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春天,日本朋友石本正一先生应农业部之邀在中国各地搞地面覆盖栽培试验,至今,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便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国应用这项新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回顾这一事情的发展过程,深有感触,感到在推广应用农业技术问题上,我国的科技界同志应该很好地向石本正一先生学习。石本先生对事业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冲开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消除了人们认识上的顾虑,使地膜覆盖技术在中国开花,并开始结果。记得我刚接触地膜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2.
三、宽浅式畦沟结合灌溉 1.灌水方法的特点 宽浅式畦沟结合灌溉方法是群众创造的一种适应间作套种或立体栽培作物即“二密一稀”种植,灌水畦与灌水沟相结合的低成本的节水型地面灌水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一、整地施肥大棚早熟西瓜一般栽培密度较大,因此要求精细整地。大棚内的作畦方式一般可采用小高垄和高畦,按行距l-1.2米作畦。在采用支架密植、嫁接栽培、双蔓整枝和每株留一瓜情况下,按1米行距作小高垄为宜,在地面匍匐栽培时,可用南北向畦。基肥是丰产的基础,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对产量及抗病性影响甚大,一定要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饼肥100公斤,尿素15-20  相似文献   

4.
<正>㈡大棚畦栽培清理杂草及其他植物根茎,平整土地,种植前用旋耕机将地翻一次,土层呈颗粒状最好。翻耕前要对地面、棚顶。后墙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灭菌杀虫处理,减少病虫危害,棚顶覆盖的塑料膜、草帘封盖完毕。南北走向做畦床,床宽1.3  相似文献   

5.
燕红军 《吉林农业》2010,(11):141-141
灌水沟的间距,湿润范围相适应,满足农业耕作和栽培上的要求。灌水沟的长度以大棚长度或宽度为限、要考虑灌水沟的长度与土壤的透水性、地面坡度。文章主要根据日光温室和大棚灌溉管理实践分析了沟灌是普遍使用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6.
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草腐真菌.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通常在日平均气温达到23℃以上时,才能栽培,我地每年的6~8月份是草菇栽培季节.主要品种黑草菇有V23、V5、V981、V202,白草菇有V844等.在室内室外均可进行堆草栽培.栽培主料有稻草和小麦秆,辅料是石灰、复合肥等.室内或大棚内栽培,要地面平整,不积水.果树下、稻田或其他室外地方,应挖沟排水,作成畦宽80~100厘米,高10~20厘米,长不限的龟背形畦,畦面铺薄膜或撤石灰粉后喷湿,稍加压实.并在菇场上方搭荫棚.  相似文献   

7.
塑料大棚中番茄节水灌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大棚内栽培的番茄采用三种不同的灌水方法(沟灌、微喷灌、膜下多孔管喷灌)的科学试验,经准确比较分析后得出微喷灌、膜下多孔管喷灌比沟灌具有明显优越性。微喷灌、多孔管喷灌均比沟灌节水40%以上。因此,大棚畦作番茄最佳的灌水方法是膜下多孔管喷灌。  相似文献   

8.
<正> 草菇是一种栽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管理粗放、操作简单的食用菌,喜好高温高湿,炎热酷暑是栽培草菇的良好时节,采用保护地栽培方式,生长周期只有20天。因此,利用大棚栽培越夏草菇,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一、种植前的准备将蔬菜收获后的大棚进行保棚、消毒处理。清除棚内残留的蔬菜梗、叶,并打扫干净,修补好棚膜。用3%的石灰水喷洒地面和墙体,用麦穰覆盖棚顶,不宜过厚或过薄,以使棚内似见非见光线为佳。在棚内整畦,畦面宽0.8米,深0.1米,长度不限,畦距0.5米,东西向南北向均可。  相似文献   

9.
1设施栽培蔬菜抑制病害措施1.1深耕密闭消毒。施足有机肥后深耕3次以上,作栽培畦覆盖地膜。畦间灌水后密闭棚室20d左右,技术应用得当,能大幅度降低病原菌基数。1.2高畦栽培膜下滴灌。高畦(畦高40cm)栽培能增强作物基部的空气流通。膜下滴灌可使地面保持适宜的低湿状态。  相似文献   

10.
农业节水灌溉新5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农村新技术》2001,(11):15-15
一、田间地面灌水技术。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加%左右。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五、涌流灌溉 1.涌流灌溉的特点及节水作用 涌流灌溉又称波涌灌溉或间歇灌溉。它是按一定周期断续地向灌水沟(畦)供水,逐段湿润土壤,直到水流推进到灌水沟(畦)末端为止的节水型地面灌水方法。其灌溉水流不是一次灌水就推进到灌水沟(畦)末端的,而是灌溉水在第一次供水输入灌水沟(畦)达一定距离后,暂停供水,然后过一定时间后,再继续供水,如此分几次间歇反复地向灌水沟(畦)供水的灌水方法。 涌流灌溉较传统地面沟(畦)灌具有灌水均匀、灌水质量高、田面水流推进速度快、省水、节能和保……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2006,(3):31-31
传统地面灌溉主要有畦灌、沟灌、漫灌、淹灌四种灌水方法,具有灌水方便、成本低、节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灌水定额大、均匀性不太高、深层渗漏严重、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为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质量,节约用水,现介绍几种实用节水灌溉技术。一、小畦、块灌1.小畦灌的特点及其技术标准小畦灌灌水方法就是“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的“三改”畦灌灌水技术。小畦灌水技术的要点是确定合理的畦长、畦宽和入畦单宽流量。其畦田宽度,自流灌区为23米,机井提水灌区以1~2米为宜。地面坡度1/400~1/1000时,单宽流量为2~4.51/s,灌水定为20~…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三膜一盖加温技术可以使西甜瓜春季提前到“五一”左右上市,获得较高的收益,但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秋季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而且,在热风炉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一、整地准备  上冻前,要在大棚四周挖好防寒沟,沟深40厘米,宽20厘米。大棚内的土地耕平耙细,然后做畦开沟,每栋大棚纵向做四排畦。把大棚膜拆下保管好。2月10日左右扣大棚膜,棚裙底边压土,但要注意保护好防寒沟的作用。向畦沟内灌水。2月17日左右,再向畦沟内灌大水。2天后施有机底肥、土壤消毒、覆土做畦。然后支四排小拱棚,棚具消毒、…  相似文献   

14.
蘘荷又称茗荷,为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要采收花轴食用,有特殊芳香味,是江苏省南通地方特色多年生蔬菜。在南通地区一般在屋后阴湿处零星栽培,7月开始采收上市。我们经过研究,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大棚蘘荷栽培技术,可提前到6月份上市。一、整地筑畦选择土壤肥沃地块,冬耕晒垡,整地要深,耕层厚度要求达到20~25厘米。定植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公斤和进口复合肥25公斤作基肥,深翻筑畦。6米宽大棚筑3畦,  相似文献   

15.
<正>大棚栽培韭菜,可在春节蔬菜销售旺季上市。1亩大棚韭菜纯收入在4000~6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搭建大棚前的准备 1.韭菜地的选择 大棚韭菜的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灌溉条件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畦面建成南北向,畦宽1.5米,沟宽0.6米,长30~40米,每2畦搭建一座大棚。 2.韭菜苗的选择 当年播种、移栽的韭菜,不宜进行大棚生产,应选择移栽后第2年的韭菜进行大棚栽培。 3.韭根的培育 大棚韭菜的生长主要依赖于冬前贮藏到根茎和鳞茎里的养分,养好韭根是大棚韭菜丰产的关键。4月底收割一茬韭菜后,要停止收割,进行大田的中耕、松土、追肥。结合中耕亩施45%三元复合肥50千克,  相似文献   

16.
堆草栽草菇     
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草腐真菌.每年的6~8月份是草菇栽培季节.主要品种黑草菇有V23、V5、V981、V202,白草菇有V844等.堆草栽培室内室外均可进行.栽培主料有稻草和麦秸,辅料是石灰、复合肥等.室内或大棚栽培,要地面平整,不积水.果树下、稻田或室外其他地方,应挖沟排水,作成宽80~100厘米、高10~20厘米、长不限的龟背形畦,畦面铺薄膜或撒石灰粉后喷湿,稍加压实.菇场上方搭荫棚.  相似文献   

17.
茶树采用短穗扦插繁育,具有繁殖系数大、能相对地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等优点,但易受气候条件影响,成活率不稳定,扦插中存在不少问题.1978年我们在喷施叶面保温剂、激素试验的基础上,从改善农田微气候入手,进行有孔薄膜复盖地面扦插试验,虽遇百年未遇的严重干旱,始终没有灌水而获得成功,为加速繁育茶苗,实现茶树良种化提供了依据. 一、试验方法1、有孔薄膜的制做:采用普通农用透明塑料薄膜,用钻孔机将薄膜钻成直径为0.6厘米小孔,孔与孔间隔2厘米(株距),行距7—8厘米,每行钻孔50—60个,每孔插穗1株. 2、作畦复膜:试验地为微酸性红黄壤土,按一般短穗扦插方法作成畦,将有孔薄膜均匀复盖在畦面上,四周用土封实,搭棚遮荫.  相似文献   

18.
小麦灌水技术是在不同的土壤质地、地面坡度等条件下,确定适宜的畦长、单宽流量和停水成数等指标,使灌水均匀。试验结果表明,砂土在地面坡度为1/200时,单宽流量8.5×10-3 m2/s,畦长10 m,停水成数8,灌水均匀度91.84%;壤土在地面坡度为1/500时,单宽流量8.5×10-3 m2/s,畦长100~200 m,停水成数8,灌水均匀度92%;黏壤土在地面坡度为1/200时,单宽流量6.2×10-3 m2/s,畦长80 m,停水成数7,灌水均匀度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1推行节水灌溉采取的必要措施1.1平整土地,合理设计沟、畦尺寸与灌水技术参数是提高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土地平整,进行田间  相似文献   

20.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内的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地面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气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直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