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是助力贵州扶贫攻坚的主要水果产业之一,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为害逐年加重。通过多次实地调查贵州李主产区病虫害发生现状,结合目前李病虫害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李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红点病、蚧壳虫、蚜虫、李小食心虫等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旨在为优质李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柑橘堆腊粉蚧[Nipaecoccus vastator Maskell]住韶关市一年发生4-5代,是我市为害柑橘的最重要的蚧壳虫之一.其成虫、若虫刺吸柑橘新梢、嫩梢、叶片和果实汁液.虫体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被害果实变小变黑和畸形,不堪食用.被害嫩叶、枝梢枯萎畸形,生长受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东魁杨梅病虫害发生为害调查,结果表明东魁杨梅主要病虫害有卷叶蛾类、粉虱类、蚧类、蚁类、蝇类、蚜虫、天牛、癌肿病、赤衣病、褐斑病、根腐病、肉葱病、梢枯病、白腐病等,其中卷叶蛾类5月底至6月中旬和7~8月发生为害严重,粉虱类主要为害杨梅幼嫩的新梢叶片并以6、7月发生较重,蚧类以5月底至7月初若虫为害较重,蝇类为果实成熟期为害,其他为5~9月点式为害;癌肿病、赤衣病、炭疽病、褐斑病、梢枯病、根腐病、肉葱病、果实白腐病等较常见,一般自3月开始显害到7、8月转为危害盛期,对品质提升潜存较大威胁。对此,针对东魁杨梅主要生育期病虫组合为害特征,提出一整套综合安全应对防控措施,保障杨梅浆果产业健康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田县柑橘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古田县柑橘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危害古田县柑橘的病害有8科9种,虫害有20科24种.其中,为害较重的病虫害有柑桔溃疡病和柑桔红蜘蛛;危害中等或偏重的有柑桔煤烟病、柑桔小实蝇、柑桔潜叶蛾、斜纹夜蛾、柑桔粉虱(白翅粉虱)和桔蚜;其他病虫害危害较轻或零星发生.不同品种、不同管理水平、不同地域、不同年份及不同时期病虫害发生危害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百色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采用普遍调查和专题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百色市主要景区、主干道和居民生活小区的景观植物进行病虫害种类、发生时期、为害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百色市行道树主要病虫害有扁喙叶蝉、榕管蓟马、卵翅木虱、袋蛾、白盾蚧、褐圆蚧、曲纹灰蝶、煤烟病、炭疽病、叶斑病、叶枯病以及菟丝子寄生;绿蓠植物病虫害主要有扶桑粉蚧、黄素梅日本龟蜡蚧、驳骨丹锈病、九里香白粉病、月季黑斑病等。针对百色市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加强植物检疫和养护管理、合理布局植物品种、采用物理机械或化学农药防治、保护天敌等综合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6.
根据各测报点调查,我省2001年苹果主要病虫害为:苹果叶螨、蚜虫、蚧壳虫、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虫害较重,病害除腐烂病重外其余较常年偏轻。具体情况是:苹果叶螨大发生,为害盛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较常年提前10~15天。蚜虫全省中度偏重发生,南部地区大发生,为害盛期6~7月。蚧壳虫中度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为害盛期5月下旬至6  相似文献   

7.
简单总结了柑橘生产中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特点,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多个方面提出了柑橘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提高柑橘的产量及品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柑橘堆腊粉蚧(Nipaecoccus vastacor Maskell)在韶关市一年发生4-5代,是我市为害柑橘的最重要的蚧壳虫之一。其成虫、若虫刺吸柑橘新梢、嫩梢、叶片和果实汁液。虫体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被害果实变小变黑和畸形,不堪食用。被害嫩叶、枝梢枯萎畸形,生长受阻。甚至在近地面的树干及主根皮下蛀害,破坏树体的养分和水的输送,受害重者整株枯死。由于虫体被蜡粉,蜡质不亲水性,农药较难触及虫体,害虫具有较强的避药性与抗药性,防治难度大。为此,笔者于2008年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柑橘堆腊粉蚧的示范试聆。  相似文献   

9.
柿树是沈丘县的主要果树之一。其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防治难度大,因此进行柿树病虫害防治是确保丰产丰收、提高果品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为害柿树的害虫有多种,其中对生产影响较大的有柿梢夜蛾、柿蒂虫、刺蛾、舞毒蛾、柿星尺蠖、柿斑叶蝉、柿绵蚧、柿粉蚧、草履蚧、龟蜡蚧、金龟子等。柿树病害也有多种,以柿圆斑病、角斑病和炭疽病发生较普遍,危害最严重。笔者根据多年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对柿树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柑橘病虫害的防控能力,对湖南省13个主产县(市)柑橘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明确了该省柑橘主产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控现状.结果表明:湖南省柑橘主产区大范围发生的病虫害有柑橘黑点病、红蜘蛛、潜叶蛾和柑橘大实蝇,其中黑点病和柑橘大实蝇对果实的危害最为明显,直接影响果园的经济收入;柑橘黄龙病和柑橘木虱主要局限在湘南地区发生,柑橘溃疡病集中在甜橙和柚主产区发生;不同地区的黑点病、潜叶蛾和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存在一定差异.目前,湖南省柑橘病虫防治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为辅,需加快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萝芙木病虫害种类及为害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2005—2007年采取定期五点取样调查的方法,对广西区内种植的萝芙木病虫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病害有5种,虫害有7种,其中煤烟病、根结线虫病、褐软蚧、朱砂叶螨为主要病虫害,同时还报道了症状、病原、形态特征、为害情况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柑橘丰收后,树体营养消耗大,冬季期间危害柑橘的炭疽病、疮痂病、脚腐病及粉虱、螨类、蚧类、潜叶蛾、卷叶蛾等多种病虫害,由盛发期进入全面衰退的越冬期,是各种病虫害生活史中的薄弱的环节,抓住这一时期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是清除虫源、病源,降低下年发生基数的有效措施。1.做好农业防治(1)清园。许多病菌和害虫都在枝叶上或树干内越冬,多分布在枝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鹤庆县的干热河谷地区黄坪镇、龙开口镇水果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以兄弟果业、朵美庄园为代表的柑橘种植正在蓬勃发展。柑橘病虫害防治是柑橘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水果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生产实际对柑橘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为害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柑橘病虫害综合治理示范园建设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是我国的第二大水果和主要出口果品之一,浙江省是我国的主要柑橘产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柑橘生产已成为浙江省台州、衢州、丽水等地的主导产业之一。在柑橘生产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在生产上致力于通过各项技术措施的协调应用,为实现既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又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有赖于农药防治病虫害重加环境污染负荷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志恒  吴电 《新农村》2004,(7):10-10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和近年在无公害柑橘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试验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以螨类、蚧类、粉虱类、蚜虫、潜叶蛾、柑橘木虱、天牛、花蕾蛆、凤蝶、吸果夜蛾、疮痂病、溃疡病、黑点病、树脂病、炭疽病和日灼病  相似文献   

16.
胡小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34-5036
[目的]为了解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在湘南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进行越冬观察、田间若虫消长情况观察、世代史及虫态历期观察、天敌调查和防治试验。[结果]柑橘黑点蚧和柑橘糠片蚧在湘南普遍发生,且各龄虫态均可在活枝、叶上越冬,其习性为:柑橘糠片蚧主要固定于叶片正面中脉附近或凹陷处,柑橘黑点蚧固定于叶片正反面的比例相差不大。第一代初孵若虫分别于3月下旬、4月中旬开始发生,以后各月不断出现,发生很不整齐。两蚧在田间活动大致出现3个高峰期:第一个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二个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三个出现在9月至10月下旬。其中,9月份为全年的最高峰,占总虫数的37.08%,以后逐月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为了解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驻马店市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桃树病虫害影响果品的产量和品质,在驻马店市以桃流胶病、桃缩叶病、桃蚧壳虫和桃蚜等病虫害严重发生。系统调查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丽江栒子的病虫害危害情况,在2015-2018年对丽江栒子种植区的的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危害栒子的病害有7种,煤污病和锈病是危害程度最严重。虫害有8种,其中,蚧壳虫和蚜虫危害程度最严重。在系统调查栒子病虫害危害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为害栒子的煤污病(Cotoneaster fuliginosa)、锈病(Aecidiu cotoneaster)、角蜡蚧(Ceroplastes ceriferus)、考氏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cockeyelli)、桃蚜(Myzus persicae)和菜蚜(Lipaphis erysimi)是当前最主要的防治对象,并对其发生危害情况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全面了解福建省蓝莓栽培中的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为福建省蓝莓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踏查和定期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2018年对福建省的4个蓝莓种植基地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福建省为害蓝莓的病虫害有23种,其中病害7种,包含2种生理性病害和5种侵染性病害,2种生理性病害分别是红叶病和黄叶病,5种侵染性病害分别是僵果病、枝枯病、炭疽病、灰霉病和休克病毒病,其中休克病毒病为我国新发病害;虫害16种,分属4个目11个科,分别为梨剑纹夜蛾、铜绿丽金龟、云尺蛾、日本龟蜡蚧、黄刺蛾、黑腹果蝇、斑翅果蝇、暗黑鳃金龟、舞毒蛾、桃蚜、盗毒蛾、斜纹夜蛾、扁刺蛾、星天牛、桃红茎天牛和越橘巢蛾;23种病虫害中仅枝枯病和果蝇中度发生,其余病虫害均轻度发生。【结论】福建省蓝莓病虫害为害水平整体较轻,未发现为害严重的病虫害,枝枯病和果蝇是目前的主要病虫害,应引起足够重视。根据2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冬季利用松碱合剂防治柑橘介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害柑橘的介壳虫种类多,如矢尖蚧、红蜡蚧、糖片蚧、吹绵蚧等,以矢尖蚧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