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壳至3周龄的幼鹅称雏鹅。此阶段需要供温,并以人工喂养为主,逐渐过渡到放牧饲养。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种鹅的饲养期包括产蛋期和休产期。加强种鹅的饲养管理,以保证定向培育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以后种用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鹅在一昼夜内所采食的各种饲料称为日粮.日粮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数量及其相互比例能满足机体的需要的叫全价日粮.根据饲养标准选取不同数量的数种饲料相互搭配,使之满足鹅营养需要的工作即称为日粮配合.日粮配合是养鹅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日粮配合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标准化饲养和经济合理地利用各种饲料资源,而且关系到鹅的健康、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雏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3周龄前雏鹅饲养管理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雏鹅主要是指孵化出壳后到1月龄内的小鹅,提高雏鹅的成活率是养鹅生产成功的关键,也是养鹅生产过程中的难题.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羽毛(绒)不仅是鹅的防寒保暖和保护体表的组织,更是鹅业生产的重要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了解鹅羽毛(绒)的生长发育和脱换规律以及相关因素对羽毛(绒)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掌握调控羽毛生长的措施,有助于指导鹅业生产实践。文章综述了子鹅羽毛的生长及脱换的自然规律,讨论了饲料营养、遗传、环境和管理、内分泌等因素对羽毛生长发育的影响,阐述了结合羽毛生长发育规律在育雏温度调整、子鹅饲料配制、子鹅日常管理、出栏时间确定等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为养鹅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全部饲养管理的基础,为此,笔者现将雏鹅的育雏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各类猪配合饲料的营养标准猪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70%左右,合理的配制、使用饲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饲料中摄取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猪,对各类营养物质数量和比例的需求量不同,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1.
鹅肥肝生产是将发育到一定阶段、生长发育良好的肉用仔鹅,在短期内采用人工强制填饲大量能量饲料,进行快速育肥,使鹅的肝脏在短期内蓄积大量脂肪等营养物质而迅速肥大来生产肥肝的方法. 1填饲鹅种的选择 生产鹅肥肝应选用体型大、生长快、易肥育、颈粗短、胸深宽、耐填食、体质健壮、产肝性能好的鹅品种或品系.品种是生产肥肝成功的因素之一,不同品种的鹅生产肥肝的性能不同,选择国内、外著名的鹅肥肝生产品种或肉用型杂交品种.我国的狮头鹅生产鹅肝平均重量达706克,但其繁殖力却很低,且分布区域局限,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因此,在鹅肥肝生产中,常采用狮头鹅的种公鹅与产蛋性能好的品种母鹅进行杂交,培育出既产肝性能好,繁殖力又强的杂交品种,来发展鹅肥肝生产.填饲鹅体重为3.8~4.5千克,70~90日龄的公、母鹅兼可.7~9月份因气温太高,不利肥肝形成,故不宜填饲.  相似文献   

12.
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种鹅饲养管理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其繁殖性能、繁衍更多的健壮后代。种鹅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已经完成,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开始发情,第二次换羽结束,这一阶段能量和养分的消耗主要是产蛋。因此,饲养管理必须围绕产蛋、配种和防疫进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到4周龄内的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将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雏鹅是指刚出蛋壳至30日龄内的鹅,其生长发育快,消化能力弱,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产性能。具体归纳起来,对于雏鹅的饲养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成鹅的生产性能,所以说雏鹅的饲养管理是鹅整个生长期饲养管理的基础。1准备育雏育雏前,应准备好育雏室、加温设备和育雏用具。育雏室要保温、干燥、清洁、光照充足、通气良好。  相似文献   

16.
雏鹅一般是指从出壳到28日龄的小鹅。雏鹅的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不强,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对外界温度的变化适应力很弱,并且抗病力差。所以鹅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及其成活率,继而影响中鹅和种鹅的生产性能。1育雏舍的准备新建鹅舍要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水电方便的场地,要有充足的水源和放牧场地。  相似文献   

17.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出壳后,便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由于雏鹅个体小,体质娇嫩,各生理机能尚不完善,抗寒、抗病力差,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这时期雏鹅生长速度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如果管理不当还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因此,雏鹅阶段的饲养与管理,不仅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将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应抓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18.
雏鹅一般是指从出壳到28日龄之间的小鹅。雏鹅具有生长发育快、消化道容积小、肠胃收缩力弱、消化能力不强、绒毛稀少、抗病力差等特点,且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对外界温度的变化适应力很弱,特别是对低温、高温和剧变温度的抵抗力很差,因此,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定安鹅及其杂交后代的生长规律,为其提供更科学的饲养方案,以满足其各阶段不同生长发育需要,发挥最大生产性能,试验选取定安鹅、浙定F1代(浙东白鹅♂×定安鹅♀)、阳定F1代(阳春鹅♂×定安鹅♀)公母鹅各50只,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分别测定其每周体重,并采用Gompertz非线性生长模型对其生长发育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定安鹅及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曲线与Gompertz模型拟合良好,拟合度在0.99以上;定安鹅与浙东白鹅及阳春鹅的杂交后代生长性能较定安鹅均有较大提升,生长周期也明显缩短。说明用Gompertz模型进行定安鹅及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曲线拟合可作为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鹅在一昼夜内所采食的各种饲料称为日粮。日粮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数量及其相互比例能满足机体的需要的叫全价日粮。根据饲养标准选取不同数量的数种饲料相互搭配,使之满足鹅营养需要的工作即称为日粮配合。日粮配合是养鹅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日粮配合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标准化饲养和经济合理地利用各种饲料资源,而且关系到鹅的健康、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一)日粮配合的基本原则合理的配合日粮,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选择合理的饲养标准:各种饲养标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相对合理的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