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马铃薯芽对平菇菌丝生长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前青  刘伟  熊显杨  胡勇 《食用菌》2004,26(3):9-10
本试验用含不同马铃薯芽浓度的PDA培养基在试管中培养平菇菌丝体。结果表明:马铃薯芽在较低浓度就能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尤其在5%马铃薯芽浓度的PDA培养基中能使平菇菌丝生长大大加快,而在较高浓度时却抑制菌丝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液体摇瓶培养平菇菌种的生理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温海祥  张景文 《食用菌》1998,20(1):20-21
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了液体摇瓶培养平菇菌种过程中,培养基C/N、pH、摇床振荡频率、光照强度等理化因子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建立有参考价值的液体摇瓶培养平菇菌种的培养条件指标:摇床振荡频率90r/min(往复式摇床),培养基碳氮比50~70:1,pH5~7,黑暗条件。对液体摇瓶过程中糖的作用及培养液pH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应用的对比试验,建议菌种厂推广液体摇瓶培养技术生产菌种,并将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结合应用,发挥液体菌种菌龄一致、生活力强和固体菌种保存期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麦芽汁液体培养基培养蜜环菌获得菌丝体,采用麦芽汁半固体培养基培养蜜环菌获得蜜环菌菌素、皮壳状菌丝和子实体。以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HPLC—DAD)比较四种菌体的甲醇提取物的成分差异。液体培养的蜜环菌菌丝体与固体培养的蜜环菌菌素、皮壳状菌丝和子实体的蜜环菌素类成分有明显差别。图谱分析表明,菌素与皮壳状菌丝的成分接近,与子实体和液体培养菌丝体之间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4.
以平菇615为供试菌株,以菌丝体干重、菌球平均直径、菌球形态及菌球平均数量为考察指标,筛选出3个平菇菌丝长势较好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结果 表明,配方3(玉米粉15g,麸皮15 g,红糖7.5 g,葡萄糖5 g,蛋白胨0.75 g,磷酸二氢钾0.75 g,硫酸镁0.375 g,水+滤液500 mL)培养的液体菌种接种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于玉米芯栽培的高产纤维素酶的平菇菌株。以18种平菇菌株为供试材料,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法、刚果红杯碟快速筛选法,以不同平菇菌株在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率、菌落直径、菌丝生长指数、变色圈直径、酶指数为指标,研究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株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平菇菌株菌丝均可生长,但菌丝生长曲线差异显著,3302长势最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1.28mm·d-1和56.39,变色圈最大,直径为41.67 mm。18个平菇菌株中,最适于玉米芯栽培的平菇菌株为3302。  相似文献   

6.
通过固体斜面培养和液体摇瓶培养,对收集的四个灰树花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灰3和灰4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菌丝长速快、长势致密;灰3在液体摇瓶培养时菌球密度高、菌球直径小、菌丝生物量多、粗多糖含量高。  相似文献   

7.
水葫芦在平菇菌种培养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超  彭帅  高兆银 《食用菌》2010,32(2):34-35
用鲜水葫芦的叶、叶柄、根部分代替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培养平菇菌种,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水葫芦根的效果最好,均促进了菌丝的生长。在液体培养状态下,添加2/3水葫芦根的效果最好。在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中,在对照(CK)配方的基础上添加了水葫芦不同部位的材料,均能促进平菇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8.
不同无机盐对平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邱奉同  刘培 《北方园艺》2007,(10):216-218
以高粱粉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在其中分别添加5种常见无机盐:KH2PO4,MgSO4,ZnSO4,NaCl,CaCl2,每种无机盐设计5种不同浓度,测定平菇母种菌丝体在不同浓度的无机盐中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0.3%KH2PO4、0.45%MgSO4、0.5%ZnSO4、0.9%NaCl对平菇生长最有促进作用,而低浓度的CaCl2对平菇菌丝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aCl2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几种含氮盐对平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DA培养基中添加了不同浓度的Ca(NO3)2·4H2O、 KNO3、(NH4)2SO4、 NH4Cl和NH4NO3几种含氮盐,研究其对平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任何含氮盐的PDA培养基中菌丝长势最好:日均生长速率最快(15.75 mm/d),满管时间最短(6 d),菌丝粗壮(5 μm),菌丝体干重(0.0800 g).添加含氮盐后,并没有促进菌丝的生长.但添加0.5%的Ca(NO3)2·4H2O、0.3%的KNO3有利于强壮菌丝.添加0.2%和0.5%的 NH4Cl,0.1%、0.4%和0.8%的 NH4NO3则有利于增大菌丝生长的密度或菌丝积累物质.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液体浅层静置培养技术在制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制种工艺是将 母种直接接入原种培养基中,而本所经多年制种实践,总结出将母种先接入液体培养基,采用液体浅层静置培养菌丝体技术,再将菌丝体接入原种培养基.用此法制种成功率高,且发菌快,吃料能力强,菌丝粗壮、浓白,更重要的是还对菌株有一定的复壮作用,它适应大多数食(药)用菌菌种的制作.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用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茼糠取代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后,对灵芝、真姬菇、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培养基对4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菌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真姬菇菌丝生长率和生长势影响最小,对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率和生长势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林辰壹  曹艳  马海  张萌  王娜 《北方园艺》2015,(13):145-148
以平菇品种"816"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18种氮源对高温胁迫后菌丝体恢复生长过程中对氮源选择性利用的特征,为优良菌株保护和提纯复壮提供重要的指导。结果表明:PDA加富培养基以及天然氮源中的豌豆、有机氮源中的牛肉膏、酵母膏和蛋白胨配方对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恢复生长的作用。氮源物质对高温胁迫后的菌丝体恢复生长作用存在极显著差异,一定的氮源对提高平菇耐热能力和高温胁迫后菌丝体恢复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配方培养基,对白平菇加富培养基和PDA培养基(CK)培养菌丝及栽培白平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配方处理白平菇茵丝生长良好,且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配方1效果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洁白、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抵抗杂茵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用不同碳氮源组合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日引1号杏鲍菇菌丝球和不同菌龄的一级菌种在相同条件下对其进行液体培养试验,以菌丝体的生物量和菌丝球直径大小为指标,初步确定杏鲍菇(日引1号)的液体制种条件。培养温度为27℃,转速为140r/min,培养时间为5d的条件下,试验对比在用马铃薯,麦芽糖,蛋白胨和黄豆粉,葡萄糖,豆饼粉以及小米粉,蔗糖,豆饼粉这三种碳氮源组合的培养基培养出的菌丝体的生物量和菌丝球直径大小,得出较为适合的碳氮组合的培养基为小米粉2%,豆饼粉2%,蔗糖2%,酵母膏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VB15mg。而用于接种的接种菌块的菌龄宜小不宜大。  相似文献   

15.
王敏 《食用菌》2014,(5):30-32
采用固体平板和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小麦秸秆粉对香菇菌丝培养中各指标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小麦秸秆在试验所选的浓度范围内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特别是添加30 g/L小麦秸秆粉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平菇液体菌种制作技术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祖荫 《食用菌》1995,17(1):9-10
平菇栽培中,采用液体菌种有以下优点:菌丝生长快、长势旺盛,菌龄整齐,省工节能,接种方便,提早出菇,产量较高。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液体菌种的制备 (一)材料和方法①供试菌种:平菇P10,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厂提供。②固体培养基:PDA培养基。③液体培养基,玉米粉2%,葡萄糖1%,磷酸二氢钾0.2%。酵母片少量。pH6.2,1.5kg/cm~2高压灭菌30分钟。④制备方法:试管母种接种后,在28℃±1℃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废料栽培平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北地区普遍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是平菇和金针菇,由于金针菇生产周期短,其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也比平菇弱,生产结束,其培养基中仍有大量未被利用的有机成分,容易滋生害虫,不便于还田作有机肥,造成金针菇废料堆积闲置。为找出一条合理利用金针菇废料的途径,特设置用金针菇废料栽培平菇的试验。平菇菌丝在金针菇废料含量不同各培养基中都能生长,且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与金针菇废料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以金针菇废料与棉籽壳的配比为3∶7的培养基中,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表现为最好,超过了不含金针菇废料的对照组,所以,含适当比例金针菇废料的培养基可以用来栽培平菇,即降低平菇栽培的成本以产生经济效益,又由于平菇分解培养基比较彻底,废料可直接还田以产生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不同比例的黑木耳菌糠提取液对五种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黑木耳菌糠提取液的PDA培养基对平菇、秀珍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适量的黑木耳菌糠提取液对平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秀珍菇、鸡腿菇和杏鲍菇的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加入20%菌糠提取液的培养基对榆黄蘑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入60%菌糠提取液的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它添加比例的菌糠提取液,对平菇、秀珍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或无明显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六种粮食作物本制成七种液体培养基培养金针菇菌丝体,菌丝生物量经F测验及新复极显测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菌丝生物产量帱在到小依次为,白面标准粉〉玉米粉+FA旱地龙〉玉米粉〉大米〉红薯〉马铃薯〉黄豆,其中白面标准粉,玉米分,大米,红薯之间的菌丝生物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玉米粉+FA旱地龙与白面标准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种培养基PH值在菌丝培养前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平菇从播种到采收,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营养生长阶段;二是生殖生长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中,其对营养及环境因子的要求各有不同。 (一)营养 平菇是典型的木腐菌,人工栽培用木屑、稻草、棉子壳等为培养基都可获得成功。营养生长时期是平菇菌丝大量繁殖时期。菌丝的生长是靠菌丝尖端的生长点及其自身分解的基物酶,将大分子的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而进入体内。在此期间,需要一定比例的C源和N源,所以在培养基中适当的增加米糠、麸皮等,可以促进菌丝生长。据测定,在实验室条件下,液体培养的平菇菌丝对C源的选择是甘露糖<淀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 在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期,以分解基物内纤维素和木聚糖为主,此时如果分解纤维素酶和分解木聚糖酶的活性高,对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将会起到促进作用。另外,该时期对C、N比的需求也较菌丝生长时期少。如果培养基内含N量过高,虽然对培养菌丝有利,但对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不利。若管理不善还易滋生杂菌。据测定此时期对C源的选择是:果糖<蔗糖<淀粉<葡萄糖。尽管如此,在子实体生长期,也要避免增加葡萄糖的含量。因当菌丝成熟开始现原基时,菌丝体内环腺苷剧增,而环腺苷的合成与一系列的酶有关,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