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硅是继氮、磷、钾之后,被确认为植物生长的第4大元素,在国外已于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认识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硅肥是一种含硅酸钙为主的可溶性矿物肥料,具有无毒、无味、无腐蚀及不易流失等特性。在我国果树生产中,硅肥还未得到广泛应用。现就硅肥的作用和在果树上的应用做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2.
石灰岩旱地果园生草对果树叶片生理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5 ̄1998年在山西省平定县理家庄村果园进行了生草覆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种植鸭茅和无芒雀麦,能明显提高叶片生理活性,使新梢不同部位叶片百叶重增加4.75% ̄33.9%,单叶面积增加16.26% ̄29.6%,叶绿素含量增加7.07% ̄20.37%,光合速率提高13.07% ̄27.26%,暗呼吸速率提高2.76% ̄17.53%;不同枝类叶片百叶重增加4.60% ̄13.24%  相似文献   

3.
土面覆盖剂是一种化学乳状剂、喷洒地表后,具有提高土壤温和抑制土中水分蒸发的作用,有利于早春蔬菜的生长。我们利用需覆盖剂在春露地黄瓜上试验,结果表明,在5 ̄10cm的土壤层温度可提高0.35 ̄1.2℃;土壤含水量能保持在10.09 ̄11.07%;黄瓜植株长势优于对照,产量比对照高43.6 ̄60.8%,比地膜覆盖的3.4 ̄13.7%。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植物动力2003(简称PP2003)在果树上应用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增强树势,叶面积增加35.5%,叶绿素增加28.0%,叶厚增加5.1%。光合强度提高2.15倍,改善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3.5%,含糖量提高1.0% ̄2.0%,全红果比例增加29.8%,提高产量,坐果率提高13.8%,单果增重12.3 ̄41.0g,增产8.1% ̄26.6%。  相似文献   

5.
塑料薄膜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薄膜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唐梁楠(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据《中国农业年鉴》报道,1991年我国果树面积已达到531.78万hm’(公顷),水果产量为2176.1万t(吨),分别比1980年增长1.98倍和2.2倍。果树生产的...  相似文献   

6.
十八种果树盐害症状与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马凯  顾平 《果树科学》1997,14(1):1-5
1989 ̄1991年春季将18种果树苗木栽植于盛有脱盐土的盆中,6月中旬加盐处理,使土壤含盐量分别达到0.2%、0.3%、0.4%、0.5%。结果表明,各树种出现的盐害等级与土壤含盐量及胁迫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多元回归关系,初步判定18种果树耐盐强弱依次为石榴,银杏,无花果,杜梨,君迁子,枇杷,葡萄,中国樱桃,毛桃,毛樱桃,李,杏,梅,山楂,枣,板栗,猕猴桃和刺梨。  相似文献   

7.
PBO在果树上的应用效果已有若干报道,现再摘发几个省(区)的增效实例,以供推广之据。1、江苏省张家港市包基果园的藤稔葡萄在花后喷了3次80倍PBO,产量、穗重、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效益同步大幅度增长,6667m2产20825kg,平均穗重575g,粒重221g,可溶性固形物162%,分别比对照增长792%、769%、444%和3483%,1998年单性果较多,占26%~60%,PBO促进单性果的发育效果尤为突出,平均粒重215g,比对照123g增长7622%,日前经江苏省苏…  相似文献   

8.
西洋镇水蜜桃生产推广与市场开发陈亿顺,陈秀莲,詹述辉(福建省永安市经作站366000)(西洋镇农技站)西洋镇是我省水蜜桃生产地。1994年,全镇水蜜桃面积586hm2,产量2915t,分别占果树总面积、总产量的39.4%和47.4%。水蜜桃产值466...  相似文献   

9.
钙渗透对甜樱桃果实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减压渗Ca ̄(2+)能够明显增加甜樱桃果实中Ca ̄(2+)含量。果实中Ca ̄(2+)含量与贮藏后期维生素C含量成显著正相关,而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关。Ca ̄(2+)能够抑制果实中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活性,并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Ca ̄(2+)含量与PPO活性成显著负相关。Ca ̄(2+)处理果实腐烂率比对照降低38.8%-100%,褐变率降低13.38%-45.23%。  相似文献   

10.
葡萄使用新型果树促控剂PBO的效果PBO是一种新型的果树促控剂,经几年在葡萄上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安徽歙县宋村试验,喷施PBO的8年生巨峰葡萄,平均667m2产量达到2595kg,比对照的1870.5kg增产38.73%,而且提高品质,增加了...  相似文献   

11.
富士苹果AFLP体系的优化及其在鉴定早熟芽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富2号’苹果为材料,采用优化的AFLP技术对其早熟芽变与母株进行初步研究,筛选了64对引物,其中43对引物扩增结果理想,共产生了2,700条带。有4对引物在芽变与母株之间产生了7条差异片段,主要集中在350~800 bp之间。研究表明早熟芽变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同时也说明利用该体系对苹果芽变进行分析和鉴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樱桃叶片对PP333吸收、运转及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4)C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观察定位施用PP333后樱桃植株营养生长的反应,研究了樱桃叶片对PP333的吸收、运转及分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叶片不仅能大量地吸收药物,而且可以大量地迅速向外运转,8天中吸收量和运转量分别占施用量的87.7%和81.8%。吸收量和运转量的变化与时间的相关均为高度的渐近曲线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Y=93.0-84.8(0.987)~x和Y=86.0-79.1(0.986)~x。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对桃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世平  贾惠娟 《园艺学报》1993,20(2):139-144
  相似文献   

14.
春色叶树种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春色叶树种的介绍以及植物造景特点的分析,归纳总结了春色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要注重春色叶植物生物学特性及美学特性等应注意的问题,为以后春色叶树种的园林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吲熟酯对本地早柑桔疏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三玉  何如宾 《园艺学报》1990,17(3):191-196
在6年生枳砧本地早盛花后30天,树冠喷布50~400ppm吲熟酯(5-氯代吲唑-8-醋酸乙酯)的疏果率达6.2~30.6%,疏果程度与使用浓度呈线性正相关,果实提早9天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增加0.6~1.0%,含酸量提高0.01~0.12%,增进了果实风味,同时果皮减薄 1~4 mm,可食率增加1~4%,其中以100ppm的效果最佳,200ppm次之。据100ppm处理果果汁测定还能增加氨基酸种类及与果实成熟密切相关的赖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盛花后60、80天喷布吲熟酯100ppm均有疏果的作用,但盛花后80天喷布疏果作用较低,两者的果实转色期仅提早5天左右,果实品质不及盛花后30天的各处理。从疏果程度与果实品质两方面考虑,生产上应选盛花后30天喷布吲熟酯100~200ppm为宜。  相似文献   

16.
利用~(14)C 的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宏观自显影法和测量法观察~(14)C 的分布,研究了樱桃茎吸收的 PP333在植株中的运转方向和途径.结果表明,地上部施用的 PP333,不仅能经木质部随蒸腾流向上运转,到达枝端,也可经韧皮部向下运转,累积在根中.  相似文献   

17.
壳寡糖在早熟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是一种植物诱抗剂,在植物生长调节及诱导植物抗逆性和抗病性等方面显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试验研究发现,在早熟梨生产中喷施壳寡糖50mg.L-1,可明显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减少落果,防止梨树早期落叶,单株产量提高18.5%以上,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8个百分点以上,对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3~4 a生野生毛葡萄两性花品种“野酿2号”为试材,研究比较了冬剪和夏剪技术对野生毛葡萄坐果率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干”字整形法不适于该品种,顶端萌芽和生长优势极强.生产上对2~3 a幼龄树冬剪可采取7芽以上中长修剪法,夏剪结果枝留穗数与末穗前留叶数比例以1∶(1.5~2.5)为佳,可获得50%的收果率.4a以上成龄树冬剪宜采用3~6个芽中短剪法,夏剪穗叶比则以1∶3为好,可获得30%的收果率.花前副梢留1叶摘心,副梢全留或只留末穗前全部副梢,收果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针对乌鲁木齐市主要道路绿化现状,就植物种类、季相搭配、植物配置模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道路绿地主要有绿化植物92种,其中乔木类49种、灌木类21种、花卉类22种,还有部分草本及藤本植物.调查发现,道路绿化以乔木为主,但美化树种不多,出现频度最高的10种乔木,没有1种既观花又观叶的种类;季相搭配做到了四季变化,但春、冬季景观薄弱;植物配置垂直结构共3种类型,其中具3~4层结构的占50%.提出:今后应增加季相、色相变化感强的观花或观果乔木树种,调整乔、灌树种比例,适当增加花灌木与宿根花卉的种类与数量,此外,不同道路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首先应与道路的性质和功能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0.
2011—2012年采用盆栽苗人工接种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贡柑产区近年为害严重的黑腐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 citri)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其病原菌可以从没有伤口的叶面侵入,但更易从伤口入侵;贡柑和默科特桔最感病,其次是椪柑和南丰蜜桔,在有伤口和连续下雨的条件下马水桔、沙糖桔和温州蜜柑的嫩芽也偶被感染,橙类、柚类、柠檬和金柑抗病。在田间,贡柑、默科特桔最感病,其次是南丰蜜桔、椪柑,马水桔、沙糖桔、温州蜜柑未见发病。刚抽发的嫩梢和幼果易感病,组织越嫩越易感病,老叶、成熟果实感病少,幼树和刚结果树以及嫩梢多的树发病重。该病原菌孢子萌发需要高湿,下雨、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夏梢发病最重,其次是春梢和幼果,秋梢发病轻。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只要下雨和温度达到15~30℃,1~3天即可显症,病斑沿着叶脉快速扩展。发病快、扩展快是其难防治的最大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