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筏式养鲍是目前北方鲍鱼养殖的主要形式。本文从苗、饵、水、管等方面,对影响筏式养鲍生长、成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认为采用远缘杂交苗种、保持适当水层、利用秋苗养二茬海带保证鲍鱼鲜饵需求,能有效提高鲍鱼生长及成活。依照本经验北方筏式养鲍养成期缩短半年左右,成活率提高10%以上,平均亩年效益达40,000多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养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一定的水平。但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筏式养殖尚未形成较完整的操作技术规程。荣成市俚岛镇经多年的养殖实践,基本摸清了皱纹盘鲍的生态习性以及在筏养条件下鲍的生长规律,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筏养10万头幼鲍,经3年养成,成活率达 80%以上,规格 6~8 cm,产量 3~4吨,产值150万元左右,纯益120万元,年亩纯益4万元以上,在我国北方筏式养鲍生产性技术研究上取得了初步效果,为我国北方筏式养鲍起…  相似文献   

3.
目前,广东珠海市皱纹盘鲍增养殖业正在进人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鲍鱼养殖模式已从传统筏式笼养、浮绳吊养模式逐步转变为抗风浪塑胶渔排为主.陔养殖模式具有管理方便、节省人工、水流畅通、水质较好、鲍鱼生长速度快、进一步提高养殖成活率、养殖密度大、产量高、节省海域面积等优点,并已在珠海得到标准化推广应用。目前,珠海万山海区吊养鲍的规模已达500万只以上,年产值超过3500万元。  相似文献   

4.
鲍鱼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属腹足纲。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等。  相似文献   

5.
鲍鱼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属于腹足纲,它的足部肌肉发达,细嫩可口,营养丰富。我国自古以来,就把鲍列为海产“八珍”之冠。近年来,随着鲍鱼天然产量的减少,鲍鱼的人工养殖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等。  相似文献   

6.
南方海区筏式养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属海产珍品,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笔者近年在福建省莆田县南日岛开展皱纹盘鲍海区筏式吊养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为我国南方筏式养鲍起到了示范作用。现把其技术规程总结如下,供海区筏式养鲍参考。一、海区选择  相似文献   

7.
降低海上筏式养鲍死亡率之良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鲍鱼的养殖经过多年的试验,海上筏养方式已备受养殖者的喜爱。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使养鲍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了促进筏养鲍鱼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建议养殖单位应当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使核养的鲍鱼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现结合生产实践,略论降低筏养鲍鱼死亡率的良策,以供广大养鲍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降低海上筏式养鲍死亡率之良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的养殖经过多年的试验,海上筏养方式已备受养殖的喜爱,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使养鲍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了促进筏养鲍鱼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建议养殖单位应当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使筏养的鲍鱼的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现笔结合生产实践,略论降低筏养鲍鱼死亡率的良策。以供广大养鲍参考。  相似文献   

9.
鲍鱼被称作海洋生物中的“软黄金”,其味鲜美,细嫩可口,营养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鲍鱼的养殖方式有底播养殖,筏式养殖,工厂化养殖和坑道养殖等。2004年,我们在宁德霞浦海区进行皱纹盘鲍(图见彩中插2)海上吊笼养殖技术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北鲍南养”是指把冷水性的北方养殖的鲍鱼放到亚热带气候的南方来养殖,即是把皱纹盘鲍搬迁到南方海区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11.
筏式养殖是我国北方地区皱纹盘鲍的主要养殖方式之一,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鲍鱼生长速度慢、养成周期长(3年)、海上成活率低(70%左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大。大型海藻和贝类套养对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生物修复作用,在增强了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的同时,提高了鲍鱼品质,减少了疾病发生,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海区养殖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鲍鱼养殖方式主要是底播增殖和筏式养殖,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当前养鲍存在突出问题就是鲍鱼生长速度慢,养成周期长,海上成活低,极大影响养跑生产效益。一般情况下,鲍鱼人工养殖约需三年,海上养成成活率仅70%左右。山东省荣成市鲍鱼养殖业起步早,发展快,技术较为成熟。特别是筏式养鲍经验典型,效益显著,与其他地区养鲍效果相比,养成周期缩短半年左右。养成成活率提高10%以上,平均亩年效益达40000多元。现就我们在生产中的实践经验,对影响鲍鱼生长及成活的主要因素进行初步探讨。一、环境条件对鲍鱼生长及…  相似文献   

13.
鲍鱼的养殖经过多年的试验,海上筏养方式已备受养殖者的喜爱,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使养鲍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促进筏养鲍鱼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略论降低筏养鲍鱼死亡率的优良措施,以供广大养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鲍养殖方式主要是底播增殖和筏式养殖,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当前养鲍存在突出问题就是鲍的生长速度慢,养成周期长,海上成活率低,极大影响养鲍的生产效益。一般情况下,鲍鱼人工养殖约需3年,海上养成成活率仅70%左右。我市鲍养殖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技术较为成熟,特别是筏式养鲍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其他地区相比,养成周期缩短半年左右,养成成活率提高10%以上,平均亩年效益达 40000多元。现就我们在生产中的实践经验,对影响的生长及成活的主要因素进行初步探讨。1 环境条件对鲍生长及成活的影响1…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南方鲍鱼工厂化养殖主要是从台湾省引进九孔鲍和中国南方杂色鲍两个品种组成。但由于种质退化和病害的蔓延,中国南方鲍鱼养殖损失惨重。皱纹盘鲍与日本鲍进行杂交繁育成功.推动着广东、福建皱纹盘鲍浅海增养殖的不断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有限的浅海水域已成为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的鲍鱼养殖主要有陆上水池养殖与海区筏式养殖两种方式,养殖的主要品种为盘鲍和九孔鲍。海区筏式养鲍常常受到台风、赤潮、附着生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养殖风险,成活率仅50%~60%。陆上养殖虽然养殖成活率可达70%-80%,但是养殖成本太高,而且养殖周期要比海区长。因此我们提出了鲍鱼海区与陆上轮养的养殖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八大海珍品之首——鲍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是世界公认的美味佳肴和珍贵食品,我国主要经济鲍鱼的种类有皱纹盘鲍、杂色鲍、羊鲍、耳鲍、平鲍和多边鲍。综述了鲍的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繁殖与培育、常见疾病及防治等。应结合海区特点,改进养殖方式和提高养殖技术,实施鲍与海带、裙带菜、紫菜的套养和与海胆的混养,减少筏式养鲍的代谢物对养殖海区的水质和底质的污染;严格选种;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筏式养殖鲍鱼中常见的敌害生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福祖 《水产科学》1992,11(6):23-24
我国黄、渤海区自然生长的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海珍品,深受国内外人民的欢迎。但皱纹盘鲍生长缓慢,对环境条件有较高的要求,适宜它生长、繁殖的海域并不太多,自然资源数量有限,单靠采捕自然生长的鲍鱼,早已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发展鲍鱼增养殖生产,是增加鲍鱼产量的必然途径。自1986年开始大连市的鲍鱼育苗生产迅猛发展,育苗面积从原有的300m~2一下子增加到近5000m~3,鲍鱼增养殖技术也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荣成市俚岛镇在鲍鱼筏式养殖上取得成功经验。本文是荣成市筏式养鲍技术协作组在推广该镇养殖经验过程中的技术总结,是适合我国北方海域鲍鱼筏式养殖的操作规程。本文对筏养鲍鱼的海区条件、苗种饵料选择、日常管理方法、病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突出可操作性。按本技术要求操作,筏养10万头鲍鱼,经三年养成,成活率80%以上,年亩纯益达4万元,是筏养海带扇贝的20多倍。  相似文献   

20.
谢清流 《中国水产》2012,(11):72-75
鲍鱼在分类学上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科,俗称石决明,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生活于岩礁海岸,常栖于水深、流大、海藻丛生的浅海区域,它对海水的盐度、水质等条件要求较高.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以及由皱纹盘鲍和杂色鲍杂交产生的黑鲍.陆地水池养鲍是我国养鲍的主要养殖方式,而用塑料笼摞叠多层养殖鲍鱼又是陆地养鲍的最重要方式,它广泛应用于福建、广东与台湾等南方数省.相对于水泥鲍礁养殖,塑料笼沉箱养殖有很多优点:附着面积较大,扩大了鲍鱼活动空间;笼中水流通畅,有利于鲍鱼生长;笼具遮光,适应鲍鱼喜暗索食的生物特性;增设防护网,预防敌害生物损伤;塑料笼易移动,操作方便,利于科学管理.鲍鱼的人工养殖虽然解决了鲍鱼的大规模生产问题,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首先,在人工养殖环境条件下,水流条件不如自然环境中的水流条件,易引起鲍鱼的各种疾病;其次,人工养殖鲍鱼密度大,水中溶氧不足,会引起鲍鱼的缺氧死亡;第三,养殖中饵料的供给不如自然环境中的多样,可能会引起鲍鱼的某种营养缺乏,导致其生长缓慢或出现疾病;最后,集中的养殖使得水体条件极易恶化,要经常换水,以免出现鲍鱼的大规模染病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