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致病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病毒。该病毒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PCV2感染可造成猪免疫系统的损伤.引起感染猪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改变。同时,PCV2感染的靶细胞在胎儿期是心肌细胞、肝细胞和巨噬细胞,而出生后只有巨噬细胞。因而推测猪感染PCV2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感染猪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它病原如猪呼吸与繁殖综合症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等,或应激因素如免疫刺激等多种因素都可加重PCV2感染猪的病情.进而发展成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较明显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皮炎和肾病综合症等与猪圆环病毒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利用PrimerPremier5.0及DNAstar软件对猪伪狂犬病毒gB基因、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和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的保守区进行引物设计,选出扩增序列为猪伪狂犬病毒(373bp)、猪圆环病毒2型(430bp)和猪细小病毒(495bp)的3对引物.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mPCR对3种病毒的核酸检测限量从猪伪狂犬病毒至猪细小病毒分别为1.62×10-6、1.47×10-6和1.28×10-4 ng,对灭菌双蒸水、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eDNA和猪瘟病毒eDNA的m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mPCR可作为临床上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和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ost weaning Muh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是一种以发烧、渐进性消瘦、呼吸和消化紊乱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Ⅱ型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是的主要病原,有研究表明PCV2病毒的感染打开了其它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爆发的门户,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病原。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PCV2)自2000年在我国发现以来,在我国许多地区流行。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由PCV-2引起的疫病呈上升趋势,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讨有效控制本病的方法,本文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诊断及防治措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RT-PCR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为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该病是一种猪肠道传染病,以水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尤其是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该病主要发生于冬季,夏季也可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为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的主要病原。该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对新生仔猪具有高度致死率。虽然不同年龄的猪对这种病毒均易感,但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较低,多成僵猪,使养猪饲料报酬降低。  相似文献   

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引起妊娠母猪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及各种年龄猪呼吸系统疾病,仔猪高死亡率、感染猪出现免疫抑制等。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由于持续感染、无特效药物以及隐性感染等原因,造成难以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感染猪时能够引起免疫抑制,从而导致猪瘟病毒( SCFV)、猪细小病毒(PPV)、猪狂犬病病毒(PRV)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针对贵州省贵阳市某猪场发病母猪送检样,根据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对送检病死猪进行PRRSV、 SCFV、 PPV和PRV检测,对疫情做出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猪细小病毒体外感染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后引起细胞免疫反应尚不清楚,为了更好的了解猪细小病毒(PPV)感染PBMC后引起猪白细胞介素18的反应,探讨宿主-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了PPV感染PBMC后引起的病毒DNA含量的变化和猪IL-18的分泌水平。结果猪IL-18的表达量在3,6,12,24 h增加,1,48,72 h下调。可见,猪细小病毒感染可引起PBMC分泌猪白细胞介素18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高致病性PRRSV与PCV2共感染协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阐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协同致病作用,澄清两种病毒不同时间顺序共感染与其协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5日龄阴性健康猪30头,随机分6组,PCV2/HP-PRRSV顺序共感染组、HP-PRRSV/PCV2顺序共感染组、HP-PRRSV+PCV2同时共感染组、HP-PRRSV感染组、PCV2感染组、未接种对照组。感染后每天测量体温、观察临床症状,每周称量体重、采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的CD3+ CD4+ CD8-、CD3+ CD4- CD8+、γδT、NK细胞及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变化;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检测这两种病毒抗体变化;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IL-10、IL-2、GM-CSF细胞因子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和组织中病毒载量。对各组试验猪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HP-PRRSV/PCV2顺序共感染组临床症状最严重,死亡率达60%;组织和血清中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它组,抗体滴度明显低于其它组;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尤以TNF-α)变化也最为明显。【结论】HP-PRRSV和PCV2之间存在协同致病作用,且猪群先感染HP-PRRSV后感染PCV2可明显提高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对临床HP-PRRSV和PCV2的综合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社轩 《乡村科技》2020,(7):118-118,121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重要传染性病毒,在全世界各地区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CV2感染猪群可导致断奶仔猪出现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等,导致患病猪群出现免疫抑制,以PCV2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较为常见。基于此,以河南省清丰县凤翔养猪户仔猪为例,介绍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昌海 《当代农业》2010,(18):44-45
与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有关的猪病主要有以下五种疾病.其临床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与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有关的猪病主要有以下5种疾病.其临床表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猪圆环病毒是引起猪多系统哀竭综合征的重要病原,全病毒培养十分困难,避开培养病毒,得到大量的检测抗原,对诊断本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疑似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脾脏提取病毒DNA,进行套式PCR扩增获得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序列,并将扩增片段定向插入质粒载体pPRO—HTb,转化BE21大肠杆菌后,构建了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ORF2蛋白的重组原核表达系统。经IPTG诱导,对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ORF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中,通过提取包涵体,获得了初步纯化的ORF2蛋白,为进一步利用PCV2 ORF2蛋白抗原进行PCV血清学检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监测聊城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方法]以山东省聊城周边地区的7个养猪场的222份血清为材料,应用ELISA方法配合流行病学调查,检测猪圆环病毒抗体水平。[结果]检测发现7个养猪场的猪群都感染过猪圆环病毒,抗体阳性率在33.3%~83.3%。发病猪群都为5~10周龄的保育仔猪。猪群在断奶后1周左右,出现进行性消瘦,生长迟缓,采食量下降,被毛粗乱,精神差。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发病猪和死亡猪全身淋巴结水肿,发黄,肾脏水肿,肺脏肿大,质地变硬。该疾病初步定为由PCV-2感染所致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结论]该研究为制定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制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焦海宏  王晶钰  任敏  李晓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74-17975
应用PCR技术对来自南疆某猪场的24例疑似病例进行猪圆环病毒Ⅱ检测,共检出PCV2阳性10份,阳性率为41.6%(10/24)。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PCV2的感染,且感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畜禽种业》2009,(3):139-139
最近,在菲律宾北部地区的3个养猪场发现猪感染埃博拉病毒(Ebola),经过美国农业部实验室鉴定,证实为埃博拉-莱斯顿(Ebola-Reston)亚型病毒。这是全世界首次在猪发展有埃博拉病毒感染,表明这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有能力感染家畜。为此,菲律宾已经暂停猪肉出口。该菌株与在非洲发现可以使人致死的埃博拉病毒不同。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病是继猪蓝耳病之后国际上公认的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该病以5~12周龄的猪发病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贫血、黄疸和腹泻等,急性暴发猪群的死亡率可达10%。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LG株)”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猪自然感染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后病毒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分析病毒对猪器官组织的嗜性,揭示猪细小病毒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猪细小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定量检测自然感染仔猪、妊娠母猪和同时混合感染有猪圆环病毒2型的仔猪器官组织中PPVDNA的相对含量,分析猪细小病毒的组织嗜性及其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时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在多种器官组织中均可检测到PPV,在感染仔猪的肾脏、脾脏、髂下淋巴结中病毒含量较高,为1.39×105~1.81×106μL-1;在感染妊娠母猪的肾脏、脾脏、肺脏、子宫内膜中病毒含量为4.56×105~5.82×106μL-1;混合感染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仔猪肺脏中的PPV DNA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从2.69×104μL-1增加到5.04×105μL-1。【结论】PPV对猪肾脏、脾脏、淋巴结、妊娠母猪子宫的嗜性最强,对肝脏的嗜性较弱;PCV2的混合感染可促进PPV在肺脏的复制增殖,增强了PPV对感染器官组织的亲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所致的一种新的病毒病,该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症(PMWS)主要危害断奶后2~3周的仔猪,病毒可随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体外,经消化道传播,也可能经胎盘垂直传染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定,呈地方性流行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急性爆发时,  相似文献   

19.
为诊断贵州省都匀市某猪场送检病料的感染类型,调查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特征,并采用多重PCR检测技术对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永生化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为病毒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细胞材料。【方法】合成猪腺病毒3型E1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I-neo中,构建E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I-neo-E1,进行PCR和测序鉴定。提取pCI-neo-E1质粒,转染原代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用新霉素G418筛选猪永生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RPECs)。检测RPECs的角蛋白18和19,通过细胞计数测定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别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V77毒株、猪圆环病毒2型(PCV2)DBN-SX07株和猪伪狂犬病毒(PRV)Bartha-K61株接种RPECs,同时将PEDV CV77毒株接种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将PCV2 DBN-SX07株接种猪肾细胞(PK15细胞),将PRV Bartha-K61株接种仓鼠肾成纤维细胞(BHK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病毒的滴度。【结果】PCR和测序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pCI-neo-E1构建成功。将pCI-neo-E1转染原代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永生化细胞株,该细胞株表达角蛋白18和19,传代50代仍保持上皮样细胞形态,增殖活性良好,细胞周期及染色体核型特征与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一致。PEDV CV77毒株感染猪RPECs 24 h后,CPE明显,滴度为105.25TCID50/mL,低于其在Vero细胞中的滴度(108.125 TCID50/mL)。PCV2 DBN-SX07毒株感染猪RPECs后可产生明显CPE,病毒滴度为106.125TCID50/mL,略高于其在PK15细胞上的滴度(106.0TCID50/mL)。PRV Bartha-K61毒株感染猪RPECs后,CPE明显,病毒滴度为108.75 TCID50/mL,略低于其在BHK上的滴度(108.875 TCID50/mL)。【结论】成功构建了永生化猪视网膜细胞系,可用于猪源病毒的培养,尤其是培养PCV2可产生明显CPE,易于观察,为后续开展疫苗工艺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细胞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