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增城市新塘地区住院及门诊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解脲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4057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4057例被检测的标本中,2 123例阳性(52.3%),其中女性1734例阳性,阳性率为55.2%;男性389例阳性,阳性率为42.6%,两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文观察的12种抗生素中,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等3种抗生素较为敏感,其敏感率分别为98.7%、97.6%、95.4%;而解脲支原体对环丙沙星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6.7%和57.2%。结论我区住院及门诊泌尿生殖系感染者、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略偏高,且女性的感染率高于男性;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是治疗解脲支原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广东电白县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阳性检出率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22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并对其进行支原体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本组228例阳性检出率54.39%;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87例,单纯人型支原体(Mh)8例,Uu合并Mh 29例;单纯Uu阳...  相似文献   

3.
156株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支原体的耐药性。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抗支原体作用。结果: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抗支原体作用最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其他7种抗生素有不同的耐药性。结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可以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支原体的检测及药敏情况来分析患者耐药程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支原体( Uu/Mh)分离培养药敏试剂盒对不同患者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0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支原体感染92例,标本阳性率为36.8%,其中解脲支原体(Uu)75例,阳性率为81.5%;人型支原体(Mh)3例,阳性率为3.2%;混合感染(Uu+Mh)14例,阳性率为15.3%;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中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和四环素的平均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3.02±7.15)%、(90.19±10.83)%、(86.03±14.30)%、(82.76±17.89)%,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司巴沙星的敏感性较低;耐药性最强的抗生素是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结论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和四环素可作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经验性选用的抗菌药物;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以掌握支原体的流行状况及耐药程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82例成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泌尿生殖道情况及9种抗生素耐受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生殖泌尿道拭子进行体外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82例标本中99份标本培养出支原体,阳性率为35.11%。其中单纯Uu阳性90例,阳性率为31.91%;单纯Mh阳性1例,阳性率为0.36%;Uu合并Mh阳性8例,阳性率为2.84%。女性感染支原体的阳性率为37.69%,明显高于男性的4.55%(P<0.01)。单纯Uu感染株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原始霉素敏感度相对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支原体是导致性传播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我院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药敏以大环内酯类药物效果最好,以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原始霉素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502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检测支原体在人类泌尿生殖系的感染率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解脲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分离培养、鉴定、计数和药敏试剂盒 ,对 1 0 80例临床体检患者的泌尿生殖系样本 ,进行Uu和Mh培养和鉴定 ,并同时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阳性标本为 5 0 2例 ,阳性率为 4 6 .5 %。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支原体感染以 1 8~ 30岁年龄段的青年男女最高 (P <0 .0 1 ) ;男性的Uu阳性率高于女性 ,而Uu +Mh感染则以女性为高 (P <0 .0 1 ) ;支原体对美满霉素、阿齐霉素、司帕沙星和壮观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 73.4 %、5 0 .6 %、2 0 .7%、89.3%。结论 :支原体感染已成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并有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宝安地区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对713例泌尿生殖系感染疑诊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阳性且半定量计数≥10^4CFU/标本的有333例(46.7%),其中解脲支原体(Uu)单一阳性320例(44.9%),人型支原体(Mh)单一阳性1例(0.1%),Uu合并Mh阳性12例(1.7%)。女性患者Uu感染率为50%。男性患者Uu感染率为21.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219株解脲支原体对原始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9.5%和95.0%,对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13.2%。结论:深圳宝安地区支原体检出率高,且主要以Uu为主。感染率女高于男,原始霉素和交沙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生殖道感染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不孕不育患者482例,作为不孕不育组(其中夫妻91对);另随机抽取同时期健康已育体检者842例,作为对照组。用荧光定量PCR仪器检测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DNA,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U感染率在不孕不育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1.4%和40.9%(χ~2=51.865,P0.05);CT感染率在不孕不育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4%和2.3%(χ~2=9.191,P0.05),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在不孕不育患者中均较高。不孕不育组91对夫妻中丈夫与妻子的UU感染率分别为15.4%和48.4%,夫妻间UU感染并无相关性(r=0.075,P0.05);91对夫妻中丈夫与妻子的CT感染率分别为9.9%和11.0%,夫妻间CT感染具有相关性(r=0.707,P0.05)。结论:生殖道UU与CT感染与不孕不育存在一定相关性,监测UU与CT感染有助于不孕不育的病因诊断,并为不孕不育患者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氟甲喹是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其抗菌谱广,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显著的抗菌作用,且与其他类的抗生素没有交叉耐药性,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只有部分交叉耐药性。本品内服吸收良好,主要用于畜禽和水产动物大肠杆菌、巴氏杆菌、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肠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以及混合感染。根据氟甲喹的药理作用,笔者针对目前宁波地区常见水禽大肠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多发和药物敏感性下降的趋势,我们使用10%氟甲喹可溶性粉和氟甲喹原粉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它不仅引起支原体肺炎,还可以引起许多肺外并发症.多见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我院自1992年至2002年收治支原体肺炎8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宫颈支原体感染对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分析支原体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收集宫颈糜烂行微波治疗2个月后复查未愈者96例(实验组)、已愈者99倒(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比较两组妇女支原体检出的阳性率;并对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的标本进行罗红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实验组支原体阳性者67倒(69.8%).对照组支原体阳性者2倒(2.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原体阳性患者的药物敏感率分别为:罗红霉素92.5%.强力霉素56.1%,阿奇霉素50.3%,氧氟沙星35.8%。结论:宫颈糜烂并宫颈支原体感染可影响其微波治疗效果;宫颈糜烂患者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以罗红霉素最为敏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引起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临床提供使用抗生素的依据.方法 对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挑选可疑菌株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出的166例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的敏感性普遍降低,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敏感率分别为85.54%、84.94%和81.93%.耐药性最高的抗生素是哌拉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率分别为13.86%、11.45%和10.24%.结论 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应首选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而哌拉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由于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应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1株从患者标本分离出的具有耐药性的微小脲原体hebnu3h07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微小脲原体的基因组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从临床分离的微小脲原体hebnu3h07株进行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Ion torrent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再使用相关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基因组组装、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共线性分析、直系同源簇(COG)聚类分析、菌株分型和介导耐药的相关基因检测分析。结果微小脲原体hebnu3h07株对数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完整基因组大小为723 292bp,GC含量为25.4%,与现存3株微小脲原体完整序列比对发现其基因组序列较为保守,多位点序列分型属于ST1型,对介导耐药的基因检测发现数个突变位点。结论通过对此株抗生素耐药的微小脲原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导致耐药的基因位点分析,丰富了我国微小脲原体基因组数据,为微小脲原体的耐药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近2年临床分离致病菌药敏结果做综合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使用VITEKSYSTE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全院患者送检培养呈阳性的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少数标本的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Kirby-Bauer(K-B)纸片扩散法,并对结果做综合分析。结果2年间常见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都不同程度增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ESBL检出率不断升高,应引起重视。结论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多重耐药菌也越来越多,我们应重视医院感染监控,加强耐药检测,对制定符合本地区或本单位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率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控制该类感染提供帮助。方法分离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住院儿童MRSA并检测其耐药情况,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结果MRSA检出率占金葡菌的28.5%。各种临床标本中,痰检出率最高(48.7%),其次是脓液及伤口分泌物(28.2%),再次是血液(7.7%)和尿液(5.1%)。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部敏感,对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复方磺胺、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敏感率大于50%,对其他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低于50%。结论MRSA菌株已成为儿童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治疗小儿MRSA感染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小儿的MRSA感染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疾病是影响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猪场复杂的呼吸道病主要是病毒、细菌、支原体,以及饲养管理不良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抗生素虽然对病毒无效,但可控制或治疗细菌和支原体的危害,从而防止或减少猪只发生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7.
徐燕 《农家致富》2012,(1):42-43
鸡毒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其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罗音和张口呼吸。疾病发展缓慢,病程长,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可在鸡群长期存在和蔓延。禽体内可分离出多种禽支原体,而对鸡致病性最常见的有鸡毒支原体(MG)、火鸡支原体(MM)和滑液囊支原体(MS)。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鸡滑液囊支原体(MS)在鸡群中发病率高且呈持续增长趋势,病鸡表现关节、爪垫肿胀,跛行,发育不良,可导致淘汰率增加、增重缓慢、饲料报酬降低等,给鸡群生长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并对养殖场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1临床表现鸡毒支原体(MG)感染可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和气管啰音。鸡滑液囊支原体(MS)感染可引起滑液囊炎,其特征为关节肿大、跛行。通常多见于4~16周龄青年鸡群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表皮葡萄球菌致医院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365例医院感染患者的各个感染部位进行表皮葡萄球菌的分离和耐药性检测。结果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逐年增加,菌株分布以呼吸道最多见,其次为伤口和血液;321株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MRSE)逐年递增;MRSE对头孢霉素类、红霉素、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仍<20%,对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50%;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对大多数药物依然保持较低的耐药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株。结论表皮葡萄球菌的分布广泛,耐药情况严重,MRSE菌株逐年增多,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抗生素的使用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参考本地区耐药趋势作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抗生素对雌二醇(E2)降解菌JX-2降解性能的影响,通过药敏试验研究了12种常用抗生素对菌株JX-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雌二醇-抗生素联合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抗生素作用下菌株生物量及降解性能,探讨了混合抗生素分别对纯培养条件下和污水中菌株JX-2降解E2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X-2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很低,对氯霉素、土霉素和磺胺嘧啶的耐药性相对较高,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介于两者之间。低浓度抗生素(MIC)对菌株的生长和降解性能影响不大,而高浓度抗生素(MIC)则会明显抑制菌株生长并降低其降解性能。随着时间延长,低浓度抗生素对JX-2降解E2的抑制作用减弱,而高浓度抗生素的抑制作用减弱不明显。当各抗生素浓度为10.0、100.0μg·L~(-1)和1.0 mg·L~(-1)时,混合抗生素对纯培养条件下菌株JX-2降解E2并无影响,而当各抗生素浓度增大到10.0 mg·L~(-1)时,混合抗生素显著抑制了菌株对E2的降解,7 d时E2降解率为48.2%。当各抗生素浓度为10.0、100.0μg·L~(-1)和1.0 mg·L~(-1)时,菌株JX-2对污水中E2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E2降解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