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华  肖博文  彭宇  王雷 《油气储运》2015,(1):100-103
在天然气末端输配气站,多用户共用调压系统是较为常见的工艺设计。随着乡镇小民用气等小流量用户和CNG加气站等间歇用气用户(以下简称特殊用户)日益增长,其部分用户出现了较大的计量输差。通过分析和原因排查,确认此类用户较大输差是由于计量仪表自身单向计量特性和受局部气流反向的影响所致,而局部气流反向则与共用调压系统的大流量用户的流量变化密切相关。对此类用户增设了单独的调压阀或单流阀(止回阀),其输差水平均大幅下降并回归正常。通过两个典型案例,揭示了多用户共用调压系统造成特殊用户形成较大计量输差的过程,指出特殊用户应设计单独的调压阀或单流阀,用于防范计量风险。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根据色谱仪提供的多路天然气热值、组分、密度等参数,以及人为设定参数(热值等)计算出的两路甚至多路的流量比值,应用于电动调节阀的各个管路流量及阀后压力的实时测控的过程中,可保证其动态稳定于设定值范围内,实现了通过控制流量和压力达到动态实时混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RMG512自力式监控调压阀作为关键分输设备广泛应用于中国输气管道分输站场。随着站场“集中监视”生产管理模式的推广,调控中心对分输设备的远程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分输调压橇必须实现“一用一热备”。监控调压阀主阀皮膜不能承受反向压差,导致调压橇热备用模式易造成皮膜损坏。通过分析监控调压阀的工作原理,结合现场运行经验,提出了RMG调压装置性能提升改造方案:在工作调压阀下游增加一根具有单向导通功能的引压管,连接到监控调压阀上游,可以实现监控调压阀上游压力随下游分输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且不影响调压橇的正常工作。改造方案有效减少了备用路设备的运行耗损,延长了监控调压阀皮膜的使用寿命,对原RMG调压装置的工作原理不会造成影响。经过现场试验应用,无安全隐患,改造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图3,表1,参21)  相似文献   

4.
RMG512自力式监控调压阀作为关键分输设备广泛应用于中国输气管道分输站场。随着站场"集中监视"生产管理模式的推广,调控中心对分输设备的远程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分输调压橇必须实现"一用一热备"。监控调压阀主阀皮膜不能承受反向压差,导致调压橇热备用模式易造成皮膜损坏。通过分析监控调压阀的工作原理,结合现场运行经验,提出了RMG调压装置性能提升改造方案:在工作调压阀下游增加一根具有单向导通功能的引压管,连接到监控调压阀上游,可以实现监控调压阀上游压力随下游分输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且不影响调压橇的正常工作。改造方案有效减少了备用路设备的运行耗损,延长了监控调压阀皮膜的使用寿命,对原RMG调压装置的工作原理不会造成影响。经过现场试验应用,无安全隐患,改造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图3,表1,参21)  相似文献   

5.
压缩天然气分输站场通常采用橇装调压装置对上游高压天然气降压后再分输给下游用户,但调压阀在降压过程中因“焦耳一汤姆森效应”容易发生冰堵现象,给站场安全运行带来隐患。涡流管调压技术能够在降压的同时有效地解决冰堵问题,回收利用压力差能,应用前景广阔。针对某站场的实际工况,完成了涡流管技术调压方案设计,阐述了涡流管技术调压的运行方式,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预期应用效果进行了说明。设计结果表明:涡流管取代调压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能够避免冰堵问题的产生,减少调压器日常维护工作量及费用,同时,还能利用调压过程中产生的冷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图7,参5)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气东输管道各分输站压力及流量调控困难的问题,采用MOD30ML回路控制器对管输压力、流量调节回路进行了高选或低选的控制方案,解决了天然气分输站输气压力不稳定的技术难题,保障了天然气分输生产的安全及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压系统作为连接长输管道与城镇燃气管网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实现“氢进万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氢气与天然气的物性差异会影响调压的工艺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纯氢/掺氢天然气减压调压实验与调压动态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以稳压精度、响应时间、适用度函数作为判定减压调压系统稳压效果的依据,对掺氢比、流量波动周期、下游流量变化幅度、管输压力及PID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1)系统波动越频繁、气体流速越大,导致系统受到扰动后波动幅度越大,减压调压系统越不易实现稳压,需对管输纯氢或者掺氢天然气的高流速运动进行限制。(2)调压系统流量有正弦变化的波动,以稳压精度±1.5%为要求,开展减压调压实验时,PID比例参数、积分参数设定在1~2范围时,可基本实现纯氢/掺氢天然气在城镇燃气管道压力范围内的调压。(3)当管输气体流速相同时,纯氢的瞬时波动较天然气更为明显,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适应度函数均随掺氢比的增大而逐渐增加;纯氢的压力瞬时波动可达到纯甲烷的1.15倍,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适应度函数也分别增大为纯甲烷的1.13倍、2.68倍,当氢气与甲烷为相同比例参数、积分参数时,含氢气体更难实现稳压...  相似文献   

8.
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分输站调压计量支线中增加流量调节阀,利用流量调节阀进行流量控制,可以有效满足实现气量调配、保护相关工艺设备、抑制喘流等工艺需求,并能缓解峰谷差对分输站的压力.但在下游用户用气量无法满足持续稳定流量(峰谷差较大的工况)条件下,只有配备可更换阀芯的流量调节阀,在供气过程中根据在装孔板孔径配备相应的阀芯,才能真正发挥流量控制作用,该做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流量调节效果.阐述了流量调节阀的技术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给定组分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与否主要取决于压力和温度,正确地预测天然气节流后的温度,可为水合物的防治提供技术依据。利用FLUENT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RMG530减压阀阀内流体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工况条件下阀内流体的分输节流过程,分析阀内流体流速、压力与温度变化规律,比较入口压力、节流压降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减压阀节流温降过程的影响,并利用分输站场节流温降测试数据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节流分输过程阀内天然气流动复杂,呈强湍流特性;阀笼节流孔内流速激增,但压力、温度骤降,水合物析出在节流孔内完成;环境温度、入口压力和节流压降是影响节流温降过程的主要因素,节流温降随压降差值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口压力和初始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陈海宏  左丽丽  吴长春 《油气储运》2020,(11):1244-1249
高效的批次计划优化方法对提高成品油管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点注入、多点分输的成品油管道,基于分输作业衔接性经验优化准则,提出了一种管道分输计划优化的启发式方法——分输作业衔接法。该方法将管道沿线分输站分组,每组包括连续分布的几个分输站,从上游至下游依次编制每组站场的分输计划。在编制分输计划时,遵循同组各站的分输作业时间段尽可能无缝衔接的经验优化准则。每次确定某站场分输某批次的计划时,分输开始时刻优先设定为相邻站场某次分输作业的结束时刻,分输流量优先设定为分输流量最小允许值。以某成品油管道1个月的输油任务为例,验证了分输作业衔接法的有效性,为成品油管道分输计划编制提供了可行方法。(图6,表3,参20)  相似文献   

11.
孙涛  魏斌  杨易凡 《油气储运》2004,23(6):55-56
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分输站调压计量支路中增加流量调节阀,利用流量调节阀进行流量控制,可以有效地满足气量调配、保护相关工艺设备、抑制喘流等工艺要求,并能缓解峰谷差对分输站的压力,这种做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给出了实现夜间无人值守功能所需的功能逻辑。根据西气东输站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架,对现有系统程序进行编辑与修改,加入了流量计算机的故障报警逻辑、压力调节自动分输逻辑和流量调节自动分输逻辑,提出了实现夜间无人值守功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方法,包括:PLC逻辑设置、RCI文件修改、增加站控画面及数据库建点。西气东输分输站夜间无人值守功能的实现,在保证管道安全生产的同时,提高了自动控制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袁献忠  薛光  黄明军  张继亮 《油气储运》2011,30(7):528-529,535,472
基于川气东送管道大口径、高压力、长距离的特点,对分输站计量装置的选型、调压流程方案的确定、流量调节和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几种调压流程组合方案的对比分析,确定采取三级调压控制的模式,即安全切断阀和监控调压阀处于全开位置,由工作调节阀对下游压力进行控制,当工作调压阀出现故障时,监控调压阀开始工作,以维持下游压力;当监控调压阀出现故障时,安全切断阀动作,切断气源,同时控制器开启备用回路,以确保下游管道和设备安全。该调节控制模式适用于高压力、大流量、重要用户的供气,具有安全有效、调节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真武天然气集中处理站采用CWD-430双波管差压式计量装置计量天然气流量,存在结构复杂、计量准确度低等问题。通过引进SWP流量积算仪及高级孔板阀,实施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实现了流量、压力等参数的自动采集,天然气计量准确度符合生产与外输要求,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吴岩  刘喆  李灿  刘洋  宋超凡  周雷 《油气储运》2021,(4):386-390
为实现智慧管网建设中天然气分输站场的智能分输功能,需针对用户(尤其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城市燃气用户)开展负荷预测,为分输支路应用人工智能算法预测和调整分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建立了一种基于多层BP神经网络智能化预测模型,对西气东输管网某燃气用户进行负荷预测,将气温、风速、风向等天气状况参数和历史负荷值作为输入,对比发现...  相似文献   

16.
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采用直排检定工艺进行流量计检定,在乌鲁木齐分站工程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发现检定工况存在高压、大压差、直排管道工艺复杂、温度不稳定等技术难题。基于此,从调整分站压力、流量和计量系统入手,提出了一套天然气计量直排检定工艺优化方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流量调节过程中,分、调流系统和压力调节系统之间相互不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应以"等压切换、分流调节"作为操作原则;分流、调流操作应能较快调节至各流量检定点,并使流量在短时间内稳定;不改变原有直排管道工艺、调压工艺和计量方式;利用直排管道原有计量调压设备,减少投资。该工艺计量站的推广应用,可为国内计量检定站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俄东线东北地区管道建设面临环境温度低、经济低迷、干线运行压力远高于用户需求压力等问题,以明水支线的设计为例,论述了最低设计温度的选取及设计温度下管材韧性指标的要求,针对经济低迷带来的间歇输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调压造成节流能量损失和加热带来的能量消耗问题,从能量守恒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该研究成果为今后东北地区天然气支线的站场分输设计提供了指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线路截断阀压降速率设定值主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值,缺乏针对性且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利用SPS软件建立了天然气长输管道模型,对管道爆管这一典型泄漏工况进行案例仿真模拟,定性和定量分析管道内压力波的变化及传动规律,分析线路截断阀关断压降速率设定值的选取依据和注意事项。模拟结果表明:需要了解并收集管道运行中各种需关断的事故工况,然后选取恰当的泄漏点一一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较为合理的截断阀关断压降速率参考阈值。  相似文献   

19.
吴锡合  张德庆  张争伟 《油气储运》2012,31(4):292-293,327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的全线投产,输气管道和分输场站的冰堵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冰堵现象的出现,以及冰堵发生后应采取怎样的紧急应对措施,成为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亟待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工程实践表明:在调压撬前对天然气加热或在易冰堵管段安装电伴热带,以确保天然气的流动温度或调压撬后的气体温度保持在天然气水露点以上,是避免冰堵产生的常用方法;天然气加热和注醇是较常用的冰堵处理方法,而通过向管道冰堵处喷淋热水和蒸汽加热是最简便易行的冰堵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布站设计方法以天然气年输量为设计输量,忽略站场的海拔和温度环境因素变化带来的压气站效率低、设计余量浪费等问题,优化设计了一套基于等负荷率布站原理的布站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干线管道中,全面对比分析了传统方法和改进方法在输送能力、进出站压力、进出口温度、耗气量、负荷率、压缩机配置、驱动方式、站间距离等方面的差别。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布站方法全程平均负荷率高达98.3%,远高于传统方法的平均负荷率;到达下游市场出口压差仅为2.86 MPa,压比为1.35;站场由原来的14个削减为12个,驱动机组减少9台,减少直接经济投资超过12×108元。改进后的布站设计能够保证天然气管网安全运行,减小了站多导致的故障影响面,便于合理利用资源,满足下游市场的供气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