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迅速发展毛竹生产,我县从1978年起,从广西柳州引进毛竹种子进行育苗,共培育实生苗十四万株(其中实生苗八万、分殖苗四万、小母竹二万)。1980年选择了四个立地条件不同的山场,营造了122亩毛竹试验林,除在李枚山区因造林工作粗放,成活率较低外,其他三地造林成活率均在96%以上。据调查,造林当年新竹高100Cm。第二年每棵发新竹22株,最多41株;竹高172Cm,最高255Cm,地径1.2Cm,最粗1.8Cm;竹鞭长176Cm,且四出横生,遍布林地,长势旺盛。现将其造林及管理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来栽培毛竹都采用无性母竹移栽法,六十年代初广西昭平毛竹大面积开花后,贝江口林科所成功地将毛竹种子育苗、造林,它是毛竹栽培史上一项革新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毛竹实生苗造林面积达30万亩以上,贵州全省8个专州(市)有6个专州(市)22个县(市、区)推广应用了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造林面积达30170亩,保存面积17915亩,已  相似文献   

3.
在调整优化林种树种站构中,部门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大加快了毛竹的发展,1996、1997年就营造毛竹林2多万亩。为解决大面积造林所需母竹问题。1997年初在胥岭乡芳村林场进行毛竹育苗试验,首次取得成功,育苗1亩,培育高50~60厘米竹苗5000奈丛。今眷用这些实生苗造林55亩,以苗繁苗1.5亩。  相似文献   

4.
竹子采用种子培育苗木造林是解决母竹不足的有效办法,而且它能克服移栽母竹损伤竹林的缺点。具有可以大量提供优质种源、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竹子适应性等优点。竹子采用种子培育苗木造林,远在1912年日本横滨城郊的Nakasato就曾采用这种方法,发展起来了一片毛竹林。1955年印度比哈帮辛汉姆县许多造纸厂也开始用种子培育长萼片麻竹苗木,到1965年实生麻竹的造林面积已扩大到60550亩。1963年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培育实生毛竹苗和营造实生毛竹林,到目前为止造林面积已达10万亩左右,对开花毛竹林的复壮更新和扩大毛竹栽培范围,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我省早在1965年,也曾在南京、宜兴、无锡等地开始培育毛竹实生苗,取得了一定成效。溧水县林场从1971年起已连续四年大量培育毛竹实生苗,营造了试验林,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我省开展这项工作起了良好的开端。目前我省这项工作刚开始,有些干群还认识不足,对采用实生苗造林到底能否成林?多久才能成林?持有怀疑。1974年9—10月,我们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营造的实生毛竹林,作了一次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材料初步整理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毛竹是用材林又是经济林,它不仅生长迅速,成林成材早,而且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收益大。我场在1972年首次进行毛竹籽播种育苗,由于经验不足,一两竹籽只育出毛竹苗30多株。1973年继续引种毛竹籽四斤,通过总结前年经验教训和精心细致培育,培育出竹苗10,754丛,除分别在1974年和1975年用实生苗造林300亩外,还支援社队发展毛竹造林200多亩。  相似文献   

6.
为加速毛竹发展,我县从1970年冬开始采用毛竹实生苗造林,至今已有11年时间.为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其发展价值和途径,近几年来,我们对现存实生毛竹林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造林概况(一)造林面积我县从1970—1982年,累计营造实生毛竹林24889亩.造林前二年采用广西引进的3年生实生苗,以后是自育的2年生苗床移植苗,极少数1年生苗;整地规格一般为2尺见方,1.5尺探;密度为每亩40丛,3株左右一丛定植.  相似文献   

7.
在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下,我们大队林场自一九七三年春以来,开展了毛竹种子育苗和造林试验。先后共引进广西毛竹种子4.5斤,实生苗造林和移苗68亩,支援兄弟社队苗木4万余株。一九七四年春分丛移栽的一年生实生苗,一九七五年春平均每穴长出散生态小毛竹25株(最多42株),平均高196厘米(最高278厘米),平均地围径4.4厘米(最粗7厘米),竹鞭越长越粗,新鞭向四周扩展延伸,最远的达330厘  相似文献   

8.
毛竹实生苗生长快,抗逆性强,适宜于毛竹自然分布边缘地区造林。淅川县位于亚热带北缘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适宜于毛竹生长。文章介绍了河南淅川县毛竹实生苗的培育及造林技术试验研究情况,总结了造林中需要特别重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康宁 《安徽林业》2007,(2):26-26
1998年,祁门县先后从广西、云南调进毛竹种子,并育苗试验成功。1999年,利用毛竹实生苗在祁山镇芳村林场造林0.2hm~2,对实生毛竹林的高、径生长以及分蘖等生长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广西柳州地区林科所于1963年开始进行毛竹(楠竹)种子育苗和造林试验,近几年已获得显著进展。他们的实践证明,毛竹实生苗可塑性大,起苗、运苗和种植都很方便,成活率高,种后5~6年便可成材(胸径6厘米以上),同时成本可降低90%以上。毛竹实生苗地下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要求土壤疏松湿润。幼苗怕涝、怕冻、怕旱,宜选择半阴半阳、坐西向东的坡地作圃地,并要求排灌方便,土壤以酸  相似文献   

11.
我们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绿化祖国”及“竹子要大发展”的教导,于1967年在成都北郊天迥山林场同广大职工一起,用广西毛竹种子育苗成功,次年用毛竹(丛状)一年生实生苗造林12亩,造林地头年全垦深翻炕土,栽后切实加强管理,间种农作物,生笋季节专人护山养竹,成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毛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具有生长快、见效快、投资少、经济效益好、产品用途广等优点.在发展山区经济中,毛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移栽母竹造林方式相比,毛竹实生苗培育、造林投入成本低,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方毛竹繁殖,主要采用移栽母竹的方法。此法,由于竹种缺乏,运输困难,造林费高,成活率较低,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给我县发展毛竹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尽快地解决种源问题,我县从78年起,从广西引进毛竹种子,在李枚岭林场、峡山林场、余干共大进行了育苗和造林试验,均已获得初步成功,并初步显示出如下优越性:1.解决了种源不足的困难。播一亩毛竹苗需种子4斤,经一年的苗床培育,可育出幼苗约5000丛,可造500亩毛竹林。2.将一部分幼苗分殖,培育小母竹,能达到一次育苗多次造林的目的。3.提高工效,节省劳力。用移植母竹法,从挖掘竹种到运输上山栽植,造一亩  相似文献   

14.
1970年冬,我们引进了毛竹种子及毛竹实生苗,进行毛竹种子育苗和实生苗造林。几年来,原育的实生苗和栽植的实生竹都生长良好。实践证明,毛竹采取实生育苗和实生造林的办法,不仅繁殖快,成本低,挖、运、栽植方便,成活率高,而且生命力及适应性强,寿命长,是多快好省地发展毛竹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东毛竹实生苗造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主要针对毛竹实生苗造林中普遍存在的造林成林成材率偏低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提高毛竹实生苗造林成林成材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毛竹实生苗造林苗木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规格毛竹实生苗造林3年生试验结果为依据,综合考虑毛竹实生竹苗的生物学特性、生境地区性、苗木优质性、生产可行性、经济许可性、综合代表性等因素,制订了安徽省毛竹实生苗标准。生产实践表明,该标准对促进和提高毛竹育苗技术水平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促进了毛竹实生苗造林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我场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在省有关科研部门的指导下,从一九七○年起,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大搞毛竹造林技术革新,先后营造了毛竹实生林3000多亩,现在除部分因开始对毛竹实生苗生育特性掌握不够和管理不善而生长较差外,大部分表现良好。新竹数量逐年增多,粗度逐年增加,林分质量逐年提高。 现将我场调查的两个毛竹实生林分的情况分述于下: 无风凹毛竹实生林 该林分系一九七一年春从广西引进3年生毛竹实生苗栽植的(嗣后作过多次补植)。面积15亩。造林地土层深一尺,土质粘紧瘠薄,保水吸肥能力差。穴状整地,丛行距10×15尺。丛状栽植,每亩40丛。每丛约3株。当时属马尾松林下造林,每亩有7米高左右的大树300株,从一九七四年起逐步开始挖除。初期幼林管理较粗放,每年仅松土除草1—2次,拓宕全垦亦至一九七四年才完成。至于施肥、抗旱、疏伐、清园等工作到一  相似文献   

18.
毛竹是我国主要用材竹种之一。它不仅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而且用途广,经 济价值高,收益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往毛竹繁殖,我们主要是采用移竹造林的方法。但目前竹母缺乏,而且成本高, 成活率低,远远不能适应目前林业要大上的形势需要。 一九七一年,我们在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后,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竹子要大发 展”的教导,在县委领导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从广西引进毛竹实生苗进行造林, 以后又引进种子自己育苗造林,几年来,先后营造了实生毛竹林4630多亩,占全部毛竹 林的50%以上。目前,实生毛竹林大都生长良好,新竹单株最大胸围已达4.5寸。去冬 今春我们又用实生毛竹苗营造了3132亩。 几年来,我们在营造毛竹实生苗的过程中,主要是狠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林地选择 毛竹生长快,轮伐期短,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因此,要选择肥沃、 疏松、湿润而排水良好的乌砂土、黄砂土为好。这些土壤肥力高,呈微酸性,适合毛竹 生长。  相似文献   

19.
实生毛竹造林的竹苗,当前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着一年生春播实生苗、二年生的分株移植分蘖苗、单株的鞭生小竹苗等多种形式。它们各有利弊,只要根据与当地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相应的栽培措施,灵活运用,都能达到满意的造林效果。 一年生春播实生苗,在广西等南方温暧多雨的地区应用最多,但在我省因竹苗生长不高,分率不多,苗株幼嫩,即使原丛造林亦往往因造林地水土条件差和管理措施不能紧紧跟上而生育不好,甚至不断死亡。而一年生冬季温床播种春移的毛竹苗,竹苗生长高大,分蘖旺盛,原丛栽植后,成活率高,繁殖率强,能在竹林生长初期就充分发挥了竹丛群体的作用,使竹林生育良好而弥补上述的缺陷。基于此目的,我们于一九七六年春进行了一年生冬播春移毛竹实生苗原丛栽植的造林试验,现将初步效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20.
我区自60年代后期以来推广毛竹实生苗造林的实践证明,用实生苗造林种苗来源丰富,挖苗、包装、运苗、种植省工方便.成活率高,成本低。该技术推广范围逐年扩大,不仅在原有毛竹分布的地方发展,而且已扩大到原来没有毛竹分布的地、市,如河池、钦州等。在母竹缺乏的地区,用实生苗造林是一个多、快、好、省的途径。但由于毛竹种粒较少,幼苗纤细,一般苗高30-50厘米,地径0.2-0.3厘米左右,造林后径粗增长缓慢,要八九年甚至十多年才能成材,影响了一些群众用毛竹实生苗造林的积极性。怎样促进实生毛竹林径粗生长呢21.选用良种壮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