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对冬播马铃薯现蕾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主栽的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丽薯6号、宣薯2号及会-2为试验材料,在冬播马铃薯现蕾期测定干旱胁迫和对照处理的各马铃薯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各叶绿素荧光指标变幅进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冬播马铃薯在现蕾期干旱胁迫下,4个马铃薯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电子传递效率(ETR)、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 P)、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和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均较对照(CK)处理降低,但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较CK处理增加;供试的4个马铃薯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与未经干旱处理的对照组Fv′/Fm′值均小于Fv′/Fm′;4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是:会-2宣薯2号合作88丽薯6号。【结论】现蕾期干旱胁迫对冬播马铃薯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盆栽冬种的方式,研究干旱胁迫对4个马铃薯品种(会-2、合作88、丽薯6号和宣薯2号)苗期生理指标及光合参数的影响,为冬马铃薯抗旱栽培及为选择优质耐旱冬马铃薯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选用云南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会-2、合作88、丽薯6号和宣薯2号),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当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0%~40%时,对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土壤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总叶绿素、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均比对照增加;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总叶绿素、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均比对照降低;叶绿素a比叶绿素b对干旱胁迫更敏感;4个品种干旱胁迫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是:会-2宣薯2号合作88丽薯6号。【结论】在重度水分胁迫下,马铃薯的生理特性、光合参数的变化与品种的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下,云南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合作88号、丽薯6号、青薯9号和宣薯2号抗氧化系统的生理响应机制,为抗旱马铃薯品种筛选及抗旱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式,研究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叶片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设置PEG6000浓度0%(CK)、15%、20%、25%和30%5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后马铃薯叶片中的过氧化氢(H_2O_2)、可溶性蛋白(SP)、类胡萝卜素(Car)、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含量。【结果】干旱胁迫下,合作88号、丽薯6号、青薯9号和宣薯2号4个品种均对干旱胁迫作出响应,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4个马铃薯品种中过氧化氢含量呈上升趋势,合作88号过氧化氢(H_2O_2)积累量最大。在干旱胁迫条件下,4个马铃薯品种SP、AsA、GSH、APX、DHAR和GR、Car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EG6000浓度0%),其中PEG6000浓度为25%时,马铃薯叶片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活性达峰值,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在30%浓度胁迫下酶活达峰值, APX、DHAR在PEG浓度20%时含量最高。【结论】马铃薯可通过抗氧化的酶促及非酶促系统的协同作用来清除活性氧,4个主栽马铃薯品种中,合作88号抗氧化防御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程度较其他品种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云南甘蔗主栽品种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的生育时期,为旱地甘蔗抗旱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粤糖86-368、粤糖93-159、云引3号和新台糖22号4个云南甘蔗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正常浇水为对照(CK),分别测定各品种在苗期、分蘖期和伸长期干旱胁迫后的株高和茎粗等形态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并对各指标变幅进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甘蔗株高净生长值整体呈降低趋势,其中苗期干旱胁迫对粤糖86-368和粤糖93-159的影响较大,二者株高净生长值分别比CK降低84.26%和78.86%,伸长期干旱胁迫对云引3号和新台糖22号影响较大,二者株高净生长值分别比CK降低80.51%和77.08%;除苗期干旱胁迫对粤糖93-159和云引3号茎粗生长有促进作用外,其他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各品种茎粗净生长值均比CK降低.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各品种叶片SOD活力、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有升有降,未表现出较一致的变化规律,脯氨酸含量则整体呈升高趋势.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粤糖86-368各生育时期模糊隶属函数值为伸长期>分蘖期>苗期,其他品种均为伸长期>苗期>分蘖期.[结论]综合各指标变幅及模糊隶属函数值分析,伸长期干旱胁迫对甘蔗生长影响较大,苗期和分蘖期干旱胁迫对甘蔗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以马铃薯品种‘宣薯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对马铃薯幼苗离体叶片进行不同条件的低温胁迫。低温处理后的叶片,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评价马铃薯苗期耐寒性的关键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和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马铃薯幼苗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大;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POD活性和SOD活性总体上表现为先急剧升高后降低,再缓慢升高的变化;MDA含量呈先急剧增加,后下降的变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不断上升的变化。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POD酶活性、SOD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各指标间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为了更全面准确的评价马铃薯品种耐寒性,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这些指标,对14个马铃薯品种(系)苗期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其耐寒性从强到弱排序依次为转心乌会-2冀张薯12号丽薯6号中薯18号晋薯16号米拉费乌瑞它滇同薯1号滇薯716芒果洋芋宣薯2号合作88威芋3号。  相似文献   

6.
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及其转AtDREB1A基因株系T1为研究对象,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了AtDREB1A基因过量表达对盛花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株系T1盛花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脯氨酸(Pro)含量均高于同期非转基因陇薯3号对照,而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低于陇薯3号。以上结果初步表明,AtDREB1A基因的过量表达明显提高了马铃薯对干旱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为探索马铃薯耐寒机制及耐寒品种的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中薯3号和耐寒品种桂农薯1号、桂农薯4号苗期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5℃低温胁迫处理,于处理后0、1、2、3、5和7 d分别取样并测定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结果】5℃持续胁迫3 d对叶片造成的伤害在外观形态上开始出现,胁迫5 d后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受低温胁迫后,各品种叶片POD、CAT和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整体上均呈升高趋势,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生理指标升降变化趋势不同。在低温胁迫5 d时,耐寒品种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下同)。低温胁迫提高了各品种的叶片MDA含量,在低温胁迫第5 d时,低温敏感型品种的MDA含量高于耐寒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与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OD、CAT和SOD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鉴定马铃薯品种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低温胁迫第5 d可作为早期筛选耐寒材料的时间节点。4个马铃薯品种苗期耐寒性强弱依次为桂农薯4号>桂农薯1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  相似文献   

8.
探究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马铃薯苗期叶片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广西冬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耐寒性,为广西冬种马铃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费乌瑞它、兴佳2号、丽薯6号3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4℃低温下进行0、3、6、12、24、48h胁迫,测定叶绿素、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在48h时,费乌瑞它显著低于丽薯6号、兴佳2号。3个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趋势,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低温胁迫48h时,丽薯6号、兴佳2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均显著高于费乌瑞它。各品种的MDA含量在低温胁迫48h内呈上升变化趋势,在低温胁迫48h时,费乌瑞它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3个马铃薯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列为丽薯6号兴佳2号费乌瑞它,与广西主栽品种费乌瑞它相比,丽薯6号和兴佳2号2个新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可在南方冬作区种植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明确播种前储藏库种薯短期温度处理后对马铃薯苗期耐旱性以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播种前不同温度(5℃、20℃、35℃)处理马铃薯种薯,出苗后使用不同浓度PEG-6000(0、10%、20%和3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探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温度下处理对马铃薯苗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①干旱胁迫对马铃薯茎粗、株高、整株干物质抑制作用明显,马铃薯叶片抗逆性酶活性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升高,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产量下降。②播种前20℃处理,缓解了干旱胁迫对马铃薯茎粗、株高和整株干物质不利影响,降低SOD、POD活性,抑制了MDA含量的增加,细胞膜透性下降,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③20℃处理后缓解了干旱胁迫对产量产生的不利影响,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温度下各水分处理。【结论】播种前对储藏库的种薯20℃预热处理可以缓解苗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产生的不利影响,增强其苗期耐旱性,达到提高后期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马铃薯苗期离体叶片对短期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选用陇薯3号、陇薯7号、丽薯6号、代S、荷兰15、凯薯2号为试验材料,取苗期叶片放置于4℃冰箱中,于处理后0、6、12、24 h分别测定相关的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POD活性、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经过低温胁迫后,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整体在短时间内均呈现下降的态势,而后快速上升;POD活性和MDA含量在6 h内出现缓慢上升态势,后快速上升,在12 h时达到最高值,而后又急剧下降。POD活性与叶绿素含量、MDA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MDA含量成显著正相关。采用隶属函数法对这些品种的苗期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品种抗寒性的排列顺序为荷兰15>陇薯3号>凯薯2号>代S>陇薯7号>丽薯6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究低温胁迫下不同生理指标对耐寒性评价的影响。【方法】以16份马铃薯盆栽苗为材料,离体叶片置于程序降温仪进行低温胁迫,测定植物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丙二醛(MDA)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供试材料的耐寒性。【结果】耐寒性强弱排序依次为:‘黄麻子’‘AV1’‘F170’‘AV9’‘华彩1号’‘陇薯8号’‘acanle-4’‘中薯11号’‘396034.268’‘300046.22’‘中薯8号’‘冀张14号’‘陇薯7号’‘acanle-6’‘E1’‘634777’。【结论】综合分析可知,低温胁迫下马铃薯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作为评价马铃薯耐寒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马铃薯的耐热机制,为耐热和不耐热的马铃薯品种筛选做参考。【方法】测量高温胁迫下云南本地3个不同熟期马铃薯品种[云薯901(早熟)、云薯305(中晚熟)、合作88(晚熟)]的表型、部分生理指标和保护酶含量。【结果】高温胁迫对马铃薯幼苗的生长表型、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都有影响。云薯901的生长表型优于其他品种;在37℃条件下,云薯901的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其他品种总体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30℃条件下,云薯901的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其他品种总体呈升高的趋势;在23和30℃条件下,云薯901的MDA含量在第5天时明显减少,而其他品种并无该现象。这些结果说明早熟品种云薯901的耐热表现优于其他熟期较晚的品种。【结论】持续的高温胁迫影响马铃薯幼苗的生长表型、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质,且熟期较晚的品种受到的影响较大,熟期可能是筛选耐热性马铃薯品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依据生理生化指标评价广西玉米品种萌芽期抗旱性,为广西抗旱玉米品种筛选和培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 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14个广西玉米品种进行萌芽期抗旱性试验,测定对照(蒸馏水)和干旱胁迫下各玉米品种胚芽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探究干旱胁迫对玉米萌芽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参试玉米品种萌芽期的抗旱性。【结果】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各参试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均受到明显抑制,表现出种子萌发困难,胚芽生长缓慢,但不同品种受到的影响存在差别。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生理生化指标在品种间和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各玉米品种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SOD、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隶属函数法评价中指标权重系数最大为MDA含量,达46.96%,其次为SOD活性,为21.77%。各品种隶属函数法D值在0.176~0.795,其中兆玉215和桂单162的D值大于0.7,属于强抗旱品种;桂单6205、桂单666和兆玉200的D值在0.5~0.7,属于抗旱品种;桂单660、桂单658、桂单673、桂单6209、桂单203和桂单6203的D值在0.4~0.5,属于中抗旱品种;桂单669、桂单671和桂单668的D值小于0.4,属于弱抗旱品种。【结论】叶绿素、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均可作为玉米萌芽期抗旱性评价指标,其中以MDA含量和SOD活性为主要评价指标。14个玉米品种中,兆玉215、桂单162、桂单6205、桂单666和兆玉200的抗旱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4.
为寻甸县不同海拔地区马铃薯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13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海拔1500~2700m分5个梯度开展种植试验,分析马铃薯品种在不同海拔地区的适应性与产质量差异。结果表明:各品种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封行期、成熟期和生育期均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延长;出苗率、株高、茎粗、单株结薯数与海拔的关系不明显;主茎数、覆盖度、晚疫病病情指数和蛋白质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单薯重、单株产量、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铁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综合考虑晚疫病抗性、产量、淀粉含量等因素,渝薯5号、宣薯2号、毕薯2号、云薯801在海拔1500m地区表现较好,宣薯5号、宣薯2号、毕薯2号、云薯801在海拔1800m地区表现较好,渝薯5号、毕薯2号、黔芋7号、黔芋6号、云薯801在2100m地区表现较好,宣薯6号、宣薯5号、丽薯12号、丽薯10号在2400m地区表现较好,宣薯5号、宣薯6号、丽薯10号、丽薯12号在2700m地区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3种刺篱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刺篱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筛选出抗旱的刺篱植物。【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了干旱胁迫0(CK),7,14,21,28d时蔷薇、紫叶小檗、锦鸡儿3种刺篱植物叶片相对水分亏缺(RWD)、叶绿素(Chl)含量、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7个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植物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刺篱植物Chl含量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干旱胁迫28d时,蔷薇、紫叶小檗、锦鸡儿Chl含量分别为0.84,0.66,1.32mg/g,较CK下降了55.8%,34.7%,36.5%。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蔷薇、紫叶小檗和锦鸡儿3种植物RWD、REC及MDA、SS和Pro含量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干旱胁迫28d时均达最大值;SOD活性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干旱胁迫21d时达最大值。【结论】3种刺篱植物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紫叶小檗锦鸡儿蔷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马铃薯品种(系)的耐热性。【方法】以22份马铃薯品种(系)为研究材料,马铃薯出苗后分别对其进行26、30℃的高温胁迫,以22℃为对照;分别处理20、40 d后,测定株高、叶面积、茎粗、结薯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采用隶属函数法对马铃薯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对高温的响应各不相同,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马铃薯总体表现为株高、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Pro含量增加,植株茎粗和叶面积减小,结薯数减少;30℃高温胁迫下的叶面积明显小于对照和26℃高温胁迫,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相对电导率也随之增大。隶属函数综合排序前5位为镇薯1号、滇薯187、青薯10号、云薯401和滇同薯1号。【结论】隶属函数综合排序前5位的品种(系)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强,可作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耐热性的良好试验材料,为揭示高温胁迫下马铃薯的抗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干旱胁迫对马铃薯苗期生长的影响,以双丰四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马铃薯苗期的生理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根系活力先升高后下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逐渐降低,细胞膜透性及脯氨酸含量不断增大;低强度干旱胁迫提高了SOD、CAT、POD活性,高浓度则降低其活性;低强度干旱胁迫降低了MDA含量,高浓度则提高了其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加速华山松抗寒育种进程,选育抗寒品种,提高栽培效率。【方法】以楚雄市紫溪山国家华山松良种基地10个优良无性系苗期叶片为材料,采用人工控温法对各无性系华山松幼苗进行低温处理,低温温度设置为4、0和-4℃,对照(CK)温度为常温25℃。低温胁迫72 h后测定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以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参数的动态变化,运用主成分法和隶属函数法对无性系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华山松各无性系幼苗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各指标的变幅因种而异。随着温度的降低,华山松不同无性系幼苗叶片生理生化参数的动态变化差异显著,叶绿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无性系变化幅度不同。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通过主成分分析,华山松不同无性系幼苗的耐寒性主要是由保护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共同作用。【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对10个无性系综合分析得到其耐寒性强弱顺序依次为:7号>3号>1号>2号>8号>10号>...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云南薏苡新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薏苡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本文以文薏4号,文薏5号2个云南薏苡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采取盆栽的方法,以正常浇水为对照(CK),测定2个品种分别在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干旱胁迫后的株高和茎粗等形态指标及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EC)等生理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形态指标方面,文薏4号和文薏5号的株高在苗期受干旱胁迫影响较大,而茎粗在苗期和拔节期均受干旱胁迫影响较大;在生理指标方面,文薏5号的相对电导率、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较多,叶绿素含量减少较多,说明文薏5号受干旱胁迫影响较大。通过极点排序法分析得出供试材料在不同时期抗旱性强弱为:文薏5号拔节期文薏4号拔节期文薏4号苗期文薏5号苗期文薏4号分蘖期文薏5号分蘖期,仅从生育时期来看,抗旱性强弱为:拔节期苗期分蘖期。综上所述,文薏4号抗旱性较强,适宜抗旱栽培。  相似文献   

20.
斑茅野生种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抗旱性优良的育种材料,为甘蔗的抗旱育种以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8个不同无性系斑茅野生种为试验材料,正常浇水为对照(CK),在甘蔗伸长期初期需水量最大时进行干旱胁迫,测定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等抗旱生理指标,并对各指标变幅进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8个不同无性系材料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斑茅90-14斑茅83-180斑茅Ⅱ91-125斑茅Ⅰ91-39斑茅92-37斑茅89-8斑茅93-77斑茅82-53。【结论】在伸长期干旱胁迫下,斑茅90-14在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物质代谢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积极的生理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