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力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9):230-231
覆膜花生较裸地栽培花生每hm^2产量可增加41.3%。为使花生达到高产优质,本文介绍了花生覆膜集成技术与无公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探索在中等肥力水平下不同花生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品质情况,筛选适合兴国县栽培的优良花生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仲恺花1号、粤油7号、汕优21号、桂花21号产量较好,较本地品种粤油116增产5.15%~10.5%,适宜在兴国县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3.
不同覆盖物对春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覆盖物对花生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对花生采用覆盖黑地膜、普通地膜、稻草和常规栽培模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覆盖物栽培花生,每公顷鲜果重和晒干率均比常规栽培的高,其产量顺序为覆盖黑地膜〉普通地膜〉稻草〉常规,增产率分别为10.8%、8.7%和4.4%。另外,采用覆膜栽培模式栽培花生,主茎高比常规栽培的短,分枝长变长,百果重增大。因此,采用覆盖黑地膜栽培花生是提高单位面积花生产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淮南地区进行了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花生产量达5 695.3kg/hm2,纯收入达1.109万元/hm2,较露地栽培增产1 328.1kg/hm2、增收3 240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在淮南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花生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想要获得较高的产量,主要的措施就是科学合理播种。本文在对花生高产栽培播种技术要点研究中,以河南省作为研究对象,对花生高产栽培的播种技术要点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花生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6.
彩色花生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从山东引入4个彩色花生品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方法进行了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当地的生育期为130d;以白玉和丰花的产量较高,分别较红玉增产56.40%和53.85%,较黑霸分别增产74.30%和71.40%,可以在当地生产中推广应用。白玉和丰花花生,籽粒饱满,百粒重高,红玉花生所结籽粒不太饱满,黑霸花生,秕粒多,造成产量低。  相似文献   

7.
对连作花生采取裂区试验设计,系统研究花生连作后的生长发育特点、品种差异及配套栽培技术的产量效应,发现综合运用配套增产技术措施,连作花生可增产23.4%,较常规技术措施轮作栽培增产9.2%。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花生栽培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等问题,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大垄双行栽培模式的适宜密度为40株·m-2,比密度32株·m-2的处理增产14.7%,两种密度处理的花生产量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花生小垄单行栽培模式的适宜密度为30株·m-2,比密度26株·m-2的处理增产8.4%,两种密度处理的花生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花生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密度为40株·m-2)的产量比花生小垄单行栽培模式(密度为30株·m-2)增产37.5%,两种模式处理的花生产量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应用本项研究取得的成果,集成组装了寒地花生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模式,对推动黑龙江省花生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花生栽培如果不科学、不规范会导致花生空产量低、空壳率高、经济效益低。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应加大高产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必须要大力推广花生高产栽培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主要探讨花生高产栽培和病虫防治的措施、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鲁花10号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覆膜和露地2种种植模式,测定施用深三尺花生宝、某厂家微生物菌剂对花生烂果病情指数、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覆膜和露地种植的条件下,与不施微生物菌剂对照相比,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提高了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荚果产量,明显降低了花生烂果的病情指数;花生收获期,深三尺花生宝较某厂家微生物菌剂在覆膜和露地种植条件下病情指数分别下降27.85%、29.58%,花生荚果产量分别提高9.38%、6.78%。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高密市花生种植业的发展,确保花生丰产丰收,通过设计不同地膜、不同播期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荚果产量、超大果产量、超大果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对高密地区花生性状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行地膜覆盖栽培有利于改善超大果花生的百果重、出成率和公斤果数等性状,从而显著提高超大果花生的荚果产量和超大果产量;选用黑地膜栽培除与白膜具有同等增产效果外,还有利于为花生创造比白膜更有利的生长发育条件;在覆膜栽培条件下,高密地区播期以4月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也是人们日常食用较多的坚果的一种。花生的种植管理不难,所以在农村中的种植面积广,但是很多地区的农民对花生栽培技术不甚了解,也缺少栽培知识,花生产量受到较大的影响,很难实现高产。为了确保花生的产量,提高农户的经济收益,需要选择正确的花生栽培方式,本文就从这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的剖析,为花生种植栽培技术提供借鉴,希望从根本上提升花生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花生作为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适应能力是比较强的,也是人们广泛食用的一种坚果。花生的种植管理其实并不难,因此在农村中有着广泛的种植,但是由于农民对花生栽培技术方法等了解不足,缺少相应的栽培知识,导致花生的产量受到影响,不能达到高产的目标。为保证花生高产,增加花生种植户的经济利益,需要采用科学的高产栽培方法,本文主要就此进行分析,为花生种植栽培提供参考,提高花生的产量以及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辽宁昌图冷凉风沙区采用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进行花生栽培试验,以传统覆膜方式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双沟覆土压膜方式降低人工引苗率,对照的人工引苗率为88.5%,而双沟覆土压膜方式仅7.7%。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花生出苗率较对照提高19.4%;根际土壤含水量较对照高3.6~19.8个百分点。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花生单株分枝数、主茎高、第一侧枝长、根系干重和茎叶干重等植株长势指标明显高于对照;荚果产量、百仁重和出仁率等产量及产量性状,分别提高18.7%、5.8%和2.6%。冷凉风沙地区,花生采用双沟覆土压膜方式栽培,幼苗出苗率高,根际土壤水分含量增加,植株长势增强,产量提高,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增加。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黑龙江省花生产量低、栽培方式落后等现状,进行了花生栽培模式对比试验,选出适宜花生高产的栽培模式,并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花生地膜栽培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提高种植花生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套种甘薯,能有效解决粮油争地矛盾,提高套种甘薯产量。根据我县几年来的试验示范结果,与常规栽培相比,平均每亩可增产花生39.6公斤,增产鲜薯368.2公斤,而且由于提早播种,提早收获,提高了花生和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花生包衣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包衣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机理是出苗率高、出壮苗、减少出苗期发病率、果多果重。通过经济性状和产量分析表明,包衣稀释用水粪较清水增产效果明显。花生包衣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增加总产,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两个播期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生殖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花育22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处理Ⅰ:地膜覆盖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Ⅱ:露地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Ⅲ:地膜覆盖,5月20日播种;处理Ⅳ:露地栽培,5月20日播种.[结果]与传统露地栽培方式相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提前7d播种,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加有效开花数、有效果针数;促进荚果发育,显著增加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地膜覆盖栽培适当提前播期,较正常播期露地栽培增产925.9 kg/hm2,较正常播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209.1 kg/hm2.[结论]吉林省花生采取地膜覆盖栽培,适期播种,能有效解决气温低影响花生生长的问题,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覆膜栽培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红霞 《农技服务》2010,27(4):449-450
为了研究覆膜栽培对花生产量的影响,通过花生覆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可提高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控制杂草,提前生育进程。其花生实际产量达3099kg/hm2,比传统栽培的增产873kg/hm2,增产率达39%,增加纯收入6674元/hm2。  相似文献   

20.
旱地花生覆膜栽培,是提高花生产量,改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新技术.我旗1986年开始引进这项栽培技术,推广范围由水浇地发展到旱地种植,历年种植面积在5000亩左右,平均产量水平260kg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旱地花生覆膜产量水平,1998年我站在林家地乡和四家子镇旱平地上推广花生覆膜高产栽培示范田160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