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降香黄檀种子贮藏及播前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力 《林业科技开发》2013,27(5):115-117
经4种方法处理后测定降香黄檀种子发芽率,运用3种方式贮藏后播种测定降香黄檀的种子发芽率。播种后,用3种基质覆盖测发芽率和成苗率。结果表明播种前用60℃温水加高锰酸钾消毒30 min,再浸泡24 h的种子发芽率最高;17℃贮藏最适合规模育苗;用黄心土作为基质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不同采种时间及不同播种基质对羽叶楸(Stereospermum colais)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羽叶楸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采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12月中旬(蒴果全部变黑)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达77.3%;不同播种基质对种子开始出苗时间、完成出苗时间和发芽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种子萌发适宜的播种基质为江沙,种子在7 d便开始出苗,完成出苗需28 d,出苗整齐(从开始出苗到完成出苗仅需21 d),平均发芽率为79.3%。  相似文献   

3.
降香黄檀播种及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IBA、GA3、6-BA,以清水为对照)、种子不同处理方式(处理A:将种子用清水浸泡48 h后,直接播于苗床中;处理B:在处理A的基础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处理C:将种子进行层积催芽露白后,直接播种于苗床中)对降香黄檀种子萌发、出苗及苗木生长的影响。室内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显著提高降香黄檀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大小顺序均表现为IBAGA36-BACK。大田播种育苗试验表明,经催芽后播种(处理C)和苗床覆盖薄膜(处理B)的出苗率均达到70%以上,显著高于露地直接播种(处理A);降香黄檀1年生幼苗的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呈"S"形曲线。  相似文献   

4.
将河沙、泥炭土、黄心土按照不同比例配成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时间和成苗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其萌发的基质配比。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降香黄檀种子的萌发影响显著,黄心土(发芽率72.7%、发芽势49.3%、发芽时间12.7d、成苗率69.71%)和泥炭土(发芽率68.0%、发芽势53.3%、发芽时间13d、成苗率74.15%)适宜降香黄檀种子的萌发,而河沙中的种子所需萌发时间长(17.7d)、成苗率低(27.90%)。结合成本考虑,黄心土是降香黄檀播种较理想的基质。  相似文献   

5.
以擎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种子为供试材料,探讨了播种基质、播种时间、点播方式和种壳处理对擎天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从而分析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育苗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轻基质做播种基质,擎天树种子发芽率最高,达95%;采用横向点播方式,擎天树种子萌发效果最好,比正向、反向发芽率分别提高75%、15%;随播种时间的延后,种子萌芽率降低,3天内播种发芽率较高;脱壳处理可提高真叶萌发率16.4%,而分胚点播可提高种子成苗率,增加播种出苗量104.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发芽床、不同浸种方式、不同加温措施和不同贮藏时间对刨花楠(Machilus pauhoi)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发芽床中,珍珠岩是刨花楠最适发芽介质,种子发芽率达75.2%;不同浸种方式可提高刨花楠种子发芽进度,其中以100 mg/L GGR浸种处理效果最佳,第25天时发芽率可达18.8%;相比浙江省地方标准要求,25℃恒温处理种子发芽进度明显较快,尤其在第20天和第25天的以芽率为对照的3~4倍;贮藏时间对刨花楠种子萌发影响较为明显,不贮藏直接萌发,最终发芽率达75.2%,0~5℃贮藏10 d最终发芽率为52.4%,贮藏20 d最终发芽率下降至27.6%。  相似文献   

7.
高渗液浸种对新鲜和贮藏橡胶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鲜的和贮藏79、102d的RRIM600橡胶树种子为材料,用NaCl、甘露醇、PEG高渗溶液和清水分别浸种7、10d后观测种子发芽状况和籽苗叶片渗漏质电导率、萎蔫率,结果表明:(1)用不同种类的高渗溶液浸泡橡胶树种子,对种子萌发及籽苗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伤害。新鲜种子浸种7d,高渗液浸种处理种子发芽率比清水处理低10%~40%,但仍有较高的发芽率;贮藏79d和102d的种子浸种10d后,种子发芽率急剧下降,甚至丧失萌发力,但发芽率并未因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呈波动性变化,其周期长短、峰值高低等因高渗液种类,浸泡、贮藏时间,种子质量而异。(3)处理后的种子发霉率(NaCl处理除外)不因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反而下降。(4)NaCl处理的种子萌发籽苗受伤害最重,其籽苗叶片渗漏质电导率最大,感染白粉病最重,但无永久萎蔫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温水浸种对旱冬瓜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初始温度为50℃的温水分别0、3、6、12、24和48 h的不同时间浸泡冷藏(约4℃温度)1 a的旱冬瓜种子。结果种子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间分别为35.0%~44.8%、19.3%~24.5%和11.3~12.7 d;虽然温水浸泡种子略微提高了发芽率,但处理间此3个指标无显著差异(P=0.122~0.2710.05)。通过冷藏可延长种子贮藏时间,实现播种时间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粤东北地区野生钟花樱桃Cerasus campanulata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温水(25、40、60、80℃)浸泡、不同催芽方式(室外沙藏、室内盆栽沙藏、冷藏、水苔叠放)、赤霉素处理(0.5、1、2、3 g·L-1)和机械破壳处理对钟花樱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的水浸泡处理对钟花樱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 0.01),发芽率为:40℃(71.6%)25℃(41.2%)60℃(33.4%)80℃(6.2%);(2)不同贮藏条件对钟花樱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苗圃沙藏的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91.2%,且种子发芽时间提早了60 d;其次是室内盆栽沙藏,发芽率为80.8%,且种子发芽时间提早了120 d;(3)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钟花樱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 0.01),在0.5 g·L-1浓度赤霉素处理下其发芽率最佳,发芽率达95.6%,且种子发芽时间提早了95 d。因此,钟花樱桃种子最佳的催芽方式为0.5 g·L-1浓度赤霉素浸泡24 h后进行沙藏。  相似文献   

10.
毛棉杜鹃种子特性与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毛棉杜鹃种子特性及不同储藏时间、储藏方式、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开展毛棉杜鹃种子特性测定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1毛棉杜鹃种子为具翅类型,种子千粒重0.1070 g。2毛棉杜鹃新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陈旧种子,4℃低温贮藏可以延长毛棉杜鹃种子寿命,保持其种子活力。3赤霉素能显著提高毛棉杜鹃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提高出苗整齐度,质量浓度为200 mg·L~(-1)时,毛棉杜鹃新鲜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75.56%。4吲哚乙酸对毛棉杜鹃种子的发芽有抑制作用,在100~200 mg·L~(-1)范围内,吲哚乙酸处理过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两个产地君迁子种子萌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及河北邢台地区君迁子种子萌发生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无休眠期。播种前用45℃水浸泡48h,以1%琼脂为基质,在变温30℃昼/20℃夜,黑暗条件下发芽,4d初萌,10d发芽率达96%;若用湿砂在17℃条件下,层积20d后,6d的发芽率即达96%,初萌日也缩短一倍。  相似文献   

12.
以PKM1辣木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温度(5、10、15℃和25℃)及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25℃常温条件下辣木种子发芽率为74%,出苗率达73%,15℃、10℃和5℃低温条件下发芽率仅分别为3%、2%、0,5~15℃出苗率为0;在低温胁迫不同时间条件下,5℃4 d、8 d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35%、20%,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出苗率、苗高、胚根长、胚根鲜重和总鲜重越低。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粤东北地区野生钟花樱桃 Cerasus campanulata 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温水(25、40、60、 80 ℃)浸泡、不同催芽方式(室外沙藏、室内盆栽沙藏、冷藏、水苔叠放)、赤霉素处理(0.5、1、2、 3 g · L-1 )和机械破壳处理对钟花樱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的水浸泡处理对钟花樱 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 <0.01),发芽率为:40℃(71.6%)>25℃(41.2%)>60℃(33.4%) >80℃(6.2%);(2)不同贮藏条件对钟花樱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苗圃 沙藏的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 91.2%,且种子发芽时间提早了 60 d;其次是室内盆栽沙藏,发芽率为 80.8%,且种子发芽时间提早了 120 d;(3)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钟花樱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极显 著(P <0.01),在 0.5 g · L-1 浓度赤霉素处理下其发芽率最佳,发芽率达 95.6%,且种子发芽时间提早了 95 d。因此,钟花樱桃种子最佳的催芽方式为 0.5 g · L-1 浓度赤霉素浸泡 24 h 后进行沙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8-9年生杜鹃红山茶植株新鲜种子为材料,探讨GA_3、IAA、6-BA的应用,基质种类,播种深度以及低温沙藏等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GA_3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杜鹃红山茶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高浓度的GA_3溶液浸种有利于种子萌发,发芽率最高的激素组合为600mg/L GA_3+100mg/L IAA+600mg/L 6-BA+浸种3h;(2)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对播种环境响应较敏感,播种深度应综合播种基质种类共同考虑,采用混合基质(V椰糠︰V珍珠岩=2︰1),播种深度为1cm,种子萌发效果最佳;(3)低温沙藏能显著提高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效果,随低温沙藏时间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4)经低温沙藏的种子继续用GA_3浸种,可进一步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经低温沙藏60d后采用300mg/L GA_3浸种3h,发芽率最高,为67.78%。  相似文献   

15.
桢楠主要通过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种子贮藏方法与活力保持是播种育苗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试验以桢楠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温度进行贮藏试验,通过研究种子发芽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等,初步探讨了桢楠种子的耐贮性。结果表明,桢楠种子的含水量为27.33%±1.52%。贮藏0 d时种子的发芽率为79.5%;贮藏至60 d时,25℃、4℃、-20℃、-70℃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已经分别降低到17.5%、20%、0和0;贮藏至180 d时,4个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全部降低为0。贮藏期间,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亦明显不同,25℃与4℃条件下的上升幅度显著小于-20℃、-70℃条件下的上升幅度,与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规律一致。可见,桢楠种子含水量为27%左右时,贮藏期间容易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黄檀种子超干贮藏的适宜含水量,采用人工老化法研究超干贮藏对黄檀种子发芽率及生活力的影响。通过对含水量为2.4%~12.1%老化黄檀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电导率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黄檀种子含水量(MC)降至4.5%,能显著提高抗老化劣变的能力。在同等老化处理(50℃,15 d)后,未超干种子(MC=12.1%)完全失去了发芽能力,而超干种子(MC=2.4%~4.5%)的发芽率仍保持在64%以上。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超干种子经回水处理后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取不同水温浸泡处理与不同贮藏方式处理等不同催芽方式对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温浸泡处理之间的红豆树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发芽率的大小依次为:82.3%(100℃)>23.8%(60℃)>1.6%(20℃);不同贮藏方式处理之间的红豆树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发芽率的大小依次为:82.32%(湿沙贮藏)>61.4%(湿沙+黄土贮藏)>42.7%(黄土贮藏);最佳催芽方式为100℃高温的水浸泡处理后,再采用湿沙贮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枫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种子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枫香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枫香种子阴干至含水量为10.54%,然后分别贮藏于室温(25±2)℃、4℃、-20℃和-70℃的温度条件下,于贮藏0、60、180、300、360、520、730 d分别测定种子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并将种子于室内播种,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及播种1个月后萌发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种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高与根长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贮藏至360 d时,4种温度均能较好地保持种子活力,相互之间差异不明显;至730 d时,4℃、-20℃和-70℃的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室温,-70℃的贮藏效果最佳。[结论]枫香种子在含水量10.54%时,若贮藏时间在360d以内,则室温贮藏即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若贮藏时间进一步延长,则需要采用低温进行贮藏;贮藏730d时,4℃、-20℃和-70℃均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其中,-70℃的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用对比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储藏方式、播种时间、种子处理方式、播种基质对凤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发芽影响差异显著。春节播种的凤丹发芽率为0,用200 mg·l-1GA3处理和用40℃温水浸泡处理的凤丹发芽率差异不明显,采收后沙藏至10月播种,沙壤混合基质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红豆树种子采取不同催芽处理方式进行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豆树种子在播种前进行破皮+冷水浸泡处理,发芽率明显高于不进行催芽处理和单用60℃温水浸泡处理的种子,分别高出87.8%和41.9%;在出土时间上,破皮+冷水浸泡处理的种子比不处理和单用60℃温水浸泡处理的种子要早,分别早了24d和11d;发芽结束时间上,破皮+冷水浸泡处理的种子比不处理和单用60℃温水浸泡处理的种子少63d和30d;平均苗高分别高出29.2%和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