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在大田生长期间很容易被病毒侵染。一旦感染上病毒,病毒就会在薯苗或薯块内不断增殖积累,并代代相传,致使甘薯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据报道,能够侵染甘薯的病毒有10余种,而在我国普遍发生的有3种,即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MV)、甘薯潜稳病毒(SPLV)和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育出高抗病毒病的实用甘薯品种,也无防治甘薯病毒病的高效农药。因此,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甘薯已成为防治甘薯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河南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hm^2左右,目前脱毒甘薯的种植面积已达20余万hm^2,增产幅度达22.3%-93.6%。随着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脱毒种薯(苗)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脱毒甘薯的推广过程中,由于不同级别种薯(苗)的增产效果不同,各地的名称也不统一,有的称茎尖苗、原种、生产种,有的称R0代苗、R1代苗……这就给种薯的生产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制定和统一各级种薯(苗)的名称和质量标准,规范种薯(苗)生产程序,实现脱毒种薯(苗)生产的标准化,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根据几年来在脱毒甘薯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结合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极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准,总结出了脱毒甘薯的四级种薯生产程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甘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技术与利用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271000)刘桂玲近几年来,我国对甘薯病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茎尖组织培养产生的脱毒苗,由于脱除了病毒,可以大幅度提高鲜薯产量并改善品质,一般可增产鲜薯20%~50%,出于率增加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脱毒甘薯的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脱毒甘薯进行了两年多点试验,分析了其产量潜力。脱毒甘薯较未脱毒甘薯增产,增产幅度为24.2%~33.4%,不同级别的种薯增产幅度不同。脱毒甘薯生长旺盛,在种植过程中可采用化控方法,促进光合产物最大程度向下输运,以提高经济产量。脱毒甘薯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再感染病毒,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常所说的马铃薯退化现象,就是因为病毒的侵染而造成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如何去除马铃薯所感染的病毒,作者于2000-2004年进行了试验研究,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对马铃薯进行脱毒,组培快繁,培育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5.
试验证明,马铃薯退化的真正原因,是由于病毒侵染并通过块茎无性繁殖逐代增殖和危害的结果。大力推广利用马铃薯脱毒种薯,可从根本上解决因病毒侵染导致的马铃薯品种退化、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对保障薯农增产增收,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露地扩繁栽培技术归纳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市甘薯常年种植面积有2万亩,由于甘薯病毒病的危害,鲜薯亩产仅在1300千克左右,受害严重地块只长秧不结薯几近绝产。以往多采用种植脱毒薯苗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田间病毒病的发病率,但是针对后期田间侵染的病毒病植株,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探索病毒病田间防治技术,同时本着化学农药减量的原则,笔者  相似文献   

7.
脱毒马铃薯的增产机理和增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由原产地传播到世界各地普遍种植后,人们相继发现马铃薯的退化。马铃薯退化是由于某些品种的种性、病毒感染及其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病毒的侵染是退化的直接外因。病毒病具有系统侵染的特点,马铃薯一旦感染,就会传染给整个营养器官,经过无性繁殖代代相传。只要外界条件适宜,病毒发展很快,随着病毒浓度的增加,叶片含水量、含氧量、叶绿素含量和酶的活性逐步下降,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下降,正常代谢受到干扰,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毫无收成。而脱毒技术的成熟及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得马铃薯的产量迅速提高,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8.
甘薯脱毒薯(苗)生产技术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丁 《作物杂志》1998,14(5):32-33
植物脱毒技术在甘薯上的应用取得了效果,各地近几年的试验表明,较耐病毒的品种脱毒后比对照增产20%~30%,而不耐病毒的品种脱毒后增产幅度更大,有的甚至成倍增加。由于甘薯脱毒薯是近几年新推广的技术,目前脱毒薯尚无质量标准和较完善的脱毒种薯(苗)生产程序……  相似文献   

9.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病毒的积累可使品种种性退化,品质和产量降低,对甘薯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据调查,病毒病在我国每年造成的鲜薯产量损失在200亿千克以上。此外,病毒病还导致甘薯商品率和出干率明显降低。鉴于国内外迄今未育出高抗病毒病的实用甘薯品种,也无防治病毒病的高效农药,因此,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育脱毒甘薯是目前防治甘薯病毒、提高甘薯产量和质量的唯一有效方法。为使这一技术尽快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完善甘薯繁种程序,加快脱毒甘薯的推广普及是关键所在。根据病毒发病情况和品种退化原因分析,脱毒甘薯的繁种程序应包括选用…  相似文献   

10.
秦薯5号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以秦薯4号、栗子香、香黄、秦薯3号等优质、高产、高干材料作亲本,杂交选育的甘薯新品种,2006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陕鉴薯2006002号),目前已成为陕西甘薯生产主推品种。近年来,随着甘薯病毒种类、传播介体以及种薯种苗繁育模式的变化,传统繁育供种体系已无法满足甘薯生产的需要,为应对陕西产区秦薯5号脱毒种苗供需失衡的突出问题,有效预防和控制甘薯双生病毒病、SPVD病毒病等危害,针对甘薯病毒病的传播途径和种薯种苗繁育供应体系存在的问题,采用提纯选优与甘薯脱毒技术,建立秦薯5号脱毒种苗繁育体系和秦薯5号脱毒原原种苗、原种苗两链繁育网,快速推动了秦薯5号脱毒种苗产业化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甘薯种苗的脱毒与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芳 《种子》2005,24(4):94-94,96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系旋花科,属于1年生植物.我国近年来甘薯种植面积达到666.7万hm2,占全世界种植面积的80%以上.甘薯是一种杂种优势作物,但采用营养繁殖导致甘薯病毒蔓延,致使产量和质量降低.病毒病已成为我国甘薯生产的最大障碍之一.侵染甘薯的病毒有十余种,受侵染的植株症状为:叶皱卷、花叶、黄花、羽状斑驳或环斑;地上部分长势弱,结薯少,薯块小,皮色淡,表皮粗糙、龟裂;种性退化,品质和产量降低.甘薯病毒目前尚无药可治,其潜在威胁很大.茎尖培养是目前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最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地区是河南省甘薯的主要种植区 ,常年种植面积在 2 0万hm2 左右。为了有效地提高甘薯产量 ,稳定甘薯种植面积 ,调整种植结构 ,我们开展了“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应用研究” ,经我们脱毒成功的甘薯品种有徐薯 18、北京 553、豫薯 4号、豫薯 7号、豫薯 8号、豫薯 11、豫薯 12、鲁薯 8号等。在脱毒甘薯的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 ,我们总结出了适合豫西丘陵地区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现介绍如下。1 起垄种植甘薯属块根作物 ,土层深厚、通气性好的沙壤土最适宜甘薯生长 ,为了给脱毒甘薯高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最好采取起垄种…  相似文献   

13.
高平霞  张国林 《种子科技》2011,29(10):31-32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是目前国内外解决马铃薯因病毒侵染导致的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最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原原种生产成本高且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大田用种的需求。脱毒马铃薯网棚原种扩繁就是以微型脱毒薯(原原种)为种源,在人工隔离防蚜的条件下繁育种薯,是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的重要环节,只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技术规程操作,就能生产出质量优、成本低、产量高的原种。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实践证明,使用脱毒种薯是解决马铃薯退化的最有效途径。但是,脱毒种薯只能脱掉仪器能检测到的主要病毒,而检测不到的病毒在以后的继代繁殖中还会增殖,积累到一定程度仍可造成危害;同时,脱毒种薯在生产中也还会再次遭受病毒的侵染而迅速发生退化。所以,脱毒种薯不是一劳永逸的。目前生产上超代使用脱毒种薯的问题比较突出,致使退化普遍发生,严重制约了产量的大幅提高。因此,必须正确选用优质健康种薯。  相似文献   

15.
脱毒甘薯不同世代对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福建脱毒主栽品种岩薯5号的脱毒原原种、原种、生产用种及未脱毒种苗的试验,结果是脱毒1、2代种苗比未脱毒的表现生长旺盛、增产;脱毒3代种苗与未脱毒的产量无显著差异,说明脱毒甘薯的种薯苗可利用脱毒1、2代,脱毒3代之后的种薯苗不宜利用。  相似文献   

16.
申青岭 《种子科技》2008,26(2):47-47
推广应用脱毒种薯是马铃薯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种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大田产量的高低。因此,如何保持脱毒种薯的优良种性,防止病毒侵染和品种退化,是脱毒优良种薯繁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脱毒甘薯增产效果显著,脱毒甘薯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脱毒种薯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目前,脱毒甘薯的开发应用一改以往封闭式自繁自留自用的留种方式为集中繁殖、统一供种的留种方式。因此,如何进一步搞好脱毒种薯的大量安全贮藏,减少烂种,已成为甘薯生产...  相似文献   

18.
云南甘薯地方主栽品种收集与脱毒复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促进云南甘薯生产,收集云南地方主栽甘薯品种27个进行田间评价,并对其中的6个品种脱毒后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有些品种产量较高,如‘普洱黄山芋’,产量达20.04 t/hm2,‘丘北白皮’亦达15.60 t/hm2;有些品种品质较好,如‘研和板栗薯’和‘华坪紫心’等;‘研和板栗薯’、‘建水灰薯’、‘华坪紫心’、‘马龙紫薯’、‘昆明紫薯’和‘建水紫薯’6个品种,脱毒后薯块平均增产幅度为175.8%;其中‘建水灰薯’脱毒后产量达24.00 t/hm2,比对照增产16.0 t/hm2,增幅为200.1%。通过脱毒,可以显著提高目前云南主栽甘薯品种的产量,更好为甘薯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甘薯不同品种、不同脱毒世代的生长特性、产量及品质差异,以‘遗字138’和‘京薯6号’的试管苗、原原种苗、原种苗、非脱毒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病毒检测、增产效果、品质鉴定及成本效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脱毒后,甘薯病毒发生率降低,世代数越小,病株率越低,病毒种类越少;脱毒后,苗床甘薯出苗量增加,植株健壮,大田甘薯地上营养生长旺盛,地下结薯数增加,商品薯率增加,但脱毒对甘薯内在品质影响不大。从产量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来看,‘遗字138’原种产量26288.4 kg/hm2,较非脱毒对照增产极显著(增产52.1%),增收13288.95元/hm2;‘京薯6号’原种产量11381.1 kg/hm2,较非脱毒对照增产显著(增产53.3%),增收2045.1元/hm2。鉴于‘遗字138’原种突出的增产增收效果,建议用‘遗字138’为主栽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生  杨立明 《种子科技》2001,19(6):368-369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易感染病毒 ,导致种性退化 ,影响产量和品质。甘薯通过脱除病毒 ,既提高了产量 ,又改善了品质。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6年对脱毒甘薯进行应用研究 ,并相继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平均增产 18.2 %。实践证明 ,脱毒甘薯比未脱毒 (同品种 )生长势强 ,结薯早 ,大、中率高 ,薯皮光滑 ,增产效果显著。1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1.1 营养生长旺盛 ,光合作用强。对脱毒甘薯龙岩 7- 3栽后 30 d调查 ,脱毒苗比未脱毒苗单株主茎增加16 .2 % ,叶面积增加 5 0 % ,茎基部分枝数增加 36 .1% ,茎叶鲜重增加 37.5 %。栽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