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MyoD基因在不同品种肉羊肌肉中表达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yoD基因是调控脊椎动物胚胎期肌肉生长的主要基因。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研究MyoD基因mRNA在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暂定名)、小尾寒羊、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小尾寒羊(♀)杂交羊3组肉羊品种胸肌、背最长肌、半腱肌中表达量的差异,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MyoD基因进行肌肉部位蛋白定位。结果表明,MyoD基因mRNA和蛋白在3个不同品种的3种肌肉中均能表达,从同一品种内表达水平来看,MyoD基因mRNA在不同肌肉部位中表达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乾华羊呈现胸肌背最长肌半腱肌的趋势;杂交羊呈现背最长肌胸肌半腱肌的趋势;小尾寒羊呈现半腱肌胸肌背最长肌的趋势。从品种间MyoD基因mRNA表达水平来看,在3组肉羊胸肌部位均有表达,且表达量差异均显著(P0.05);3组肉羊半腱肌部位均有表达,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杂交羊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小尾寒羊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杂交羊与小尾寒羊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MyoD基因mRNA在3组肉羊背最长肌部位均有表达,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杂交羊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小尾寒羊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羊与小尾寒羊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生肌决定因子(MyoD)是脊椎动物胚胎期肌肉发育的主导调控基因之一。为了研究MyoD基因mRNA在不同杂交品种肉羊之间的表达差异,试验选取杜泊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杜东组),小尾寒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小东组)的两组杂交品种羊各3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yoD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MyoD在各组羊胸肌、后腿肌、背最长肌中均有表达,且在不同杂交组合的同一肌肉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MyoD基因在杜东组中胸肌的相对表达量为小东组的1.96倍,杜东组中的后腿肌相对表达量为小东组的6.30倍,杜东组中背最长肌的相对表达量为小东组的1.48倍。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麸皮多糖(FWBP)对肉羊肉品质、肌肉氨基酸组成及肌肉抗氧化酶和肌纤维类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50只体重为(20.17±3.33)kg的6周龄杜泊×小尾寒羊F1代杂交羔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200、400 mg/kg FWBP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Ⅱ和Ⅲ组肉羊背最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Ⅰ组(P<0.05)。2)Ⅱ、Ⅲ和Ⅳ组肉羊背最长肌中蛋氨酸(Met)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肉羊背最长肌中的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谷氨酸(Glu)和亮氨酸(Leu)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Ⅴ组肉羊背最长肌中丝氨酸(Ser)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缬氨酸(Val)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3)各试验组肉羊背最长肌中过氧化氢酶(CAT)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Ⅲ组肉羊背最长肌中CAT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Ⅱ、Ⅳ、Ⅴ组(P<0.05)。Ⅲ组肉羊背最长肌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4)Ⅲ组肉羊背最长肌中肌球蛋白重链(MyHC)Ⅰ和MyHCⅡ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MyHCⅡx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Ⅳ和Ⅴ组肉羊背最长肌中MyHCⅡb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FWBP可以降低肉羊背最长肌剪切力,改善其氨基酸组成,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诱导Ⅱx型肌纤维向Ⅰ和Ⅱa型肌纤维的转化,且以添加100 mg/kg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选取体重接近的鄂尔多斯细毛羊与昭乌达肉羊各5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PRKAG3和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细毛羊背最长肌IMF含量显著高于昭乌达肉羊(P<0.01);鄂尔多斯细毛羊LPL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鄂尔多斯细毛羊的IMF含量呈负相关(-0.44);PRKAG3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昭乌达肉羊的IMF含量呈负相关(-0.42),但差异均不显著;鄂尔多斯细毛羊和昭乌达肉羊背最长肌PRKAG3基因mRNA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而鄂尔多斯细毛羊LPL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昭乌达肉羊(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鉴定和分析海南黑山羊与其F1代杂交羊(努比亚山羊公羊与海南黑山羊母羊杂交)背最长肌中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试验以6月龄海南黑山羊及其F1代杂交羊公羊为试验动物,逐头采集背最长肌样品,采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种山羊背最长肌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运用DESeq软件鉴定两种山羊背最长肌组织间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对差异表达的lnc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海南黑山羊及其F1代杂交羊背最长肌间存在276个差异表达的mRNA,其中1个mRNA只在海南黑山羊背最长肌中表达,2个mRNA只在F1代杂交羊背最长肌中表达;在273个共同表达的mRNA中,根据差异倍数大小,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NDUFB5、TMEM237、LOC102170968、TXLNB、GPR63、OSBPL1A、KERA、LOC108638040、BMF、HSP70.1。存在145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16个只在海南黑山羊背最长肌中表达,7个只在F1代杂交羊背最长肌中表达。276个差异表达基因共富集在50个G...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2个骨骼肌表型差异明显的特克塞尔和乌珠穆沁绵羊为试验对象,研究DLK1和MSTN基因在不同妊娠阶段胎儿不同部位骨骼肌中表达的调控机制及早期肌肉发育规律。在绵羊妊娠第85、100、120和135天时,对胎儿的半腱肌、半膜肌、背最长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肌肉质量进行方差分析以及对DLK1和MSTN基因在5种骨骼肌中的表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妊娠85天时特克塞尔羊的半膜肌、背最长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质量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乌珠穆沁羊;妊娠100天时,5种骨骼肌组织生长发育在品种间的差异达到最大(P<0.05或P<0.01)。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随着胎儿日龄的增加,DLK1基因在半腱肌、半膜肌、背最长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骨骼肌中的表达量有增加的趋势,同时在特克塞尔羊中的表达量高于乌珠穆沁绵羊。在妊娠120天的半腱肌和半膜肌、妊娠100和135天的背最长肌、妊娠85天股四头肌和妊娠135天的股二头肌中DLK1表达量在2个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MSTN的表达量在特克塞尔羊中高于乌珠穆沁羊,但整体较低。妊娠135天时背最长肌和股四头肌中MSTN基因的表达量在2个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DLK1和MSTN基因在不同日龄不同肌肉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可能与肌肉早期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7.
旨在了解脂滴包被蛋白基因(perilipin)在羊不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为阐明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对脂肪沉积的调控作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苏尼特羊、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选取背最长肌、肋间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研究perilip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erilipin基因在苏尼特羊和小尾寒羊4种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perilipin基因在苏尼特羊与小尾寒羊肌肉组织中的总体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除肋间肌外,苏尼特羊的背最长肌、股二头肌perilip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小尾寒羊,股四头肌二者基本一致;苏尼特羊背最长肌相对表达量最高,股四头肌次之,肋间肌相对表达量最小,背最长肌与肋间肌差异显著(P0.05);小尾寒羊肋间肌相对表达量最高,背最长肌和股四头肌表达量基本一致,股二头肌相对表达量最小,肋间肌与股二头肌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为阐明perilipin基因在脂肪沉积和分解中的重要作用及羊肉肌内脂肪沉积调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欧拉型藏羊羔羊肌内脂肪与解偶联蛋白(UCP3)基因表达的关系,试验选取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测定肌内脂肪和UCP3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试验组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肌肉中UCP3基因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与股二头肌肌肉中UCP3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与股二头肌肌肉中UCP3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也不显著P0.05)。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中UCP3基因表达量与其肌肉中肌内脂肪(IMF)的含量呈负相关(r=-0.326,P=0.368),股二头肌肌肉中UCP3基因表达量与其肌肉中IMF的含量呈负相关(r=-0.312,P=0.269)。说明UCP3基因可作为与胴体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保山猪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对生长性能、胴体性能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LPL基因在保山猪背最长肌、背脂和肝脏3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LPL基因表达量与保山猪生长性能、胴体性能的关联性。结果显示,LPL基因在3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背脂、背最长肌、肝脏;LPL基因在保山猪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与皮比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在背脂中的相对表达量与眼肌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与脂比率呈显著正相关;在肝脏中的相对表达量与生长及胴体性能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说明LPL基因对保山猪的生长及胴体性能有一定影响,对保山猪的脂肪沉积有调控作用,可作为调控保山猪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及IGFBP-5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求这些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所有5个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均有表达;同时,IGFBP-1基因的mRNA在2种牛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其在草原红牛中的相对表达量是在天一冈山黑牛中的1.42倍;IGFBP-2基因的mRNA在2种牛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其在草原红牛中的相对表达量是在天一冈山黑牛中的3.55倍;其他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深入研究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和IGFBP-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了解这些基因对肉质性状的影响,以及对我国肉牛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通过研究卵巢摘除对布尔山羊杂种母羊羔肝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中肌细胞生长抑制素(MSTN)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去卵巢是否可以促进羔羊生长发育。将体重相近、长势良好的5月龄布尔山羊杂种母羊羔,随机分为处理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初期摘除处理组母羊羔卵巢,对照组不摘除。饲养60d后,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中MSTN和MYOG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卵巢摘除后,母羊股二头肌中MSTN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8.73倍,差异极显著(P0.01),但背最长肌和肝脏中MSTN基因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MYOG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2倍和6.51倍(P0.01),肝脏中MYOG基因表达量为对照组的2.23倍(0.01P0.05)。可见,卵巢摘除可以上调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肝脏中MYOG基因的表达以及股二头肌中MSTN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在滩羊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表达量,分析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关系,试验建立了检测滩羊H-FABP mRNA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2,4,6,9,12月龄滩羊(各20只,雌雄各半)的背最长肌、腰大肌和股二头肌的肌肉组织H-FABP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还测定了三个部位肌肉组织IMF的含量。结果表明:性别与活重、胴体重、IMF、H-FABP mRNA背部肌肉表达量和股部肌肉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月龄、不同部位H-FABP基因的表达水平总体上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且2月龄表达量最高(P0.01)。三个部位IMF沉积规律基本相同,在生长前期随着月龄的增长其IMF含量呈上升趋势,6月龄左右上升明显,表达量为腰大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月龄与活重、胴体重和股部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但与IMF、背部和腰部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2月龄滩羊背最长肌中H-FABP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相关系数为0.104(P=0.327),呈正相关;股二头肌H-FABP基因表达量与IMF相关系数为0.773(P0.01),呈强度正相关;腰大肌2~12月龄期间HFABP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25。说明H-FABP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不同,股二头肌中的表达量最高,腰大肌次之,再次为背最长肌,且腰大肌的表达量仅次于股二头肌。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骨骼肌表型差异明显的两个绵羊品种特克塞尔羊和乌珠穆沁羊为试验对象,通过对两个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T)与纤维蛋白聚糖基因(fibromodulin,FMOD)在不同日龄、不同骨骼肌部位表达的比较分析,探讨绵羊骨骼肌早期发育规律;同时对绵羊胎儿的85、100、120和135日龄4个阶段,在背最长肌、半腱肌、股四头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5个部位肌肉FSTFMOD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随着胎儿日龄的增加,FST基因在半腱肌、股四头肌中表达量有增加的趋势,同时在特克塞尔绵羊中的表达量高于乌珠穆沁羊。在100和120日龄半腱肌、120日龄半膜肌、120日龄股二头肌中FST基因表达量在两个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在100和135日龄半膜肌、85日龄背最长肌、100日龄股四头肌、100日龄股二头肌中FST基因表达量在两个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FMOD基因在股四头肌中表达量较高,而在其他4种肌肉组织中相对表达量较低,且在乌珠穆沁羊中的表达量高于特克塞尔羊中的表达量。FSTFMOD基因在绵羊早期骨骼肌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绵羊肌肉中IGF-Ⅰ基因的表达规律,试验以白藏杂交羊、藏绵羊、凉山半细毛羊和白凉杂交羊等4个周岁公羊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技术,分析了4个群体中的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腰大肌等4个肌肉组织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IGF-Ⅰ基因在4个群体的4个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每个群体中的4个部位的表达存在各自的规律性;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腰大肌中的IGF-Ⅰ基因的表达均以在白藏杂交羊群体中表达最高,而在其他三个群体中不同部位的肌肉组织的表达呈现各自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miR-374b及其靶基因Myf6调控肉羊肌肉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本实验运用qRT-PCR对miR-374b、Myf6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4个不同生长时期(胎龄90d、胎龄120d、初生期、出生后60d)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mRNA水平的表达规律进行研究;对4个不同生长时期的背最长肌及股二头肌进行HE染色,通过Image J软件分析计算得出不同部位的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对miR-374b、Myf6的mRNA表达量与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进行相关性Person检验。结果显示:南非肉用美利奴羊4个不同生长时期,背最长肌中miR-374b、Myf6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股二头肌中miR-374b与Myf6 mRNA表达变化趋势相反;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随月龄增加均呈极显著增长,肌纤维横截面积均表现为股二头肌背最长肌;在背最长肌中miR-374b表达量与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1,P0.01),Myf6表达量与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625,P0.05);在股二头肌中miR-374b表达量与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677,P0.05),Myf6表达量与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综上推测,miR-374b密切调控动物肌肉生长,对绵羊骨骼肌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对杜寒杂交羊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根据同质原则试验选取杜寒杂交羊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K),试验组分为3组,分别为沙葱粉组(AMR),沙葱水提物组(AWE)和沙葱醇提物组(AFE)。试验持续75 d,其中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正饲期内测定杜寒杂交羊生产性能。正饲期结束后,从每个重复随机选2只羊进行屠宰,采集背最长肌样品测定羊肉品质。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期内,沙葱醇提物组(AFE)杜寒杂交羊平均干物质采食量(P =0.001)及料重比(P =0.039)显著低于对照组(CK)(6.63%、10.45%)、沙葱水提物组(AWE)(8.04%、5.33%)和沙葱粉组(AMR)(8.04%、3.42%)。(2) AWE组杜寒杂交羊背最长肌b*值显著低于CK组(17.63%)和AFE组(3.90%)(P =0.010),H*值显著低于CK组(7.04%)和AMR组(7.69%)(P =0.009)|AWE组和AMR组杜寒杂交羊背最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CK组(33.75%和31.40%)(P =0.029)|AWE组、AFE组和AMR组杜寒杂交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的含量显著高于CK组(1.21%、0.61%和2.25%)(P =0.031)。综上所述,沙葱醇提物能够降低杜寒杂交羊的料重比,提高饲料转化率,沙葱及其提取物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杜寒杂交羊背最长肌肉品质。 [关键词] 沙葱|提取物|生产性能|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选择西杂、利杂、利草杂交肉牛共42头为研究对象,以品种为单位,随机分为3组,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在饲养的第90、180、270天按比例屠宰,研究不同杂交品种肉牛背最长肌和半腱肌IMF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荧光RT-PCR技术,检测不同杂交品种肉牛背最长肌LPL 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IMF含量品种间存在差异,利杂牛含量最高;屠宰部位间存在差异,背最长肌IMF含量高于半腱含量。背最长肌LPL表达量对肌内脂肪沉积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存在品种的特异性,利杂牛和利草杂牛LPL表达量和IMF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赖氨酸对绵羊组织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15只年龄、体重相近的杂交母羊(陶塞特♂×蒙古羊♀)随机分为3组,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0,4,10 g),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日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绵羊肝脏和背最长肌中GHR和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赖氨酸水平影响绵羊肝脏和背最长肌中GHR和IGF-Ⅰ基因的表达,随日粮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肝脏GHR和IGF-ⅠmRNA及背最长肌IGF-ⅠmRNA表达量相应增加;背最长肌中4 g和10 g赖氨酸组GHR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 g赖氨酸组的GHR基因相对表达量与4 g赖氨酸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一定量的赖氨酸可以调节绵羊组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探讨饲粮能量水平对长白猪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enylosuccinate lyase,ADS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用同日出生的两窝90日龄长白猪24头,按饲粮能量水平分成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饲喂至180日龄,统一屠宰取样,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了两组长白猪肝脏、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中ADSL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ADSL基因在两组试验猪组织间的mRNA表达模式基本相似,即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高,皮下脂肪表达量次之,肝脏表达量最低;组间比较发现,低能量组肝脏、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ADS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高能量组(P〈0.01)。结果提示,在长白猪生长后期,饲粮低能量水平可提高ADSL基因的转录活性,进而影响肌苷酸代谢,为深入研究猪肌苷酸代谢调控机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饲喂方式对猪背最长肌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和μ-钙蛋白酶(μ-calpain)mRNA丰度,以及对肌肉剪切力的影响,54头约6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被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第1组为对照组,自由采食;第2组为补偿生长组,前20 d限饲30%,后20 d自由采食;第3组为限饲组,全期限饲30%.所有猪饲养40 d后屠宰取样,用实时定量PCR测定猪背最长肌中calpastatin和μ-calpain mRNA相对丰度.结果表明,背最长肌calpastatin和μ-calpain mRNA相对丰度在自由采食组和补偿生长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补偿生长组和限饲组问差异显著(P<0.05);在自由采食组和限饲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背最长肌剪切力与calpastatin表达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05 9.背最长肌剪切力与μ-calpain相对丰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75 7.背最长肌中calpastatin mRNA相对丰度与μ-calpain mRNA相对丰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55 9.结果表明补偿生长和限饲均可以增强calpastatin和μ-calpain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