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秀芹 《蚕桑通报》2011,42(3):45-46
在农村蚕桑生产服务时,听到最多的、也是广大蚕农最关心的就是蚕病。养蚕用药包括用于养蚕生产的蚕室蚕具、蚕种卵面、蚕体蚕座消毒、蚕病预防与治疗和调节蚕生长发育等的各类化学药品及其制剂。笔者在基层工作中常见到蚕农有加大用量等错误用药或滥用药物的情况,影响家蚕的健康。现就当前蚕农在生产中对蚕病用药存在的误区谈点个人意见,以供同...  相似文献   

2.
<正>蚕在饲养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原的侵害,引发各种蚕病,造成损失.为了控制蚕病,增加养蚕收益,人们经过多年的探求,发现了若干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蚕病的药物.但在生产实践中,蚕农用药步入误区者甚多.  相似文献   

3.
朱虎  柯仁明 《北方蚕业》2008,29(2):62-62
家蚕在饲养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源的侵害,引发各种蚕病,造成损失。用于预防蚕病发生和流行的药物品种多,功效与使用方法各异。正确用药,可以保全蚕儿健康,减少成本开支,争取蚕茧丰收。但在生产实践中,蚕农见病乱用药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出现了用药误区。  相似文献   

4.
严相顺 《四川蚕业》2002,30(4):34-35
家蚕在饲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原的侵害 ,诱发蚕病 ,蚕桑生产离不开消毒防病。随着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大多数蚕农有了良好的消毒防病意识 ,能够做到常规的消毒防病处理。然而蚕期季季消、蚕病期期有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在生产实践中 ,蚕农用药步入误区者甚多。1 蚕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 1 重视养蚕期中的防病治病用药 ,忽视养蚕期前后的药物消毒多数蚕农忽视环境消毒 ,忽视蚕病的潜伏期 ,不重视预防。特别是春蚕期 ,不少蚕农心存侥幸心理 ,以为经过了冬天会把病菌冻死了 ,养蚕前不进行药消 ,而使用药物进行回山消毒的近似于零。养蚕…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村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及劳动力工价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原蚕区原蚕饲育蚕农经济效益下降,降低了蚕农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微粒子病的防范意识。为了增加蚕农收入,提高蚕农积极性,杭州蚕种场组织相邻蚕农自愿组合,推行小蚕共育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于永霞 《广西蚕业》2005,42(2):49-50
近来,有许多蚕农来电反映:“养蚕最头疼的是每批五龄蚕都发生脓病,给蚕添食什么药都试过了,不管用”。现就这个问题做一下解答。蚕农说的脓病是指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广西蚕区经常发生的一种蚕病,养蚕户一旦发生这种病,非常难控制,往往出现批批蚕都发生脓病的现象。这里强调要控制住脓病蚕的发生,办法在于防而不是治疗。  相似文献   

7.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 ,无论什么季节 ,什么条件下养蚕 ,都有不同程度蚕病的发生和危害。在农村中 ,蚕农由于缺乏蚕病方面的知识 ,家蚕得病后对几种常见蚕病又不能正确及时识别 ,致使蚕病得不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控制 ,最终影响蚕茧产质量 ,给蚕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农村这一现状 ,笔者认为 :对广大蚕农普及几种常见蚕病的识别与防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1 蚕病的种类蚕病的种类可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传染性蚕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原虫病四大类 ,它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蚕体并在体内增殖而引起的病害 ,又可以通过病…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云南省新发展的蚕区蚕病防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对蚕农养蚕防病的技术培训、增强蚕农养蚕防病的意识、大力改善养蚕环境和配套硬件设施、避免蚕病发生及传播等实现新蚕区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议夏秋蚕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晏君 《四川蚕业》2003,31(2):40-42
说起饲养夏秋蚕,广大蚕农会自然想到,夏秋蚕不好养,蚕病多,蚕茧产量低。夏秋蚕为什么不好养?其原因是:夏秋蚕气候条件恶劣,病虫危害严重,桑叶质量差,养蚕环境留存病原多,易爆发蚕病。造成夏秋蚕单产低,蚕茧质量差,蚕农的经济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10.
熊小利 《蚕学通讯》2007,27(3):27-28
2007年夏蚕养殖中,偶遏大量虫灾,同时蚕期又遏高温多湿天气,给蚕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也受到一定打击.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浅析我区2007年夏蚕夏病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就原蚕户蚕饲育的优劣与蚕种产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饲育成绩好的原蚕死笼率低,羽化率高,单蛾产卵量、良卵率极显著优于饲育成绩差的原蚕。  相似文献   

12.
经过农村对比试验初步得出 ,春蚕期饲养秋用品种华丰·A5×白云和白·晨×华丰的产量与产值优于菁松×皓月 ,适宜于春蚕期饲养  相似文献   

13.
邱国祥 《广东蚕业》2001,35(1):51-52
根据广东省蚕学会2000年度学术活动计划,蚕种学组于2000年12月20~21日在清远召开了广东蚕种学科21世纪发展规划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我省各生产、科研、教学等单位的代表共15人。会议由省蚕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蚕种学组组长刘新国主持,省蚕学会秘书长毛铿祖、省蚕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惠华应邀参加会议。会议得到了清远  相似文献   

14.
谌伦富 《蚕学通讯》2002,22(1):59-60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落实 ,特别是桑树被确定为退耕还林植物 ,我市蚕业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我市的桑种几乎百分之百来自广东 ,全市平均每年从广东购进桑种万斤以上 ,价值三百万元人民币 ,这是一笔可观的资金 ,对于发展中的重庆蚕业来说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自有桑椹资源 ,自制桑种 ,它所产生的效益将养活一个中型的蚕业企业。笔者从事桑树栽培与管理数年 ,本场也屡次引进广东桑种沙二×伦 1 0 9,经数次对比实验 ,自制的桑种各项生产指标特别是实用发芽率并不比沙二×伦 1 0 9差。笔者现就自制桑种的方法介绍如下 ,供广大…  相似文献   

15.
李从波 《蚕学通讯》2006,26(1):28-29
蚕桑生产是我县农村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县传统农业的优势项目,曾为开县创造过辉煌业绩,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目前,国际丝绸行情不断上涨,我县的蚕桑生产却不容乐观。从近几年来,虽然蚕茧价格在不断上升,但发种量在逐年下滑,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经过农村  相似文献   

16.
赵方 《蚕学通讯》2007,27(1):37-38
奉节县地处三峡库区,距三峡大坝200 km多,立体气候明显;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和坚实的基础.蚕区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 000 m的山区,蚕农养蚕积极性高,以蚕茧质量好著称.目前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的情况下,全县发种稳中有升,2006年发种27600张,比2005年增长13.7%.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种是一种特殊的种子,在繁育蚕种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影响蚕种的质量和制种量.所谓蚕种质量包括张种卵粒数、卵粒大小、卵色匀整度,外观包装等外观质量以及蚕种的良卵率(充实度)、杂交率、蚁蚕孵化率、微毒率等内在质量.制种量是指克蚁制种数量或千克茧制种数量.二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是种茧育生产十分重要的两大指标.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是蚕种场赖以生存的内在要求,蚕种场只有以质优量足的蚕种去开拓市场才能求生存和发展,现根据我场的实际经验谈谈如何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的具体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规模饲养雄蚕 提高蚕农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养雄蚕是传统蚕业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雄蚕易饲养、食桑省、桑叶利用率高,能节约养蚕成本,且雄蚕产丝量多,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均高于雌蚕。雄蚕丝纤度细、偏差小,利于缫制高档生丝,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淳安县从2004年开始引进专养雄蚕品种,通过对比试验,对雄蚕综合性状、收烘特点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雄蚕茧质、效益均明显高于普通品种。  相似文献   

19.
章俊文 《蚕学通讯》2001,21(4):41-42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进程的加快,蚕桑产业化经营也如雨后春笋,呈现蓬勃生机.特别是租赁承包成片土地进行蚕桑规模开发经营的业主和大户不断涌现,成为了蚕桑发展的新亮点,开辟了蚕桑发展的新捷径.截止目前,我县蚕桑业主已发展到42户,经营面积达267公顷(约4000亩),部份业主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1 越年种的保护蚕种保护是指产卵到蚕种冷藏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管理。春制越年种这一阶段长达1 0个月以上 ,蚕卵生理发育上经历着受精———胚体形成———滞育———活性化的漫长复杂过程。蚕卵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并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蚕种保护的实质就是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控制来实现对蚕卵越年性的管理。蚕种保护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蚕卵越年性变化的进程 ,关系到蚕种质量的好坏。蚕种保护的要领在于通过对蚕卵各期的合理保护 ,使蚕卵滞育和滞育期后耐冷藏的累计日数大于产卵后到次年收蚁期间的天数。实验和实践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