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酪的成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变化,而其中主要的变化是蛋白的降解、脂肪的水解、乳糖的发酵,这些变化赋予干酪良好的风味、质地和口感,因而研究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的降解可以间接评价干酪的品质。本试验就是通过对Mozzarella干酪和两种模拟干酪(一是不加乳酸菌,用盐酸代替酸化;二是不加凝乳酶,用葡萄糖酸内酯凝乳)成熟过程中蛋白成分的测定,找出凝乳酶和乳酸菌发酵剂产生的蛋白酶和肽酶在蛋白降解中的确切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水解性的变化规律。本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干酪1生产中未添加乳酸菌,pH较高,同时也缺乏乳酸菌产生的蛋白酶和肽酶,不利于12%TCASN的形成,因此,模拟干酪1成熟期间12%TCASN含量较正常干酪低。而模拟干酪2中没有凝乳酶,所以整个成熟过程中pH4.6SN低于正常干酪。  相似文献   

2.
干酪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风味和质构,在干酪成熟过程中,同时发生着多种反应,其中有些反应是有微生物酶引起的,因此研究干酪成熟过程中发生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变化意义重大。干酪成熟过程就其本质而言,也就是这些反应达到一个理想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干酪的成熟是形成干酪特有的风味、质地和组织状态以及影响加工成本的最关键工艺。添加辅助发酵剂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种促进干酪成熟的方法。本文将不同剂量的瑞士乳杆菌ATCC15009作为辅助发酵剂添加到古达奶酪中,通过检测奶酪成熟过程中的乳酸菌自溶情况、可溶性氮含量以及感官评定等指标分析了ATCC15009对奶酪成熟的影响。结果证明瑞士乳杆菌ATCC15009具有很强的自溶能力,可以有效分解蛋白质并促进干酪的成熟,同时改善干酪的风味。  相似文献   

4.
酸凝干酪制作及成熟过程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醋酸作为凝结剂以降低干酪生产成本,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得出酸凝干酪的最佳工艺为:醋酸0.15%,温度50℃,发酵剂1.0%,堆酿时间1.5h。同时对酸凝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降解及其微生物菌群的变化作了测定,以进一步验证工艺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驼乳和牛乳混合干酪的最佳配方,及成熟期间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最佳工艺配方为:牛乳的添加比例为40%,发酵剂的添加量为0.06g/L,CaC12的添加量为0.08g/L,凝乳酶的添加量为0.24g/L,凝乳温度为35℃,凝乳pH为6.1。混合干酪成熟期间,蛋白质、脂肪、乳糖、水分含量降低;硬度、咀嚼性增强,黏着性和弹性下降;pH4.6-SN、12%TCA-SN和5%PTA-SN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发酵剂乳酸菌数逐渐下降,非发酵剂活菌数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6.
马玲  宗学醒 《中国乳业》2005,2(7):35-38
干酪凝块中含多种微生物和酶,这些微生物和酶在没有采用有效防治措施的条件下易发生作用,可发生生物、生化和化学变化。通过制作正常干酪(即加乳酸菌、凝乳酶)、两份模拟干酪(一份不加乳酸菌改用盐酸直接酸化、另一份不加凝乳酶改加葡萄糖酸内酯将乳凝结),再将其进行对比,研究菌群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结合蛋白水解、风味变化、微观结构,以找出菌群在干酪成熟中的确切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根据瑞士干酪的生产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切割尺寸、发酵剂添加比例、发酵剂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切割pH值对瑞士干酪色泽、滋气味和组织状态的影响,确定了生产瑞士干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剂添加量0.02%(质量分数),凝块切割尺寸0.6cm,切割pH值6.60,发酵剂(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瑞士乳杆菌:谢氏丙酸杆菌)添加比例2:2:1,发酵剂添加量为0.02%(质量分数),发酵温度37℃.  相似文献   

8.
干酪是以乳与乳制品为原料,通过添加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乳中的蛋白质凝固,排除乳清,再经一定时间成熟而制成的一种发酵乳制品。干酪营养丰富,除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糖类、有机酸、常量矿物质元素钙、磷等和微量元素铁、锌,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世界上乳制品的主要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9.
干酪是指在乳中加入适量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成的乳产品。本文研究了不同干酪成熟过程蛋白质量、可溶性氮量及干酪质构,以分析蛋白质水解对干酪质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牛乳为原料,红曲霉为辅助发酵剂,制备霉菌成熟干酪,并对红曲霉干酪的理化性质、游离氨基酸、微观结构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红曲霉作为辅助发酵剂加工的干酪得率16.55%、蛋白质含量18.03%、脂肪含量33.40%、钙含量376.67 mg/100 g、水分含量44.47%、盐含量863.67 mg/100 g;在成熟过程中,pH值呈先下降后上升再逐渐稳定的趋势;由微观结构可知,红曲霉对成熟干酪内部结构影响显著;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共鉴定出23 种游离氨基酸及32 种挥发性化合物,与对照组相比,在成熟期结束时,实验组干酪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平均增加58.8 倍,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与含量也存在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根据瑞士干酪的生产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切割尺寸、发酵剂添加量和添加比例、发酵温度和切割pH值对瑞士干酪色泽、滋气味和组织状态的影响,确定了生产瑞士干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剂添加量0.02%(质量分数),凝块切割尺寸0.6cm,切割pH值6.60,发酵剂(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瑞士乳杆菌:谢氏丙酸杆菌)添加比例2:2:1,发酵温度37℃.  相似文献   

12.
作者采用纯培养和非培养方法研究了由生鲜羊奶或混合羊奶(羊奶和山羊奶)自然发酵制作的伊朗传统Lighvan和Koozeh干酪的微生物区系。对3批Lighvan干酪和1批Koozeh干酪进行了非培养的PCR-DGGE分析和主要条带的测序,以此评价干酪制作和成熟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的结构和动力学。此外,采用选择性培养基(M17、MRS和KAA)对乳酸菌进行培养,用PCR-ARDRA、基因测序及rep-PCR方法对分离出的单个菌落(n=130)从分子水平上进行鉴定。DGGE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4批干酪样品中优势菌群为Lactococcus lactisa和Streptococcus parauberis。此外,在Lighvan和Koozeh干酪中Escherichia coli和Lactococcus gar-viea的检出频率较高,但只在几个干酪样品中检测到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相反,在所有样品中Enterococcus faecium和Enterococcus faecalis也是主导菌群;微生物菌群之间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纯培养和非培养的DGGE结果之间的差异表明主导菌群在这些培养基中是不可回收的,这种结果说明在进行干酪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研究中,纯培养和非培养方法获得的数据可以互补。可以从获得的菌株中筛选出具有潜在工业化生产Lighvan和Koozeh干酪的发酵剂,也可以从中筛选出特定的菌株作为发酵剂用于传统干酪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蒙古干酪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牛乳为原料,根据蒙古干酪的生产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灭菌条件、发酵剂添加量、捶捣切割pH值和热烫温度对蒙古干酪蛋白利用率、干酪品质的影响,确定了生产蒙古干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3℃/30min的灭菌条件,发酵剂添加量为2.5%(v/v),捶捣切割pH值为4.8,热烫温度为47℃.  相似文献   

14.
几乎所有的干酪都需要经过成熟的步骤,时间从Mozzarella干酪的几个星期到Parmesan干酪的2年以上。成熟的过程中干酪需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以形成特有的风味及质地,主要包括糖酵解,脂肪及蛋白质水解。干酪成熟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取决于  相似文献   

15.
干酪直投发酵剂是国内生产干酪的重要原料,完全来自进口。本文介绍了干酪发酵剂的作用、分类、干酪直投发酵剂的优势和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干酪直投发酵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干酪菌种的筛选、乳酸菌增殖培养技术、分离技术、冻干保护技术、防止噬菌体污染和冻干菌种的复配原则,为开展国内干酪直投发酵剂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了切达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水解的变化。结果表明:切达干酪在成熟过程中pH4.6WSN、12%TCA–N和5%PTA-N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蛋白氮和酪蛋白氮逐渐降低,多肽氮呈上升和下降趋势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7.
褐牛牛乳卡门贝尔干酪关键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褐牛牛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筛选影响卡门贝尔干酪生产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当原料乳符合企业标准要求,杀菌温度控制在72~75℃,杀菌时间为15~20s,凝乳温度降低至38~40℃,乳酸菌发酵剂添加量为0.02%,氯化钙添加量为0.03%,发酵pH为6.1,凝乳酶添加量为1140IU/kg,凝乳40~60min,干盐渍后生产出感官和口味良好的卡门贝尔霉菌干酪。在成熟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水分变化趋势相似,随着成熟时间的增加,温度越高水分、灰分变化幅度越大,而干物质脂肪含量减少。成熟后的干酪具有香醇浓郁,老少皆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干酪成熟时间较长,成熟费用较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因此干酪的促熟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干酪促熟常用的方法有酶法、修饰发酵剂细胞分法、提高成熟温度法、悬浮液系统法等,其中的酶法促熟干酪研究较为系统。本文主要论述酶法促熟干酪中常用的酶类及其作用,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了切达干酪(Cheddar cheese)成熟过程中脂肪的分解和氧化。结果表明:切达干酪在成熟过程中酸度值(ADV)、羰基价(CB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过氧化值(POV)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研究红曲霉干酪成熟过程中,不同成熟温度、不同成熟时间对产生的生物胺种类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霉干酪成熟过程中酪胺、β-苯乙胺和组胺是3种典型生物胺,且生物胺含量随成熟时间的延长和成熟温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β-苯乙胺出现在成熟后期,组胺出现在温度较高的成熟条件下,酪胺的含量和增加速率均高于其他2种生物胺,出现时间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