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是景观生态规划、管理和保护的基础。选择多样性、代表性、自然性、稀有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和稳定性7个指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等级化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单项指标权重,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评价,计算出该保护区生态质量综合指数为0.78,表明其生态质量较好。分析了该保护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选取自然性、代表性、多样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辽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和权重的确定,计算出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798,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很好,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选用自然性、多样性等9项指标建立赤峰市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的等级化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赋值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单项指标的权重,进而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最后就该保护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征,确定7个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指标等级的赋值和权重的确定,对霸王岭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评价,计算得出该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93,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很好,科研和保护价值高;分析该自然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生态评价多层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生态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各单项指标评价指数值最高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低为生态旅游价值。Ⅰ级指标层各单项指标评价指数值中,多样性最大、脆弱性最小。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数(CEI)为0.980 8,说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很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建立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中生态质量评价的得分最高,社会经济评价的得分次之,管理体系的得分最低,说明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状况良好,保护价值很高,但保护管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指标层中多样性、文化科研价值两个评价指标的得分较高,而管理条件和管理措施两个评价指标的得分相对较低,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物种资源非常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文化科研价值,但该保护区也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法规建设滞后、自养能力不强、科研人才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得出目标层的综合评价得分为93.3,评价等级为1级,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状况良好,保护价值很高,管理体系基本完整,社会经济价值很高,能满足该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以具有代表性的湿地评价的生物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脆弱性和人类威胁等7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对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态评价,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较好,但仍需措施来提高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8.
辽宁虹螺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辽宁虹螺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和权重得分,计算出该保护区综合评价得分为0.75,说明保护区生态质量较好,分析保护区目前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选取生物多样性、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脆弱性、人为活动强度等7项指标作为原则层、18项1级指标作为指标层,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综合评价指数为0.891 5,评价等级为Ⅰ级;多样性、稀有性等2个原则层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率高达49.28%,对生态质量制约性最强,是反映保护区湿地生态质量保护成效的关键指标;保护对象典型性、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多度、保护物种稀有性等4个一级指标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近20年该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教育科研价值、生态旅游价值4个方面,选取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适宜性、脆弱性、人类威胁等7项Ⅰ级评价指标,部分Ⅰ级评价指标又分别构成Ⅱ级和Ⅲ级评价指标,建立多层层次结构模型对其进行生态评价,得出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06 9,说明该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在对本保护区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历史现状分析法和综合指标评分法对其生态系统本身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很好,应列入国家A级优先生态保护区域,加以特别保护。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珠穆朗玛峰世人称誉为地球的第三级,是判定全球环境生态质量的“本底”.1994年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脱隆沟核心保护区是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唯一的东喜玛拉雅南翼湿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代表.近年来,这块世界上少有的净土,正在受到人类活动越来越严重的损害,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脆弱势态.本文就这一地区的山地垂直生态系统特征,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并对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珠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功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珠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滇东高原,总面积230459.0hm^2,森林覆盖率57.5%。其特点是树种组成单一,中幼林多;农林交错、次生林占优势、林分质量差;森林生态脆弱。对本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①总体生态功能“差”;②森林生态脆弱;③蓄水、保土、保肥、增产等效益显著;④具有生物多样性特点。对今后森林资源的保护、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自然生态质量及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加快仙人洞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四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分析,对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质量和生态效益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选用生物多样性、典型性、稀有性等指标对永善县五莲峰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的综合评价分值为72,评价等级为Ⅱ级,其生态质量较好。根据单项评价结果,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典型性、自然性和面积适应性得分较高,稀有性、脆弱性和人为活动得分较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合理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兼顾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黑颈鹤等大型水禽及其越冬栖息环境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并对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进行SWOT分析,最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地方生态旅游开发对策,为保护区的后期建设及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