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夏宁 《草地学报》2001,10(3):47-51
在滨海盐碱地区,水分、盐分的胁迫,使草坪草体内矿质营养失衡,生长势减弱,在秋季即使轻微水分胁迫,都会使草坪草休眠提前,绿色期缩短.试验发现:秋冬季给高羊茅施用尿素或EDTA-Fe都可以改善其绿色度,增加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延迟草体进入休眠,并能加快春季返青的速度,但尿素和EDTA-Fe的交互效应在本试验中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为主的混播草坪喷施EDTA Fe,施用量分别是叶面喷施0.6L/m2、0.8L/m2、1.0L/m2、1.2L/m2,结果表明:喷施EDTA Fe可以改善草坪绿色度,增加草坪草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并且能加快春季返青速度,不同的EDTA Fe喷施用量其作用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对冷地型草坪草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Fylking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Target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Cindy紫羊茅(Festucarubra)的幼茎和幼根在不同的干旱条件下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性生理指标变化。试验结果发现,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草坪草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逐步增多的趋势;在同等干旱条件下,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增加量大于茎叶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增加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POD在草坪草受干旱胁迫时,能清除体内过量的活性氧,维持代谢平衡从而使草坪草在一定程度上忍受、减缓或抵抗不良环境的胁迫;草坪草幼苗的不同器官对干旱胁迫的反应不同,幼茎的耐脱水能力大于幼根;通过试验发现,SOD和POD酶活性可作为鉴定草坪草品种抗旱性大小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 经研究发现播种前给牧草种子接种真菌就可防止毛长蝽危害几种草坪草。这是由于真菌内生在一些草坪草体内如多年生黑麦草和苇状羊茅不但不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且还使其具有抗毛长蝽等草坪草害虫的意外效果。  相似文献   

5.
冷季型草坪草耐寒性强,绿期长,观赏效果好,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气候过渡地带的公园、运动场及草坪中。但由于冷季型草坪草耐热性差,夏季高温会引起草坪草的一系列生理代谢过程紊乱,从而使其表观质量下降,病害频发,草坪休眠、枯黄甚至死亡,影响草坪观赏或运动功能的发挥。本研究从生理和分子机制两个方面,重点综述了冷季型草坪草在高温胁迫下碳代谢、抗氧化代谢、激素代谢、耐热基因和转录等方面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冷季型草坪草耐热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的冷季型草坪草耐热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枯草层对草地早熟禾草坪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草坪不同累积厚度下枯草层对水分的拦截程度及在水分充足供应和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蒸散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枯草层能大量截留外来水分,并随着厚度的增加,截留量增大;水分充足供应条件下,无枯草层累积的草坪蒸散量更大;在胁迫处理下,有枯草层累积的草坪相对蒸散率先表现出下降趋势,此时土壤水势为-40 kPa左右,无枯草层累积的草坪在土壤水势达-50 kPa时才开始下降,表明有枯草层累积的草坪更容易发生水分亏缺;当草坪出现明显胁迫症状后,无枯草层累积的草坪蒸散量较大.  相似文献   

7.
灌溉量对草坪草地上、地下植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灌溉与草坪草地上及地下植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坪草的生长速度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增加,草坪草的生长具有时滞性,生长模式遵循"慢-快-慢"的规律;整个生长期内草坪草修剪植物量大小顺序为: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与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叶片含水量与土壤储水量之间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轻度水分胁迫下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对水分的敏感性,黑麦草最强,高羊茅最弱;地下植物量最大值出现在春季,秋季为根系的恢复生长期;轻度水分胁迫有助于根系的生长,充足水分条件不利于高羊茅根系生长;根系的空间分布呈乘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叶面施铁对假俭草草坪绿度与品质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假俭草对Fe缺乏非常敏感,容易出现缺Fe症状。试验在不同季节对叶面施不同浓度的Fe、N+Fe后, 通过测定叶片内Fe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及草坪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夏秋季叶施Fe使草坪叶片变短变窄变厚,草坪高度自然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使草坪质地变细、均一性增加、颜色深绿,提高了草坪的品质,也使根系分布范围扩大,增加了假俭草抗旱性,Fe浓度应该低于0.8L/m~2;在秋季叶施Fe可以改善草坪的绿度,延长草坪的绿期,N+Fe效果好于单独施Fe,其最佳浓度为N4 g/m~2+Fe0.6 L/m~2。  相似文献   

9.
假俭草对Fe缺乏非常敏感,容易出现缺Fe症状.试验在不同季节对叶面施不同浓度的Fe、N+Fe后,通过测定叶片内Fe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及草坪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夏秋季叶施Fe使草坪叶片变短变窄变厚,草坪高度自然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使草坪质地变细、均一性增加、颜色深绿,提高了草坪的品质,也使根系分布范围扩大,增加了假俭草抗旱性,Fe浓度应该低于0.8 L/m2;在秋季叶施Fe可以改善草坪的绿度,延长草坪的绿期,N+Fe效果好于单独施Fe,其最佳浓度为N4g/m2+Fe0.6 L/m2.  相似文献   

10.
品种与冬季覆盖对狗牙根耐寒性和根茎水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温带,草坪管理者利用狗牙根建植草坪主要关心其越冬率。由于狗牙根对初冬低温很敏感,直到仲冬其抗寒性才能达到最大。因此利用防寒覆盖的管理可以减轻冻害,并能促进休眠后的生长。本项研究在田间进行,历时3年。每年12月初用粘胶纤维聚脂覆盖草坪,5月末搞通上覆盖物。本文探讨了覆盖对狗牙根耐寒性和根茎水分含量的影响,并对8个选育品种的耐寒性差异进行了评定。用电解质渗漏法和2,3,5-三苯四唑氯(TTC)还原法  相似文献   

11.
王雷  王堃  白恒勤 《草地学报》2008,16(2):135-140
研究我国北方地区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暖季型草坪草的代表)和高羊茅(Fescue arundinaces Schreb.)(冷季型草坪草的代表)冬季休眠中生理变异过程,揭示其物质变化的共同规律。结果表明:根系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呈前期增长缓慢,后期积累迅速的趋势;SOD与MDA为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根系中的IAA、GA趋于减少,ZR、ABA逐渐增加;在强烈干扰情况下,内源激素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同时阐明冷、暖季草坪在叶绿素含量变化、营养物质储存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暖地型草坪草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的抗寒性,延长其青绿期,设置了4个不同乙二胺四乙酸铁-钠(EDTA-Fe)剂量(1、5、10和15 mL/L),对盆栽假俭草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在低温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假俭草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而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暖地型草坪草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的抗寒性,延长其青绿期,设置了4个不同乙二胺四乙酸铁-钠(EDTA-Fe)剂量(1、5、10和15 mL/L),对盆栽假俭草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在低温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假俭草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而其相对电导率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不同剂量EDTA-Fe处理,提高假俭草抗寒效果不同,其中,以10 mL/L EDTA-Fe处理效果最好,可延长假俭草青绿期达15 d。  相似文献   

14.
陈国祥  黄海  陈艳  柳茜  苏茂 《草业科学》2007,24(12):44-48
2005-2006年通过对11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等方面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秋眠级品种在凉山亚热带地区能顺利越冬越夏,3-5月能顺利开花结实,种子成熟率高;其生长速度和产草量均是非秋眠级>半秋眠级>低秋眠级,主要差异表现在秋冬季,再生速度和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凉山亚热带地区宜种植非秋眠性的苜蓿品种(如四季绿、WL414、盛世)及部分适应性好、产量高的半秋眠级品种(如威可),低秋眠级品种在该地高海拔区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秋眠时期秋眠型和非秋眠型苜蓿(Medicago sativa L.)顶芽中各自特异表达蛋白,鉴定其在苜蓿生长和秋眠中的功能,同时证明常规高通量筛选差异蛋白不包括特异表达蛋白,本研究拟分析秋眠时期秋眠1级苜蓿标准品种'M averick'和9级苜蓿标准品种'Cuf101'顶芽蛋白质组结果中各蛋白在两品种顶芽中是否...  相似文献   

16.
灌溉与草坪草地下植物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灌溉量与草坪地下植物量的关系及地下植物量动态变化、根系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三种草坪草中,高羊茅抗旱性最强,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最差;地下植物量最大值出现在春季,秋季为根系的恢复生长期;轻度水分胁迫有助于根系的生长,充足水分条件并不利于高羊茅根系生长;根系的空间分布呈乘幂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13~2017年在海河平原区对35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从生育期、越冬率、枝条数、冬前株高、株高、茎叶比、草产量、饲用品质等方面开展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海河平原区,随着苜蓿秋眠级数的降低,有返青期提前的趋势,秋眠级越高,返青期越晚;大多数品种第4~6茬开花现象不明显。高秋眠级品种越冬率、单位面积枝条数、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1);株高和冬前株高表现相反:秋眠级8级以上苜蓿品种秋播第1年越冬率仅有40%左右,这类品种越冬存在较大风险。相关性分析表明,秋眠级与冬前株高、株高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越冬率、枝条数、CP、RFV极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越冬率和冬前株高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0、0.86,相关性最强。综合分析在海河平原区适宜秋眠级为3~5级,该试验中适应性较好的苜蓿品种为甘农3号、甘农6号。  相似文献   

18.
对3种不同秋眠类型9个苜蓿品种进行晚秋的最后一次刈割试验,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对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月10日刈割的不同秋眠类型的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9月20日、9月30日和10月10日刈割的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都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都在翌年3月下旬达到最大值;对照中,不同刈割时间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分别在10月20日和翌年3月下旬达到最大值,说明在10月20日左右,晚秋温度的变化对于苜蓿的伤害相对较大,同时在翌年返青时,丙二醛含量增加,可能与苜蓿返青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北京地区的表现进行观测,并对主要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秋眠级不同其春季生长速度、秋季生长速度、产草量及越冬率都有明显的差异,秋眠级高的品种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但越冬率低、秋眠级低的品种与之相反;地温也影响苜蓿生长速度;茎叶比与鲜干比各品种之间无明显变化,但与茬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