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瓜系葫芦科冬瓜属冬瓜的一个变种,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因全株被毛,别名毛瓜。节瓜原产我国南方,是我国特产蔬菜之一,广州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节瓜的嫩瓜和老瓜均能食用,嫩瓜细腻,柔滑,老瓜清淡,爽口,均可供炒、煮或做汤用,以嫩瓜食用为佳。每100g果肉内含蛋白质0.7g、碳水化合物1.5g、  相似文献   

2.
植株长势中等,叶片中等大小,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回头瓜多,瓜条生长速度快,丰产潜力大。早熟性好,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瓜条顺直,瓜皮深绿色,光泽度好,瓜把短,刺密、无棱、瘤小,腰瓜长34cm左右,不弯瓜,不化瓜,畸形瓜率低,单瓜重200g左右,果肉淡绿色,商品性佳。生长期长,不易早衰,适宜日光温室越冬茬及早春茬栽培。  相似文献   

3.
西葫芦新品种——晋西葫芦一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西葫芦一号”(长青王一号)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而成,已于2001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并由山西省科委列为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一、特征特性长势强,植株矮生,节间短,叶片深绿色,雌花多,瓜码密,一株可同时坐瓜3~4个。早熟性好,播种后40天可收获嫩瓜。瓜长棒形,皮绿色,有细密白色斑点,光泽度好,粗细均匀,瓜皮薄,肉厚,籽少,可食部分多,适宜凉拌。单瓜重250g左右,商品性好,可作为特菜供应市场,一般每667m2产量6500~7000kg,高抗病毒病和白粉病。二、栽培要点1.播期 华北地区大棚春提早…  相似文献   

4.
 ‘银碟1号’是新育成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中早熟西葫芦一代杂种,生育期约50 d;果实呈白色飞碟状,边缘波浪形,直径15~25 cm,瓜厚5~8 cm,单瓜质量200~400 g,维生素C含量较高,肉厚籽少;生长势强,较抗病毒病,较耐低温和弱光;老瓜可用作观赏。  相似文献   

5.
蜜冠、蜜玉和甜面王是山西省太谷肥蔬菜研究会培育的杂种珍工短蔓早熟南瓜新品种。全生育期均为100天,果实成熟期30天。蜜冠南瓜易坐果,1株可结3-5个老瓜;皮瓜扁圆,2个瓜后果实近圆形;果肉橘红甘面。蜜玉品种定值后45天可采500g以上嫩果,1株可同时结2-3个老瓜;果实扁圆,青皮覆灰条带,果肉橘黄,肉厚甘面;产量高。甜面王南瓜坐果,且连续坐果性好,多者1株可同时结5-6个老瓜;果实扁圆,有16条浅棱沟,皮色墨绿;果肉橘红,味甜而面,品质极佳;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4份华南型黄瓜品种进行春提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2006C72、2007C113和2010C32表现都较好。2006C72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翠龙’,果色白绿,短圆筒形,风味品质良好,商品瓜率高,单瓜重约158 g。2007C113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翠龙’,果色白绿,短圆筒形,风味品质良好,商品瓜率高,单瓜重约118.2 g。2010C32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翠龙’,抗枯萎病和白粉病,果色白绿,短圆筒形,瓜条整齐、畸形瓜少,单瓜重约151 g。其表现比当地华南型黄瓜主栽品种‘翠龙’有明显优势,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佛手瓜又名合手瓜、洋丝瓜,属葫芦科攀缘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营养丰富,果肉肥厚脆嫩、味道清甜鲜美,可炒食、凉拌或腌渍。一般单瓜质量约300 g,重者可达500 g以上,每株可采收鲜瓜200kg左右,经济效益较高。1整地挖穴佛手瓜性喜温暖,耐阴、耐热,植株生长茂盛,应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栽植。栽植前应先挖穴,穴  相似文献   

8.
卡占瓜足一种迷你型的日本小南瓜,颜色淡黄,瓜表有数十条纵向棱沟,沟内的颜色比瓜其他部位的颜色要深,形状和颜色非常的漂亮且口感细腻甜糯,单瓜质量200-300g,不仅可供观赏、还可在餐饮上作装饰材料.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喇叭1 号为早熟薄皮马泡瓜,全生育期85~90 d(天),果皮金黄色,果实横径8 cm,果肉白色,肉厚0.8~1.0 cm,单瓜质量65 g,每667 m2 产量900 kg。香味浓,口感酸 甜,适合鲜食,中心糖含量9.8%。中抗枯萎病、白粉病,可作为休闲观光产业园特色种植。  相似文献   

10.
台湾白皮越瓜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瓜(Cucumis melo Var conomon Group),葫芦科甜瓜属甜瓜种的变种,一年生草本蔓生植物,别名生瓜、梢瓜、脆瓜、酥瓜,宜嫩果生食.原产非洲,经中东传入印度,再经越南传入中国,故名越瓜.嫩瓜清脆,每100 g鲜果含水分95~96 g,碳水化合物2.5~3.4 g,维生索4~16mg,还含有矿物质及其他微量元素等,营养价值很高,适宜生食,也可腌渍或炒食.台湾广达香食品有限公司以越瓜生产腌渍食品为主,年产量在1万t左右,主要出口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  相似文献   

11.
早青一代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杂种一代,亲本为阿尔及利亚花叶西葫芦×黑龙江小白皮。主要特点为:早熟,下种45天后可采摘250g以上的嫩瓜;矮生、节间短、蔓长0.3~0.5m;雌花多,瓜码密,每株可同时结瓜3~4个,每株平均采收大小不等的嫩瓜7个,亩产5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2.
大瓜枣本身具有当年定植当年结果的习性,而定植在日光温室内的大瓜枣苗木,提高了地温,根系愈合快,萌芽早,因此,成活率更高,生长量更大,并且花期温湿度适宜,坐果率明显提高,单果重(40~50g)也相应的比露地栽培要大,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在2003年春定植的大瓜枣,当年大量结果,翌年每667m^2可产鲜枣730kg以上,鲜果成熟期可提前40~60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吉林蔬菜》2011,(6):51-51
西葫芦是南瓜的一个变种,又名快瓜、笋瓜、搅瓜、白南瓜、角瓜、美洲南瓜、茭瓜。西葫芦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西葫芦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糖、淀粉、维生素A和维生素C,是群众喜欢的果菜之一。营养成分: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不同品种每100g可食部分(鲜重)营养物质含量如下:  相似文献   

14.
碧月是以自交系KGQB45为母本,KGQB5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苦瓜一代杂种。连续坐果性强,坐果后15~18 d(天)可采收商品瓜;果实长圆锥形,瓜皮绿色,光泽度好,圆瘤与短纵瘤相间;瓜纵径33~38 cm,横径6~7cm,肉厚约1.2 cm,单瓜质量380~500 g。抗枯萎病,田间耐热性强于对照早碧绿,植株不易早衰。春茬每667 m2产量3300~3 600 kg,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5.
碧翠18 是以0714-2-4-6-3 为母本,以0701-2-2-22-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
果实整齐;耐低温弱光,持续结瓜及丰产优势明显。单株可采瓜50 条以上,瓜条较短、光皮、无刺、绿色,结果集中,商
品瓜长13.5~15.5 cm,横径2.5 cm 左右,单果质量75~85 g,品质鲜嫩松脆,有清香味,口感微甜,抗白粉病和枯萎病,中
抗霜霉病。每667 m2 产量可达5 500 kg 以上。适宜华南、华东及华中部分地区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6.
黄瓜新品种‘绿珍1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绿珍1号’是利用优质、抗病雌性系H30为母本,优质材料H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水果型黄瓜雌性一代杂种,瓜顺直、匀称,皮色深绿有光泽,瓜长20~22cm,单瓜质量80~100g,无苦涩味,风味好。  相似文献   

17.
越瓜的价值     
正食用价值越瓜为葫芦科攀援或匍匐状草本植物,越瓜的果实别名生瓜、梢瓜、脆瓜。染色体数2n=2x=24。嫩瓜清脆,每100g鲜果含水分95~96g,碳水化合物2.5~3.4g,维生素4~16mg,还含有矿物质等,适生食,也可腌渍或炒食。我国各地多有栽培。夏、秋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洗净鲜用。药用价值【功效主治】主利肠胃,止烦渴,利小便,去烦热,解酒毒,宣泄热气。和饭作腌鱼,久食益肠胃。把它烧灰,能敷口  相似文献   

18.
李磊  秦玉红  王波  张守才  王瑛 《蔬菜》2012,(12):35-35
“金黄2号”黄瓜是青岛市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瓜条顺直,表面光滑无棱沟,白刺瘤、稀少。平均单瓜质量114g左右,瓜把长1.9cm,小于瓜长的1/7,肉厚占横径的比例在60%左右。田间表现抗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枯萎病。商品性好,风味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9.
《中国蔬菜》2006,(2):70-7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熟雌型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及分枝性强,叶色深绿,主侧蔓结瓜,瓜码密,丰产性好。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多种病害。瓜色深绿,略有条纹,瓜长25~30cm,瓜粗3cm,单瓜重150-200g,刺瘤密,白刺,无棱,瓜把特短,肉质脆甜,品质好。耐热抗逆性强,在夏秋季高温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为强雌性,瓜码比一般品种密。春季每667m^2(1亩)产量5000—6000kg,秋季3000~4000kg。  相似文献   

20.
‘迷你桔’是以GS01-3-11为母本,R03-6-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南瓜新品种。植株蔓生,瓜形扁圆,果皮橙黄色,带橙色条纹,瓜面、味甜、后味带香。平均单瓜质量300 g,平均产量24 180 kg·hm-2。抗病性、抗逆性强。适宜陕西省春季保护地栽培。既可菜用又可观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