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分析了LNG冷能的梯级利用方式,对LNG冷能冷库系统从工艺角度进行设备、流程的研究,并作载冷剂选择.以LNG冷能评价分析指标,对某小型LNG冷能利用项目进行了经济性计算.结果表明:与常规电动压缩式冷库相比,在考虑设备造价与折旧率的情况下,以运行费用减少折算的冷库系统投资回收期仅为1.11年.因此,LNG冷能的第三级用于低温冷库是合理的冷能利用方式,既可以简化冷库系统的结构,减少设备投资费用,又能回收大量的LNG冷能,明显降低冷库运行的电耗,具有较高的节能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闪蒸气(Boil-off Gas,BOG)的处理关系着LNG接收站的能耗及安全平稳运行。对比了目前常用的BOG直接压缩工艺和再冷凝液化工艺在工艺流程及能耗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了外输量、外输压力对BOG处理工艺能耗的影响。由此提出了BOG处理工艺的优化措施:针对现有BOG处理工艺流程加热再冷却过程中存在冷热交换而造成能量损耗的问题,利用LNG冷能通过换热器冷却压缩后的BOG,以LNG自身冷能取代现有BOG处理流程中的耗能元件再冷凝器,同时降低压缩机出口BOG的温度,减少加热再冷却过程的能量损耗。利用HYSYS软件分别对优化前后BOG处理工艺进行能耗分析,结果表明:BOG处理工艺优化前后能耗分别为2 677.82 k W、1 990.77 k W,优化后BOG处理工艺节约能耗约25.66%。  相似文献   

3.
广东大鹏LNG接收站实施轻烃分离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际上LNG冷能的利用现状,阐述了广东大鹏LNG接收站基于LNG化学组成和LNG冷能利用增设轻烃分离装置的必要性,指出了实现轻烃分离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保证天然气管道在比较稳定的高压力下运行和轻烃分离装置稳定的进料量,确定了增设轻烃分离装置的原则.通过开展联合工艺研究和轻烃分离装置模拟计算,使轻烃分离装置和接收站都处于优化运行状态,不但解决了接收站气化外输量的波动对轻烃分离装置的影响问题,而且确保了广东大鹏LNG公司连续安全地向用户供应天然气.  相似文献   

4.
为了将LNG(Liquefied Natural Gas)冷能作为冷库的冷源,以节省投资、减少电耗、降低冷库的生产成本,结合福建LNG总体项目,确定了LNG冷能用于冷库的系统流程与运行模式,并以供气规模为4000万m3/年的气化站为例,进行了系统节能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冷库系统冷量回收率为33%的情况下,该气化站可回收冷量的年冷量收益为611.3万元,投资回收期小于1年.因此,利用LNG冷能作为冷库的冷源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轻烃回收装置运行多年后,常存在液化石油气产品质量低、装置C3回收率低等问题。以河南油田宝一联轻烃回收装置为例,结合HYSYS流程模拟计算,设计了2套系统改造方案:方案一在原有系统中增加膨胀制冷工艺,方案二在原有系统中增加DHX工艺和膨胀制冷工艺。以C3回收率、液化石油气产量、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为主要评价指标,对2套方案进行评价比选,结果表明:采用方案二的DHX工艺和膨胀制冷工艺更具有优越性,其轻烃回收装置C3回收率可以提高至96.24%,液化气产品收入可以增加415.8×104元/年,能够取得更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经敏 《油气储运》2016,(4):401-405
以最经济的方式充分回收利用LNG冷能是目前各LNG接收站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热力学原理和国内外应用实例,重点分析了有机朗肯循环法中冷能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循环工质的选择原则;对单一工质和混合工质进行对比,分析了压力对LNG冷能回收的影响,给出了多级串联分段梯级和多级复合梯级利用的循环系统优化方案。以广西LNG接收站为例,结合当地LNG市场实际状况,分析得出LNG冷能发电配套冷能加海水制冰方案是适合广西LNG接收站的最优方案,为广西LNG项目冷能利用指明了方向,同时对南方其他沿海LNG接收站冷能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天然气门站调压过程中工艺冷能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距离高压管输天然气在供入城市燃气管网前,需经城市门站处降压,调压过程中产生大量高品质的工艺冷能。以冷能的合理、有效利用为着眼点,将其用于发电、空气分离、干冰制取、低温粉碎、制冷储冷等生产工艺,并对其流程进行优化,以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王民 《油气储运》2015,(4):451-453
柯克亚集输首站生产的轻烃与原油一同进入原油储罐,在常温常压下,轻烃中的C1~C4组分极易挥发损耗,造成油气浪费和环境污染。结合目前气田的生产现状及集输首站轻烃的组分分析结果,对现有装置进行相关的技术优化,研究出一套适合轻烃密闭回收同时能就近生产液化气产品的回收工艺:将轻烃与原油单独回收,原油进入储罐生产,轻烃则输往注气站生产液化气。优化后,大大提高了液化气产量和轻烃综合利用率;降低了原油储罐的油气损耗,减少了环境污染;原油在长输管道中的气相流减少,提高了原油管输安全性。伴随国家安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中国石油以效益优先为原则的战略转变,在各油气田的发展过程中,轻烃回收利用这种以安全环保优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油田整体效益的应用将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王光卿 《油气储运》2003,22(7):50-52
针对胜利油田河口采集输压气站小型轻烃装置的轻烃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综合回收率低、生产成本高等现象,对该装置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该轻烃装置生产工艺优化方案,方案实施后提高了轻烃综合回收率,对小型轻烃装置的技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270-273
我国的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逐年增大,随之而来产生了LNG冷能的浪费问题。LNG冷能主要用于冷能发电、空气分离、生产干冰、冷藏、海水淡化、制冰和低温粉碎,但除了冷能发电外其他应用对于冷能利用相对较低。国内外学者对LNG冷能发电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用?作为评价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通过对国内外LNG冷能发电技术文献和实际应用的调研,目前主流的六种LNG冷能发电技术:直接膨胀法、朗肯循环法、联合循环法、布雷顿循环法、卡琳娜循环法和多级复合循环法,在总结LNG冷能发电的6种循环方法基础上,对个循环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直接膨胀法和朗肯循环法因工艺流程简单更适合小型气化站进行冷能利用,而多级复合循环法和卡琳娜循环法因工艺流程复杂,在将来克服装置设备后更适合大型的接收站来进行冷能发电,且冷能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的增加,我国LNG消费量快速增长,因此LNG冷能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LNG冷能利用概况,对其用于空气分离、轻烃分离、低温发电、海水淡化、二氧化碳捕集、废旧橡胶低温粉碎、制冷等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在LNG冷能用于低温发电、低温冷库及空气液化等工业化应用方面较为成熟,国内对LNG冷能利用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但实际工程应用尚需进一步加强。由此指出:目前我国LNG冷能利用迫切需要将国外成熟的工程应用经验与国内丰富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成果相结合,为我国LNG冷能利用政策的制定和LNG冷能利用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的增加,我国LNG消费量快速增长,因此LNG冷能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LNG冷能利用概况,对其用于空气分离、轻烃分离、低温发电、海水淡化、二氧化碳捕集、废旧橡胶低温粉碎、制冷等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在LNG冷能用于低温发电、低温冷库及空气液化等工业化应用方面较为成熟,国内对LNG冷能利用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但实际工程应用尚需进一步加强。由此指出:目前我国LNG冷能利用迫切需要将国外成熟的工程应用经验与国内丰富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成果相结合,为我国LNG冷能利用政策的制定和LNG冷能利用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拓宽LNG冷能利用厂的选址范围,实现LNG管道输送与冷能利用的协同耦合,对LNG管输与冷能梯级利用工艺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基于化工过程模拟软件HYSYS,建立了LNG过冷态管输与冷能梯级利用的耦合模型。利用PR方程的相平衡计算能力,分析了一定输量下管径与保冷层厚度对冷态输送距离、建设费用的影响,研究了管输距离对冷能梯级利用的经济性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输量下,以压降为LNG气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小管径输送工艺方案,其输送距离短、单位管长的造价低,提高保冷等级对其输送距离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以LNG潜热为主要冷源的第1级冷能利用工艺,其经济性对输送距离最为敏感,且随着转输距离的增加,其经济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拓宽LNG冷能利用厂的选址范围,实现LNG管道输送与冷能利用的协同耦合,对LNG管输与冷能梯级利用工艺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基于化工过程模拟软件HYSYS,建立了LNG过冷态管输与冷能梯级利用的耦合模型。利用PR方程的相平衡计算能力,分析了一定输量下管径与保冷层厚度对冷态输送距离、建设费用的影响,研究了管输距离对冷能梯级利用的经济性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输量下,以压降为LNG气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小管径输送工艺方案,其输送距离短、单位管长的造价低,提高保冷等级对其输送距离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以LNG潜热为主要冷源的第1级冷能利用工艺,其经济性对输送距离最为敏感,且随着转输距离的增加,其经济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常用油气回收方法的技术特点、回收率、排放要求、经济性及安全性等综合因素,提出了高效冷凝与树脂吸附集成回收新工艺,据此研制出加油站冷凝吸附油气回收装置.利用典型加油站油气组分进行模拟试验,确定了最佳冷凝温度点为-10℃.集成效果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树脂吸附剂,油气解析率大于95%,有效解决了能耗和吸附剂寿命问题,同时提高了油气回收率,实现了冷凝吸附低能耗集成工艺的优化.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冷凝吸附油气回收装置排放的油气含量检测值低于5 g/m3,回收率可达到99%,同时其能耗与同类产品相比降低了10%.  相似文献   

16.
LNG是一种低温、热值高的不可再生能源,在LNG气化使用过程中会释放丰富的冷能,若能有效加以利用,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环保价值。目前,LNG冷能的利用方式种类繁多,工艺流程复杂,不利于实际项目对LNG冷能利用方案的选择。在分析国内外LNG冷能利用方式与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按照冷能利用原理的不同,将LNG冷能利用方式划分为3种:转换能源形式、单一换热及伴随热质交换。对这3种LNG冷能利用方式的基本原理与工艺流程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实际LNG冷能利用项目选择适合的冷能利用方式。此外,对目前LNG冷能的综合梯级利用方案进行了归纳总结,为LNG冷能的合理梯级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LNG冷能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铁民 《油气储运》2007,26(11):41-43
随着我国开始进口LNG及各地开始兴建LNG接收站,LNG具有的冷能已逐渐被认识和利用。介绍了LNG冷能的概念及其特点,概述了现有LNG冷能利用的几种方式。将LNG与其它常用的制冷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NG冷能的应用领域广泛,具有较高的节能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沼液难以农田消纳的问题,探索化学方法回收沼液中氮磷的工艺条件和优化参数。本研究选择猪场沼液为研究对象,采用鸟粪石沉淀法,进行单因素影响试验,选取p H、镁氮比、磷氮比为自变量,以氮磷回收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猪场沼液氮磷回收的最佳工艺为:p H 10,镁氮比为1.1,磷氮比为0.6,氨氮回收率为65.21%,磷酸盐回收率为89.47%,实际值氨氮回收率为65.01%,磷酸盐回收率为90.81%,差值分别为0.20%、1.34%,回归模型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的方法对粉单竹竹叶黄酮提取物进行纯化,探讨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及动态吸附解吸动力学特性,并对树脂动态柱层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较适宜于竹叶黄酮提取物的纯化;动态柱层析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溶液的p H为8.0,上样流速1.0 m L/min,分别用2倍柱床体积的20%、40%、60%及80%乙醇以1.5 m L/min的洗脱速率进行阶梯梯度洗脱。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可以收集得到纯度分别为50.9%、38.0%、35.8%等3个竹叶黄酮产品,黄酮总回收率可达63%左右。该工艺既可满足产品高纯度的要求,又保证了竹叶黄酮的高回收利用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BOG是影响LNG站安全、环保、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BOG回收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BOG生成的影响因素,通过调研国内外LNG站BOG回收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脉管制冷机回收、氮膨胀制冷回收、液氮回收、喷射液化回收、混合冷剂液化回收、直接压缩工艺、再液化工艺以及直接压缩与再液化结合工艺8种BOG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法。结合LNG站的实际需求,在满足LNG站平稳运行的前提下,为不同类型的LNG站制订了经济、有效的BOG回收方案,并对BOG回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图11,表1,参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