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地棉子叶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陆地棉种子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苗龄的子叶、激素组合、硝酸银等对子叶诱导不定芽的影响.试验结果:15 h苗龄的子叶,在附加BAP 3.0 mg/L、IAA 1.0 mg/L、2ip 1.0 mg/L和AgNO3 5.0 mg/L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珂字棉312和泗棉3号的不定芽诱导频率分别为70%和60%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1出苗管理1.1放苗在棉苗出土后3天,子叶完全变绿后将苗放出。放苗时掌握"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阴天抓紧放,晴天躲中午"的原则。放苗后及时盖严膜孔。1.2补苗棉花放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缺苗应及早移栽补齐。未出真叶的棉苗,可采用苗龄在7天以内的芽苗移栽,出现真叶的苗要带土移栽,填实缝隙,栽后适量浇水,以缩短缓苗时间。1.3定苗棉苗拥挤容易形成弱苗,就会降低棉苗的  相似文献   

3.
贴芽补种法是劳模吴吉昌同志创造出来的棉花补苗方法,是继芽苗移栽的新发展。1965年山西闻喜县东镇棉花样板田棉花播种后,连续四次降雨达64.5毫米,地温猛降,到4月30日最低,仅达5—7℃,形成低温高湿环境条件,严重威胁着棉苗出土。吴吉昌劳模针对不同缺苗程度提出了四道防线保全苗的措施,即缺苗20%以下时用芽苗移栽(两叶期以后带土移栽),缺苗30—40%时用贴芽补种,  相似文献   

4.
<正> 棉花苗期,要在全苗、齐苗的基础上,使棉苗均匀生长,培育壮苗,促苗早发。 1 查苗补苗 棉苗显行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缺苗在20%以上时,应立即催芽补种:缺苗在20%以下时,可采取芽苗移栽的方法,要掌握“苗要小,天要好,穴要小,水要少”的原则,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5.
吴吉昌同志芽苗移栽方法具有为“一粒籽出一棵苗,一棵苗保一株棉花”的目标而奋斗的可能性,我们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加以设计研究,应用于棉花加速繁殖上。 一 研究方法 首先考虑是移栽棉苗的生育期要不晚于点播,最好是比点播棉苗提早,因此,我们采用了提早集中育苗的办法,来弥补移苗后的缓苗期。其次作为较理想的移栽用苗,要求苗上的侧根损伤少;主根  相似文献   

6.
<正>一、主要灾害种类1.寒潮每年4~5月份,由于冷暖空气交替,极易形成寒潮天气,导致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面积的雨雪霜冻,造成棉花烂种烂芽、棉苗冻死。  相似文献   

7.
棉花营养钵育苗,如采用乙草胺播后芽前除草,极易出现药害,其症状与棉苗立枯病症状相似,均表现幼茎呈现黄褐色斑,严重时棉苗死亡。在生产上应予以区别诊治。  相似文献   

8.
棉花在用营养钵育苗过程中,常有低温阴雨天气出现,且持续时间长,对棉苗出土和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常因管理不当,造成烧芽、烂种、死苗现象,应针对不同情况抓好苗床管理,以防烂种死苗.  相似文献   

9.
以牡丹品种太平红、乌龙捧盛、凤丹白试管苗鳞芽为试材,采用牛皮纸+棉塞和普通封口膜2种封口方式,研究不同封口方式对牡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鳞芽诱导培养和生根培养的过程中,在牛皮纸+棉塞处理下,太平红和乌龙捧盛两品种试管苗玻璃化现象明显改善,其中2级玻璃化苗率分别减少了63.56%和36.59%,叶片展开率明显增加;两品种株高、最大叶长也明显增加,其中,经过生根培养后,两品种的株高分别为45.20mm和50.60mm,分别比普通封口膜处理提高了82.26%和51.50%。而凤丹白在普通封口膜处理下试管苗株高、叶片展开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优于牛皮纸+棉塞处理。  相似文献   

10.
危害棉花苗期的病害主要是棉苗立枯病,且常与棉苗炭疽病、红腐病混发。1、主要症状。棉花播种后至出土前若遭病菌侵害,就会导致烂种、烂芽,不能正常出土。出土后的棉苗在半月内也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其症状为棉苗接近土表的根茎部出现黄褐色斑点,后呈长条状褐色凹陷,缢缩成蜂腰状,子叶萎垂,幼苗倒伏枯死。根茎部受害时,韧皮部腐烂呈深褐色纤维状。将病苗自土中拔出时,病部常有菌丝粘带的小土粒。2、传播途径。土壤中的病菌能附着在病残体或没有完全腐熟的堆肥中越冬,将直接侵染棉籽、幼苗。受害棉苗上产生的病菌菌丝可继续危害附近的健苗,扩…  相似文献   

11.
<正>1及时查补、定苗保密度有句农谚说的好:“春天少棵苗,秋天少十片;一亩少千苗,25kg皮棉丢失掉。”说明了查苗补苗保密度的重要性。当棉苗出土或者钵苗移栽到大田里以后,要及早查苗。如果发现缺苗断垅,要立即补苗。春苗一般在5月上旬先补苗,后定苗。补苗的苗源主要靠预先备好的营养钵苗、预播的预备苗和田间多余的棉苗来解决。可以采用营养钵移栽、雨后带土移栽和芽苗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信息》2004,(1):35-36
1.鱼尾红豆芽(苗)的生产。红豆芽(苗)是用红小豆种子生产,采用无土、立体栽培方法,在其芽苗长到3~15cm左右高时食用。这时芽苗的两片真叶尚未展开,呈夹合状,形似鱼尾,故消费者称为鱼尾红豆芽(苗)。生产红豆芽(苗)所用红小豆种子,发芽率必须高于90%,陈旧豆种不适于作芽苗菜生产  相似文献   

13.
在棉花生产中,棉苗烂根病的发生常导致烂籽、烂芽和死苗.为此,设置了25%五·福·克悬浮棉花种衣剂试验,以验证25%五·福·克悬浮剂的防病、防虫及其对提高棉花保苗株数、品质和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棉花的支很细而脆弱,移栽时稍不留意,就随着根际土块的碎裂被拉断,同时,棉苗茎叶比较肥壮,蒸腾作用强烈,根系损伤过多,棉苗很容易失水萎蔫死亡。所以在旧社会流传着一句俗话:“哭不活的妈,移不活的花”。解放后,广大棉区群众和科技人员,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先后创造瓜铲带土移栽,芽苗移栽,移苗器移栽,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1999,(3)
壮秧剂一般用于早、中稻育秧上。笔者于1998年将壮秧剂(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壮秧剂厂生产)用于棉花营养钵土中培育棉花苗,也获得了成功。其优点有:1.棉苗矮壮墩实使用了壮秧剂的棉苗,无线苗、无弱苗,株株矮壮墩实。2.棉苗健壮无病营养钵土中添加壮秧剂后,在免去钵土消毒、苗床施药防病等工序情况下,仍然获得了无病健壮苗。3.增强了棉苗的抗逆性使用过壮秧剂的棉苗,对高温高湿、阴雨寡照等不良环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少农户在棉苗刚出现第一片真叶时就抢着移栽,其实此时移栽的棉苗容易产生僵苗,迟而不发,失去了营养钵早棉的意义.争取钵棉早发应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北京农业大学冯福祯从(锦71-22×洛赛亚)×冀棉1号中发现了一个有芽黄指示性状标记的陆地棉(G.hirsutum L.)81A核雄性不育系。从1987年起,本校和北京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场合作,将这一材料分别在海南岛和南京两地进行遗传鉴定,结果如下。 81A不育株(芽黄)与陆地棉的遗传标准系TM-1杂交的F_1在海南岛、南京都表现为正常的绿苗和可育,F_2的507株棉株中,391株表现绿苗和可育,116株表现芽黄、不育。这一结果表明81A不育系中的芽黄性状和雄性不育性状都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n=507,Xc~2=1.1052,P=0.25—0.50)。由于在F_2中未能鉴别出绿苗、不育,芽黄、可育两种重组类型,  相似文献   

18.
棉花播种期气温变化很大,每4~5年出现周期性高温天气(最高温度超过30℃,膜下超过50℃),使刚刚出土的棉苗常常遭遇烫苗灾害.如果在高温来临之前不能及时把棉苗解放出来,就可能出现大面积棉苗烫伤、烫死现象,轻者棉苗子叶受伤,棉花发育迟缓,重者只好重播.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移栽棉僵苗是指营养钵棉苗移栽到大田后,棉苗迟迟不发棵生长的一种生理现象.棉苗形态表现为:植株矮小,茎杆紫红,叶片瘦小,顶端生长点新叶出生增殖迟缓,根系不发达,轻则半月,重则月余不能恢复正常生长,导致早苗不能早发,现蕾期推迟,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20.
工厂化荞麦芽苗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荞麦芽苗又称芦丁,苦荞麦苗,不仅有食用价值,而且具有保健功能,是市场上深受欢迎的芽苗蔬菜。荞麦芽苗的生产方法很多,可以用育苗盘进行立体栽培,基质有珍珠岩、蛭石,也可以铺报纸。如用育苗盘生产荞麦芽苗,每盘播种量为200g左右,芽苗产量在1.6kg左右,生产周期为8~10天。荞麦芽苗也可采用土培法和沙培法生产。每平方米播种量为800g左右,产量在4kg左右。以应用育苗盘进行荞麦芽苗生产比较普遍。其技术要点如下:1.生产场地和设施用育苗盘进行荞麦芽苗生产多在遮阳网的温室或大棚中栽培,可以多层立体栽培,也可只种一层。通常使用的育苗盘为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