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竹鞭笋开发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一年四季均可产笋,夏、秋两季鞭笋的生产时间长达4个月之久。根据毛竹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毛竹林,采取控制毛竹密度、科学施肥、合理挖笋等技术,能提高毛竹产笋量,可在夏、秋两季供应鞭笋,调节竹鲜笋供应淡旺不均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毛竹荒芜低产林是过度采伐、掠夺性挖笋和长期失管等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荒芜低产林立竹数稀少,林相杂乱,杂灌草丛生,竹林生产力低下,必须采取较集约的经营措施。研究结果表明:A(一般改造模式)、B(增施促长剂经营模式)处理立竹数可以达到2 700株/hm2,形成毛竹单优群落,A、B与ck处理比平均胸径分别提高20.8%和41.6%,平均高分别提高34.4%和47.9%,年龄结构趋于合理。A、B处理与ck处理产笋量和产材量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B处理与A处理比,平均胸径、平均高分别增加17.2%和10.1%,产笋量和产材量间有显著差异。毛竹荒芜低产林必须采取较集约的经营措施,增施毛竹促长剂对毛竹荒芜低产林改造有积极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毛竹是一种优良的竹笋两用品种,笋期长,产量高,在各类竹笋中所占比重最大.秋季,毛竹鞭上的笋芽分化、膨大,自10月至翌年2月,在土中的毛笋叫冬笋.4~5月出土的笋叫春笋.6~9月间挖取鞭梢幼嫩部分称为鞭笋.所以,毛竹一年四季均可产笋.一般经营较好的毛竹笋用林,亩产笋可达500~1000公斤,集约经营的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4.
毛竹是一种优良的竹笋两用品种,笋期长,产量高,在各类竹笋中所占比重最大。秋季,毛竹鞭上的笋芽分化、膨大,自10月至翌年2月,在土中的毛笋叫冬笋。4~5月出土的笋叫春笋。6-9月间挖取鞭梢幼嫩部分称为鞭笋。所以,毛竹一年四季均可产笋。一般经营较好的毛竹笋用林,亩产笋可达500-1000公斤,集约经营的产量更高。利用现有毛竹林进行笋用林改造,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5.
毛竹不同施肥处理出笋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婷  胡亮  郭晓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89-9490
[目的]研究毛竹不同施肥处理对出笋的影响,为毛竹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毛竹需肥规律,对江西省奉新县石喿下林场的毛竹林结合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进行施肥试验。[结果]经过3年大年的调查,2001年各小区竹笋平均地径显著大于1997和1999年竹笋的平均地径,分别是其1.08和1.09倍。N1P1K2施肥处理明显增加毛竹出笋数和笋地径。K2处理的出笋数和笋平均地径高于其他处理的出笋数和笋平均地径。[结论]在毛竹林内施肥能增加笋的地径。K肥能有效提高毛竹出笋数和笋地径。  相似文献   

6.
正绿竹主要分布于浙江省南部以及福建、广东、广西等区域,是我国中南亚热带地区著名的夏秋季笋用丛生竹,因笋体形似马蹄,又名"马蹄笋"。绿竹在浙南产笋期为6月至10月,恰值浙江省毛竹春笋、冬笋、雷竹笋等主要笋用竹的产笋淡季,笋期长达4个多月。马蹄笋属典型的泥下笋,笋体适中(300~650克),可食率高,笋肉厚  相似文献   

7.
不同坡位差异施肥毛竹林竹笋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毛竹林不同坡位进行不同肥料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对毛竹笋产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施用毛竹专用肥效果最好,每公顷产笋量分别为7881kg、5911.5kg和4728kg;复合肥次之,每公顷产笋量分别为7512kg、5664kg和4477.5kg;尿素第三,每公顷产笋量分别为5913kg、4498.5kg和3478.5kg;在坑部、山坡中部和山坡上部三种不同坡位施肥的毛竹笋产量与对照区(不施肥)的笋产量比较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同时,从经济效益分析看,施毛竹专用肥的每公顷可增加经济效益6448.5元,施复合肥的每公顷可增加经济效益5233元,施尿素的每公顷可增加经济效益3105元,可见对毛竹林施肥特别是施用毛竹专用肥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毛竹林竹连鞭,鞭生笋,笋成竹,竹又养鞭,循环增殖,不断发展.因此,合理留笋养竹是发展毛竹生长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毛竹林笋期管护及合理挖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林竹连鞭,鞭生笋,笋成竹,竹又养鞭,循环增殖,不断发展。因此,合理留笋养竹是发展毛竹生长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正冬笋又名南竹笋,是毛竹(楠竹)竹根鞭上长出的幼芽,夏季孕育,冬季长大后挖取,故名冬笋。冬笋是我国的传统食品,笋质幼嫩,洁白如玉、清香纯正,营养丰富,在宴席上配肉类烹炒,常作为山珍佳肴,在我国民间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誉。由于产笋期集中且季节短,往往造成产笋旺季来不及加工处理而烂笋,而淡季又无笋供市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毛竹是我国南方主要大型散生竹种。它具有竹大笋多,可持续利用,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毛竹林,施行高产集约栽培技术,可以达到春季产春笋,夏秋产鞭笋,冬季产冬笋,四季笋高产的目的。现介绍集约管理的高产技术,供参考。 (一)选择适宜竹林 经营四季笋的毛竹林,必须在气温不低于-15℃、年降雨量500~2400毫米的气候,300~  相似文献   

12.
笋是毛竹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竹笋期的管理对于毛竹幼林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总结毛竹林笋期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鞭笋管理、冬笋管理、春笋管理、小年笋保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3.
毛竹林笋期管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林,竹连鞭,鞭生笋,笋成竹,竹养鞭,循环增殖,不断发展.毛竹地下茎(竹鞭)先端的幼嫩部分和鞭节上膨大的芽称之为笋.毛竹笋按其着生部位,生长时期和生长方式可分为鞭笋、冬笋、春笋、大年笋和小年笋.鞭笋是竹鞭在春、夏、秋季横向生长的先端幼嫩部分.冬笋是竹鞭节上的芽,从夏末秋初开始膨大生长至冬季逐渐肥大,因冬季气温低在地下缓慢生长的笋称之冬笋.春笋是冬笋在春季气温回升,生长加速突出地面,在地上生长的笋.毛竹林大量发笋长竹的当年称大年笋,反之为小年笋.笋是新竹新鞭和实现毛竹林新老更替的基础,是维持毛竹林"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之关键,搞好笋期管护和合理挖笋是毛竹生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毛竹的栽培抚育管理和开展毛竹笋生长规律试验研究成果。通过实地操作,摸索出一整套毛竹栽培抚育管理,并初步弄清了笋期生长规律,不仅对毛竹丰产增收、护笋养竹具有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挖退笋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5.
山区毛竹丰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峰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153-153,132
本文主要从劈山抚育、护笋养竹、科学施肥、适度钩梢及合理采伐等方面,介绍了山区毛竹丰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皖西大别山毛竹退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皖西大别山毛竹退笋的主要原因,制定了预防毛竹退笋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义锋 《吉林农业》2012,(11):211-212
毛竹种植技术的改善和生长条件的改良对提高毛竹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的毛竹种植技术下,还要辅以正确的管理措施,合理规划毛竹的砍伐和挖笋,才能够从整体出发彻底保障竹林的生长条件。本文对毛竹的生物特征和使用价值进行简单介绍,并主要对毛竹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8.
毛竹实生苗是利用毛竹种子培育的竹苗。利用毛竹实生苗造林具有适应性强、发笋旺盛、运输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由于实生毛竹苗分蘖力强,可连年发笋,一代比一代粗大,因此栽植后只要管理得当,一般6~10年即可成林成材。现将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是一种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可再生性竹类植物资源。毛竹自然出笋期短,往往是大量的鲜笋在短期内集中上市,降低了效益。采取覆盖措施可促使毛竹提早出笋,提前上市,提高笋产量,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关键技术如下。1影响毛竹出笋时间迟早的主要因素毛竹笋出土时间的迟早与土壤的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其中温度是影响竹笋出土时间迟早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竹阔混交模式对毛竹出笋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混交树种、不同混交密度、不同混交方法对毛竹混交林出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不同混交树种混交中,组合特性为落叶、喜光的出笋量最高,常绿、喜光的最低;以不同密度混交中,密度为150株·hm-2的出笋量最高,毛竹纯林的最低;以不同混交方法混交中,块状混交的出笋量最高,毛竹纯林的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