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马苓薯细菌病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有栽培。我国马铃薯栽培已有4 0 0年的历史 ,近 5 0年来 ,随着中国人民对马铃薯的重视 ,马铃薯栽培面积大幅增长 ,全国每个省(区 )都有马铃薯的栽培。但马铃薯分布情况以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为多 ,是中国马铃薯重点产区。黑龙江省属气候稍寒冷的温带地区 ,气候凉爽 ,气温较低 ,正适合马铃薯细菌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为了摸清马铃薯细菌病害在我省的发生和分布情况 ,从 2 0 0 1~ 2 0 0 2年 ,我们利用两年时间对黑龙江省境内的马铃薯细菌病害进行了调查。1 调查方法1 1 …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马铃薯主产区真菌病害的种类及其发生特点,2014~2017年对马铃薯主产区真菌病害发生及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为开展关键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理论参考。调查表明,北疆有9种马铃薯真菌性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干腐病。病害的发生时间与严重程度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播期;主要病害因不同地区、年份、品种、栽培模式发生情况有差异;马铃薯黑痣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日益严重,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马铃薯的病害发生日趋严重,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渐向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转移。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气候冷凉,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种植。但是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马铃薯的产量并没有提升上去。笔者总结了限制产量提高的若干因素,以期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马铃薯的高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典型的流行病害,几乎分布在全世界所有马铃薯栽培地区.它是马铃薯病害中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最重的一种病害.在我县历年均有发生,部分地方较重,造成马铃薯早衰,大面积减产,严重危害了马铃薯的生产与发展.本试验考察不同病指、发病率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找出马铃薯晚疫病经济、高效的防治药剂,以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2002年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11个县(市),13个点进行调查,初步掌握了东部地区马铃薯块茎病害的发生种类、危害程度、流行趋势,并提出了防治马铃薯块茎病害几点建议,为今后更好地指导东部地区马铃薯生产奠定基础。针对本地区发生比较重的马铃薯块茎病害,进行快速出关检疫方法的研究,对本地区尚未发生的马铃薯块茎检疫性病害,进行快速入关检疫识别。  相似文献   

6.
大豆菌核病发病因素分析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黑龙江省由于大豆栽培面积增加,重茬现象严重,加之油菜、向日葵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大豆菌核病病害的发生.200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大豆菌核病普遍发生,而且发病时期早,发病重,对大豆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高纬地区,雨量偏低,但土地肥沃,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马铃薯栽培。黑龙江省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种薯基地。费乌瑞它是近几年引入黑龙江省的早熟鲜食型品种,黑龙江省种植费乌瑞它主要是为山东、河北等省提供种薯,这些省份种植一代后商品薯大部分出口。所以做好费乌瑞它机械化栽培,扩大费乌瑞它的种植面积,有一定意义。1选地与秋整地选择前茬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有利顺水的坡岗地,以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为宜。这样既可以降低晚疫病等病害的发生概率,又有利于提高收获机械的明薯率,提高起收效率。秋季整地,由65…  相似文献   

8.
<正> 黑龙江省北部黑土地区是本省马铃薯重要产区,栽培面积110万亩,占全省马铃薯栽培面积的1/3。为了提高其产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自50年代起,对马铃薯高产栽培的合理施肥、合理密植、种薯切块大小和整薯播种等各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使这一地区马铃薯产量逐年提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黑龙江省目前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发生和流行的程度均不同,但一般年份都会使得马铃薯产量减少20%左右,所以对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工作越来越被重视。简单介绍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及发病规律,分析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情况,从品种选择、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策略和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黑龙江及国内外马铃薯生产地区的生产水平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马铃薯生产技术当中的垄体耕翻区别。从马铃薯大垄栽培的理论依据、黑龙江省推广大垄栽培的现实依据及黑龙江省推广大垄栽培的奈件方面对采用大垄深翻提高黑龙江省马铃薯产质量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在我国北方一作区推广大垄马铃薯栽培应注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 青枯病是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细菌病害,尤其在热带、亚热带、夏秋季节炎热的温带地区病害严重,常导致大幅度减产。70年代以来,此病在我省马铃薯一些产区迅速蔓延,特别是浅丘平坝区(1500米以下地区)发生严重,轻者一般减产10~30%,重者50%以上,已经成为限制我省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1980年彭县通济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是世界著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分布遍及整个北半球,可以适应大约20种野生和栽培的茄科植物,其中栽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被视为首选寄主,造成的危害也最为严重。自1993年在中国新疆首次发现后,如今马铃薯甲虫已分布在中国3个省(自治区)46个县(区、市)。马铃薯甲虫之所以能成为一种世界性入侵有害生物,主要体现在其对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以及马铃薯甲虫独特的生命周期和可塑性,马铃薯甲虫与寄主植物间的共进化过程也使得这种抗性机制变得更加复杂。目前针对马铃薯甲虫的防治手段主要有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力度、农业及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实际应用中根据发生情况不同应合理交替用药,减少杀虫剂抗性积累。马铃薯甲虫零星发生地区不建议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应尽量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以避免昆虫抗药性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地区,气候冷凉,是中国著名的马铃薯产区,但同时也是晚疫病常年发生区,明确是否存在晚疫病菌A2交配型对当地的晚疫病防治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晚疫病菌A1和A2标准菌株,采用对峙培养法,对采自黑龙江省的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了2年的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的来自全省8个县市的109个菌株均为A1交配型,未见A2交配型。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解艳华 《中国马铃薯》2007,21(3):178-179
<正>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马铃薯年种植面积40万hm2。在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是全国第二个马铃薯种植大省。后来由于内蒙古、贵州和甘肃等省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使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在全国排名不断下降。就单产来说,黑龙江省马铃薯667 m2产量一般在0.8~1.0 t。黑龙江省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马铃薯生长,单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粗放等,为此有必要制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是中国马铃薯种植大省,但是由于多年连作,导致马铃薯病害愈加严重。为探究山东省马铃薯常见病害发生情况,于2015年秋季采集了滕州、泰安和高密3个市区的44个样本,提取病株的DNA和RNA,分别对这些样本进行13种马铃薯常见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的检测。结果表明,山东省发现的马铃薯病害主要有疮痂病、黑胫病、干腐病、黑痣病、病毒病PVX和PVY。这将为山东省马铃薯病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也为马铃薯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 马铃薯黑粉病是一种重要的马铃薯病害,同时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重要检疫性植物病害.1943年Barrus和Mul-ler在秘鲁发现这种病害,当时称之为马铃薯块茎安德安病害.1944年Barrus确定这种马铃薯病害是由一种黑粉病菌引起,并将这种黑粉病病菌定名为Thecaphorasolani.1 黑粉病的发生1.1 症状  相似文献   

17.
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是国际检疫性害虫,在黑龙江省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已有发现,因此对它施行监测和防范其入侵是保护我省马铃薯产业的重要工作。本文简要的描述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分布、传播、基本特性及防治方法,并在2008年对黑龙江省设8个地点对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施行监测,结果没有发现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和疑似虫体。  相似文献   

18.
<正> 第一节危害概况及其病原菌马铃薯细菌性青枯病近年来在我国蔓延很快,自70年代中期以来严重发生,是我国马铃薯二季作地区特别是南方二季作地区马铃薯的主要细菌病害,以四川、湖南发生最重。近年来,此病已逐步向我国北方发展,除北方二季作区的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区外,北方一季作区的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包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马铃薯田缺苗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气候冷凉 ,土壤肥沃 ,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近些年来 ,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对马铃薯需求的日益增加 ,黑龙江省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也随之扩大。一些地区尤其是北部山区及东部平原 ,对马铃薯品种的栽培及生理特性不十分了解 ,却盲目引种 ,生产中常常出现缺苗断垄的现象 ,严重的甚至造成大面积毁种 ,极大地影响了种植者的生产积极性。为此对黑龙江省马铃薯田缺苗断垄的原因进行了多年的田间调查及试验研究。1 缺苗的原因1 1 种薯质量差 ,导致出苗率低因种薯质量低下而造成的缺苗数约占总缺苗数的 60 %以上…  相似文献   

20.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马铃薯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陕西省马铃薯生产基本情况 陕西省薯类年播种面积36.6万hm~2,其中马铃薯26.6万hm~2,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陕北地区(包括榆林、延安)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气候冷凉,比较适宜马铃薯生产,年种植面积13.3万hm~2左右,以秋薯为主。陕南(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安康、商洛)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地处秦巴山地,温度较高,降水较为充沛,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12万hm~2以上,以早春栽培夏薯为主。关中地区自然条件介于陕北、陕南之间,马铃薯仅有零星种植。 建国以来,陕西省薯类生产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是建国初到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