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植物种植设计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植物种植设计时,苗木量统计表的绘制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而利用AutoCAD自动生成系统自动提取及生成相关数据则可大大降低此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然而,目前尚没有清晰可行的研究方法来阐述这一操作方法,作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在植物种植设计中,植物名称、数量、规格等自动生成表格的方法。该方法明晰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DEM提取黄土丘陵区沟沿线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丘陵区的沟沿线,是反映该区地形地貌特征的重要的地形结构线。以陕北绥德县韭园沟流域为实验样区,探讨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实现自动提取沟沿线的原理方法,并以航片及地形图等高线为依据,对所提取沟沿线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证明,利用DEM自动提取沟沿线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自法国人兰达1858年把一个系留气球升空几百米,摄取了巴黎鸟瞰像片并试图绘制地形图以来,应用气球空中摄影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气球空中摄影已广泛应用于气象、军事、地形测量和工程定位等领域。在我国,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应用气球空中摄影还比较少。为了在黄土高原重点小流域获取低空大比例尺摄影资料,进行土壤侵蚀的定量定位研究,并与航天、航空遥感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评  相似文献   

4.
河道、渠道等线路工程建设中经常需要进行曲线测设,其中主要是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实际野外工作中,往往由于地形复杂,工程要求灵活多样,通视情况不良,不便安置仪器或数据计算困难,而无法放样出辅点或放样出的辅点处无法设桩.在特定情况下,采用灵活方便的方法完成曲线测设任务值得探讨.在具体应用AutoCAD实践中,可轻松实现曲线现场...  相似文献   

5.
以江西省为例,基于1∶25万地形图和ANUDEM软件,探讨了省域尺度中等分辨率的水文地貌关系正确的DEM(Hc—DEM)建立方法,并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价。对DEM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预处理、关键参数的确定等进行了讨论,并采用等高线套合分析、随机检验点分析和水系网络分析等方法对生成的江西省Hc—DEM进行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现有数字化地形图上的地形信息(等高线、高程点和水系),在ANUDEM软件的支持下,可建立较高质量,能正确反映地形与地表流水关系的DEM,所建立的DEM质量可达到USGS标准。建立DEM的主要参数为:分辨率50m,迭代次数30,第2糙度系数0.5。  相似文献   

6.
基于MapInfo和AutoCAD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工作,但各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法落后,鲜有综合应用各种新技术辅助设计的。该文在分析MapInfo和AutoCAD各自辅助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优缺点后,提出并设计了MapInfo和AutoCAD有机集成辅助规划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在浙江省余姚土地整理项目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地形三维虚拟是“数字黄土高原”的基础,可为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针对直接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观察三维场景存在的控制交互能力不足问题,提出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地形插值算法,基于MFC框架下的OpenGL程序设计的思路,实现地形的真实感三维虚拟。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康家沟小流域为例,等高线数据在AutoCAD和ArcView软件中处理,生成ASCII格式的规则网格DEM数据,依据它们绘制三角形带,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得各点的法向量,设置光照与材质模式,添加动态天空背景,实现了该流域地形的真实感三维虚拟,并增加交互能力,完成自由漫游与多角度观察。  相似文献   

8.
该文总结了20余年关于养殖场粪水厌氧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和30余个工程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中国畜禽粪水厌氧处理的现状,详细分析了各类处理技术的技术要点、适用范围、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就实际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提出将提取沟谷的过程转化为根据地形因子综合判定地貌类型的思路。以陕西绥德黄土丘陵沟壑区域1∶1万地形图制作的分辨率为5 m的DEM为研究对象,运用BP神经网络分析6种地形因子与沟谷地形的相互关联关系,认为降水累积量是判定沟谷地形的最重要因子。在试验样区建立BP神经网络,利用4种地形因子自动提取沟谷,并在检验样区通过了检验。  相似文献   

10.
可拓工程方法在储粮害虫分类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图像识别储粮害虫过程中,需解决多种害虫的多特征参数和混和度大的分类识别问题。该文提出应用可拓工程方法,构造储粮害虫特征数据的标准物元矩阵与节域物元矩阵,计算待测粮虫与各类害虫的关联度,以关联度的大小对储粮害虫进行分类判别,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可拓工程方法应用在储粮害虫分类识别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目前土壤普查项目中土壤空间数据校正难问题,运用ARCGIS中的VBA语言,设计了数据校正辅助系统,系统除了能自动将测土数据导入成矢量文件外,还结合1:5万县级乡镇行政图标出所有空间位置有问题的观测点,达到数据校正的目的。该系统是在ARCGIS中实现的,操作简单,扩展性能强,不需要太多的GIS专业知识,是农业技术人员土壤普查数据研究中进行空间数据校正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2.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soil information in the field survey, we developed the mobile application called “e-SoilMap” for creating a new user-oriented soil map. This application has the following three unique functions: annotatable map, data sharing over the cloud and offline support for allowing the user to create a high-value-added soil map in their Internet space. Both iOS and Android versions of the mobile application mainly consist of three key components: (1) a map manager, (2) a soil manager and (3) a user manager. The map manager is responsible for displaying background maps to the user. The soil manager displays a soil map and related soil information, which are provid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ro-Environmental Sciences (NIAES), on the background maps. And the user manager is responsible for creating an annotatable map and sharing the user data in the cloud. The “e-SoilMap” provides soil information to users using location-based spatial query processing and allows the creation of annotatable pins on the soil map. The main target of this application was designed to be a wide variety of technical fields such as agronomic assessment,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hydrology and hydrogeologic assessment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policy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水文设计模型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中水文计算复杂繁琐的过程变的十分简捷。通过研究绘制水土保持工程所需不同频率24h降雨等值线图,将直接应用于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中,使工程设计水文计算简便、准确、缩短设计时间,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AuotoCAD内置的VisualLisp二次开发环境开发的拦沙土坝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命令进行土坝稳定分析,避免了烦琐量巨的数值计算,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用计算机编程的方法,解决工程设计中所需要计算构件危险截面上危险点的主应力及主应力的方向角,并自动绘制出直观的应力状态图。  相似文献   

16.
基于AuotoCAD内置的Visual Lisp二次开发环境,开发挡土墙抗倾覆和抗滑动稳定计算命令,利用其进行挡土墙稳定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二维光谱特征空间的土壤线自动提取算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土壤线是在二维光谱空间中土壤纯像元光谱反射率按照大小排列而成的直线,它综合反映了具有不同水分条件的土壤含水状况,对于了解土壤和植被的理化性质和生态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土壤线采用手工描绘效率低,因人而异,致使涉及土壤线的模型在业务化应用和推广中受到限制。为此,提出了一种土壤线自动提取算法,以及算法实现的流程和步骤,利用该算法可以基于遥感影像构建的二维光谱特征空间自动提取土壤线参数。通过时间序列和实际估算2种方法分析了算法的性能,发现在提取土壤线参数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精度,时间序列内提取土壤线斜率的平均偏差小于0.1,与实际估算的土壤线斜率偏差也很小。该算法已被应用于农田干旱监测模型PDI、MPDI和SPSI的土壤线自动提取运算中。结果表明,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前提下,自动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模型运算的效率,对农业干旱模型的业务化推广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便携式终端设备快速高效生成农产品追溯码是保障追溯码可信度、增强信息完备度和提高企业效率的有利手段。该文以基于地理坐标的农产品追溯码为编码方式,改进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农产品追溯码加密算法;利用LPC1766处理器硬件平台和Keilu Vision3软件平台测试了算法的存储空间和运算速度,为将算法移植到其他嵌入式平台提供了参考。嵌入式平台上实现密钥的动态变化和追溯码的唯一性,为利用终端进行农产品可靠安全追溯提供了保障,最后给出了算法在农产品质量追溯标识打印终端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格的耕地质量分等成果省级汇总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耕地质量分等成果由县、省、国家3级成果组成,省级成果由县级成果汇总获取,是农用地分等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传统的汇总方法对汇总底图的过分依赖性,导致汇总效率低下,汇总后的质量完全取决于汇总底图的质量。基于该缺陷,该文提出利用网格取代汇总底图,将县级成果按照“权属-地类-等别”进行分类,根据面积占优原则确定对应网格所属类别,并通过空间最邻近方法寻找距离县级单元最近的网格单元,建立“网格-县级分等单元”的追溯关系。该文提出了以县行政代码、网格所在行列码、等别、地类组成21位省级汇总网格的编码方法。最后利用平均中心和标准差椭圆检验汇总前后耕地空间分布的相似性。以北京市大兴区为研究区进行了实例验证,大兴区根据“地类-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组合共分为8类,根据大兴区耕地的分布,最终确定688个有效耕地网格。利用该文方法实现了省级汇总。经过检验表明,汇总前后耕地分布的平均中心和分布方向仅相差405.6 m和0.34°,说明该汇总方法保证了汇总前后耕地空间分布的一致性。与依赖汇总底图的方法相比较,省去了制作底图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将省级耕地定位在每个网格中,通过网格编码能够快速查找到对应位置的耕地质量,方便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