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观测了心扩张、腹水症肉鸡的病理学变化、心电图变化和血清CK、CK-MB和cTnT的变化.结果显示,腹水肉鸡发生明显的病理学变化、心电图变化 ,同样血清CK、CK-MB和cTnT均明显地升高.但是,心扩张肉鸡发生轻微病理学变化、明显的心电图变化,血清CK、CK-MB并未明显升高,只有血清cTnT明显地升高.表明血清CK、CK-MB和cTnT均可用于检测心肌损伤,但是血清cTnT更敏感、准确,可用于心肌早期损伤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对重度感染旋毛虫后小鼠心肌损伤的研究。通过对小鼠接种旋毛虫,1 000条/只,分别于不同时间对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H-FABP、CK-MB和cTnT进行动态检测,以及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显示,H-FABP比CK-MB、cTnT敏感性高(P<0.05),出现及达到高峰的时间最早;感染旋毛虫后19d~24d,心肌组织损伤最为严重。H-FABP可用于早期旋毛虫病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 1~ 3月龄 (n =15 )和 4~ 6月龄 (n =15 )绿头鸭的 17项生化参数。结果表明 ,1~ 3月龄绿头鸭的血清中CK、TG、UA含量极显著 (P <0 .0 1)高于 4~ 6月龄绿头鸭血清中的含量 ;1~ 3月龄绿头鸭的血清LDL -C含量显著 (P <0 .0 5 )高于 4~ 6月龄绿头鸭血清中的含量 ;其他指标 2组间差异不显著。该结果说明 ,不同月龄绿头鸭的营养物质代谢过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狐大肠杆菌病是银黑狐、北极狐急性经过的传染病。患病兽伴有严重下痢,呈败血性经过,侵害呼吸器官或中枢神经系统。成年母兽患病常引起流产和死胎以及公兽的不育。在自然条件下,10日龄以内的银黑狐和北极狐的仔兽最易感。据报道,1-5日龄仔兽患大肠杆菌病死亡率为50.8%,6~10日龄仔兽患本病死亡率为23.8%。可见饲养场一旦暴发大肠杆菌病,会给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2003年3~6月份,泊头市不同期饲养的雏鹅约1.8万只,在3日龄注射过小鹅瘟血清,大都在2~4周龄期间患病,死亡率高达60%。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有的养鹅户甚至达到95%~100%。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发现病原体为副黏病毒。1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调查,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6d,日龄较小的为2~3d,日龄较大的鹅为3~6d。患鹅发病初期,拉灰白色稀粪,病情加重后粪便呈水样,呈暗红、黄色、绿色或墨绿色,患鹅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欲增加,体重迅速减轻,部分病鹅后期出现扭颈、转圈、伸脖、仰头等神经症状;也有部分病鹅有甩头、咳嗽等症状。2病理…  相似文献   

6.
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RP—SPA—ELISA方法,在同一猪场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对5种常用猪瘟免疫程序免疫后不同时间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前免疫,1月龄1次免疫,2月龄1次免疫和1月龄、2月龄2次免疫猪均有良好的免疫应答,90日龄检测80倍稀释血清的ELISA OD值均在0.30以上(0.31~0.48),120~240日龄血清ELISA抗体一直保持在较高水乎(OD值0.42~0.66);而超前、2月龄2次免疫猪的免疫应答明显低于前4种免疫程序,120日龄时的ELISA OD值仅为0.25,此后上升也较缓慢,至240日龄时才达0.43.根据本研究结果,综合过去的报道,建议在“猪瘟控制地区”采用1月龄1次免疫或2月龄1次免疫,在“猪瘟未控制地区”采用1月龄1次免疫或超前免疫.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用血细胞压积(PCV)的常规测定法及测定血清铁(SI)和总铁结合力(TIBC)的亚铁嗪法检测1岁龄水牛和4岁龄水牛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PCV、SI和TIBC的含量变化,试以比较两种岁龄动物之间的差别,建立不同岁龄水牛患病的模型。3头无日本血吸虫和其他寄生虫寄生的1岁龄健康水牛和3头类似的4岁龄水牛,在相同的尾蚴常规感染剂量感染前一个月内采三次血,在感染后6、21、35和49天采四次血,分别测定这三种指标。结果是,1岁龄水牛PCV降低了21.4~35.0%,变化明显,SI升高52.8~119.1%,变化明显,而4岁龄水牛PCV和SI均无明显变化。1岁龄水中在尾蚴感染后SI明显升高的结果补充了以前关于人和动物感染日本血吸虫后SI仍然正常或变化不大的说法。从PCV下降,SI上升和血清铁饱和度上升的现象看,造成幼畜贫血较像溶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正>2.宁夏中卫市动物卫生监督1患牛饲养情况某肉牛场饲养安格斯杂一代肉牛68头,与患病的1头牛同群12头牛,从2010年2月中旬开始,每天每头分早晚2次饲喂10 kg精饲料和2 kg干稻草。2临床症状及诊治经过2010年8月17日下午,饲养员发现1头体重为603 kg(1月前称重)的24月龄的安格斯×秦川杂  相似文献   

9.
羊患附红细胞体病后血清NO、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对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越来越多[1],而研究其发病机理的则很少.羊患附红细胞体病后其血清NO、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何变化尚未见报道.此研究旨在探讨动物患病后,血清NO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从分子和细胞水平上揭示其可能的发病机理并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27~31日龄时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5%,1.0%,2.0%“猪康散”。于35,45,55,65日龄每组随机选取4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IL-2、IL-6、IFN-Y、TNF-a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表明,l.0%添加组在各个时间点均可明显提高血清中IL-2、IL-6、IFN-y和TNF~a的水平,且显著优于其他添加组;这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1.O%“猪康散”能通过促进血清中1L-2、II-6、IFN-Y、TNFa的表达量而增强仔猪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1流行特点 本病可感染牛、羊、猪、鹿及小鼠等,患病动物及带毒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动物感染后可形成病毒血症,急性患者的鼻漏、泪水、乳汁、尿、粪便及精液均含病毒,6~18月龄犊牛易感性较高,死亡率达90%以上,自然发病仅见于牛,各种年龄牛都有易感性。  相似文献   

12.
毛皮动物(狐、貉、貂)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只繁殖1次,产仔保活的多少是一年养殖效益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据生产实践统计,毛皮动物从出生到2月龄,死亡数量约占全年死亡总数的40%~50%,而其中又以1~7日龄的初生仔畜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取 2 1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 6 6头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3个重复 ,每个重复 9~ 13只 ,研究日粮中添加 1%的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 1%的谷氨酰胺可使断奶仔猪 2 1~ 35日龄阶段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 19.2 %(P <0 .0 5 ) ,平均日采食量提高 16 .3% (P <0 .0 5 ) ,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提高 74 .3% (P <0 .0 5 ) ,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 35 .4 % (P <0 .0 5 ) ,腹泻率明显降低。添加 1%的谷氨酰胺还可使断奶仔猪2 1~ 4 9日龄阶段平均日增重提高 11.5 % (P <0 .0 5 ) ,35~ 4 9日龄阶段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 4 3.7%(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水平的代乳料对犊牦牛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研制出适合于犊牦牛正常生长发育的代乳粉产品。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犊牦牛进行自制的代乳料饲喂试验。18头犊牦牛2月龄后被分成3组(MR1、MR2和MR3组),断母乳饲喂液态代乳料,6头犊牦牛作为对照组(CK组)随母牛哺乳放牧,6月龄屠宰采样时MR1组平均体质量增重率最高,为155%;CK组犊牦牛血清总蛋白显著低于饲喂代乳料的3组,与MR2和MR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而MR1、MR2和MR3组间差异不显著。4组犊牦牛球蛋白含量和白蛋白与球蛋白含量比值的数据显示,CK组与其他3组差异极显著。4组尿素氮与胆固醇水平差异不显著,MR1组尿素氮平均值略高于其他各组,而CK组血清胆固醇水平相比最高。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断母乳日龄对犊牛营养物质消化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试验选用新生红安格斯与西门塔尔杂交肉犊牛60头,根据日龄和体重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12头犊牛,公母各占1/2,试验组分别在28、42、56和70日龄进行断母乳(分别为28A、42B、56C、70D组),随后人工哺乳代乳品至90日龄;对照组( CK组)随母哺乳至150日龄。试验时间为出生至150日龄,期间测定体重(0、70、90、150日龄)和血清生化指标(70、90、150日龄)的变化。每个处理选取6头犊牛分别在断奶前(85~90日龄)和断奶后(145~150日龄)进行2期消化代谢试验。每期6 d,其中2 d预试期,4 d正试期。结果显示:1)试验全期体重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断奶前各组犊牛营养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后28A、42B组犊牛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56C、70D组( P<0.05),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70D组( P<0.05),其中42B组消化率略高。3)150日龄试验结束时,28A和42B组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甘油三酯、尿素氮、胆固醇、结合珠蛋白、白细胞介素-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免疫球蛋白M含量与CK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含量分别显著低于、高于CK组( P<0.05),其中42B组略高。由此可见,红安格斯与西门塔尔杂交肉犊牛的断母乳时间以42日龄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2003年2月21日,凌海松山镇某养殖户来我站动物门诊部求诊,其饲养的12日龄雏乌鸡自3日龄开始发病,患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垂翅,食欲不振,甚至废绝.病鸡排白色米汤样粪便,个别雏鸡排绿色稀便,有的雏鸡排便时发出尖叫.  相似文献   

17.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传胸"在又称"烂肺病",主要由羊丝状支原体羊亚种引起,属于羊特有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具有发病急速、流行范围广的特点,患羊主要表现体温升高、咳喘、流鼻涕等,怀孕母羊感染后会出现流产,可见其肺脏和胸膜有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的炎症,死亡率较高。患病羊只的病程不同,个别患羊会逐渐转变为慢性。1流行情况山羊、绵羊均可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患病羊只是主要传染源,以6~12月龄的青年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但6  相似文献   

18.
本中心自引进新西兰纯种兔至今已有十余年,一直进行封闭式饲养繁殖,建立了较稳定的新西兰兔种群,其血常规值的测定结果已作报道。为了了解和掌握小型封闭群新西兰兔血清生化值指标,我们选择不同月龄、不同性别新西兰兔进行了相关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有关人员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选择及分组 选用本中心提供的1~36月龄新西兰兔60只,体重1.0~3.5kg,根据年龄分为1~2月龄、4~5月龄、30~36月龄3组,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泾川县三元杂交肉牛生长发育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测定并对比研究了德秦黄、德利黄、德西黄、利西黄、利秦黄等三元杂交牛及二元杂交牛初生 ,3月龄、6月龄、1 2月龄、1 8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 ,结果表明 :三元杂交牛比二次杂交牛体尺、体重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初步筛选出适宜泾川养殖习惯的较佳杂交组合。在农户饲养条件下 ,三元杂交初生重 38kg,比二元杂交牛提高 1 2 .8%~ 5 6.6% ;1 8月龄母牛体重 377.8kg,提高 1 5 .2 %~94.1 % ;1日龄~ 1 8月龄日增重 5 2 8.2 g,增长 9.2 %~ 68.7% ;管围提高幅度为 2 4 .1 %~ 32 .3% ;臀围为 1 .7%~ 32 .3% ;体高为 2 .9%~ 1 5 3% ,体斜长为 5 .5 %~ 1 3.9% ,胸围为 1 1 .4%~ 2 0 .5 %。尻长为 5 .1 %~ 1 1 .8% ,腰角宽为 0~ 2 1 .4% ,髋宽为 0~ 3%。适宜的杂交组合为德秦黄、德利黄、德西黄。三元杂交牛 6~ 1 2月龄生长发育受阻 ,主要是饲料营养水平低所致 ,建议从 2月龄开始用优质饲草和配和配合饲料 ,1 8月龄体重达到 40 0 kg以上 ,再经 3个月育肥 ,2 1月龄达到体重 5 0 0 kg的出栏标准。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讨溶菌酶对内鸡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44只1日龄艾维因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抗生素组及2个剂量溶菌酶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42日龄取样,计算免疫器官指数,检测血清新城疫抗体水平和脾细胞因子相对表达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溶菌酶和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抗体水平,有降低动物免疫活化状况的趋势;溶菌酶组2处理可极显著降低脾IL-1β mRNA水平,不同试验处理组的脾TNF-α mRNA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