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中,如果对育雏育成期和开产期问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常常会看到肉种鸡开产后种蛋上升期间的种蛋受精率不高。这时很多人会认为是种公鸡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但事实上,公鸡和母鸡对鸡群种蛋受精率的高低都有相互影响。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肉种鸡饲养管理实践,从肉种鸡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公鸡饲喂要求、光照计划、公母比例、公鸡体重与体况、疾病控制和合理用药等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提高肉种鸡产蛋上升期间的种蛋受精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肉种鸡早期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采食能力强,为避免其因过肥而影响健康、繁殖能力和种用价值,养鸡场通常从其4~5周龄开始,一直到24周龄,采用限制饲喂的方法进行饲养。1限制饲喂的意义控制肉种鸡体况过肥,使其体重符合本品种标准。肉种鸡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20周龄体重可达到3.5 kg以上,而其它同龄鸡标准体重仅为2 kg左右。母鸡过重,常致产蛋量大幅度减少,种蛋的合格率也很低;公鸡过重,则配种能力降低,与配  相似文献   

3.
肉种鸡育雏育成期和开产期间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会导致开产后产蛋上升期间种蛋受精率不高。这时,很多人会认为是种公鸡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但事实上,种蛋受精率高低受很多因素影响,与肉种鸡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公鸡饲喂要求、光照计划、公母比例、公鸡体重与体况、疾病控制和用药管理都有关。  相似文献   

4.
均匀度的管理是父、母代白羽肉种鸡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母鸡体重均匀度和产蛋率高峰的高低与高水平产蛋率维持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公鸡均匀度的高低会影响产蛋后期的孵化率。同时,父、母代白羽肉种鸡的均匀度管理又是饲养管理的难点,由于肉种鸡的饲料转化率较高,体重控制比较严格,限制饲喂是必然要采取的措施,育成期采食时间非常短。由于父、母代肉种鸡的饲养模式通常有平养和笼养两种方式,笔者通过对父、母代白羽肉种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实践经验,介绍一些切实可行的平养模式下均匀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肉用种鸡的科学饲养,是实现肉鸡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充足的肉鸡种蛋供给,同样也是肉鸡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肉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鸡群的生产性能、种蛋质量以及肉种鸡的使用时间等等。在肉种鸡的养殖过程中,合理控制鸡群体重是最为关键的一项举措,利用合理限饲等方法,可对肉种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1肉用种鸡的生理特征以及要求肉种鸡的育成阶段,通常是在种鸡的7~22周龄,也就是当肉种鸡从育雏舍转出后,  相似文献   

6.
提高肉种鸡体重整齐度的措施姜通理(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红兴隆科研所156911)饲养肉种鸡的目的,是要求种鸡生产出大量的优质种蛋,要求种鸡具有优良的遗传性能,保证后代生长速度快,生活力强。体重整齐度是反映肉种鸡生长期饲养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体重整齐...  相似文献   

7.
限制饲养在现代养鸡业中已被广泛应用,是肉种鸡饲养管理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对提高肉种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耗、减少腿部疾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限制饲养的方法。限制饲养是通过人为控制鸡的日粮的营养水平、采食量和采食时间等,达到控制肉种鸡的生长迅速和沉积脂肪能力强的生长特性,使之具有合适的开产体重和适时的开产日龄。具体方法如下: 1.限时法。主要是通过控制肉种鸡的采食时间来控制采食量,从而达到控制体重和性成熟的目标。一般有每日限饲法、隔日限饲法和一周停  相似文献   

8.
正肉种鸡的饲养管理目标是获得更多的种蛋和雏鸡,这就需要正确的管理措施,首先限制饲喂肉种鸡,让其按照设定好的体重、生长曲线来生长。然后设定一个适合种鸡发育的光照程序,能够使肉种鸡在正确的时间达到性成熟、适时开产、顺利上升到产蛋高峰并有良好的生产持续性。光照管理中不仅要考虑到光照长度、强度和光照刺激,还要注意光不应性、光照颜色和灯泡类型等几个方面,让肉种鸡按  相似文献   

9.
肉种鸡在产蛋期体况大小与产蛋量及种蛋质量有一定的关系,过瘦或过肥都是不好的。肉种鸡在产蛋期完成体成熟,一般需产蛋高峰期体重控制理想,且保证在高峰后期要保证体重增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脂肪沉积,以阻止产蛋率降低。因此,肉用种鸡在产蛋期的体重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肉种鸡的特点是对饲养环境要求高,容易超重,这要求我们要提供好的鸡舍环境,特别关注种鸡全程体重控制及均匀度的管理。育雏育成期目的是获得目的体重;产蛋期目的是获得最大量的合格种蛋。  相似文献   

11.
饲养肉用种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肉用仔鸡.现代肉鸡是指肉用配套品系杂交产生的雏鸡.肉用仔鸡是指8周龄左右的小鸡,体重不超过1.5kg;而9~12周龄、体重1.8kg的肉鸡称为炸用仔鸡;烤用仔鸡指4~6月龄、体重为2.95~3.6kg的肉鸡.肉用种鸡的饲养期较蛋鸡短,饲养难度也较蛋鸡高.因为肉种鸡体重较难控制,易过肥.过肥的公鸡易发生腿病,不仅影响配种,且影响种蛋受精率;种母鸡过肥产蛋量不高,易脱肛,且产蛋期死亡和淘汰数增加.因此,控制不好肉种鸡的体重,就会影响其饲养效果,降低经济效益.研究者们对肉用仔鸡的生长规律曾做过许多探讨,报道也较多,了解与掌握这些规律,是养好肉鸡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肉种鸡生长快、体重大的遗传特点,决定了肉种鸡生产必须在严格的限制饲养条件下进行。其产蛋期的限制饲养是以种鸡的体重、产蛋率、蛋重为基础,结合日粮的营养浓度调整饲喂量,来保证良好的种用体况和较高的产蛋率。  相似文献   

13.
正限制饲养是根据肉种鸡遗传上具有增重快的特点,在饲养上注意控制采食量,防止鸡的体重肥大。并要求具有较高的产蛋率、受精率,保证种鸡的利用价值。所以,正确的运用限制饲养方法,对于养好肉种鸡是十分必要的。1限制方法 1.1限时法每日限饲法:每天喂给一定量的饲料,规  相似文献   

14.
饲养肉种鸡的关键是体重和均匀度的控制,均匀度在肉种鸡生产中是至关重要的,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鸡群的产蛋水平,一般均匀度高5%,入舍母鸡每羽累计多产合格种蛋2.3枚,18周后均匀度自然上升至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前肉种鸡饲养逐渐趋于规模化养殖,平养肉种鸡产蛋期"窝外蛋"的控制已成为产蛋期管理工作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饲养管理人员来说,有必要掌握造成"窝外蛋"的原因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尽可能获取更多的合格种蛋,增加可入孵种蛋的数量,发挥种鸡最大生产性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下面根据多年平养肉种鸡饲养经验,探讨控制产蛋期"窝外蛋"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1选用标准的鸡笼肉种鸡的体型、体重均大于蛋用型种鸡,它对笼具的要求条件也较高一些。有的禽场使用蛋鸡笼饲养肉种鸡,有的为节约成本而使用规格达不到标准的鸡笼,这将限制肉种鸡遗传潜力的发挥,进而影响其健康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肉用种鸡在饲养过程中要采取一些限饲方式,目的是使整个鸡群每个个体体重保持一致,达到发育同步,使种鸡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一 限制饲喂的目的 1 控制生长速度,体重符合标准要求 肉种鸡最大的特点是采食量多,生长速度快,沉积脂肪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肉种鸡养殖成功与否体现在体重和均匀度的控制,因此选择合理的养殖方式并进行限制性饲养就很关键.肉种鸡的养殖方式通常包括笼养、棚架养殖和网上养殖等方式.要科学地制订母鸡和公鸡的限制饲喂方案并严格执行,就可达到限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逆季鸡是指种鸡在开放鸡舍或有窗鸡舍育成,并在自然日照时间递减期间达到性成熟,一般为在2~7月份孵化的种鸡。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肉种鸡群容易晚产,孵化期离夏至越近,开产期越晚;有的晚产至29周才见蛋,产蛋高峰低,合格种蛋减少,给业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开放式鸡舍饲养的逆季肉种鸡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体重控制 4周末体重要达标;对4周末体重不达标的种鸡,要及时分群,分群后通过5周左右的饲养使其在10周前达标;对10周后体重超  相似文献   

20.
目前肉种鸡饲养逐渐趋于规模化养殖,平养肉种鸡产蛋期“窝外蛋”的控制已成为产蛋期管理工作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饲养管理人员来说,有必要掌握造成“窝外蛋”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尽可能获取更多的合格种蛋,增加可入孵种蛋的数量,发挥种鸡最大生产性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下面根据笔者多年对平养肉种鸡的饲养经验,探讨一下控制产蛋期“窝外蛋”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