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96年国家林业局重新确定的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共有35种,目前广西分布的有9种,即肉桂枝枯病、松针褐斑病、板栗疫病、柑桔溃疡病、桉树焦枯病、双条衫天牛、柳编蛾、锈色粒肩天牛及黄斑星天牛等,其中肉桂枝枯病的危害较严重。 但是,分布于省外的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如松材线虫病、毛竹枯梢病、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蛤、美国白蛾及日本松干蚧,对林木危害却相当严重,对我区构成很大威胁。特别是广东省现有分布的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和湿地松粉蚧危害严重,传播途径广,扩散蔓延速度快,防治困难,造成损失大。 我区与广东相…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辽宁省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日本松干蚧、双条杉天牛、白蜡窄吉丁、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的分布,寄主植物、危害及检疫措施,为有效控制该类害虫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3.
我省有森林植物检疫对象12种,即:牡蛎蚧、杨圆蚧、白杨透翅娥,杨干象、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紫穗槐豆象、落叶松枯梢病、松之疱锈病、青杨天牛、青杨虎天牛、杨锦纹吉丁虫、疣纹蝙蝠蛾。这些危险性森林  相似文献   

4.
1992~1994年,在枣庄市山亭区、肥城市调查到16种花椒害虫,列出名录,半叙述了马氏粉虱、台湾狭天牛、二斑黑绒天牛、杜鹃棉粉蚧4种花椒主要害虫虫株率、虫口密度及有关生物学特性,明确杜鹃绵粉蚧是山东省新记录种。最后提出花椒不同品种对害虫的抗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陇东杨树枝干害虫的防治俞银大,席忠诚,李亚绒从80年代初期,杨树枝干害虫就有杨干透翅蛾、柳蛎蚁、杨圆蚧、榆木蠹蛾、六星黑点蠹蛾、芳香木蠹蛾、青杨天牛、大青叶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中华薄翅天牛、白杨透翅蛾、黄扁足树蜂、金绒天牛共14种,到目前又新发现...  相似文献   

6.
对1984年以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发生分布的7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定性、定量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并提出其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圆柏大痣小蜂、杨干透翅蛾为高度危险,落叶松枯梢病、青杨天牛、柳蛎盾蚧、云杉大小蠹为中度危险,泰加大树蜂为低度危险。它们的危险性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圆柏大痣小蜂杨干透翅蛾落叶松枯梢病青杨天牛柳蛎盾蚧云杉大小蠹泰加大树蜂。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森林资源不足,分布也不均匀。加上某些工作上的失误,乱砍滥伐,造成不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使得松毛虫、松干蚧、松突圆蚧、杨干象、黄斑星天牛、美国白蛾、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等许多森林  相似文献   

8.
板栗害虫目前已知有10目89科454种.我省常见的板栗害虫有31种,危害较大的有剪枝象、栗实象、雪片象、桃蛀螟、栗皮夜蛾、栗实小蚧蛾等果实害虫;有栗瘿蜂、栗绛蚧、栗大蚜、栗链蚧等枝梢害虫;有金龟子、淡娇夜蝽等食叶害虫;有云斑天牛、黑星天牛、栗透翅蛾、蝙蝠蛾、小蠹虫等蛀干害虫.  相似文献   

9.
苏北地区杨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杨尺蠖、草履蚧、杨小舟蛾、桑天牛等杨树害虫的分布与危害、生活史及习性 ,并分别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杨尺蠖、草履蚧、杨小舟蛾、桑天牛等杨树害虫的分布与危害、生活史及习性 ,并分别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外来植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种入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对外来种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为止, 对危害较大的物种研究较多, 而对危害比较小的、处于潜伏期的外来物种研究较少。由于对外来种、入侵种内涵的理解缺乏统一的标准, 致使中国究竟有多少外来种、多少入侵种众说纷纭。文中介绍了Presten提出的确定本地种和外来种的九条标准, 分析了外来植物的入侵性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生境的关系, 介绍了外来植物通过光、水分、营养竞争, 压制和排挤本地物种等入侵机制以及入侵种对本地物种造成的生态影响, 提出用综合治理措施防除入侵性外来植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储木及建筑木材腐朽菌( 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资料综合报道165种储木及建筑木材上的腐朽菌,其中担子菌133种,子囊菌32种;引起褐色腐朽的有28种,白色腐朽137种。详细记载了每种真菌的腐朽类型、寄主和生长环境、地理分布。生长在原(储)木上的腐朽菌有三色拟迷孔菌、红缘拟层孔菌、毛盖采孔菌等8种;生长在枕木上的有褐褶菌Gloeophyllum spp.、囊孔菌Hirschioporus spp.、栓菌Trametes spp.、炭团菌Hypoxylon spp.等43种;生长在干燥环境下火烧木材上的有炭生褐褶菌、黑轮层炭壳等5种,潮湿环境下的有12种,其中裂褶菌、皱褶栓菌、黑轮层炭壳等能生长在栽培菇类的木段上,成为污染杂菌;生长在建筑木材上有5种,如皱褶栓菌、冷杉附毛菌、伏果圆炷菌(干朽菌,泪菌)等,其中伏果圆炷菌能生于各种木质物和建筑木材上,是危害最大的腐朽菌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参照最新的哺乳动物分类系统和保护等级名录,对武汉自然博物馆馆藏哺乳动物标本进行整理分析,共汇总17目58科232种1136件标本.其中国外标本173种,中国特有动物12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7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9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极危物种6种,濒危物种19种,野外绝迹物种1种;濒危野生...  相似文献   

14.
阿夏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底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阿夏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种类、区系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鸟类120种,隶属15目33科,有留鸟57种、夏候鸟47种、冬候鸟2种、旅鸟14种;古北界鸟类42种,东洋界鸟类11种,广布种鸟类67种;有游禽11种,涉禽8种,陆禽13种,攀禽12种,猛禽14种,鸣禽62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我国特有鸟类12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的鸟类有20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的鸟类有13种;被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中的鸟类35种;被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名录中的鸟类9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78种。文中还分析提出了对鸟类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昆明树木园对28科71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栽培保护情况,以及对其中的62种进行的生长量、物候、适应性等的初步观测结果。目前,昆明树木园已迁地栽培一级保护植物22种,二级保护植物48种,濒危植物14种,渐危植物30种,稀有植物22种。其中,长势好、抗性强的有22种;长势中、抗性较强的有22种;长势差,抗性弱的有16种。年平均高生长量达1m以上的树种有1种,50cm以上的有3种,25cm以上的有24种。并有16种开花,12种结实。  相似文献   

16.
经采集、调查、鉴定,崆峒山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其中有鳞翅目昆虫29科,265属,482种。对鳞翅目昆虫区系分析表明:有古北种398种,占所采鳞翅目种类的82.57%;东洋种47种,占所采鳞翅目种类的9.75%;东洋-古北兼有种11种,占所采鳞翅目种类的2.28%;广布种26种,占所采鳞翅目种类的5-39%;古北种占优势。崆峒山鳞翅目昆虫阴坡种类为阳坡的2.99倍、阴坡昆虫数量为阳坡的2.77倍。崆峒山鳞翅目昆虫1年有1个种数的峰值,出现在7~8月份。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对湖北省仙桃市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冬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6种,隶属12目26科.对鸟类的居留型、区系组成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分析,当地有冬候鸟39种、留鸟15种、夏候鸟6种、旅鸟6种;古北种43种、东洋种13种、广布种1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24种,被列入CITES的鸟类有10种,被列入CRDB的鸟类有6种.针对该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区牛肝菌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第一期项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标本,整理并列出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杯区牛肝菌50种,隶属2科12个属。其中食用牛肝菌15种,药用牛肝菌7种,可形成菌根的牛肝菌22种,有毒牛肝菌2种。其中,长柄条孢牛肝菌、黑紫牛肝菌和怪形牛肝菌属印度一马来亚区系的真菌,具热带成分,后两种亦是我国新分布种。文中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对各类牛肝菌的生态环境条件及其分布特点等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封开县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封开县珍贵用材树种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封开县珍贵用材树种有14科19属27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5种,被子植物10科14属22种。特类材1种,红木类材4种,一类材20种,珍贵药用材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珍稀濒危植物稀有种3种,渐危种3种;古树6种;对珍贵用材树种的主要分布和经济用途进行分析,并对封开县发展珍贵用材树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关键种有所不同,而不同类型的关键种存在于不同的生态系统以及群落当中。文中阐述了关键种通过种间交互作用、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和演替3种途径对群落动态的影响,探讨了关键种的确定方法以及关键种影响群落动态的研究手段,针对关键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的热点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