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粉黛乱子草在不同质量浓度的铜溶液、锌溶液和铜锌复合溶液胁迫下,对种子萌发特性和抗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胁迫处理下,粉黛乱子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活力指数、胚苗长、胚根长和幼苗鲜重随处理溶液质量浓度的升高呈逐级递减的趋势,胚根长受到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胚苗长.Cu~(2+)(≥100 mg·L~(-1))、Zn~(2+)(≥200 mg·L~(-1))、Cu~(2+)+Zn~(2+)[≥(200 mg·L~(-1)+200 mg·L~(-1))]胁迫对粉黛乱子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粉黛乱子草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与处理溶液质量浓度呈正比;随着3种胁迫处理溶液质量浓度的增高,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粉黛乱子草抗氧化酶系统在Cu~(2+)、Zn~(2+)及Cu~(2+)+Zn~(2+)胁迫下响应机制不同,对不同重金属的抗性能力存在差异.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析,粉黛乱子草对3种重金属胁迫的耐受性强弱依次为Zn~(2+)Cu~(2+)+Zn~(2+)Cu~(2+).  相似文献   

2.
研究锌胁迫对白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探索白萝卜生长发育的耐锌范围提供参考。以"八斤棒春不老"白萝卜为试验材料,以锌离子(Zn~(2+))浓度为变量,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设7个处理(0.00、0.09、0.17、0.35、0.70、1.04、1.39 mmol/L),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种子萌发试验来研究锌胁迫对白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当锌浓度为0~0.35 mmol/L时,白萝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物质消耗率、贮藏物质消耗率、平均芽长、平均根长、平均单株鲜质量均呈现递增趋势,均以Zn3处理(锌浓度0.35 mmol/L)的最大,其值分别为53.00%、26.43、18.98%、75.96%、4.56 cm、11.56 cm和93.54 mg;当锌浓度大于0.35 mmol/L时,这些指标均下降。当锌浓度为0~0.17 mmol/L时,白萝卜种子的发芽率、糖消耗率、蛋白质消耗率、蛋白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α+β淀粉酶活性、平均单株干质量呈递增趋势,均以Zn2处理(锌浓度0.17 mmol/L)的最大,其值分别为65.67%、86.94%、28.67%、15.51μg/min、2.58 mg/(g·min)、12.88 mg/(g·min)、15.47 mg/(g·min)、11.01 mg,相对电导率呈递减趋势,以Zn2处理(锌浓度0.17 mmol/L)的最小,其值为10.23%;当锌浓度大于0.17 mmol/L,除电导率递增外,其他指标均下降。总之,一定量的锌有利于提高白萝卜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及酶活性,但浓度过高则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金属胁迫对翅碱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梯度的Cu~(2+)和Zn~(2+)溶液进行水培试验,测定翅碱蓬种子萌发和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翅碱蓬种子的总发芽率和萌发速率在较低浓度(50 mg/L)Cu~(2+)胁迫下会上升,而在较高浓度(100、200 mg/L)Cu~(2+)胁迫下会下降;Zn~(2+)胁迫对种子的总发芽率和萌发速率均会产生明显的抑制。Cu~(2+)和Zn~(2+)胁迫会使幼苗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Cu~(2+)和Zn~(2+)胁迫会影响翅碱蓬种子的萌发,导致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升高。  相似文献   

4.
铅铜复合胁迫对芥菜子叶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铅铜复合胁迫对芥菜子叶抗性指标的影响,为揭示重金属复合胁迫对植物抗性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超富集植物福州宽秆芥菜为试验材料,通过种子萌发试验,研究铅铜复合胁迫处理(对照(CK):0mg/L Pb(NO3)2+0mg/L CuCl2;处理1:100mg/L Pb(NO3)2+10mg/L CuCl2;处理2:200mg/L Pb(NO3)2+20mg/L CuCl2;处理3:300mg/L Pb(NO3)2+30mg/L CuCl2;处理4:500mg/L Pb(NO3)2+50mg/L CuCl2)对芥菜子叶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Pro)、MDA含量和POD、SOD、CAT活性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铅铜复合胁迫的加剧,芥菜子叶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Pro和MDA含量较对照(CK)极显著增加,氧负离子产生速率呈增加趋势,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SOD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CAT活性呈逐渐降低趋势,芥菜子叶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呈递减趋势。【结论】在受到铅铜复合胁迫时,芥菜的抗逆性降低,但同时也对较低质量浓度铅铜胁迫表现出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浓度的Zn~(2+)、Cu~(2+)溶液处理白三叶种子,研究Zn~(2+)、Cu~(2+)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白三叶在Zn~(2+)、Cu~(2+)污染土壤中的种植适宜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当Zn~(2+)浓度达到125 mg/L、Cu~(2+)浓度为60 mg/L及以上时,白三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受到显著抑制,对发芽指数无明显影响,但却显著影响种子的活力指数,并显著抑制了幼苗胚根、胚芽以及生物量的增加,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胚芽;白三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Zn~(2+)的耐受力大于Cu~(2+),不适宜在Zn~(2+)浓度达125 mg/L及以上的土壤中种植,而Cu~(2+)污染的限制浓度为60 mg/L、且250 mg/L可认为是白三叶幼苗的致死剂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观赏草萌发期对铜锌复合胁迫的耐性,以8种观赏草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处理对观赏草萌发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品种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随着胁迫质量浓度的升高,8种观赏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幼苗鲜质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Cu~(2+) 500 mg/L、Zn~(2+) 800 mg/L处理观赏草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大。不同的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表现为4种狼尾草属观赏草较4种芒属观赏草的耐性强。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供试观赏草的耐铜锌性进行综合评析,种子萌发期耐受性强弱依次为小兔子狼尾草紫叶狼尾草大布尼狼尾草金红羽狼尾草细叶芒花叶芒晨光芒斑叶芒。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Cu~(2+)、Zn~(2+)胁迫对金盏花品种"陇菊1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u~(2+)、Zn~(2+)胁迫对金盏花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Cu~(2+)、Zn~(2+)胁迫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在不同浓度Cu~(2+)、Zn~(2+)胁迫下,金盏花幼苗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随着Cu~(2+)、Zn~(2+)胁迫浓度的升高,金盏花幼苗的MDA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条件下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引发对盐胁迫条件下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增强桔梗苗期的耐盐能力,本试验进行以氯化钠(NaCl)、氯化钙(CaCl_2)、赤霉素(GA)为主的引发剂筛选及引发剂对桔梗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如下:1%NaCl、1%CaCl_2、1%NaCl+1%CaCl_2、1%NaCl+1%CaCl_2+750 mg/L GA均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幼苗干物质积累,其中1%NaCl+1%CaCl_2+750 mg/L GA引发效果最佳,为桔梗种子最佳引发剂,能够增强桔梗种子抗盐胁迫能力,改善种子发芽特性,使出苗一致。25 mmol/L NaCl胁迫时,种子引发和未引发的幼苗株高、根长、根/茎值均高于清水处理,说明桔梗在25 mmol/L NaCl含量的盐碱土中播种,不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在NaCl胁迫条件下,经1%NaCl+1%CaCl_2+750 mg/L GA引发的桔梗幼苗根长、株高显著高于种子未引发的幼苗。总之,桔梗种子和幼苗能耐25 mmol/L NaCl胁迫,引发剂1%NaCl+1%CaCl_2+750 mg/L GA能显著提高桔梗种子萌发性和幼苗耐盐性。  相似文献   

9.
以狭叶香蒲种子及幼苗为材料,研究了0、50、100、150、200、300μmol/L Cu~(2+)胁迫下狭叶香蒲种子的萌发特性,以及0、250、500、750、1 000μmol/L Cu~(2+)胁迫下狭叶香蒲幼苗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当Cu~(2+)浓度增加时,狭叶香蒲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和活性逐渐减弱;随着Cu~(2+)浓度增加,叶片和根中的POD活性上升,且在750~1 000μmol/L Cu~(2+)胁迫下叶片的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在Cu~(2+)影响下幼苗的子叶以及根中AsA和MDA显著高于对照组。当Cu~(2+)浓度增加时,狭叶香蒲叶片和根部的MAD呈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可见,狭叶香蒲幼苗叶片对Cu~(2+)胁迫的敏感性比根部强,其种子可在轻度(0~300μmol/)污染的水体中萌发,狭叶香蒲幼苗对Cu~(2+)存在着可耐性,可用于Cu~(2+)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的治理和修复。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人工气候箱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30、50、100、200 mmol/L)复合钠盐(NaCl+ Na2CO3+Na2SO4)溶液胁迫对西瓜和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盐胁迫处理的西瓜和甜瓜种子的萌发率很高,分别为97.78%和98.89%;经过盐胁迫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其中以甜瓜种子的萌发率降低幅度更大,30、50、100、200 mmol/L盐溶液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分别降低到97.78%、75.56%、35.56% 、30.00%;随着盐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进程减慢(萌发速率系数增大),萌发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VC对盐胁迫下紫苏种子萌发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同浓度VC浸种和NaCl处理对野生紫苏种子萌发率、活力指数和盐害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VC浸种和低浓度盐(25、50 mmol/L)均能促进紫苏种子萌发;VC浸种能缓解75和100 mmol/L盐对种子萌发的胁迫;VC浸种在其余盐浓度对种子萌发胁迫上产生协同叠加毒害效应.40 mg/L VC浸种耐盐临界度为100 mmol/L(20、25℃),20 mg/L VC浸种耐盐临界度为100 mmol/L(30℃),20和30℃条件下,极限耐盐度为175 mmol/L;20 mg/L VC浸种极限耐盐度为175 mmol/L(25℃).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抗重金属污染的园林花卉品种,以三色堇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铅(Pb~(2+))和镉(Cd~(2+))复合胁迫对三色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色堇对Pb~(2+)和Cd~(2+)复合胁迫有一定的耐性,Pb~(2+)、Cd~(2+)复合胁迫下,三色堇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在复合胁迫浓度为(50+2)mg·L~(-1)和(100+4)mg·L~(-1)有略微的促进作用,发芽率在复合胁迫浓度(50+2)mg·L~(-1)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随着Pb~(2+)和Cd~(2+)复合胁迫的增加,三色堇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受到抑制,且抑制程度越来越明显。Pb~(2+)、Cd~(2+)复合胁迫对三色堇的根长和胚芽长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3.
以柠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Cd~(2+)、Cu~(2+)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其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Cd~(2+)或Cu~(2+)胁迫条件下,柠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都有不同的响应特征,低浓度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甚至有促进作用,当Cd~(2+)浓度为10 mg/L或Cu~(2+)浓度为25 mg/L时柠条种子的萌发较快,发芽率相对较高;高浓度时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Cd~(2+)的抑制作用要高于Cu~(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重金属铜、铅、锌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植物种子萌发、生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DNA损伤的影响,为黄芪无公害栽培和药材基地环境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特色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重金属(0~300 mg/L)单一和复合污染(Zn 200/Cu 200、Zn 200/Pb 200、Pb 200/Cu 200 mg/L),观察黄芪生长状况及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黄芪DNA损伤情况。【结果】在0~100 mg/L时,Cu2+、Pb2+、Zn2+单一胁迫可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大于100 mg/L时则抑制种子萌发。随着黄芪培养时间的延长和重金属离子处理浓度的升高, Pb2+处理的黄芪根生长受抑制逐渐增强,黄芪根长变短;Cu2+、Zn2+处理的黄芪根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时期内两者最长根长出现的处理浓度分别为60和100 mg/L。3种重金属Cu2+、Pb2+、Zn2+单一处理后,黄芪总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当Cu2+处理浓度高于100 mg/L、Zn2+处理浓度高于200 mg/L、Pb2+处理浓度高于60 mg/L时,黄芪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随后不断降低。Cu/Zn、Zn/Pb复合胁迫,会降低彼此的毒害作用;Cu与Zn复合胁迫,对彼此毒害作用影响不大。随着重金属Zn2+、Pb2+、Zn2+浓度的增加,对黄芪DNA的伤害程度不断加大,Pb2+处理造成的损伤最大,Cu2+处理次之,Zn2+处理最小。【结论】一定含量的Pb2+、Cu2+、Zn2+对药用植物黄芪种子萌发、生根、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毒害作用,且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毒害程度加深。3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小排序为Pb2+>Cu2+>Zn2+。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微量元素锌、锰、铜对青稞种子萌发特性影响的异同点,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Zn2+、Mn2+和Cu2+溶液处理喜马拉雅19号青稞种子,结果表明:用0.2 g/L Zn2+溶液处理的青稞种子开始萌发时间缩短,开始萌发的籽粒数最多,其发芽率、发芽势和种子活力指数均最高,分别比CK显著高21.33、21.34个百分点和5.65(P0.05)。0.4 g/L Mn2+溶液处理的青稞种子开始萌发时间提前,发芽率、发芽势和种子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而用不同浓度Cu2+溶液处理的青稞种子的开始萌发时间、发芽率、发芽势和种子萌发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说明浓度为0.2 g/L的Zn2+溶液和浓度为0.4 g/L的Mn2+溶液对青稞种子的萌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最适宜青稞种子萌发,而Cu2+溶液对青稞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找出微量元素锌、锰、铜对青稞种子萌发特性影响的异同点,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Zn2+、Mn2+和Cu2+溶液处理喜马拉雅19号青稞种子,结果表明:用0.2 g/L Zn2+溶液处理的青稞种子开始萌发时间缩短,开始萌发的籽粒数最多,其发芽率、发芽势和种子活力指数均最高,分别比CK显著高21.33、21.34个百分点和5.65(P<0.05)。0.4 g/L Mn2+溶液处理的青稞种子开始萌发时间提前,发芽率、发芽势和种子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而用不同浓度Cu2+溶液处理的青稞种子的开始萌发时间、发芽率、发芽势和种子萌发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说明浓度为0.2 g/L的Zn2+溶液和浓度为0.4 g/L的Mn2+溶液对青稞种子的萌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最适宜青稞种子萌发,而Cu2+溶液对青稞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石榴对镉、铅、锌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榴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石榴在不同浓度梯度的镉(Cd)、铅(Pb)、锌(Zn)复合污染土壤下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转运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复合重金属污染(Cd~(2+)浓度≤5 mg/L,Pb~(2+)浓度≤500 mg/L,Zn~(2+)浓度≤500 mg/L)对石榴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大致表现为铅+锌镉+锌,镉+铅镉+铅+锌;石榴对镉的吸收能力较好,对铅和锌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石榴在重金属复合污染下,其各个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受到抑制作用,在高浓度梯度下(Cd~(2+)浓度为50 mg/L,Pb~(2+)浓度为1 500 mg/L,Zn~(2+)浓度为1 500 mg/L)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镉铅锌;重金属污染对石榴从叶转运重金属到茎再到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石榴在低浓度重金属污染(Cd~(2+)浓度≤5 mg/L,Pb~(2+)浓度≤500 mg/L,Zn~(2+)浓度≤500 mg/L)中生长旺盛,对镉、铅、锌吸收、富集及转运能力较好,可作为镉、铅和锌复合污染重金属土壤的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苹果酸和柠檬酸对铜胁迫下珊瑚樱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其最适外施浓度,为分析重金属胁迫下有机酸缓解作用和植物反应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珊瑚樱为试材,用不同质量浓度铜胁迫(0,10,20,40,60,80,100 mg/L)处理,通过测定种子萌发指标筛选铜对珊瑚樱种子的半致死浓度。在此基础上,依据珊瑚樱果实中低分子量有机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研究不同浓度(1,3,5和10 mmol/L)苹果酸和柠檬酸对铜胁迫(40 mg/L)下珊瑚樱种子萌发参数(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对2种有机酸缓解铜胁迫下珊瑚樱种子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当铜质量浓度为40 mg/L时,珊瑚樱种子发芽显著受抑(P<0.05),且活力指数和芽长受抑程度均达到50%。(2)当外源苹果酸浓度为5 mmol/L时,珊瑚樱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与Cu40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24.02%,42.49%和50.49%,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浓度外源柠檬酸仅能提高珊瑚樱种子发芽率,当柠檬酸浓度为1,3,5和10 mmol/L时,发芽率分别提高了5.25%,9.68%,10.78%和11.90%。(3)与Cu40处理相比,当外源苹果酸浓度为5 mmol/L时,珊瑚樱根系活力提高19.27%;其浓度为10 mmol/L时,会抑制种子发芽后芽苗生长。柠檬酸对铜胁迫下珊瑚樱根系活力没有起到缓解作用。(4)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活力指数是评价有机酸对铜胁迫下珊瑚樱种子萌发缓解作用的重要参数;5 mmol/L苹果酸对铜胁迫下珊瑚樱种子萌发的缓解效果最佳。【结论】外源苹果酸缓解铜胁迫下珊瑚樱受害的效果显著优于柠檬酸,且缓解作用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9.
郁达  王立新  郁建锋  杨珍  杜兰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00-18302
以豌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锌对镉、汞复合污染下的豌豆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锌浓度≤100.0 mg/L时促进豌豆种子的萌发,锌浓度为200.0和300.0 mg/L时抑制豌豆种子的萌发。当镉、汞的浓度为3.0 mg/L时,100.0 mg/L锌的解毒效应最明显,表现为能够促进镉、汞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降低豌豆幼苗根尖细胞畸变率,提高豌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但当锌浓度≥200.0 mg/L时,与镉、汞协同迫害豌豆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镉锌胁迫对小麦和2种杂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蒸馏水为CK,测定重金属锌、镉单一胁迫对小麦、地肤和稗草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种植物对重金属锌、镉的耐性。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对2种重金属离子胁迫的响应不尽相同,随着Cd~(2+)和Zn~(2+)浓度的增加,除Zn~(2+)浓度50 mg/L下活力指数高于CK外,3种植物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Cd~(2+)浓度的增加,小麦和稗草幼苗的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呈下降趋势,地肤在25 mg/L、50 mg/L的Cd~(2+)浓度处理下幼苗相对根长显著高于CK;在50,100,200和400 mg/L的Zn~(2+)处理下,稗草幼苗的相对根长显著高于CK,在50和100 mg/L的Zn~(2+)处理下稗草幼苗的相对芽长显著高于CK,在50 mg/L的Zn~(2+)处理下小麦和地肤幼苗的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均显著高于CK。耐Cd~(2+)的强弱顺序为地肤小麦稗草,耐Zn~(2+)的强弱顺序为稗草地肤小麦。在萌发期2种杂草对Cd~(2+)和Zn~(2+)有较强的耐性,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