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均有流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且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猪囊虫病在我国被列为五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该病流行较为严重。个别疫区猪囊虫感染率高达20%以上,人囊虫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为了防制猪囊虫病,国内外许多学均对该病的免疫预防进行了许多探索,研制出各种不同的疫苗,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五常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猪囊虫病得到控制张志萍蒋树飞裴志国(五常市家畜防治院)我市猪囊虫病感染率是比较高的。1981年生猪屠宰囊虫率为5.4%。近十几年来,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猪囊虫病的发展,感染强度逐年减轻,1996年感染率为2.3%。1感...  相似文献   

3.
猪囊虫感染情况变化的原因浅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囊虫病在我区各市县均有发生。川区各县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南部山区各县,川区中又以中卫县和银川地区的感染率为最高,以80年代的平均感染率为例:南部山区为0.03%,中卫县为4.99%,银川市为2.58%。90年代以来,各市县猪囊虫的感染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猪囊虫病在兴安盟科右前旗部份乡镇广泛流行,通过“驱、检、管、治”综合防治措施,使猪囊虫病感染率由二十世纪90年代初的17.10%降至2003年为零,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猪囊虫病免疫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囊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尤其是对人的危害更大,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以发展中国家为多,人主要是食入带有猪囊尾蚴的不熟的猪肉成为猪带绦虫患者,通过自身体内,自身体外或经口食入虫卵污染的食物和水三种感染方式成为猪囊虫病患者。而猪的感染则是食入患猪带绦虫病人粪便污染的饲料、牧草和饮水,在流行地区.该病在猪和人之间形成循环链。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有15个省、市和自治区有囊虫病流行,成虫感染的患者中,平均14.9%(2.3~25%)有囊虫寄生,而且在某些地区感染较高,对人群构成严重的危害[1,3]。目前很多…  相似文献   

6.
猪囊虫病又名猪囊尾蚴病(俗称米星肉),是由有钩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猪危害极大,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所以囊虫病是我国肉品检验的重点之一。本病在永平县流行多年,且少数地方近年呈上升趋势,直接威胁着我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养猪业的发展。为了解我县猪囊虫病分布情况,进一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猪囊虫病是由寄生于人小肠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和人,偶见于骆驼、犬、猫的肌肉和其它器官而引起猪等的一种寄生虫病。对人类危害较重,在人畜间循环的人畜共患病并能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搞好这种病的控制和净化具有重要意义。建国以来各级政府对该病的防制工作措施,大大降低了发病率,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从我局猪囊虫病防制课题立项前的1993年和1994年的宰后检出率来看,我县猪囊虫病还时有发生。继续采取有效的控制净化措施,在我县开展“双无”活动即人无绦虫,猪无囊虫十分必要。1疫情状况 …  相似文献   

8.
巴彦县兴隆镇猪囊虫病感染率下降原因的分析战俊峰姜福泰王明君魏纯李家富张玉璞(巴彦县兴隆镇兽医卫生检疫站·151800)(巴彦县兴隆镇兽医院)过去,巴彦县兴隆镇猪囊虫病的感染率是比较高的,1992年生猪屠宰检疫证实其感染率为8.5%。近几年来,通过定点...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县猪囊虫病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得益于检疫力度的加强,认识到猪囊虫病是人、猪共患寄生虫病。在检疫中.严格检疫程序.保证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相似文献   

10.
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循环感染的寄生虫病。它在我省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我县1974年猪囊虫感染率为14.7%,危害严重。为了减少猪囊虫病的恶性循环感染,我们在省兽研所的直接帮助下,开展了驱绦灭囊综合性防治,经过17年的艰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一、驱绦灭囊措施 1、普查绦虫病患者,给绦虫病患者口服驱绦丸  相似文献   

11.
猪囊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不仅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影响,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而且严重危害着人的身体健康。朝阳在20世纪80年代是猪囊虫高发区,1985年发病率最高,为3.4%,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掌握当地猪体患囊尾蚴的情况对制定人体猪带绦虫病囊虫病防治措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早期诊断与治疗猪囊虫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早期诊断与治疗猪囊虫病的有效方法,采用ELISA诊断大通地区的猪血样1382头份,并对其中的77头进行了剖检验证,还用丙硫咪唑治疗已确诊患囊虫病的猪58头。试验结果:用ELISA检出猪囊虫阳性率为8.03%;ELISA血检与剖检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92.3%,阴性符合率为95.3%,总体符合率为94.8%;丙硫咪唑对猪囊虫的杀灭率为98.7%,治愈率为93.7%,经治疗后让机体自身修复7—9个月时,达到鲜销标准的猪为72.8%—90.9%。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月-4月期间,对阿克苏市郊猪场猪的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用直接镜检和染色镜检两种方法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4家养殖场。结果表明:4家养殖场均有不同感染,平均感染率为67.5%;25kg以下猪的感染率为78.2%;有合饼症病猪感染率100%。由于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就其对人的感染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新疆奎屯垦区人,畜间弓浆虫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垦区人间弓浆虫病血清学阳性感染率为0.89%;畜间弓浆虫病血清学阳性率为4.89%,其中,牛为1.66%;羊为6.15%;猪为4.83%。并就垦区内该病血清学阳性感染情况与区内外进行了对比分析,就垦区内家畜弓浆虫病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今后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5.
猪囊虫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猪带绦虫孕节经酸性胃蛋白酶 37℃消化后,离心收集虫卵,加入含胰蛋白酶、 Na H C O3 及猪胆汁的孵化液,置 37℃孵化,孵化率在 75% 以上。孵化后的六钩蚴经尾静脉感染昆明小鼠,9 周后剖检,在小鼠的心脏及肺脏见有猪囊虫,感染率为 100% 。压片镜检,确认检出的猪囊虫发育成熟,形态结构完整;胆汁孵化试验,见其头节自动外翻。用 E L I S A 方法在小鼠血清中检测到囊虫 C A 抗原和抗体。试验表明,经尾静脉感染昆明小鼠的六钩蚴,可发育成成熟的猪囊虫,从而为猪囊虫病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制作简便、经济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对研制的猪囊虫油乳剂苗进行现地应用试验。重点小区血检认定的1071头健康猪,免疫后追踪结果,保护率99.73%(1068/1071);小区试验中对断乳前的仔猪进行免疫注射,登记造册追踪结果,保护率99.85%(1279/1281);面上试验14220头猪,注苗猪无不良反应,囊虫病感染率大幅度下降。试验及应用结果证明,该疫苗给断乳前仔猪注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浅析猪囊虫病在永胜县的流行和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囊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 ,在永胜县山区及半山区较多见 ,猪感染率为 2 1%~ 5 3% ,人感染率为 0 37%~ 1 6 0 % (2 / 5 39~ 4 / 2 4 8)。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及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文章通过永胜县猪囊虫病的流行及分析 ,提出了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某肉联厂屠宰猪囊虫寄生情况调查,发现该厂屠宰猪囊虫的感染率为0.12%。囊虫在猪体的咬肌、颈部肌、肩胛外侧肌、腰肌的感染率均位于首位,膈肌次之,且囊虫在猪体内分布是左右对称的,除心肌外,其余11个部位肌肉囊虫感染强度的例数有轻、中、重度的比例不同,轻度感染的比例最高,重度次之。另外,囊虫的大小与其感染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互助县是全省养猪大县之一。 2 0 0 0年全县出栏生猪 19 5万头 ,年末存栏 2 5万头。自九十年代以来 ,互助县各级政府及畜牧部门针对猪囊虫病发病率较高的实际 ,齐抓共管 ,采取得力措施 ,不断加大防制力度 ,通过多年努力 ,猪囊虫病的防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本病防制中采取的主要措施简介如下。1 感染率调查1992年我县部分地区猪血清检测阳性率为 7 0 9% ;1993年普查感染率为 3 86 % ;1997年屠宰场屠宰生猪 3343头 ,检出率为 2 % ;2 0 0 1年上半年屠宰生猪 46 92头 ,检出率为 0 5 1%。2 防制措施从历年调查及检疫结果看 ,我县猪囊虫病的…  相似文献   

20.
驱绦灭囊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循环感染的寄生虫病,在我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我省猪囊虫感染率较高,1975年为14.7%。由于有些县开展了驱绦工作,到1979年屠宰检出率仍为11%,全省每年可检出囊虫病猪大约30万头,平均每头囊虫病猪按70元损失计算,每年损失约为2100万元。我省人患有钩绦虫的约占1%左右;患囊虫症的人也占一定比例。由此可见,猪囊虫病不仅直接影响鲜肉供应,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而且严重地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