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掌握大棚番茄早熟栽培中热效应变化规律,促进番茄早熟高产,我们从1985~1987年,在我院园艺试验站大棚内,进行了大棚热效应与番茄早熟栽培关系的研究。大棚为我们自行设计的双拱无立柱钢筋大棚,棚高3米,跨度12米,每栋面积1市亩,三年使用的薄膜均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汉中地区早春大棚种植的番茄品种,引进4个早春番茄品种进行大棚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杂15和京番104的综合表现较好,早熟性好、抗病性较强、产量高、商品果率高;京番402田间表现次之,均可作为早春栽培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市利用塑料大棚进行番茄早熟栽培已成为番茄栽培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大棚栽培早春番茄,可提早25~30d上市,经济效益比露地栽培增加20%以上,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对丰富菜篮子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有多年栽培番茄的历史,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采用大棚内挂两层膜加地膜棚外加草苫的多层覆盖栽培,5月下旬即可上市,上市期比常规生产提早10~20天,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许昌地区的蔬菜特性与气候特点,总结大棚番茄春季早熟栽培定植后的管理技术,特别是定植成活后的搭架绑蔓、整枝打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措施,以确保番茄大棚栽培达到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刘剑华 《蔬菜》1990,(6):5-8
加温春大棚番茄,系指提早到3月初定植,4月下旬~5月初采摘上市的早熟栽培番茄。由于番茄属于喜温性蔬菜,而北京地区早春寒冷,如果不能人为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往往得不到理想的产量和产值。四季青乡常青农工商公司的菜农利用地炉煤火加温的办法,解决了大棚早春寒冷,不适宜栽培番茄的难题,取得了亩产番茄4000多公斤,亩产值7000余元的高效益。在今春平均气温比往年高1~3℃的情况下(加温大棚提早定植一周),加温大棚的经济效益仍比未加温棚亩产值增加541.04  相似文献   

7.
金文娟  张桂兰  王文群 《蔬菜》2003,(12):18-19
江苏省扬中市蔬菜技术指导站从2001年以来,利用研究所连栋大棚引进樱桃番茄进行栽培试验.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冬春樱桃番茄早熟栽培技术.采用连栋大棚套中棚加地膜、加无纺布的"三膜一布"4层覆盖栽培,2月中下旬即可上市,667 m2产量4 000 kg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栽培技术关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玉林 《蔬菜》1990,(6):14-15
我种植蔬菜已经多年,但由于栽培技术低、管理水平差,经济效益不高。自从1986年订到《蔬菜》以来,把刊中介绍的先进早熟高产措施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连年获得高产增收。特别是1989年,由于采用了各项先进的早熟高产措施,春茬大棚番茄虽连续四年没换茬,仍然获得亩产7740多公斤,产值10000多元,亩纯收入9500多元。比传统的栽培方法提高产量产值一倍以上,如果加上秋茬的收入,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此文谈谈我在生产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番茄是需要光照强度较高的蔬菜。在早春大棚栽培番笳,光照强度远远满足不了它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春大棚番茄栽培,除了在水、肥、温度等方面下功夫外,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照,是争取早熟高产不可忽视的一项措施。目前大棚冬春蔬菜生产充分利用自然光照的措施很多,如:大棚内挂反光幕,地膜覆盖(也有反光作用),一面坡大棚后墙涂白,合理设计大棚结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棚番茄生产群体结构变化很大,栽培密度由每亩2,800株增到4500株;整技方式有留2—4穗果的单、双干早熟栽培,也有留5—9穗果的单干一茬到底栽培;栽培方式有垄作、畦作和间作、主副行栽种。上述诸方面都涉及到群体结构布局问题。研究大棚番茄群体结构、空间布局、使其达到科学性,可提高番茄植株对光能的利用率,高效率地利用空间和地力,为早熟丰产奠定丰富的物质基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中旬我在著名蔬菜种植专业户李立新的陪同下,访问了正场乡蔬菜大棚种植专业户李廷彪。当我走进李廷彪的蔬菜田,只见大棚里都是一排排整齐的番茄支架,支架上长满了红绿相间硕果累累的番茄,看上去好不惹人喜爱。我们的话题自然从番茄开始。问:老李,您的大棚栽培搞得真好,请问大棚里的熟制是怎样安排的? 他说:我的大棚基本是一年2~3熟,头一熟也是主要的一熟就是番茄,接下去栽一季花椰菜,花椰菜起田接着长一季寒菜。如果不长花椰菜就种上一季青大蒜(二水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温室大棚设施栽培方式对不同茭白[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品种进行早熟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合武汉地区栽培的茭白品种。结果表明,‘鄂茭2号’采用温室大棚栽培方式的采收期最早、增产最多,且茭白设施与露地成熟期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扬中市蔬菜技术指导站从2001年以来,利用研究所连栋大棚引进樱桃番茄进行栽培试验。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冬春樱桃番茄早熟栽培技术。采用连栋大棚套中棚加地膜、加无纺布的“三膜一布”4层覆盖栽培,2月中下旬即可上市,667 m2产量4 000 kg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栽培技术关键总结如下:一、选择适宜品种我站从2001年开始陆续引进京丹1号、小黄铃、台湾“圣女”、农友小龙女4个品种进行栽培,通过3年的试验,选定台湾“圣女”为主栽品种。台湾“圣女”果实红色,有光泽,果肉较硬,不易变形,…  相似文献   

14.
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植物本身的抗病性。在大棚番茄,特别是大棚秋番茄栽培中,由于其生长期处于特殊环境,极易感染病毒病。因此大棚番茄选用丰产、抗病的优良品种很重要。从1987年起,我们由附近省市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经两年京郊大棚比较试验,从中选出了比较适合于大棚栽培番茄的品种和杂种。  相似文献   

15.
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有多年栽培番茄的历史,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采用大棚内挂两层膜加地膜棚外加草苫的多层覆盖栽培,5月下旬即可上市,上市期比常规生产提早10~20天,每667平方米的大棚产量4500千克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有多年栽培番茄的历史,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采用大棚内挂两层膜加地膜棚外加草苫的多层覆盖栽培,5月下旬即可上市,上市期比常规生产提早10~20天,667米^2的大棚产量4500千克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沪58号黄瓜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优良一代杂种,华南系黄瓜,适于长江流域春季大棚、中棚早熟栽培。一、极早熟、高产 1987年上海郊区和浙江等4个区试点试验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场引进10多个油桃新品种,我们连续两年分别在大棚和露地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一个综合性状极为优良,特别是从早熟性、色泽、果个、风味等方面均有优势的油桃新品种——棚油桃1号,现将品种特征介绍如下。 1.特早熟 属极早熟品种,枣庄地区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中旬开花,6月上旬果实成熟;大棚栽培4月底5月初成熟,比露地提早50余天。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湘南地区种植的优良番茄品种,对7个番茄新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商品性、产量及抗病性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钻红五号的综合性状表现最优,早熟性好,始花节位低,产量高,商品性佳,果实硬度较高,抗病性较强,适宜在湘南地区进行大棚早春栽培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蔬菜产销体制改革,调整品种结构和推广新品种,本试验对本地和外地优良春大棚番茄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鉴定其早熟性、抗热性、抗病性、产量和品质,从中选出适于本地推广应用的新品种。1 供试品种(见表1)表1 供试品种品种编号123456789品种名称94-141290394-298-8宝粉二号419906908  2 试验方法试验在闵行区鲁汇蔬菜种子基地场进行,采用春大棚覆盖早熟栽培,随机排列,4次重复,大棚两头设置保护行,小区面积4.95米2(m2),种植密度每小区22株,亩(667m2)栽2400株,11月7日播种,11月27日搭秧,1月7日定植,栽培管理采用当地生产上早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