苗培育,培育到5.5~9厘米,成活率70%左右;再进行成鱼养殖,经过5个多月的养殖,15亩池塘总产鲜鱼16913千克,平均单产1128千克,福瑞鲤总产16380千克,平均单产1092千克,最大个体900克,个体均重600克,平均成活率78%,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启东位于黄海之滨,属于盐碱地区,池塘养殖发展迅速,淡水养殖池水盐度均在2左右,很适宜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养殖。从2003年开始,我们在本市江源水产种苗有限公司进行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技术探讨,试养面积200亩,经过10年的试养,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亩产对虾400~500千克、罗非鱼500~750千克,亩利润达到8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与放苗准备  相似文献   

11.
<正> 1.二花二黄散配方:金银花500克、菊花500克、大黄2500克、黄柏1500克,共研成细末备用。2.治疗方法:采用全池泼洒法,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上述二花二黄散750克,加食盐1500克,混合后,加水适量,全池泼洒。或者取金银花75克、菊花75克、大黄375克、黄柏225克,加水适量,煎熬15—20分  相似文献   

12.
<正> (鱼芒)鲇(Pangasius sutchi)原产东南亚一带,是一种肉质好,体形大,生长速度快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1978年6月,华南师院从泰国引进(鱼芒)鲇苗一批,规格为:体长2.12厘米,体重0.89克。至1979年底,平均体长增至38.5厘米,平均体重1,500克,最大个体体重达2,100克。成活率为72.3%。到1981年,这批(鱼芒)鲇达性成熟,个体重达3,500~4,500克。最近,我院生物系潘炯华教授及  相似文献   

13.
光倒刺钯俗称光鱼、匡鱼.栖息于山涧或水清、流急的江段,为杂食性鱼类。光倒刺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汤具清凉、解毒之功效。是著名江河鱼类,具有较高养殖价值。本单位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梧桐长泰洋养鳗场开展光倒刺鲍池塘微流水人工养殖试验,每立方米水体放养15尾倒刺鲍,经过18个月养殖,亩产达4795千克,成活率达92%,平均体长29.5cm,平均体重500克,最大个体重750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把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七星鲈学名花鲈犤Leteolabraxjapoicusc(CuvieretValenci-ennes)犦,俗称海鲈,鲈鱼。为近岸浅海中下层鱼类,属广温、广盐性。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处,也可生活于淡水中。主要摄食鱼、虾、甲壳类。一般个体0.5~1.5千克,最大体重达5~10千克。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及日本、朝鲜。七星鲈为上等名贵鱼类,其肉质坚实,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2000年,我们在水口库区谷口湾进行小体积网箱养殖七星鲈,经半年多时间饲养取得平均单产23.5千克/米3、成活率67.3%、出箱规格250~400克/尾的好成绩。现将其主…  相似文献   

15.
笔者1993年利用配合饲料进行了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试验,取得了比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一口,面积为5. 5亩,平均水深2米,池底淤泥15—20厘米,水源为地下水,用水泵注排水。由于排水不方便,整个养殖期间没有排水。5月15日清塘,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配备3千瓦叶轮增氧机一台。 2.鱼种放养 5月31日投放本场培育的彭泽鲫春片鱼种336.6千克,6600尾。亩平均放养量为61.2千克,1200尾。鱼种最大个体重58克,最小个体重为47克,平均尾重为51克。7月15日投放鲢鳙夏花22500尾,亩平均放4090尾,规格为3厘米。  相似文献   

16.
王玉玺 《齐鲁渔业》1995,12(1):26-27
在1.8亩池塘中进行早繁淡水鲳当年养成技术试验,在无增氧机条件下,进行淡水鲳和罗非鱼混养。经128天饲养,平均亩净产560.9kg,其中淡水鲳为281.7kg,养在规格达540g/尾,鉴定认为,当年养成这样的规格属省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7.
自我镇实施渔业科技入户以来,我们尝试河蟹循环水养殖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益。试验塘口在我镇新阳村,试验面积50亩,河蟹个体平均150克以上,亩产达75千克,由均产值5250元,利润3350元。使用该养殖技术塘内没有发生环爪病,用药少,河蟹品质高、口味好。现将该养殖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淡水鲳学名为短盖巨脂鲤(Colossoma brachypomum)。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是一种热带亚热带食用与观赏兼备的大型经济鱼类,最大个体体重可达10多公斤。淡水鲳体侧扁,呈圆盘状,体被细银鳞,鳍红、尾黑、身带黑色斑点,四色相配极为美观。1982年被台湾引进,称该鱼为淡水白鲳或银鲳,1985年繁殖成功。1985年开始引进大陆。长江水产研究所与东莞市水产局合作于1986年从台湾引进二冬龄亲鱼,1987年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承担的《细鳞鱼人工繁育、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此次验收工作由辽阳市科技局组织,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查阅了原始试验记录,并现场对实验成果细鳞鱼进行了检验和测量。验收结果如下:养殖池面积20米2,水深40厘米。2013年7月4日放养细鳞鱼夏花6472尾,平均体长2.91厘米,平均体重为0.402克/尾。经过314天的饲养,细鳞鱼平均全长为21.364厘米,最大全长24.5厘米,最小全长17.5厘米,平均体长为18.72厘米,最大体长21.5厘米,最小体长15.5厘米,平均体重120.876克/尾,最大体重271.55克,最小体重52.9克,成活率75%,总  相似文献   

20.
池塘主养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当年养成商品鱼。每亩放养淡水白鲳夏花696尾,适当搭配其它鱼种,经93天养殖,亩产达531.5公斤,其中淡水白鲳占52.4%,平均个体重376.8克,试验塘杂食性鱼类饵料系数为2.6,亩利润3060.1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