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真空法对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木材进行防腐处理,研究不同防腐处理工艺防腐处理效果、树干不同离地高度木材和径向不同部位木材防腐可处理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防腐处理工艺、树干离地高度和径向不同部位均对湿加松木材载药量有显著影响(P<0.01)。防腐处理工艺的处理时间、真空度是影响湿加松防腐可处理性的主要因素。湿加松径向内层载药量显著高于外层(P<0.05);湿加松径向木材和枝下高部分(0~9.3 m)轴向木材的载药量与木材气干密度呈负相关;树干离地高度为9.3~11.3 m的湿加松木材载药量最小。  相似文献   

2.
对马尾松及花旗松木材试样进行了气相硼法木材防腐处理的研究。考察了马尾松木材试样的含水率、防腐处理温度、处理压力及进料温度等因素对防腐处理后试样中硼酸含量的影响。得到了气相硼法防腐处理的优选工艺条件:木材试样的含水率10%,防腐处理温度75℃,防腐处理真空度97.325kPa,进料温度32℃。防腐处理1h,马尾松试样中硼酸的含量为6.13%。对花旗松心材气相硼法防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对难渗透的木材渗透效果也很好。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结果表明:经气相防腐处理和液体浸泡防腐处理试样的细胞壁上均沉积了硼酸固体物质,但硼酸沉积量前者的远远大于后者的。对防腐处理前后试样的机械性能及尺寸变化测试结果表明,木材试样的冲击强度与抗弯弹性模量下降很小,而抗弯强度反而提高了4.6%;木材尺寸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进口木材的防腐性能及使用寿命,进行了氨(胺)溶季铵铜处理西部铁杉、南方松及樟子松木材的野外埋地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腐朽及白蚁危害严重地区(Z4),处理南方松及西部铁杉木材可用于户外与土壤接触使用(C4.1),南方松木材可采用标准载药量6.4 kg/m3,西部铁杉木材载药量应大于7.3 kg/m3。标准载药量处理的樟子松木材,可用于中等腐朽危害及无白蚁地区(Z2)在户外与土壤接触使用(C4.1),或者较轻生物危害等级的地区(C3)。  相似文献   

4.
王双永  李明  张涛  张景朋  邓昊  周海宾 《林产工业》2020,57(5):21-23,64
以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铜唑和季铵铜(ACQ)两种环保型防腐剂处理木材,研究不同防腐剂对木材耐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防腐剂处理的木材耐腐等级为强耐腐,防腐效果显著;铜唑防腐剂浓度和成本较低,可推广应用于古建筑及传统民居木构件防护工程。  相似文献   

5.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种防腐木材中戊唑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腐木材中戊唑醇含量,选择樟子松、南方松、赤松、花旗松和杉木作为试材,分别采用阴、阳离子固相萃取柱进行样品前处理。得出:阴离子固相萃取柱适合南方松和杉木的样品前处理,阳离子固相萃取柱适合樟子松、赤松、花旗松的样品前处理。并进行了精密度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重要的木材防腐标准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提出了国内标准框架草案,包括木材防腐剂及其分析方法、防腐处理材及木制品、木材防腐剂的抗虫抗菌评价方法、防腐木材的使用分类及防腐处理质量要求、产品标识等。  相似文献   

7.
国外木材防腐技术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曹金珍 《林业科学》2006,42(7):120-126
从木材防腐剂、防腐处理工艺、改性处理及环境特性等几个方面对国外的木材防腐技术及研究现状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木材防腐研究的几个主要方向.木材防腐剂的发展趋势是近期以水载防腐剂为主导,以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不含金属的有机防腐剂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木材防腐处理工艺的重点在于增强防腐剂在木材中的渗透性,加速防腐剂与木材之间的固着反应以及开发新型的防腐处理工艺以适应新的防腐剂的需要.改性处理方面主要介绍木材的热处理和化学改性处理在防腐方面的应用现状.木材防腐处理的环境特性则着重介绍LCA技术(生命循环分析技术)以及防腐处理材的废弃处理问题.另外,还简要介绍木材防腐研究机构和协会、木材防腐标准等方面的情况.本文旨在使国内的木材研究者对当前木材防腐技术和研究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发展适于处理中国国内树种及适合市场需求的木材防腐技术,为更科学、更高效地利用国内木材资源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马尾松、湿地松和尾叶桉3种木材用A、B、C3种防腐剂处理,通过室内促进试验测得各种防腐剂使用量的临界值,结果表明,3种木材的天然耐腐性均属不耐腐或易腐烂等级,经防腐剂处理后,木材的防腐效果较好,且A防腐剂较B、C为好。试验结果可为实际处理生产工艺的制定及预测防腐剂的处理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南方松、桦木的热处理材,化学改性处理材和ACQ防腐处理材,进行木材尺寸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木材的吸湿率和体积膨胀(收缩)率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尺寸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铜防腐剂及百菌清处理3种木材的野外耐久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明亮 《木材工业》2006,20(5):11-13
在广东亚热带气候条件下,不同剂型的季铵铜(ACQ)、柠檬酸铜(CC)、百菌清(CTL)及铜铬砷(CCA)处理马尾松、湿地松、毛白杨后的野外埋地耐久性能的结果表明:毛白杨防腐处理后不宜在与地接触的条件使用,可以用于快速初步评价防腐剂的野外耐久性能;吸药量6.4~8.5 kg/m3时,CTL处理后的木材不宜在与地接触的条件下使用;湿地松的ACQ-B 及 CC防腐、防白蚁效果相当;对于马尾松、湿地松,吸药量6.0~6.8 kg/m3 时,ACQ-B、CC处理的试材埋地6年后,防腐效果较好,防白蚁的效果尚可;对于马尾松、湿地松,吸药量约10 kg/m3时,ACQ-B、CC、CCA处理的试材埋地6年后,防腐、防白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阻燃处理马尾松的热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硼酸、硼砂混合制成均匀的阻燃剂,并以脲醛预缩液为载体,采用动态热重法来分析马尾松木材阻燃处理前后的热动力学特性。经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体系能使松木的热解温度降低;平均热解失重率降低、失重过程变缓;产炭量增加,在炭化阶段的失重减少。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生材的防霉防变色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樟子松木材,因新采伐的樟子松原木和湿锯材极易被霉菌和变色茵感染,在温暖潮湿季节引起边材严重变色而降等。为有效防止霉菌和变色茵的侵害,采用TBQ木材防腐剂对其进行防霉、防变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将湿锯材样品在6%TBQ溶液中浸泡1h后,其防霉、防变色效果可达到98%.说明TBQ木材防腐剂有良好的防霉、防变色效果。建议在木材产区或进口口岸制材并就地进行防霉、防蓝变处理后再运往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3.
室内木地板及木制品防腐、防虫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木质地板及木制品适用的防腐、防虫药剂进行了筛选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季铵盐类、拟除虫菊酯类复合型药剂具有高效、低毒的特性。符合室内装修的特殊环保要求,为确定居室用木质地板及木制品防腐、防虫药剂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红松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人工林和天然林红松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的差异.结果显示,成熟材的所有力学性质均高于幼龄材.幼龄材与成熟材的抗弯弹性模量差异在人工林红松中达0.01水平显著,天然林红松也达到0.01水平显著;人工林红松抗弯强度和弦向横纹抗压强度差异达0.05水平显著.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横切面硬度和弦向横纹抗压强度4项指标的差异达0.05水平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用FTIR法研究木材阻燃剂FRW的阻燃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清文  李坚  李淑君 《林业科学》2005,41(4):149-154
采用FTIR显微分析技术,对FRW阻燃处理红松木材限制燃烧固相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GC_FTIR联机分析方法,对经FRW阻燃剂及其主要组分处理的紫椴木材试样的热解挥发性产物进行分析和鉴定;讨论FRW阻燃处理木材的热解炭化过程、阻燃剂的作用以及热解产物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FRW阻燃木材受热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在FRW及其分解产物的催化下,木材逐步发生聚糖脱水、半纤维素脱乙酸、聚糖降解、木质素降解、木材热解产物聚合、脂肪族聚合物脱氧及芳构化等反应,最终炭化;FRW阻燃剂改变了木材的热解途径,并且显著降低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6.
The dynamic water vapour sorption properties of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wood samples were studied to investigate the modifying effects of glutaraldehyde. Pine sapwood was treated with solutions of glutaraldehyde and a catalyst (magnesium chloride) to obtain weight per cent gains of 0.5, 8.6, 15.5, and 21.0%, respectively. The sorption behaviour of untreated and treated wood was measured using a Dynamic Vapour Sorption apparatus. The results showed considerable reduction in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of wood and the corresponding equilibrium time at each target relative humidity (RH) due to glutaraldehyde treatment. The moistur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rates of modified and unmodified wood were generally faster in the low RH range (up to approximate 20%) than in the high range. Modification primarily reduced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rates over the high RH range of 20–95%. Glutaraldehyde modification resulted in a reduction in sorption hysteresis due to the loss of elasticity of cell walls.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技术在木材阻燃浸渍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了超声波应用于木材阻燃浸渍处理过程的可行性,同时讨论了超声波试验参数频率、声强、辐射时间等的选择。在讨论的基础上,以樟子松和水曲柳为木材试样,选择压力浸渍、超声波加压浸渍和微波处理后超声波加压浸渍3种木材阻燃处理方法,经过试验,说明在生产阻燃木材的浸渍方法中引入超声波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Pine wilt disease caused by pine wood nema-todes is a deadly disease of the genus Pinus requiring strong quarantine measures. Since its discovery, it has been w...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凝胶渗透色谱和有机元素分析对从马尾松正常木与应压木中提取的纤维素酶酶解木素的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正常木与应压木木素的芳香环结构主要以愈创木基为主,有少量的对羟基苯基;都含有较多的脂肪族羟基;与正常木木素相比,应压木木素含有较多的对羟基苯基单元和酚羟基,其中缩合酚羟基和对羟基酚羟基较多,还含有少量的紫丁香基酚羟基;应压木木素中的甲氧基、羧基、β-O-4键、β-5键,β-β键和β-1键较少;正常木与应压木木素的经验式分别为C9H7.27O1.53(OH)0p.H19(OH)1A.118(OCH3)1.23和C9H7.28O1.54(OH)0p.H20(OH)1A.117(OCH3)1.13。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ZR-M-301型木材阻燃剂为浸渍药液,樟子松和水曲柳为木材试样,选择常压浸渍、压力浸渍、微波处理后常压浸渍、超声波加压浸渍和微波处理后超声波加压浸渍五种木材阻燃处理方法,经过试验,探索在生产阻燃木材的浸渍方法中引入微波和超声波技术的可行性,找到效果好的木材阻燃处理方法.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将微波处理与超声波辐射技术应用于木材阻燃处理中,利用微波加热处理改善木材构造的渗透性能,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强化阻燃剂浸入性能,并提出了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