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笔者对贵州省遵义、贵阳、黔东南等地(市)的山羊蠕形螨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皮张调查结果为:感染强度1~942个,平均感染强度40个·张~(-1),感染率70%,病山羊皮肤上形成结节和脓疱。笔者采取生物方法防治山羊蠕形螨病。在贵阳市,从患病山羊中取得病料,并分离到一株霉菌。经过改良沙氏(Sabowrand)培养基培养,霉菌水浸制片,4000×光学镜检查鉴定为青霉菌。取培养基中霉菌的代谢产物,用80℃生理盐水按150:1~800:1配成试剂,进行处理,可以杀灭山羊蠕形螨的成虫、幼虫、虫卵,山羊蠕形螨病的治愈率达90%,效果优于有机氯和有机磷药物,而且对人畜无害,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山羊蠕形螨病、山羊疥螨病、山羊痘和山羊伪结核病是贵州常见的山羊皮肤型疾病,对贵州省养羊业发展危害严重.由于4种皮肤型疾病均表现皮肤病变,在临床诊断上极易混淆,出现误诊,错过治疗.本研究从山羊主要常见皮肤型疾病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及预防等6个方面进行鉴别诊断比较,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犬蠕形螨病是相对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感染纯种犬。成年犬及幼年犬均可发生,此类病有明显的遗传性,引起蠕形螨增殖的因素多而复杂,但免疫学因素是关注的焦点。营养不良的幼犬发病率较高,且与严重的内寄生虫病有关;成年期发作的全身性蠕形螨病经常和严重的内科疾病相关,也常见于淋巴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可能是长期类固醇或免疫抑制治疗后的继发感染。蠕形螨病好发于面部,特别是眼睛周围、唇接合处及前肢,有明显边界的脱毛斑、伴有皮屑、红斑、丘疹、瘙痒等,继发其他感染可能出现脓疱、结痂、色素过度沉着、苔藓化等。该病可以通过拔毛检查或皮肤刮片检查进行诊断,也可进行皮肤活检。全身性蠕形螨病的治疗周期通常数周至数月,治疗后应有连续两次皮肤刮片为阴性才能停止治疗。蠕形螨病通常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治疗中应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和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犬蠕形螨病又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是由蠕形螨寄生在皮脂腺或毛囊而引起的一种顽固性寄生虫性皮炎,笔者总结在兽医门诊上的临床实践经验,于2007至2008年共诊治呈贡县龙城街道的犬110只:其中蝴蝶犬45只,中华田园犬30只,藏獒35只.本文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蠕形螨病是由蠕形螨科中各种蠕形螨寄生于家畜及人的毛囊或皮脂腺而引起的皮肤病,该病又称为毛囊虫病或脂螨病。各种家畜有其专一的蠕形螨寄生,互不感染。这些蠕形螨属于蠕形螨科(Demodicidae),蠕形螨属(Demodex)。  相似文献   

6.
犬蠕形螨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的防控有相当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虽然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杀蠕形螨药物,但该病的治疗仍然非常棘手,难以根治。本试验从诸多药物中,筛选出几种防治犬蠕形螨病的内、外用药物,设计了3种用药方案,选择症状明显的蠕形螨病患犬进行治疗试验,以期筛选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吴江顽皮宠物医院门诊病例,经临床诊断、刮片镜检,确定为犬蠕形螨病的患犬。共计75例。  相似文献   

7.
犬蠕形螨病是由蠕形螨科、蠕形螨属的犬蠕形螨引起犬的一种皮肤寄生虫病,本病又称犬毛囊虫病或犬脂螨病,是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犬蠕形螨多寄生在犬的眼、耳、唇以及前腿内侧的无毛皮肤上,多寄生在毛囊中,很少寄生在皮脂腺内,严重时虫体可寄生于犬的淋巴结和其他组织内,甚至在犬的耳道、趾(指)间也可查到虫体,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常引起全身性蠕形螨感染.因该病常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而引起更为严重的皮肤病,所以对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多年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院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犬蠕形螨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犬蠕形螨病又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犬皮脂腺或毛囊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本病多发于5~10月龄的幼犬。1病原犬蠕形螨病的病原是犬蠕形螨。犬蠕形螨分头、胸、腹3个部分,体长0.25~0.3mm、宽约0.04mm。胸部有4对很短的足,腹部长,有横纹,口器由1对须肢、1对螯足和1个口下板组成。卵呈梭形,长0.07~0.09mm。  相似文献   

9.
多拉菌素对沙皮犬蠕形螨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8只确诊为蠕形螨病的沙皮犬,分别用不同剂量的多拉菌素注射液肌肉注射,以观察多拉菌素对沙皮犬蠕形螨病的疗效。实验结果表明,以0.3mg/kg的剂量间隔7天三次用药后,对蠕形满的杀灭率达83%;以0.6mg/kg的剂量间隔7天三次用药后,对蠕形螨的灭率达到100%;以0.9mg/kg的剂量间隔7天二次用药后,对蠕形螨的杀灭率达100%,试验期内未见中毒及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蛟河市天北镇某鹿场饲养510只梅花鹿。2009年7~8月间,该场鹿群发生皮肤病,到蛟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求诊。通过对其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鹿蠕形螨病。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毕节地区某牧场发生一起山羊口疮,继发感染角膜炎。山羊发病33只,是2007年9月底引进的重庆大足黑山羊,引种1月余。原产地海拔低,引入地海拔高,相对高差较大,且引入地正值秋末冬初,天气寒冷,水草冰凉。经过诊治,20d后全部痊愈。。  相似文献   

12.
胚胎移植波尔山羊早期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掌握胚胎移植波尔山羊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以胚胎移植生产的波尔山羊为试验动物,同期出生的自然繁殖波尔山羊为对照,分别测定波尔山羊的初生重、1月龄、3月和6月龄体重,3月龄和6月龄波尔山羊体尺,并观察记录羊只的健康状况。[结果]胚胎移植波尔山羊在正常饲喂条件下,早期生长发育快,肉用体型明显;公羔平均初生重为(4.25±0.95)kg,母羔为(3.74±0.10)kg,6月龄公羊平均体重为(31.90±0.74)kg,母羊为(25.90±0.67)kg,从出生到6月龄的日增重,公、母羊分别为153.64、123.11g;体长、体高、胸围等增加明显。体重、体尺测定结果与自然繁殖羔羊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胚胎移植波尔山羊早期的选种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波尔山羊的繁殖性能和繁殖技术的研究,对波尔山羊在发情控制、精液保存、超排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和妊娠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阐述,并对波尔山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绒山羊JAG1蛋白结构特征,及其在不同毛囊生长期中的表达模式,从阿拉善种羊场选择2周岁、体重相近的3只内蒙古绒山羊母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绒山羊JAG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分析JAG1蛋白质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利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中的表达部位和表达量。结果表明,绒山羊JAG1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相似性可达99.5%,JAG1蛋白信号肽位于第1~29个氨基酸序列,含有一个剪切位点和一个跨膜结构,具有61个丝氨酸、26个苏氨酸、19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63个O-糖基化位点,6个N-糖基化位点,属于不稳定亲水蛋白。在毛囊退行期(1月份)和休止期(4月份)未检测到JAG1蛋白的表达;生长前期(7月份)和生长期(9月份)在毛乳头细胞中表达。JAG1 mRNA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的4个时期均有表达,随着毛囊进入生长期JAG1 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生长期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综上,绒山羊JAG1氨基酸序列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JAG1 mRNA在内蒙古绒山羊毛囊生长前期和生长期表达升高,为深入研究绒山羊JAG1基因对毛囊发育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A,探讨HA浓度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HA浓度在1.0和1.5 mg/ml时,卵母细胞成熟率(分别为74.5%和76.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于其他各组,说明HA可以促进卵母细胞成熟,且浓度在1.0~1.5 mg/ml时最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当HA浓度为1.5 mg/ml时,卵裂率(85.7%)和囊胚率(4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均达最优值,说明HA可以促进早期胚胎发育,且浓度为1.5 mg/ml时,最有利于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6.
采用酚-氯仿法和煮沸法从南疆绒山羊血液和早期胚胎中提取基因组DNA,分别以雄羊和雌羊的血液基因组DNA和早期胚胎基因组DNA(约20~30胚胎细胞)为模板,以AMEL引物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绒山羊5ng量和10pg量血液基因组DNA经扩增后雌性只得到1条非特异性带,雄性得到1条非特异性带和1条特异性带;超微量血液基因组DNA样本(10pg)经巢式扩增和电泳分析能够鉴定绒山羊性别;32枚绒山羊胚胎鉴定结果,雄雌性别比17/15;移植胚胎产羔雄雌比15/14.采用牙釉质基因(AMEL),经巢式扩增和电泳分析能够鉴定绒山羊性别,并对胚胎无损伤;南疆绒山羊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结果与胚胎移植后产羔性别结果对比,雌雄性别比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波尔山羊、小尾寒羊是近几年天津地区引入的优良肉羊品种,其杂交后代在天津适应性和生物发育表现良好,为了在疾病的诊断,防治中提供一些血液学方面的参考数据,我们对波尔山羊交后代,小尾寒羊杂交后代分析进行了部分血液常规测定,主要测量项目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测出了血液成分的正常变化范围和平均值。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山羊胚胎性别鉴定研究的同时,对山羊胚胎切割取样技术和切割胚胎的最佳阶段进行了研究,以确定最佳切割时间与取样细胞数。徒手胚胎切割方法取样,经140枚切割表明,以6~8日龄胚为好。囊胚和孵出囊胚切割取样成功率最高(90%),经22枚取样后的胚胎移植受体,妊娠成功率达36.4%。  相似文献   

19.
9个山羊品种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湘东黑山羊、川东白山羊、云岭山羊、板角山羊、黄淮山羊、圭山山羊、贵州白山羊、安徽白山羊和波尔山羊9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检测了4个微卫星座位(OarAE101、OarHH55、BM1329、BM143)的多态性。结果表明,9个山羊品种的4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53个等位基因,9个山羊品种的期望杂合度(He)和观察杂合度(Ho)均在0.850以上,属于高杂合群体;9个山羊品种4个微卫星座位的PIC均值在0.820以上,属于高度多态微卫星DNA座位,可提供大量的遗传信息,具有遗传多样性评价优势,其中 PIC值最高的是圭山山羊(PIC=0.857);主成分分析与UPGMA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白山羊、云岭山羊与圭山山羊亲缘关系较近,川东白山羊与板角山羊亲缘关系较近,湘东黑山羊、黄淮山羊与安徽白山羊亲缘关系较近,引入的波尔山羊自成一类,它与其他山羊亲缘关系较远。综上,9个山羊品种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圭山山羊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贵州白山羊遗传多样性最低;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符合不同品种的地理位置与育成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