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鸟 是 春 天的 声音 。 和煦 的 春光 拉开 了 爱鸟 周 的 序 幕,那些 可 爱的 小 生 灵 在蓝 天 下 翩 翩 起舞 ,自 由地 飞 翔。 当 “爱 鸟周 活 动走 过 25个 年 头 ,我 们 回 望 在 中 国的 蓝 天下,爱 鸟 护鸟 行 动已 成 为国 人 的 共 识 。 “我 为 小 鸟 搭 个 窝”,“我与 小 鸟 认 个 亲”,“我和 小 鸟有 个 约 ”表 达了 人 们对 鸟 的 关 爱 ,对大 自 然 倾 注 的一 片 深 情 。说 鸟 世 界 上 的 鸟大 约 有 9000多 种, 我 国 有 1000多种 , 可 以说 ,我 国 是世 界上 鸟 类种 数 的 大 国,居 于 第 4位 。 毫 无 疑 …  相似文献   

2.
何处闻啼鸟     
又到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季节。春困依旧,“啼鸟”却无处可闻。明代李渔说:“鸟音宜晓听。晓则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弄调,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又说:“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  相似文献   

3.
鹫鸟是什么鸟?鹫,乃雕也,“大雕也”。鹫鸟是对大型猛禽种类的一个总称。它系鸟纲,隼形目,鹰科,与雕类、隼类和鹰类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但属种各不相同。由于鹫鸟是天葬的最终执行者,从而倍受藏民的崇拜,并被誉为“神鹰”和“天神”。天山向导 两千多年前,早在我国著名的《山海经》中就留下了关于新疆天山鹫鸟的记载:“敦薨之山,其鸟多鸬鸠。”这里的“敦薨”即天山脚下的博斯腾湖,“敦薨之山”指的就是天山,“鸬鸠”指的就是以尸物为食的猛禽——鹫鸟。  相似文献   

4.
轰轰烈烈的候鸟行动结束了。10余万只候鸟在森林公安民警的解救下死里逃生活了下来。然而,这一行动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相当数量的鸟在被民警截获之际或未被民警截获时已经永远地停止了呼吸。三种方法:投毒、枪打、网粘全国每年有多少只鸟惨遭捕杀?相信没人能够说得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捕鸟“工作者”大多数都是农民,也正因为他们是农民,所以无法统计究竟有多少只鸟惨遭毒手。“农民捕鸟基本上有三种方法,一是枪打,二是网粘,三是投毒。”陪同记者采访的一位湖南森林公安民警说,“现在,在洞庭湖,那些违法…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那么,鸟类真的会说话吗?鹦鹉又是如何学舌的呢?  相似文献   

6.
说说鸟和隹     
刘绍义 《湖南林业》2014,(10):39-39
"鸟"是什么?"鸟"就是"隹";"隹"是什么?"隹"就是鸟。有人说,北方称鸟,南方称隹;有人说,张嘴称鸟,闭嘴称隹。《说文解字》说:"尾羽长的为鸟,尾羽短的为隹。"尽管事实上也不是尽然,但现代人多采用此说,故,"鸠占鹊巢"只能是长尾羽的"鹊",不能是短尾羽的"雀",雀巢鸠占了也没用,住不下。  相似文献   

7.
沅陵县林业公安分局凉水井林业派出所最近缴获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草,并将其分别放归大自然。1994年6月28日上午8时,一个约摸50来岁的农民用竹笼提着3只毛绒绒的鸟崽来到凉水井林业派出所,对林警们说:“我是到街上卖鸟来的,这鸟蛮好看,你们买不?”该所所长刘华及全兴华等干警将卖鸟人留下,立即请有关部门对鸟崽进行鉴定。经鉴定,该鸟系出生约半个月的草雏鸟,因其面部象猴,当地人故称“猴面鹰”,系江南珍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干警们经讯问卖鸟人,此人名叫王维孝,沉陵县张家滩乡王家村村民。雏鸟是当地一名妇女上山做工发…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春节,山东荣城天鹅湖畔一个小村子里的一户人家,住进了42位摄影爱好者。拍鸟,如今已是摄影者的一种时尚。可是,被这些拍鸟者手中的相机扼杀的鸟类,也在一年比一年大幅度的增加。一些爱拍鸟的人的心态,和真正爱鸟的人不一样。有人是越拍鸟,越不顾一切疯狂地拍鸟,有人是越拍鸟越深情地爱鸟。“疯狂地拍”,和“深情地爱”对鸟的态度,显然不同。周海翔——一个因拍天鹅而深情地爱上天鹅的“候鸟”,在如歌的行板中用情诠释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丹顶鹤是当今世界现存15种鹤类中最美丽、最被人们喜爱、知名度最广的一种。它在地球上已生活了千万年。在我国,自古人们多喜养之,史载东周时列国争雄,卫懿公(公元前668年-661年在位)好鹤失国,传为轶事。丹顶鹤是鹤类族群中的杰出代表,素有“中国著名的文化鸟”之称。它是“吉祥、长寿”、“幸福、忠贞”的象征。以下是中国人给予丹顶鹤的种种美誉称号:丹顶鹤是吉祥、幸福之鸟;爱情忠贞鸟;典雅飘逸的舞蹈皇后;瑞寿之鸟;中国著名文化鸟;生态环境指示鸟;最古老的活化石;“湿地之神”。  相似文献   

10.
说说鸟和隹     
<正>"鸟"是什么?"鸟"就是"隹";"隹"是什么?"隹"就是鸟。有人说,北方称鸟,南方称隹;有人说,张嘴称鸟,闭嘴称隹。《说文解字》说:"尾羽长的为鸟,尾羽短的为隹。"尽管事实上也不是尽然,但现代人多采用此说,故,"鸠占鹊巢"只能是长尾羽的"鹊",不能是短尾羽的"雀",雀巢鸠占了也没用,住不下。不管怎么说,"隹",是鸟的另一种称呼,毋庸置疑。可不是吗?一个鸟称一只(隻),一对鸟一双(雙),"双(雙)"的繁体就是两个隹一个言,雌雄互答,  相似文献   

11.
我区一年一度的“鸟节”和“爱鸟周”即将到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确定,以后每年原定二月二十二日的“鸟节”改为三月二十日;原定的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的“爱鸟周”日期改为三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搞好“鸟节”和“爱鸟周”活动,保护鸟类,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鸟类直接和间接都给人类  相似文献   

12.
尹仲生 《云南林业》2003,24(2):25-25
“憨丁桩”为何物?鹳也。鹳鸟形状像白鹤,嘴长而直,羽毛灰色、白色或黑色,生活在水边,吃鱼、虾等。鹳觅食时常将一只脚缩在腹部下,另一只脚站在水中,半天不动一下,就像一截木头插在地上一样,发现鱼、虾时才猛地一啄。建水人常借鹳鸟的这种觅食形态挖苦某人傻乎乎的不勤快,行动不机敏,就说你怎么像“憨丁桩”一样。过去,在建水坝子中常见的鹳鸟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灰鹳,所以又称“大憨丁桩”,这大概可以说是建水人的鸟文化吧。上世纪70年代以前,常见这些“憨丁桩”们或自由地翱翔于蓝天白云下,或觅食于收割后的稻田里、水库边,那时城里人只要走…  相似文献   

13.
与鸟为善     
鸟,在人类的生活圈子中极为常见。据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即发轫于他所观察到的海鸟的变异。至于我们中国人,对鸟也情有独钟。上古时期,就有不少以“鸟”(如昆鹏和凤凰)为图腾的部落,周王朝甚至演绎出一套简狄吞食鸟卵而生文王的神话故事,这实际上是把自己看作“鸟”的传人了。  相似文献   

14.
鸟与鸟文化     
鸟与鸟文化□李盛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带来了春天的音韵、春天的色调。它不愧为林间的“歌手”、云间的“花朵”、春天的“使者”。鸟成为文学艺术描写的对象,由来已久,在诗歌中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共305篇,其中提到鸟的就有70多...  相似文献   

15.
鸟类是人类之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展爱鸟护鸟活动,这可以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自从1982年美国将“鸟王”北美秃鹰选为国鸟以后,已有二十多个国家确定了本国的国鸟。危地马拉于1872年把最美丽的鸟——克沙尔鸟定为国鸟。日本民众对绿雉具有深厚的感情,日本国会于1947年通过法令,把它命名为  相似文献   

16.
桂苑有鸟。鸟喜桂苑,我爱鸟鸣。 桂苑是家乡小镇的一景。有了桂苑,家乡就被抹上一层轻快活泼的甜蜜。人与人越来越亲密无间,自然与人也愈来愈和谐至诚。 桂苑不大,却是我的乐园。每天的早练无论如何都是要入苑进行的。除此而外,便是利用闲暇同乡民入苑看花赏鸟和读听鹛啼莺鸣。 记得一位诗人说过:猎枪亮了,鸟儿泣走了;猎枪朽了,鸟儿唱来了。桂苑里,摆挂了上百个“鸟屋”,来此安家落户或旅游或度蜜月的鸟朋羽友还真不少呢。 与鸟为友,便知鸟语。 春燕衔泥桂苑,情歌最具韵致:“山山水水青青绿绿此地正好行婚礼──呀!”“亲亲…  相似文献   

17.
谢浩 《中国林业》2019,(9):30-37
有人说,杜鹃花在古代文学中不受重视,跟梅花、梨花、桃花没法比,属于边缘物种。我将信将疑地查了一下,发现这个说法不正确,杜鹃花在古代诗词中出现次数并不少。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宣城见杜鹃花》里写到:“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其中的“子规”是杜鹃鸟的别称,让一句诗里有了两个“杜鹃”。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尊敬“父母”和爱护“子女”动物中也蔚然成风。“母子鸟”生活在格陵兰岛,“母子”互相牵挂,千里相随。如果母鸟被逮住,那么用不了多久,他的“子女”一定会飞来寻找鸟妈妈。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我去过除西藏以外的各个省份。野外工作涉及城乡、草原、森林和各种类型的湿地。不要说用“傻瓜”相机拍照“野鸟”,就是使用 200毫米以下的变焦镜头也很难拍到一张理想的“野鸟”照片。在我国,“鸟类不容易接近”,人们已习以为常。偶尔遇到一些鸟不怕人,还常常认为是“傻鸟”,担心其将来的命运。   “中国境内的鸟类缘何怕人 ?” 1999年 11月 2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鄱阳湖畔的哀鸣”,记录到几十只野鸭,甚至国家保护鸟类大天鹅、白额雁惨遭杀害的镜头。面对如此血淋淋的情景,鸟类怎能不怕人 !  就全国…  相似文献   

20.
乌鸦与麻雀     
乌鸦与麻雀岳春恩长期以来,乌鸦声名狼藉,背着恶名,被人视为“不祥之鸟”。说什么:“老鸹叫,祸来到!”究其原因,完全是人们“以貌取鸟”所致,因为乌鸦长相丑陋、叫声凄历。其实,这是冤枉了乌鸦,乌鸦不仅对入无害,它还是消灭害虫、鼠类的益鸟呢。乌鸦是杂食性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