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粳11号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以盐粳93272/镇稻88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6年、2007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区试,2008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生产试验,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王文 《中国种业》2017,(1):73-73
苏粳815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镇稻99/武运粳11号//盐稻1229杂交选育,属迟熟中粳常规稻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07。该品种株型紧凑,穗型直立较大,分蘖力中等,后期灌浆快,熟相好,抗倒性强。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1.1万,每穗实粒数125.9粒,结实率95.0%,千粒重27.4g,株高94.3cm,全生育期151.9d。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65.4kg,比对照增产7.5%,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2.7kg,比对照增产5.3%。该品种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淮稻12号是淮阴农科所近期育成的一个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通过江苏省迟熟中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熟期适中等特点,于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苏中、沿江和淮北南部稻区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崔建民  李彦学 《种子》2006,25(3):84-85
红光粳1号系河南省新乡县新科麦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稻2005001号。该品种适应我省黄淮稻区和南部籼改粳发展优质稻种植,是河南省唯一的一个当年审定常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于当前黄淮海主推品种豫粳6号,产量与其相当,据农业部2004年品质测定,综合评价达国家优质米1级,接近优质米黄金晴。新乡市种子管理站已将该品种作为主推品种在新乡市大面积推广,2005年面积达670hm^2左右,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已将其作为苗头新品种在全省种子会议上发布,该品种有望成为黄淮稻区粳稻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常农粳8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稻品种,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12,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该品种具有早熟、稳产、抗病、优质、出米率高等优点,被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列为水稻早熟晚粳(早熟组)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近年种子市场对早熟、优质水稻品种的需求不断增加,常粳8号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子生产规模也相应不断增长。为降低种子生产用工成本、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常规水稻种子生  相似文献   

6.
淮稻9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育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迟熟中粳新品种,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607。审定适宜种植范围为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稻区。  相似文献   

7.
<正>甬优2640为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甬粳26A/F7540选育而成的籼粳杂交特早熟晚稻品种,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3024)。2013年莆田市种子管理站通过引种试验种植,并对甬优2640进行高产性、丰产性、抗病性等试验研究,201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6022)。  相似文献   

8.
宇叶青是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农科站用宇红3号与若叶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1990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据1989年统计,此品种在太湖稻区的累计种植面积已达169.4万亩,现在已  相似文献   

9.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稻10号,中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6号为母本,与品质优、抗病性好的自育品系新稻894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2003年先后参加河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3年、2004年先后分别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刘中秀 《中国种业》2014,(10):58-59
扬育粳3号(试验名扬育粳116)是笔者和江苏田源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下用新稻18//镇稻99/南粳41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一个中熟中粳新品种。2014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审定号:苏审稻201410),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经过3年的中间试验和示范试种,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产量潜力大、品质优良、熟期适宜、容易栽培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好评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淮稻8号(淮9926)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稻 8号(淮 9926)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从武育粳 3号天然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多年试验试种,表现优质、高产、适应性广、较易脱粒等优点, 2004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2.
武运粳24号(原名泰粳394)是由我国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钮中一先生以"农垦57×桂花黄//9746"(早熟株)育成的迟熟中粳水稻品种。2006年参加江苏省水稻品种预备试验,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009。  相似文献   

13.
粳稻新品种新稻20号系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自育优质粳稻品种新稻9号与江苏省高产抗病品种盐粳334-6杂交,经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2010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44)。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性好、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武运粳24号(原名泰粳394)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农垦57/桂花黄//9746(早熟株)复合杂交育成的一个早熟晚粳新品种。2010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1 种植表现1.1 好种1.1.1 不同种植方式均可获得理想产量适合各种稻种方式,生育期149~153d。作直播稻产量9 300kg/hm2,作机插稻产量稳定在10 500kg/hm2左右。1.1.2 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该品种基部节间较短,茎秆粗壮,坚韧有弹性。  相似文献   

15.
新丰2号系河南省丰源种子有限公司1995年利用豫粳六号作母本,新丰94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03-2006年先后参加河南省夏粳稻品种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 豫审稻2007003。2006年申请新品种保护,保护公告号CNA003196E。  相似文献   

16.
刘晴 《中国种业》2018,(8):97-99
绥粳1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于2000年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粳型水稻品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14021),审定4年累计推广142.47万hm~2,为2018年黑龙江省推广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的香粳水稻品种;2015-2017年连续3年被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推介为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针对该品种穗大、秆强、喜肥水等特异性建立并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对保障优质高效品种安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丰2号系河南省丰源种子有限公司选育,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稻2007003号,该品种为优质、高产、抗性强的粳稻新品种。1选育经过新丰2号(新丰01-48)系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于1995年以豫粳6号为母本、抗病材料新丰9402为  相似文献   

18.
赛粳16是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是以镇稻681(镇稻99/武运粳7号)作母本、盐稻3872(镇稻88/盐稻9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参加北方稻区国家黄淮粳稻组试验,经过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于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90036。适宜在河南、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本文重点介绍赛粳16的选育经过,以及参加北方稻区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综合表现,且归纳总结这几年多点示范种植集成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正>新稻19号系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江苏省品种NJ979与我院自育品种豫粳6号杂交,经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09001)。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性好、适应性强,深受广大农户和粮食加工企业的青睐,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盐稻9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表现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等特点。一般单产9750kg/hm2,最高单产11250kg/hm2,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