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从树种组成、密度、生长性状(基径、株高、冠径)、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探讨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油松人工林火烧迹地林木更新特征,为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和森林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保护区内火烧迹地油松林为研究对象,根据重度火烧下不同更新方式(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下不同火烧强度(重度火烧、中度火烧、轻度火烧)和对照(未过火)分别设置3块20 m × 20 m样地,重度火烧下天然更新样地和天然更新下重度火烧样地为相同样地,共15块样地,调查林木更新出现的种类和数量,测量林木更新的基径、株高、冠径,进行每木检尺并记录样地的地理坐标和立地因子等信息。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林木更新密度、生长性状的差异,利用方差/均值法分析林木更新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油松林火烧迹地林木更新树种主要是蒙古栎和山杨,分别占所有林木更新的38.1%和42.3%,此外还包括油松、裂叶榆、大果榆、榆树、色木槭等。重度火烧下不同更新方式之间所有林木更新的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天然更新下不同火烧强度之间所有林木更新的密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2)重度火烧下不同更新方式之间所有林木更新的生长性状特征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天然更新下不同火烧强度之间所有林木更新的生长性状特征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 < 0.01)。(3)油松林火烧迹地林木更新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到种子来源、种间竞争和火灾后生长空间的影响,适宜的微生境、动物携带种子扩散等因素会促进更新小规模聚集。结论火烧后4年的油松林火烧迹地更新树种主要是蒙古栎、山杨,中、低强度地表火可以促进林分天然更新,采取抢救性采伐等管理措施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可以加速火烧迹地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2.
在pH5.0的HOAc-NaOAc缓冲溶液中,当有0.10%SLS存在时,Ag(I)与QARH形成1:1络合物,λ_(max)为535nm,ε为1.05×10 ̄5L·mol ̄(-1)·cm ̄(-1),Ag(I)含量在0.005~1.00μg/mL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稳定常数为1.78×10 ̄(15).所提出的方法用于精铜矿中微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林区火烧迹地植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大兴安岭“5.6”大火之后。森林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文中通过10a对火烧迹地植被的观察研究,阐述了火灾10a来植被的变化情况及植被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5-Br-PADN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在pH9.0~9.4范围内,当有10%SDS存在时,铁(Ⅲ)与5-Br-PADN形成1:4的稳定配合物。λ_(max)为534nm,ε为5.13×10 ̄4L·mol ̄(-1)·cm ̄(-1),铁(Ⅲ)浓度在0~12.5×10 ̄(-4)g/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茶叶中痕量铁(Ⅲ),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5-Br-PADN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在pH9.0 ̄9.4范围内,当有10%SDS存在时,铁(Ⅲ)与5-Br-PADN形成1:4的稳定配合物。λmax为534nm,ε为5.13×10^4L·mol^-1·cm^-1,铁(Ⅲ)浓度在0 ̄12.5×10^-4g/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茶叶中痕量铁(Ⅲ),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北部林火对森林土壤的性质及林木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森林土壤的性质及林木更新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着重从林火、土壤、林木更新三者入手,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分别不同的火烧强度和不同的火烧时间,对火烧迹地森林土壤的性质变化和林木更新情况,设置标准地进行测定、采样、分析并与未火烧的相对比,找出火烧与森林土壤的性质及林木更新的关系,为火烧迹地的土壤改良,促进林木更新提供依据和措施:同时还可以找到适宜的火烧强度,将其做为该地区计划用火的指标,对森林实施人为控制定期火烧,清除林地枯枝落叶,促进营养循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促进林木更新,并达到以火防火的目的。研究发现,重度火烧可烧毁林褥层,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水分含量,损失土壤有机质,破坏土壤结构,土壤比重变大,容量变大,土壤孔隙度下降,土壤pH值升高,土壤中营养元素N、P、K、Ca含量下降,降低了土壤肥力,易于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林木更新。轻度火烧可烧掉部分林褥层,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土壤比重变小,容量变小,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pH值升高,土壤中营养元素N、P、K、Ca含量增加,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林木更新。  相似文献   

7.
在pH7.00缓冲溶液中,当有0.0020%OP存在时,泰尔登在-1.95V产生一灵敏极谱波,利用此波可测定痕量泰尔登,检测下限为5.4×10 ̄(-9)mol/L。用恒电位库仑法,计时库仑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得反应电子数为2,吸附量为1.17×10 ̄(-10)mol/cm ̄2,扩散系数为4.3×100 ̄(-5)cm ̄2/s。  相似文献   

8.
林火因子对大兴安岭森林植被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森林火灾因火烧强度、频率及大小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火烧迹地,对火后演替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火烧程度的迹地上残存的活植被繁殖体的多度及其空间分布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且直接影响火后植被的初始演替格局及动态 相对于中轻度火烧迹地而言,重度火烧迹地由于残留的活植被繁殖体很少等因素,极大地增加了演替的不确定性 火烧频率随着林分位置、类型、林龄以及林分的疏密度等方面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火烧频率的增加会阻碍植被向森林演替,甚至导致森林向灌木草本演替 一般面积大的火烧迹地相对于中小火烧迹地而言,火后森林物种的丰富度低,灌木草本的盖度低,外来物种多 火烧程度、频度和大小等林火因子往往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火后植被,增加了演替的复杂性及其不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9.
林火对大兴安岭偃松—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是我国林火高发区,林火对森林土壤的化学性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为探明林火与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的关系,本文以我国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偃松-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火烧时间、不同火烧强度对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时间相同,土壤pH值随火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火烧强度相同,火烧后时间越长,土壤pH值越小,但火烧迹地的土壤pH值大于未火烧的对照组;在相同火烧强度条件下,不同火烧时间(1996、2010年和未火烧)偃松-兴安落叶松林迹地的土壤养分含量不同,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火烧时间相同,不同火烧强度条件下偃松-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存在差异(P0.0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火烧条件下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中度、重度火烧与未火烧之间差异显著(P0.05);未火烧、轻度火烧的土壤全N含量分别与中度、重度火烧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火烧时间和火烧强度下土壤pH值、全磷、全钾含量和C/N值差异不显著(P0.05)。火烧后5年(2010年火干扰)、19年(1996年火干扰)后,偃松-兴安落叶松林并未恢复至火烧前生长水平。本研究旨在找到不同火烧时间和火烧强度下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为火烧后大兴安岭偃松-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快速有效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4.0kV/cm×10min、4.5kV/cm×10min和5.0kV/cm×10min三个不同强度的静电场处理柠条种子。研究了柠条种子萌发过程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静电场处理能够提早柠条种子萌发过程DNA的复制;4.0kV/cm×10min和4.5kV/cm×10min的静电场处理增加柠条种子萌发过程RNA的含量,为萌发提供必要的核糖体和合成必要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林地过火后林木受害与火环境变化如何是关系到"火害"与"火利"的评价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得出:林木受害轻重取决于火强度、林分类型、林木径级等。随着火强度加大,受害加重;针叶林尤其针叶幼林受害率大于阔叶林:径级越大,受害越轻;针叶树以长白落叶松抗火性最佳,阔叶树以硬阔叶树抗火性最优。过火林地火环境(气象条件)变化最明显的是地温增高,湿度减小,风速加大;贴地层空气不稳定性增大,湍流交换加速,导致过火针叶幼林和柞树纯林再度发生火灾的潜在危险较阔叶混交林大。  相似文献   

12.
林火预测预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危害森林的诸因子中,火灾是一种最具破坏性的灾害,各林业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林火研究工作.在世界范围内,林火预测预报的应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有林国家林火管理的有力工具.林火预测预报从二十世纪20年代迄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发展很快.林火预测预报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和林火行为预报.林火预报研究中的杀键问题是选择主要的林火因子和合适的林火预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木材阻燃剂技术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木材阻燃剂是一类能够赋予木质材料难燃性质的化学物质。文章采用无机型,有机型,树脂型,反应型和其它类型的分类方法。综 各类木材阻燃剂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并介绍了Dricon,PYRO-GUARD,EXTERIOR FIRE-X和FRW等重要木材阻燃剂的主要发展方向;(1)一定时期水基型磷-氮-硼系阻燃剂仍将是主流产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高抗流失性,耐迁移性和降低成本;(2)一剂多效将成为阻燃剂  相似文献   

14.
火频度和火强度对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黑河地区近20a的火烧迹地天然次生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群落中物种的均匀性、稳定性呈现出未烧对照地>1次轻度火烧迹地>1次中度火烧迹地、多次轻度火烧迹地>多次中度火烧迹地、1次重度火烧迹地>多次重度火烧迹地。多次重度火烧、多次中度火烧、1次重度火烧对植物群落稳定性均有很大影响,乔木优势建群种种数随干扰程度增加明显减少,甚至导致严重逆行演替。  相似文献   

15.
DPB滞火剂的配制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由双氰胺、磷酸和硼酸组成的滞火剂配方及其滞火性能。在室温和大气压下将滞火剂溶液注入木材并沉积在木材组织中。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木材具有优良的滞火性能;并且具有抗沥出、吸湿性低等特点;其体积稳定性和弯曲强度也有改善;对油漆涂饰无不利影响;这种滞火剂易于配制和便于工业利用。  相似文献   

16.
闽南丘陵区防火路改建米老排防火林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对闽南丘陵区防火路改建米老排防火林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米老排具有较强的防火性能。是优良的防火树种。米老排在原防火路较差的土壤条件下,7年生平均树高达5.07m、平均胞径6.3cm、达到中等速生水平。同时具有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尼姝丽  赵利铭  王述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34-11935,11938
根据最新调研的数据,进一步证明虽然近些年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但仍占据总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农民自身防患意识薄弱的问题,引出农村火灾的发生频率和伤亡情况.通过分析该类火灾的特点,说明农民意识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威胁农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并提出一些改善措施,从而减少该类火灾对农民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18.
根据峨边彝族自治县森林防火现状,分析了其目前存在森林资源丰富、防火树种较单一、可燃物增多、火源管控难和阻隔系统建设缓慢等现状,并提出了提高阻隔网络密度,以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为重点的策略。同时对生物防火隔离带选址、防火树种选择、防火树种的配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生物防火隔离带分4种配置模型进行建设,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特点、自然条件等情况,合理布局,彻底解决生物防火隔离带零空白状态、阻隔网络密度过低等问题,构建一个全新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真正达到提升峨边彝族自治县森林防火防控能力和减少森林火灾损失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磷氮系木材阻燃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获得抗流失性木材阻然剂,并为实现木材工业化的阻燃处理,首先以廉价的尿素为原料,合成了一羟甲基脲(HMU);对HMU,密胺(MA),磷酸氢二铵(DAP)的配比,处理木材的压力,时间进行了正交实验;测定了阻燃木材的载药率和氧指数以及阻燃剂的抗浸提值。结果表明:影响阻性的显著因子是浸药时间,三组分配比影响最小,HMU,MA,DAP的较佳配比为5:1:6.5。较佳的阻燃处理条件;压力为600-1300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山区森林火灾的特征,针对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了山区森林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