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昆明市及类似地区农业生产施肥与耕地土壤质量保护提出技术支撑,采用磷酸盐-乙酸提取-硫酸钡比浊法等方法测定耕地土壤有效硫和水溶性盐等土壤理化性质,并统计分析有效硫含量及其与次生盐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昆明市的9个县(市、区)土壤有效硫含量偏高,平均为114mg/kg;蔬菜与花卉主产区和传统种植区的晋宁、官渡和嵩明等区域由于设施栽培面积较大,化肥施用量较高,水溶性盐含量较高,平均大于1.70g/kg;土壤水溶性盐总量与有效硫含量的线性相关方程为y=0.008 3x+0.670 8,R2=0.795 9,二者呈极显著相关。蔬菜与花卉的主产区和传统种植区水溶性盐含量较高,土壤有效硫含量是引起土壤次生盐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保护地土壤水溶性盐分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水溶性盐和酶活性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保护地土壤盐渍化趋势与生物学特性。对洛阳近郊李楼乡不同种植年限及不同层次的蔬菜保护地土壤水溶性盐与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轮作地和不同种植年限的保护地中土壤水溶性盐总量都在土壤表层积累;保护地土壤的水溶性总盐量在种植年限1~5 a时显著增加,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小麦玉米轮作地。保护地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有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的趋势。保护地在一定年限(1~5 a和5~10 a)的蔬菜种植下,其土壤水溶性总盐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总盐量与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天津滨海地区土壤电导率的测定及其与含盐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天津滨海盐渍土的特点,采集了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样品160个,测定了不同土水比土壤浸提液电导率与水溶性盐含量,系统研究了质量法测定的土壤含盐量与不同土水比浸提液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水比土壤浸提液电导率与土壤全盐量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得出了天津滨海新区土壤含盐量在0.044%~3.644%范围内土水比1:5、1:1及饱和土浆土壤浸提液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方程。  相似文献   

4.
宿迁市宿城区设施土壤的酸化、盐渍化现象已十分普遍,严重威胁到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采取科学措施,防止该类现象进一步蔓延,对辖区设施土壤进行采样与测定。测定内容包括土壤p H、电导率、水溶性盐离子组成。结果表明:宿城区设施土壤p H值7. 16~8. 51,平均值7. 87;土壤p H与土壤硝酸盐含量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y=10. 27x-0. 045加以拟合;硝酸根含量在0~500mg/kg范围内,随着其含量的增加,土壤p H迅速下降;土壤p H值与土壤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方程y=10. 884x-0. 051加以拟合;土壤电导率在1000μS/cm以下时,随着土壤电导率的增加,土壤p H值从8. 51迅速下降到7. 75左右;土壤p H值与电导率、水溶性钾、钠、钙、镁、硫酸根、氯离子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其中与水溶性钙、镁、硫酸根相关性最高;土壤p H值与土壤水溶性碳酸氢根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酸化进程中,水溶性碳酸氢根含量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5.
正为探索一种新型稀土矿山酸性土壤改良方法,以江西赣州某稀土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钢渣和有机肥为土壤改良药剂,设置了钢渣2%、有机肥3%、有机肥3%+钢渣2%、有机肥8%、有机肥8%+钢渣2%、空白对照6个处理,研究不同添加量的钢渣与有机质对矿区酸性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水解性氮、速效钾、总孔隙度等理化性质以及白菜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电导率等指标和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对盐渍化土壤含盐量的快速准确测定,以东营市为例,对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y,g/kg)与浸提液电导率(EC,μs/cm,x)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得到回归关系式为y=0.003 5x-0.107 6(r=0.995 2),二者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此基础上,对电导率结合质量法批量测定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东营市区域内含盐量为1.0~24.1 g/kg或EC为260~6 590μs/cm的盐渍化土壤,采用电导率结合质量法测定结果与质量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符合《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LY/T 1251—1999)“全盐量(质量法)与离子总量之间的允许偏差”规定。提出的电导率结合质量法对我国沿海地区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的批量快速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对上实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适应性评价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农业耕作栽培措施对不同土层(0—20 cm,20—60 cm,60—100 cm)土壤盐碱性和主要盐类物质(水溶性Na+、Cl-)的影响,系统研究园区土壤盐碱性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园区农业产业模式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上实现代农业园区土壤主要为非盐化土,30%—40%的土壤为轻盐化土,主要盐分物质为Na Cl,土壤盐性随土壤深度增加。上实农业园区目前的耕作栽培模式会造成表层土壤盐分积累,深层土壤盐分降低,主要表现为:经过两年耕作,土壤全盐量和60—10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土壤水溶性Na+降低,0—6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和水溶性Na+、Cl-含量增加。因此,改变种植模式,或者在现有耕作模式的基础上种植绿肥作物或耐盐、避盐植物将是上实现代农业园区土壤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两种测定土壤全盐量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质量法和电导率法对30个土壤样品水溶性全盐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建立的土壤全盐量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明显,精确度高,重演性好。可通过回归方程直接将电导率测试值转换为土壤水溶性全盐量实现速测。  相似文献   

9.
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耕地质量的好坏极大地影响蔬菜农产品品质与产量,影响农民种田效益,CD区现有蔬菜面积200.0hm2,是CD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土壤质量状况对蔬菜生产影响很大,以下将蔬菜产区改土壤培肥提开土壤质量而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单栋连作大棚土壤养分与盐分空间分布及其对茄子产量的影响,将同一个大棚分为12个区,种植同一品种茄子,并在种植季结束后,对各区土壤取样测试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单栋大棚种植多年后,土壤pH下降,数值空间分布不均,总体上大棚北侧低于南侧;土壤水溶性盐分、土壤电导率、硝酸盐含量和全磷含量均升高,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没有明显增加,各元素在大棚内数值分布不均,总体上大棚北侧高于南侧。茄子产量与土壤提供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溶性盐、土壤电导率、硝酸盐含量、全磷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昆明市设施花卉土壤盐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地考查以及相关研究,阐述了昆明地区利用园艺设施栽培花卉过程中设施内土壤盐渍化的状况,以及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设施内土壤盐渍化问题和可采用的积极预防措施进行论述,提出今后昆明地区花卉设施栽培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年限大棚土壤盐分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探明杨凌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演变特性。[方法]以露天菜地为对照,运用相关及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杨凌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大棚土壤水溶性盐分的变化特性。[结果]大棚土壤中水溶性总盐含量与电导率(EC)比露地蔬菜土壤明显增高,且随栽培年限的延长总盐含量与EC值逐渐升高,水溶性总盐与EC值在0-10cm土层呈线性正相关,R2=0.9106。对不同棚龄土壤总盐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可知,F=16.977>F0.01=5.06,3、5年大棚土壤含盐量与其他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3年大棚土壤与其他处理有极显著差异。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0-40cm土层,大棚土壤pH值随土壤层次加深而增高。8大离子组成中阴离子以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分别占总盐的24.42%和21.46%。大棚土壤盐渍化趋势随栽培年限的延长越来越明显。[结论]确定了杨凌地区土壤盐渍化的演变规律,为解决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壤障碍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重量法和电导率法对大通县24个土壤样品水溶性全盐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建立的土壤全盐量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明显,精确度高,可通过回归方程直接将电导率测试值转换为土壤水溶性全盐量,达到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用便捷快速的方法对高海拔地区资料稀缺地方的土壤进行理化研究,在2009年7月的青藏高原野外考察实验中,在海拔为4 480m的一个季节湖采集了土壤样品.使用ASD公司的FieldSpec3地物光谱仪对这些土壤进行光谱测试,同时在实验室做了成分检测,分析研究土壤反射光谱特征和土壤中有机质、铁和水溶性盐含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土壤的光谱特征不受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但是有机质含量会影响光谱反射率的大小;铁在1960~2 040nm之间,和反射率倒数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911 4,呈显著性相关;水溶性盐对土壤的反射特征随着波长的增加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特别是在1 940~1 980nm和2 390~2 460nm波段,表现出显著相关.水溶性盐含量达到50%以上,使反射光谱曲线从1 400nm开始表现出强吸收,而且在这之后的反射率明显低于1 400nm之前,在1 400和1 950nm因为土壤中吸附水和羟基引起的吸收谷更加明显.在土壤中铁和水溶性盐对反射光谱特征的影响非常一致,铁是水溶性盐中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耕层土壤水溶性盐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检测,分析水溶性盐分在土壤中的移动规律。[结果]漫灌处理,4层土壤总水溶性盐总量从上到下依次递增,各层土壤水溶性盐量漫灌施肥处理均高于漫灌不施肥处理;滴灌的2个处理,0~60 cm水溶性盐总量从上到下依次递增,60~100 cm明显降低;土壤各层水溶性盐总量滴灌基施均高于滴灌追施;0~100 cm土层水溶性盐量滴灌基施高于漫灌基施。[结论]不同灌溉施肥方式以滴灌+追肥效益最高;漫灌土壤盐分从上向下淋溶明显,滴灌土壤盐分淋溶不充分,盐分在20~60 cm有积聚作用;同等条件下,施肥量越高土壤盐分残留量越大,土壤次生盐渍化与施肥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宿迁市宿城区设施保护地土壤存在明显的次生盐渍化现象,为了科学有效地改良次生盐渍化土壤,对本区设施土壤进行采样与分析测定。测定项目包括土壤电导率、水溶性盐总量及离子组成。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钾离子含量介于15~779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6.06%;土壤钠离子含量介于11~248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3.74%;土壤钙离子含量介于127~998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17.66%;土壤镁离子含量介于15~172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2.97%;土壤硫酸根含量介于44~1647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25.02%;土壤氯离子含量介于14~550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8.56%;土壤碳酸氢根离子含量介于44~353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10.31%;土壤硝酸根含量介于81~ 1524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25.67%。土壤钙离子、硝酸根与硫酸根离子是构成土壤次生盐渍化最重要的几种离子。土壤硝酸根、硫酸根积累的主要原因是氮肥和有机肥施用过多,相关部分离子未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残留在土壤中。钙离子的积累与土壤酸化促进了土壤中难溶性钙盐的溶解。除了碳酸氢根含量与总盐量呈负相关外,其他几种水溶性离子含量均与总盐量呈正相关。土壤总盐量与电导率的关系密切,可将土壤电导率测定结果(μs/cm)乘以2.4467来粗略估算总盐量(mg/kg)。针对宿城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特点,建议适当控制氮素化肥、含硫有机肥施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增加施用高碳氮比秸秆类物质调节土壤碳氮比,适当降低土壤硝酸盐及总盐量,抑制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17.
土壤总盐与电导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土壤盐渍化是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重要类型之一,而土壤盐分含量可以表征土壤的盐渍化程度。目前,测定土壤总盐的方法有2种,残渣烘干法和电导率法。残渣烘干法虽然测定比较精准,但其操作繁琐、复杂、费时、费力。电导率法具有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比性强等优点,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土壤盐渍度的指标之一。本文分别采用残渣烘干法和电导率法测定了782个土壤总盐和电导率,分析了土样总盐与电导率的关系,为今后快速测定土壤盐分含量提供方法和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区概况试验设在玛纳斯县新疆农业科学院包家店棉花种子繁育基地,土壤类型为盐化灰漠土,地下水埋  相似文献   

18.
水生蔬菜轮作对大棚草莓连作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温室大棚连续种植草莓导致土壤发生连作障碍的问题,对连作5年大棚草莓土壤进行耕翻、灌水和种植水生蔬菜处理,并研究处理后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显示:与不耕翻和自然休闲处理的土壤(对照)相比,耕翻和灌水休闲处理导致表层土壤(0~5.0 cm)碱解氮、硝态氮、全磷、有效磷、水溶性钾和有机质含量及电导率均下降,中层土壤(5.1~10.0 cm)的电导率、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以及中、下层土壤(5.1~10.0 cm、10.1~15.0 cm)的pH值均显著下降。与耕翻和灌水休闲处理的土壤相比,轮作水生蔬菜导致表层和中层土壤的电导率以及中、下层土壤的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水溶性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显著下降,而表层土壤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中层和下层土壤的pH值和真菌数量以及中层土壤的放线菌数量均显著增加。可见,水生蔬菜轮作显著改变了大棚草莓连作土壤耕层(0~15.0 cm)土壤的性质,减少了耕层土壤有效养分,减轻了土壤次生盐渍化,提高了土壤pH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稀土矿山酸性土壤改良方法。[目的]以江西赣州某稀土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钢渣和有机肥为土壤改良药剂,设置了钢渣2%、有机肥3%、有机肥3%+钢渣2%、有机肥8%、有机肥8%+钢渣2%、空白对照6个处理,研究不同添加量的钢渣与有机质对矿区酸性土壤p H、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水解性氮、速效钾、总孔隙度等理化性质以及白菜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电导率等指标和有机肥的添加量具有正相关关系,总孔隙度在改良前后变化不明显;钢渣可以提高黏粒含量和土壤p H,促进植物的发芽与生长;在植被后期生长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保证土壤肥力,使稀土矿山的复绿效果得以长期延续。[结论]钢渣是一种改良矿区酸性土壤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20.
周贵 《今日农村》2004,(8):28-29
大棚蔬菜种植超过4年以上的,土壤积盐程度重,对作物生长极为不利,下面介绍如何通过观察土壤及蔬菜生长情况来判断土壤积盐程度,以便对土壤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