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寄主植物介导的间接病虫互作机理研究奠定基础,采用光度分析法研究白粉菌侵染中国月季植株对植物体内糖类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月季(Rosa chinensis)感染白粉菌(Sphaerotheca pannosa)后,随着感病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而总糖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白粉菌侵染对中国月季叶片蛋白质和总糖含量的影响均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随着感病程度增加,蛋白质和总糖的含量均明显降低,蛋白质含量从73.52 mg/g降低至59.92 mg/g,总糖含量从17.84 mg/g降低至8.94mg/g。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寄主植物介导的间接病虫互作机理研究奠定基础,采用光度分析法研究白粉菌侵染中国月季植株对植物体内糖类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月季(Rosa chinensis)感染白粉菌(Sphaerotheca pannosa)后,随着感病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而总糖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白粉菌侵染对中国月季叶片蛋白质和总糖含量的影响均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随着感病程度增加,蛋白质和总糖的含量均明显降低,蛋白质含量从73.52 mg/g降低至59.92 mg/g,总糖含量从17.84 mg/g降低至8.94 mg/g.  相似文献   

3.
用尖孢镰刀菌毒素处理大豆幼根后,测定其幼根的根活力,细胞渗透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F.oxysporum毒素对大豆幼根具有强烈的毒害作用,降低大豆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增大,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毒素处理后,前期6h内抗病品种幼根内蛋白质含量降低,感病品种蛋白质含量上升,12h后抗病和感病品种蛋白质含量都降低;抗、感品种的幼苗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脯氨酸含量明显增高,感病品种上升的幅度大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4.
鱼腥草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鱼腥草的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VC、水分、灰分、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大营养成分蛋白质、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比较高,水分和VC的含量较低。矿质元素最多的是Ca,最少的是Zn。  相似文献   

5.
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成株为材料,采用植物抗性生理分析测定技术研究了链格孢菌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片内MDA含量、SOD、POD和CAT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叶片经细交链孢菌酮酸处理后,细胞膜透性随着细交链孢菌酮酸浓度的增加而增高,MDA含量在500μg/ml以下,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500μg/ml以上,又有所下降;随着细交链孢菌酮酸浓度的升高,SOD、POD、CAT活性下降,与对照相比,在1 000μg/ml时,SOD、POD和CAT活性达到最低,分别比对照(CK1)活性降低了86.24%、72.72%和82.05%。可见,细交链孢菌酮酸可严重降低空心莲子草叶片的生理生化活性,显示了其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红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产生的主要毒素种类,以及栆果黑斑病病果中的毒素种类和含量,为红枣加工和食用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0株链格孢菌产生的毒素种类及含量,并对枣果黑斑病不同严重度发病枣果和人工接种果实中毒素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0株交链格孢供试菌株可产生4种毒素,分别为链格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格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交链孢烯(altenuene,ALT)和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TeA、ALT、AME和AOH在不同病级发病枣果和人工培养条件下均有检出,其中TeA检出含量最高,范围为3.1×103~5.5×103mg/kg;AME、AOH和ALT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2×102~6.4×102mg/kg,1.2~3.8×102mg/kg和0.09~5.08 mg/kg。人工接种链格孢菌后,无伤、有伤枣果内均检测到大量TeA。不止在发病枣果中检测到了毒素,无伤接种未发病枣果亦发现大量毒素,且未接种健康枣果中亦有少量链格孢霉毒素。【结论】新疆红枣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菌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均可产生链格孢霉毒素,且产毒量高,危害严重,影响了新疆红枣的产量及商品价值,患病枣果无法安全食用。在红枣鲜食加工和风险评估中应引起关注和重视,并在红枣种植和贮存期间减少病原菌侵染,以避免更多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以紫茎泽兰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灰葡萄孢代谢产生的毒素对紫茎泽兰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测定毒素诱发电解质渗漏液的部分成分.结果表明:灰葡萄孢毒素能使紫茎泽兰叶组织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组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大后减少;电解质渗漏液中含有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8.
以‘米良一号’猕猴桃为试材,用CPPU(12.50 mg/L)和6–BA、NAA、GA3(各设质量浓度50,100,200 mg/L)处理花后2周幼果,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检测成熟猕猴桃单果重、果形指数、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等指标。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以促进果实的增大,除6–BA的增重效果不显著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果实的水分含量并无显著增加;CPPU处理对果形指数没有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和V–C含量,显著增加Ca、P和Mg含量,显著减少B含量;施用6–BA能提高果形指数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蛋白质和V–C含量随着6–BA浓度的递增而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6–BA处理能显著增加Ca和Mg的含量,降低K含量;100、200 mg/L NAA处理可使果形指数明显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与NAA处理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显著高于对照,而V–C含量与NAA浓度呈负相关关系,NAA处理可提高Ca、Mg含量,降低K含量。施用GA3可显著提高蛋白质、V–C、Ca和P的含量,促进Mg的积累,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和K的含量,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了中国月季感染白粉菌前后矿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测定的16种矿质元素,从健康中国月季中都能检出;而从感病后的中国月季中仅有14种检出,并且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感病后K、Ca、Mg、Si、Na、Se等元素含量显著降低,其中Si含量降低程度最大,为62.62%;而Al、Cu含量增加程度最大,分别为810.71%、656.20%,且Al的含量高达528.12μg/g。结果表明,白粉菌侵染诱导了中国月季生理生化发生变化。分析了白粉菌侵染中国月季后对中国月季上昆虫甜菜夜蛾产生抑制作用的原因。研究结果为病虫互作关系及其互作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方胜  王明友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2):126-128,132
以德农一号茴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含盐量对茴香叶片叶绿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随土壤含盐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片脯氨酸含量在土壤含盐量较低时无显著变化,当土壤含盐量达到6mg/g时,其含量明显增加,较对照增加27.9%;当土壤盐含量达到6mg/g后,细胞膜受伤害度明显增加;与对照相比,低盐处理(2mg/g、4mg/g)可降低MDA在茴香组织体内的积累,而高盐处理(6mg/g、8mg/g、10mg/g)可提高MDA在茴香组织体内的积累,其中10mg/g处理的MDA含量最高,为32.0μmol/g;可溶性糖变化趋势和MDA变化相反。可见,低盐胁迫下茴香通过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来实现渗透调节,高盐胁迫下茴香通过增加脯氨酸含量来实现渗透调节。  相似文献   

11.
为选择营养品质优良的食用桂花品种,对19个桂花品种盛花期花瓣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水分、维生素C、花青素以及6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桂花品种的营养品质进行比较,筛选出营养品质优良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桂花花瓣的可溶性糖含量在30.4~114.7 g/kg之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在6.6~31.5 g/kg之间,维生素C含量为0.271~0.473 g/kg,花青素相对含量为0.98~ 5.50,含水量为811.8 ~ 884.8 g/kg,矿质元素含量分别为锌57.34~89.73 mg/kg、铁132.9~173.7 mg/kg、镁1.85~ 2.47 g/kg、钙1.94~2.63 g/kg、钠226.5~324.5 mg/kg、钾28.34 ~42.78 g/kg.桂花品种间营养成分存在很大差别,桃叶黄金桂、红十字丹桂、竹叶银桂、波叶金桂4个品种的营养价值较高,日香桂、长梗白和四季桂等品种的营养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月季切花内在生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月季切花生产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切花月季品种金辉叶面喷施不同浓度ALA溶液后,测量其花枝枝长、花蕾指数、叶片厚度、五小叶和七小叶数及切花等级和产量,测定其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分析不同浓度ALA对月季切花内在生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夏季喷施30.0 mg/L ALA的月季切花花枝长70.15 cm,花蕾指数12.72,叶片平均厚度251.575μm,A级花枝率比对照(喷施清水)提高25.86%;喷施ALA 20 d后切花月季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12.0304 mg/gFW;喷施ALA 30 d后(开始采收切花)切花月季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81.82%;但过高浓度(50.0 mg/L)的ALA对月季切花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冬季喷施40.0 mg/L ALA的月季切花产量比对照提高6.30%;夏季喷施30.0 mg/L ALA的月季切花产量比对照提高8.68%.[结论]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ALA能有效促进切花月季金辉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及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切花产量和品质,夏季以喷施30.0 mg/L、冬季以喷施40.0 mg/L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1-甲基环丙烯对月季切花叶片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对月季切花叶片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切花月季的保鲜提供参考。[方法]用1-MCP的3种浓度(50、1502、50 nl/L)处理月季切花,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1-MCP对月季切花叶片的水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和POD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MCP处理可增强月季切花叶片的保水能力,延缓叶片含水量的降低,延长月季切花寿命和提高观赏效果;1-MCP处理可延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提高可溶性糖水平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延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升高,减少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使月季切花瓶插寿命延长,观赏品质得到改善。[结论]1-MCP的3种浓度中以150 nl/L的处理对月季切花的保鲜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离鉴定梨黑斑链格孢菌次生代谢产物,比较分析梨链格孢菌利用库尔勒香梨、苹果、西红柿、马铃薯、大米、燕麦等不同营养基质后的毒素含量。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1D2D NMR技术等方法,分离鉴定梨黑斑链格孢菌次生代谢产物,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毒素含量。从梨链格孢菌中分离鉴定了6个次生代谢产物,分别为交链孢烯(1)、链格苝醇(2)、交链格孢酚(3)、交链格孢酚单甲醚(4)、土曲霉酮(5)和7-氨基-1,3-二羟基-苯丙酮(6);发现梨链格孢菌利用不同营养基质所产生物毒素(化合物1-4)结构种类相同,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对梨链格孢菌生物毒素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明确了毒素成分的主要结构,揭示了该菌利用不同营养基质所产生物毒素含量差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苏丰县地区"富士"苹果果实品质与叶片矿质元素的关系分析,筛选出叶片矿质元素的适宜含量,为江苏黄河故道高效优质苹果园建设、叶片营养分析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富士"苹果为材料,测定了叶片中9种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7种品质指标,同时,应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研究了江苏丰县地区"富士"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和果实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12%,其中第一个主成分主要是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信息;第二个主成分主要是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滴定酸的信息;第三个主成分主要是可滴定酸、维生素C的信息;第四个主成分主要是单果重和维生素C的信息。单果重、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是果实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并获得了江苏丰县地区"富士"苹果园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分别为:N(14.93~17.74 g/kg)、P(0.77~1.02 g/kg)、K(10.29~13.43 g/kg)、Ca(12.45~17.88 g/kg)、Mg(2.52~4.00 g/kg)、Fe(274.15~493.68 mg/kg)、Mn(40.82~98.85 mg/kg)、Cu(85.36~354.26 mg/kg)、Zn(39.55~83.76 mg/kg)。  相似文献   

16.
肇实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斌  许瑞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80-18781
[目的]分析测定肇实的主要营养成分。[方法]对肇实中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脂肪、粗蛋白、总灰分、淀粉、可溶性总糖、果胶、粗纤维、总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矿质元素Cu、Zn、Fe、C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肇实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脂肪、粗蛋白、总灰分、淀粉、可溶性总糖、果胶、粗纤维、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4.63%、0.10%、10.89%、0.50%、69.77%、0.35%、0.21%、0.49%、73.88%;矿质元素Cu、Zn、Fe、Ca含量分别为0.38、1.56、1.47、3.89 mg/100 g。[结论]肇实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一般谷类及其制品较接近,但矿质元素含量稍低于一般谷类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17.
叶霉粗毒素对番茄幼苗CAT酶及保护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叶片为材料,研究了番茄不同抗、感品种于苗期经叶霉病菌粗毒素处理后,叶部细胞CAT酶及保护性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叶霉病菌毒素处理后,抗、感品种叶部细胞内CAT酶活性均降低,抗病品种(中杂8号)下降比率大于感病品种(823番茄),但抗病品种的CAT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从平均水平上看,两品种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增加,而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对照下降;处理后,抗病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Vc含量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18.
研究4g/kgNaCl处理下,根外施加外源NO供体SNP对甘蓝部分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4g/kgNaCl处理下,添加低浓度的SNP(≤6mg/kg)对甘蓝叶片数、茎粗、干重以及株高有促进作用.低浓度SNP还可以增加甘蓝叶片中的维生素C含量,其中以4mg/kg处理的效果最好.但在4g/kgNaCl处理下,SNP却显著降低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其中叶绿素以2mg/kg、氨基酸态氮以4mg/kg处理的作用最显著.低浓度的SNP对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是当SNP浓度为10mg/kg时会减少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乌鲁木齐的荒山绿化植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刺叶锦鸡儿、白皮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为材料,幼苗生长90 d时停止浇水,叶片枯蔫后再恢复浇水。研究了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刺叶锦鸡儿在干旱处理后第12天叶片大量枯黄,另外2种锦鸡儿在第18天叶片枯黄。正常水分条件下,3种锦鸡儿的脯氨酸含量较低,在0.002~0.005 mg/g之间。干旱处理后期快速增加,浇水后含量下降。叶片枯黄时,柠条锦鸡儿的脯氨酸含量最高,为(0.970±0.004)mg/g。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脯氨酸相似。正常水分条件下,刺叶锦鸡儿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柠条锦鸡儿的丙二醛含量呈M型曲线变化,白皮锦鸡儿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刺叶锦鸡儿在处理后期含量较高。干旱期间,3种锦鸡儿的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恢复浇水后上升。[结论]刺叶锦鸡儿的抗旱能力较白皮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弱。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叶面喷施Ca、B后苹果果实糖含量和叶片中P、K增加的原因,分别以20年生富士/八楞和一年生的富士/SH6嫁接苗为试材,前者在座果期(盛花期后10d)叶面喷施10.00g/L的CaCl_2、果实迅速生长期(盛花后85d)叶面喷施1.05g/L的Na_2B_4O_7,之后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叶片与果实的矿质元素及相关糖含量、叶片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S6PDH)活性;后者在嫁接苗长到6月时叶面分别涂抹10.00g/L的CaCl_2和1.05g/L的Na_2B_4O_7,之后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矿质元素。结果显示:1)喷施Ca、B后,从盛花后85d开始,叶片S6PDH活性增强、山梨醇含量增加,果实中的果糖和总糖含量在生长后期也显著增加;2)Ca、B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加强;3)在涂抹Ca、B后,叶片中其他矿质元素Mn、Zn、Cu、K也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喷施Ca、B能够提高苹果叶片光合作用,进而通过增加光合产物来提高果实的糖含量;Ca、B加强了叶片蒸腾作用,使得其他矿质元素可能随着蒸腾流运输到叶片而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