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连麦1号”(原“连9825”)系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于2000年由“淮麦18”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属优质面条、馒头小麦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200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2.
“镇麦5号”(原名“镇99036”)系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于2000年以“扬麦158”/“宁麦9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3年种植,该品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属优质面条、馒头小麦品种。200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3.
“徐麦27”系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于1989年用“早丰1号”作母本、“烟193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属优质面包小麦品种。200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科棉4号”(原名“A257”),由江苏省大丰棉花原种场与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公司共同育成,于2005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引进我市,经连续几年的试种、示范,该品种具有综合抗性好、产量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植棉户的欢迎,现已成为我市棉花当家品种之一。200  相似文献   

5.
“华粳2号”系江苏省大华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武育粳3号/香粳111//92-133”复合杂交配组,于2000年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宁麦12号”(原“宁96048”)为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宁9170”为母本,“扬15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该品种2001~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45.1kg。较对照“扬麦158  相似文献   

7.
“宁麦14号”(原编号“宁0088”)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宁麦9号”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于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定名,该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2005~2006年,我场进行了一定面积的试种示范,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扬油5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鉴10/F6008/加拿大3号”配组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科棉4号”(原“A257”),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苏绿魁集团育成,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2000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经5年栽培实践,该品种在我市表现出生长势强、结铃性强、抗病性强、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等特点。1特征特性1.1生长势强植株  相似文献   

10.
“淮麦20”系淮安市农科院育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郑州891/烟1604”,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适于黄淮南片(苏北、皖北、豫中、豫北等地)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1.
“扬油4号”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于2001年7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175~200k,具有亩产220kg以上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2.
“扬粳糯l号”(原名“香粳糯041”)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泰州市种子公司联合以“香粳糯91-21”/“广陵香糯”杂交,于2000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列为江苏省新品种展示品种.适宜在江苏、安徽、河南和上海等省市迟熟中粳稻区推广种植。经近两年试验、示范和推广,该品种表现出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稻米品质好、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是一个市场前景较好的糯稻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武香粳14号”(原名99-15)系江苏省武进稻麦育种场以“京58///248—5//254-13/9325”复合杂交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我场2001年引进试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易栽培,已成为我场直播水稻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4.
优质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5号"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玉糯5号”(原名“W4536”)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利用自选系T45和T366分别作父、母本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糯玉米杂交种。2003年儿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国审玉2003067),2004年2月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省区试、东南区试、国家玉米新品种展示及各地示范种植,“苏玉糯5号”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全国玉米种植地区春、夏、秋播均能种植。  相似文献   

15.
花生新品种"泰花4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花4号”由江苏省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以“泰花2号”作母本、“中83—15007-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泰州市作物品种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6.
优质糯玉米"江南花糯"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花糯”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7年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200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1999年引进,该品种肉质厚、糯性强、香味浓、外观美、不易与普通玉米混淆,深受消费者青睐。“江南花糯”一般亩产鲜穗750kg,高产达1000kg以上,亩收入可达1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徐麦856”(原“徐州856”)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以“郑州8329”“86195-14-4-4-1”杂交于1998年育成。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2001~2003年连续两年参加淮北小麦品种区试,2001~2002年度平均亩产471.13kg,比“陕229”增产15.44  相似文献   

18.
优质杂粳“常优1号”系由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用“武运粳7号”与“R254”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2001年12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1999年引种,已示范试种4年。通过品比试验,米质鉴定,认为“常优1号”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抗性强、米质优、效益高,适合本地大面积种植。该品种将在太湖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淮杂油3号”属甘蓝型、双低、半冬性三系杂交油菜品种,由淮安市农科所育成,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2004年我市开始引进,以移栽方式在宜城镇设小区品比试验,并在各镇小面积示范种植,每镇种植10亩左右,以当地推广品种“史力丰”作对照,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宁粳1号”(原名“W001”)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列为国家超级水稻品种、国家跨越计划推荐品种和农业部重大新品种推荐品种。我市近两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耐病性好等特点,适宜江苏沿江及里下河南部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