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培养料配方与发酵:棉子壳50%、鲜湿苹果渣30%(折干)、玉米芯(或其他秸壳)10%、麦麸10%、生石灰3%~5%,加适量水搅拌均匀后建堆发酵。  相似文献   

2.
用玉米芯栽培香菇,只需将脱去玉米粒后的玉米芯轴棒粉碎成粗屑状,添加一定量的辅料配制成培养基,就能用于栽培香菇,其色泽和菇质与木屑代料香菇一样,且比木屑产量高。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季节安排适宜玉米芯栽培的“ EX03号”香菇品种,出菇温度 5— 25℃。黄河以南地区可安排在秋季制袋,冬、春出菇。   二、培养料配制按玉米芯屑 80%、麦麸 18%;或按玉米芯屑 60%、阔叶木屑 25%、玉米粗粉 13%的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面,分别加入石膏粉和白糖各 1%、磷酸二氢钾 0.3%、水 130%。翻拌均匀,堆闷 2小时,翻拌…  相似文献   

3.
<正>1基料配方沼渣3000千克、麦草或稻草3000千克、过磷酸钙120千克、尿素18千克、石灰粉180千克、石膏粉90千克、轻质碳酸钙30千克及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440克。该配方适用于200~220米~2栽培面积。2基料堆酵除三维精素外,将麦草直接与新鲜沼渣及辅料建堆发酵。方式是一层草料、一层沼渣及辅料,层层堆叠;一般建堆宽1.0~1.2米、高1.5~2.0米;自建堆之日算起,分别满6、5、4、3天各翻1次。翻堆前数小时对料堆喷水,使边缘草料得以充分吸水,从料堆的一端开始,先将边料取下,将堆内高温区料做新料堆的底部和顶部,将边料、底料、顶料翻入新料堆的中部位置。第三次翻堆时,用800倍辛硫磷溶液,在每层料中均匀喷入,用量为每吨干料50千克左右,以驱杀侵入料堆中的害虫。最后一次翻堆时,将三维精素均匀喷入。  相似文献   

4.
1.用不超过15%的鸡粪均匀地拌和在猪牛粪中堆制发酵,可使发酵速度加快,饲料营养素质提高。2.将晒干或烘干的鸡粪粉碎过筛后,用20kg鸡粪拌和30kg开水装在塑料袋中闷一昼夜,杀死蝇卵、鸡粪中的寄生虫卵及病菌,然后拌和50%的蚯蚓粪,进行堆积发酵。每堆以1m3为宜,两天翻堆1次,翻堆4  相似文献   

5.
邓衍领 《新农业》2005,(8):51-52
料堆建成后,堆温开始上升。当料堆25厘米深处料温达60℃~75℃,并持续4~6小时后进行翻堆。翻堆要求抖松草料、散发废气,提高料堆透气性。同时,草料里、外、上、下对调,原料发酵均匀。此时料堆宽度应缩小到150厘米左右,仍堆成原状。如发现局部料偏干,在翻堆过程中喷水。翻堆后料温重新上升,当达到60℃~75℃,保持4~6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翻堆。如此翻堆3次,即可进行二次发酵。  相似文献   

6.
1培养料的选用选用不过夏不经雨淋的新稻草、阔叶树锯末、玉米棒芯、棉子壳等。辅助原料有麦麸子、米糠、石膏粉、生石灰等。2常用的几种配方(1)杂木屑78%,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料与水的比例为1∶1.2~1.3。(2)阔叶杂木屑78%、麦麸子15%、豆粉2%、生石灰0.3%、石膏粉0.2%,有条件者可加20%~30%的棉子壳。(3)木屑56.5%、玉米棒芯30%、糠麸16%、豆饼粉2%、生石灰0.5%、石膏粉0.5%。3拌料与装袋拌料有4个要求:一要均匀,二要控制含水率,三要pH值适当,四要杜绝污染。拌料时先干拌、后湿拌。一定要拌均匀,否则杀菌不彻底易感染杂菌。料拌后要…  相似文献   

7.
2、预湿建堆 8月10日左右,将干稻草在建堆前二三天预湿,同时将干牛粪或菜饼预湿,水分含量以偏湿为好。建堆时将牛粪或菜饼,双孢蘑菇生产专用肥、磷肥和尿素等混合均匀后分层加入,石灰和石膏在第1课外作业翻堆时分层均匀加入。料堆宽2米、高1.5米,每层料高0.2米,料堆南北走向,长度不限。  相似文献   

8.
一、培养料准备1.培养料要求配方1:棉籽壳50%、阔叶木屑30%、麸皮10%、玉米粉6%、生石灰3%、石膏粉1%,pH值调至8~9,料水比为1∶1.30~1.35。配方2:阔叶木屑40%、棉籽壳30%、阿魏草(杆)10%、麸皮10%、玉米粉6%、生石灰3%、石膏粉1%,pH值调至8~9,料水比为1∶1.30~1.35。2.培养料配制将棉籽壳、阔叶木屑、麸皮、玉米、石膏粉按比例称取置于拌料场,干拌混匀。将石灰水泼洒到培养料上,用搅拌机拌和3次,含水量控制在63%左右,然后堆成堆,并盖膜闷2小时后,即可装袋。  相似文献   

9.
一、栽培技术 1.拌料:选无霉变的棉籽壳或玉米芯.在阳光下曝晒2—3天后.加适当比例的水、石膏粉石灰粉和多菌灵,拌匀.闷1小时。料的湿度为60—65%。用稻草作原料,需晒干切成9—12厘米长.用1%石灰水浸—昼夜.捞起后用清水将石灰冲洗干净.沥干。拌料时以手握料在指缝中挤出水分不下滴为宜。拌好后将料堆放.闷堆24小时.第2天进行翻堆.并将克霉灵用喷雾器喷洒拌入料中。  相似文献   

10.
一、种过金针菇、白灵菇的菌料经过发酵灭菌后可用来栽培鸡腿菇、长根菇。栽培鸡腿菇的要点如下:1·配方:废菌料65%,麸皮或米糠10%,新料20%,石灰4%,尿素1%,水适量。2·栽培料处理:先将栽培过金针菇、平菇、木耳等的废料脱袋捣碎,在太阳下晒2~3天。然后按配方拌好料,堆成1m高、长度不限的堆,在料堆上用木棒打几个透气洞至堆底,料堆用草帘或农膜覆盖,当温度升到50℃以上维持48小时后翻堆。翻堆后在堆上打洞,待温度升到60℃并维持24小时后再翻堆,待温度再次升高至60℃且维持12小时后即可装袋。可使用常压熟料接种,也可使用生料播种直接栽培,也…  相似文献   

11.
传统栽培金针菇 ,一般都采用棉籽壳栽培。但由于棉籽壳价高 ,直接影响经济效益。近年来 ,江苏省滨海县坎南乡菇农采用玉米芯为主料栽培金针菇 ,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玉米芯栽培金针菇的技术是 :1 配方玉米芯 90 %、玉米粉 8%、石灰 2 % ;或玉米芯 83%、米糠或麸皮 15 %、石灰 2 %。2 拌料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玉米芯 ,加工成细粒 ,加入玉米粉、米糠或麸皮拌匀。将石灰对水倒入培养料 ,充分拌合 ,含水量在 6 5 %左右。培养料拌好后密封发酵 2~ 3天 ,使玉米芯颗粒充分吸水。料心发热后翻堆 1~ 2次。为防止发酵后培养料变酸 ,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简易通风对双孢蘑菇培养料一次发酵质量的影响,为双孢蘑菇轻简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简易风机人为向料堆内送风,以传统不通风料堆为对照(CK),开展双孢蘑菇培养料一次发酵试验,监测发酵期间培养料的颜色、气味、韧度、pH、电导率(EC)、水分和C/N等理化性状及双孢蘑菇产量.[结果]简易通风发酵16 d、翻堆3次的双孢蘑菇培养料质量基本达到与CK发酵20 d、翻堆4次培养料相近的水平,颜色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氨味中等,韧度0.42~0.76 kg,水含量67.0%~71.2%,pH 7.3~7.5,EC 3.62~4.22μs/cm,C/N 23.1~26.1.简易通风发酵翻堆3次培养料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为8.7 kg/m2,略高于CK(8.0 kg/m2);翻堆4次培养料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达9.6 kg/m2,显著高于CK(P<0.05).[结论]简易通风发酵可加快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进程,简化发酵步骤,提高一次发酵培养料的质量和双孢蘑菇产量,可在双孢蘑菇小规模农法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土传病虫害一直是保护地防治工作中的难点。下面介绍几种以预防为主的温室大棚消毒处理技术。1高温闷棚在空棚条件下,于作物定植前,密闭棚室20d,不放风,升温烤田,高温杀菌、杀虫。2熏蒸消毒空棚条件下,每667m2用硫磺粉2~3kg,加80%敌敌畏乳油0.5kg,拌木屑(松木锯沫)2~3kg,在棚室内均匀分布5~6堆点燃,熏蒸,杀菌、杀虫,密闭24h后放风,无味再定植作物。  相似文献   

14.
草菇是食用菌中收获最快的一种,生产周期极短,从播种到收获仅需2周,因此,在其生长期内所需养分较少.针对草菇的这一特点,许多研究人员和养菇专业户都在研究开发新的草菇栽培材料以降低成本.我们知道有些食用菌在冬末和早春栽培后长至初夏,因气候条件适宜其生长,但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却未耗尽,利用这些废弃料栽培草菇就可以变废为宝,降低草菇的栽培成本.如用棉籽壳大面积栽培平菇和金针菇等的废弃料,可栽培草菇. 1 利用平菇废弃料栽培 1.1 培养料的处理与播种 先在平菇栽培床架上剔除霉烂的废料,将好的废弃料放到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将其压碎,在太阳下曝晒.不急于栽培的,可干燥后存放好,栽培前先在太阳下曝晒1~2天.按100kg干料加6kg石灰,将石灰化成石灰水翻拌,建堆发酵,堆成宽100cm,高70cm的半圆形料堆,长度视料的多少而定.建堆后在堆的表面喷敌敌畏液,然后覆盖薄膜,边上用砖块压紧.发酵期间料温要达到65℃左右,一般发酵3天.每天翻堆1次,每次翻堆后堆表面用敌敌畏液喷洒.  相似文献   

15.
<正>1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肥、合理浇水。2)种子处理。一是选用包衣种子。二是拌种。对小麦全蚀病严重的麦田,建议用全蚀净拌种,用12.5%全蚀净悬浮剂20mL,兑水500mL,拌小麦种子10kg,晾干(阴处晾干)后播种;对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可用50%辛硫磷拌种,农药、水、种子三者的比例为1∶100∶1 000,药液要充分吸收后播种。在采取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拌种时,可先拌杀虫剂,种子堆闷晾干后,再拌杀菌剂。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2006,(11):9-9
冬季在温室内不加温栽培平菇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好、简单易行的致富门路。具体栽培方法如下。一、培养料的制作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玉米芯、豆秸,把玉米芯粉碎成花生粒大小的颗粒,豆秸铡成3~4厘米小段。配方:大豆秸和玉米芯各50千克,稻糠10千克或玉米面5千克,石灰1千克,40%多菌灵0.1千克。含水量达到60%为宜。把料堆成圆锥形,用塑料薄膜盖严,室温达到60℃时翻堆,一般发酵6~7天,堆内温度不再升高,发酵过程就告结束。二、选地与做床秋茬作物收获后,根据温室大小留足明春育苗面积,其余用于平菇栽培。此外,还可利用温室前立窗等边角温度低或光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发酵方式制备的麦秸培养料对双孢菇的产量有较大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室内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41.7%.室外堆制发酵翻堆一次后.改小堆进行空心堆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33.3%,其增产幅度同室内二次发酵的较为接近.但该方法耗资少,省工简便。其方法是在培养料室外发酵过程中.料堆内加用一定大小的空心架,可改善堆内的空气状况,明显缩小料堆的压氧区.并且可增进培养料的好氧发酵.从而达到更好的发酵效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料堆的体积.先进行实心堆制第2次翻堆时再改用空心架发酵,随后两次翻堆时.  相似文献   

18.
用稻草栽培巴氏菇(Agaricusblazei Murrill)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稻草栽培巴氏菇的技术。通过组织分离法培养种菌 ;用大麦粒制作栽培菌种 ;用稻草、米糠、鸡粪和其它配料做栽培料 ,堆积发酵。堆高 1.50 m,宽 2 m,长度不限 ,每 2 d翻堆 1次 ,共翻 4~ 5次 ;栽培料装入栽培床的厚度为 2 0 cm,其含水率为 6 0 %~ 6 5% ;料温 2 5℃播种 ,用量 3~ 5瓶 / m2 ;8~ 10 d后覆上消毒的稻田土 3~ 4 cm;4周后出菇 ;栽培料的 p H值 6 .5~7.0 ;出菇相对湿度为 90 %~ 95% ;采菇时洗净菇柄基部的泥土 ,纵切后以 6 0℃烘干 ;产量为 1kg/m2 。栽培料发酵与栽培时保温、保湿与适当通风的条件 ,是栽培巴氏菇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1.育苗 准备营养土:一般用大田表土(取自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2/3,充分腐熟堆厩肥1/3左右.过筛后混合.在混合土中加入一些草木灰,每立方混合土中加过磷酸钙1kg.磷酸二铵1.5~2.0kg,混拌均匀后作为育苗用的营养土.  相似文献   

20.
1培养料将种过平菇的废料捣碎、摊开曝晒.每100千克平菇废料,配生石灰3~5千克、磷肥1千克、麸皮5千克、石膏1~1.50千克.含水量以手抓一把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而不下滴为宜.将拌好的料做成底宽1.50米、顶宽和高各1米、长度不限的堆.每隔1米用尖木棍扎洞至堆底,然后覆农膜.每天早晚测料温,当料温升至60℃时,保持48小时后进行第1次翻堆.复堆后重复以上过程.发酵完毕后,在料中加0.10%的多菌灵,拌匀后铺料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