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红  霍启光 《饲料工业》1997,18(11):20-22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北京农学院沈红吴国娟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霍启光自从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Lesher等发现第一代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萘啶酸(Nalidixicacid)以来,许多学者致力...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徐锡太(山东省五莲县兽医站·261000)自从1962年第一次合成第一代喹诺酮药物萘啶酸后,于1974年制成第二代吡哌酸,1979年合成了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1993年又合成了恩诺沙星。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  相似文献   

3.
郭芳彬 《养猪》1998,(4):43-43
自1992年Lesher等发现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s)——萘啶酸(Nalidixicacid)后,许多科学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研究和改造,1972年合成了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吡哌酸(Pipemidicacid),1977年合成了第三...  相似文献   

4.
自1962年Lesher等发现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s)──萘啶酸(nalidixicacid)后,许多科学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和改造,1972年合成了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吡哌酸(pipemidiacid),1977年合成了第三代该类药物─—氟哌酸(nor-floxacin)。第三代又称氟喹诺酮类药物,从化学结构上看,几乎共同特点为在7位上连以吡嗪环,6位上引以F原子,其他部位稍加变化,从而提高了抗菌活性,比前二代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和更强的抗菌作用,降低了毒副作用。本文介绍几…  相似文献   

5.
几种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2年Lesher等发现第一代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萘啶酸(Nalidixicacid)以来,许多科学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研究和改造,1972年合成了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吡哌酸(Pipemidicacid),1977年合成了第三代...  相似文献   

6.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也是目前兽医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对这类药物的母核(4-喹诺酮环)进行化学结构的改造,获得了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组织穿透力强、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第三代喹诺酮药物———氟喹诺酮药物。在剂型上,通过多年的研究,也被开发制成多种剂型,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本文将近年来该类药物的研究概况作一简单的综述。1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及兽医临床应用药物根据喹诺酮类药物发明先后及抗菌活性的差异,一般把这类药物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代、第四代。第一…  相似文献   

7.
(续上期)5.喹诺酮类是指一类有4-喹诺酮环结构的药物,该类药物研究进展迅速,近年我国新开发成功的有氟甲喹、达氟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麻保沙星,国外上市的还有奥比沙星。其中氟甲喹为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他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药物。该类药物在水中极微溶解,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解。(1)药理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广谱杀菌性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某些厌氧菌均有效,例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绿脓杆菌、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均敏感。对耐甲氧苯青霉素的金…  相似文献   

8.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与兽医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步  李新华 《中国家禽》2001,23(9):11-13,21
1 喹诺酮类药物概况喹诺酮类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1962年Lesher等发现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Nalidix acid),它对革兰氏阴性(G-)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及革兰氏阳性(G+)菌无抗菌作用。本品主要用于治疗畜禽大肠杆菌与变形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虽然口服较易吸收,但血液中浓度低,蛋白结合率高,随尿排出快,造成尿中原形药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浓度高,而且应用后极易引起耐药菌株,所以现在临床上通常已不再使用。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吡哌酸(Pipemidic acid),又名吡卟酸,于1974年问世。在兽医临床上应用成…  相似文献   

9.
饲料添加剂中数种抗菌药与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黄马兰,刘湘新(湖南邵阳市畜牧水产局422001)(湖南农大畜牧兽医学院)目前国内外在畜禽养殖业中,广泛使用饲料添加剂,以促进畜禽生长发育,迅速增加体重,缩短饲喂期,改善肉质,增加肉品风味。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成...  相似文献   

10.
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与药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62年萘啶酸(Nalidixicacid)应用于临床以来,喹诺酮类(4-Quinones)因其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具有良好的药代学特征和较强的活性而备受人们青睐。随着本类药物的广泛使用,从结构与药效上予以讨论,势必会加深人们对它的了解,并可以指导开发本类药物的方向,也有助于临床用药选择。1喹诺酮类药物分类依据开发的年代和药效的强弱,它可分为三代:第1代,以萘啶酸为代表。因其抗菌谱窄(仅对部分G一菌有活性),抗菌活性低、生物利用度低、疗效差、副作用多,仅用于尿道及肠道感染,在临床上已被淘汰。第2代,以毗皈酸(Pipe…  相似文献   

11.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具有4-喹诺酮环基本结构的广谱杀菌性抗菌药物。畜禽及水产养殖中,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支原体引起的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系统和皮肤软组织的感染性疫病。笔者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配荧光检测器).建立了饲料中喹诺酮类药物多组分检测技术。检测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和重现性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乳酸诺氟沙星在畜禽病防治中的应用杨平川,石大荣郑州牧专(450045)一、作用特点乳酸诺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在第二代的吡哌酸的基础上,引入F原子,使抗菌范围扩大,抗菌活性显著增强,所以第三代称为氟喹诺酮类。乳酸诺氟沙星是乳酸与氟哌酸结合...  相似文献   

13.
二氟沙星(Difloxacin)又名双氟哌酸,是抗生素喹诺酮(Quinolone)类化合物第三代产品——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之一。最早是由美国Abbott公司于1984年研制而成,盐酸二氟沙星是其盐酸盐。由于本品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现在已进人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兽药市场,我国也于1999年10月批准生产(农牧发[1999]20号)。  相似文献   

14.
二氟沙星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制剂、毒理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残留与耐药性等方面综述了二氟沙星的研究概况.二氟沙星是畜禽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已开发出注射液和口服液,具有氟喹诺酮类药物类似的毒理学结果,对幼年动物的骨骼有严重影响;口服吸收迅速,组织分布广;对畜禽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病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又名乙基环丙沙星,为第一个畜禽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1983年由德国拜耳公司首先研制成功,国内产品于1994年投放市场。该药广谱抗菌,对霉形体和革兰氏阴性菌效力强,对革兰氏阳性及厌氧菌效果稍弱;内服及肌肉注射吸收迅速,且在体内代谢为同样具有抗菌活性的环丙沙星,代谢物生成与消除缓慢、分布广泛,是养殖户治疗畜禽疾病的常用药之一。  相似文献   

16.
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nolones,FQs)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被广泛应用的新一代全合成抗生素。它抗菌谱广、高效、低毒、组织穿透力强,抗菌作用是磺胺类药的近千倍,与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相媲美。由于FQs是化学合成药物,价格低廉,故在医学和兽医学中应用广泛。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中,FQs主要用于治疗、  相似文献   

17.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养猪临床上的正确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惠序 《养猪》2011,(1):93-96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化学合成的具有4-喹诺酮环基本结构的杀菌性抗菌药物。本类自第1个品种萘啶酸1962年在美国问世到现在,发展迅速。第1代目前已很少应用,第2代如吡哌酸(PPA)片剂至今仍在临床使用,仅对革兰氏阴性菌(G-菌)有效。  相似文献   

18.
单诺沙星(Danofloxacin)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诺沙星(Danofloxacin,DAN,又称CP-36,136),与恩诺沙星(enrofloxacin)和沙拉沙星(Sarafloxacin)一样属第三代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兽医专用药物。其作用特点与这类药物其他产品有很多...  相似文献   

19.
洛美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中性能比较优异的品种。试验证明无“三致“性,不损害畜禽免疫系统、不降低机体免疫力,对禽的产蛋率和孵化率无任何不良影响。现将应用洛美沙星的几个临床实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1喹诺酮类药物简介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s)是指一类具有4-喹诺酮环结构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已成为很多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使用频率仅次于青霉素类[1],按发明先后及抗菌活性不同,已发展至第4代。自1987年以来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司帕沙星(Sparfl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