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针松一般以黑松为砧进行嫁接繁殖,但黑松有生长较缓慢的缺点。我们进行了以湿地松为砧木嫁接五针松实验探讨,取得了成功,具体方法如下。 1 砧木繁殖湿地松于91年春播种,92年春进行适当的间稀移植,嫁接时平均苗高40cm,粗度0.5—0.7cm。 2 嫁接时间和方法 92年7月9—10日嫁接,方法为腹接、撕皮嵌合接和切接三种。撕皮嵌合接。湿地松离地约4cm左右,去掉松针杂物,间隔0.2—0.3cm,纵向平行切两刀深达木质部,长约2—2.5cm,在上部横划一小刀,轻轻挑起皮向下撕,再取当年生五  相似文献   

2.
据《林业科学研究》1989年4月报道,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陈孝英等人以湿地松、火地松、马尾松成年树嫩枝上的一束针叶为接穗,用25月龄幼苗为砧木进行嫁接,三年来,共试验嫁接2000余株,成功地总结出一套松针束嫁接技术。该嫁接方法显著优于沿用已久的松树枝接法,具有接穗利用和繁殖率高、嫁接生长快、省工省料、操作简便等  相似文献   

3.
松针褐斑病是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主要危害湿地松、火炬松、长叶松、黑松等,在我市主要危害黑松。据1986年调查,全市生产经营黑松、五针松的单位有一千余家,生产1—2年生用黑松作(木占)木的五针松嫁接小苗达450余万株。由于五针松嫁接苗经济效益高,无性繁殖容易,所以发展速度很快。嫁接五针松用的(木占)木—黑松,也大量从省内外调入我  相似文献   

4.
松树病害是造成安徽六安市大面积松林功能和质量等级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通过对黑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等部分松树病害的种类、分布及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地松树主要病害是松落针病和松针褐斑病。  相似文献   

5.
松树繁殖新途径—针叶束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三年中,用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火炬松(Pinus taeda Linn)、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成年树嫩枝上的一束针叶为接穗,以25月龄幼苗为砧木,通过嫁接、保湿、诱发短枝茅抽梢成株等11项试验及观察因子的研究(试验数量达2000余株),成功地总结出一套松针束嫁接技术。该嫁接方法显著优于沿用已久的松树枝接法,是嫁接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本文系统总结了松针束嫁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松树(Pinus spp.)是皖东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有马尾松、黑松、火炬挫、湿地松和赤松等。由于多为人工纯林,除马尾松外其余松树生长势差,抚育管理较粗放,致使松树病害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词查,“火炬松、湿地松、黑松发病较重,赤松次之,马尾松较为抗病。以松树萎蔫病、松枯梢病造成的损失重大,其它病害较轻。80年代较流行的松针褐斑病,近年流行趋缓,而松枯梢病、松树萎蔫病则成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7.
五针松属松科,它针叶短簇、枝叶紧密、五针一束、树姿优美、生长缓慢、寿命长、四季常青,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最佳的盆景树种之一,是众多花卉盆景爱者好者梦寐以求的。但因其繁殖难、数量少、价格高,使盆景爱好者可望而不可及。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用黑松和马尾松二种松树的树桩作砧,采用多头嫩枝嫁接的方法进行了试验,试验获得了成功。一方面,这样做可以大大缩短盆景制作时间。因为采用五针松实生苗制作盆景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制作一盆上档次的盆景,而采用这二种松树树桩作砧木进行嫁接制作五针松盆景只需 3年…  相似文献   

8.
松茸毒蛾,又名松毒蛾,危害马尾松、油松、湿地松等.旌德县部分乡镇近年发生该虫危害,大面积吃光松针,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使松树枯死.  相似文献   

9.
松属种间嫁接对松脂化学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光松、萌芽松或展松与湿地松嫁接后松树的松脂化学组成的研究,探讨松属种间嫁接对松脂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作为接穗的光松、萌芽松和展松的松脂化学特下基本上不变,不具有其砧木-湿地松松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几种松树受松突圆蚧危害程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几种松树受松突圆蚧危害程度和松树枯死木的调查研究,5 a中黑松、马尾松、湿地松的中重度危害程度所占的平均比例依次为76.9%、57.8%和13.3%;3 a中黑松、马尾松、湿地松受害松树枯死率平均比例依次为9.8%、1.3%和0.069%,其结果表明,受害程度为黑松重于马尾松,马尾松重于湿地松,并建议在松突圆蚧疫区营造松类,应尽量选择湿地松树种。  相似文献   

11.
五针松是盆景用松,靠嫁接繁殖,温州市每年都有大量出圃,供应外地绿化布置。嫁接五针松,过去贯用靠接,近年来从靠接、插接发展到芽接;繁殖形式从小苗地接发展到大树高接。嫁接方法筒便易学,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盆景松嫁接本无生产意义,但它的技术可资借鉴,供林业生产上迅速繁育优良松树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湿地松抗松针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松松针褐斑病是我国南方松树上的重要病害,本文综合概述了我国自80年初开始的湿地松抗松针褐斑病的研究,重点介绍了湿地松松针褐斑病的抗病选择和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研究作了分析评述,122株抗病单株已被收集,4hm^2抗病湿地松种子园已在省建立,松针褐斑病的抗病机制也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 acicola)是我国福建、广东等地区严重的松针病害,主要为害湿地松、火炬松、长叶松、日本黑松等。松树感病后,病情发展迅速,针叶大量枯黄脱落,松林成片死亡。我们对此病害选用了多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获得了  相似文献   

14.
引种和选育抗虫的松树良种,是防治松毛虫的措施之一,为了解火炬松、湿地松两种国外松的抗虫性能,我们于1975年第一、二代松毛虫发生时,在马鞍山市林场进行了试验观察。一内容及方法试验内容: 选用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三种松树的针叶,分别单独饲养马尾松毛虫,以马尾松为对照组,观察在无其它食料的情况下,松毛虫对各种松树的适应性,从而比较此两种松树的抗虫性能。分别选用马尾松针叶与火炬松针叶,  相似文献   

15.
我场现有马尾松、华山松、云南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等六种松。除马尾松外,其余五种松都是先后从外地引进的。两年来,我们对马尾松、华山松、湿地松、火炬松四个树种间的相互嫁接,作了尝试,其目的是: 1、初步了解这四种松之间的“嫁接亲合性”,以便进一步试验,为引种、建立无性系种子园、采穗圃扩大钻木材料的来源;并探求通过不同种间的嫁接促进嫁接母树开花结实、调节树形、矮化树冠、提高抗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华南五针松(Pinus kuangtungensisChan)为我国三级保护树种,自然分布于华南地区海拔一千多米以上的低温、低压、多湿的山脊或山顶;其针叶小巧玲珑、聚凑匀称,树势挺拔苍劲、古雅,呈现出千年古木之风貌.素来享有“松族明珠”之美称,是园林绿化的理想树种、盆景造型的土等材料。为了发展、利用森林资源,我们于86、87年,进行了用湿地松(Pinus elliottiiEngeln)嫁接华南五针松的试验,通过16  相似文献   

17.
科技信息     
松树繁殖新途径据《林业科学研究》1989年4月报道,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陈孝英等人用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成年树嫩枝上的一束针叶为接穗,以25月龄幼苗为砧木进行嫁接,三年共试验嫁接2000余株成,功地总结出一套松针束嫁接技术。该嫁接方法显著优于沿用已久的松树枝接法,具有接穗利用和繁殖率高、接株生长快、省工省料、操作简便等优点,是嫁接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为松属无性繁殖开创了新途径,现开始应用于种子园和基因收集圃等良种基地的营建。山楂嫩枝插条育苗试验获得良好效果繁殖山楂优良品种采用实生苗嫁接,周期长成苗率低,插条育苗生根困难。河北林学院杨镇于1983~1987年进行嫩枝插条育苗试验,获得成活率90%以上的良好效果,具  相似文献   

18.
江西吉安县松树针叶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吉安县是江西省马尾松、湿地松的主要产区之一。大量松树针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本文叙述了松树针叶的综合利用方法及其在各方面的经济价值,对开发利用吉安县的松树针叶资源提出了几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据《林业画报》报道,进行松林抚育或采伐时,残留了大量的枝梢、松针等,能否综合利用这些剩余物而变废为宝呢?近几年来我国林业科研部门对松针进行多品种,多功能化学分析,得悉松针内含大量的叶绿素、蛋白质、粗脂肪、多种氨基酸、各种维生素、磷、铁、硒、锌及其它矿物质。采集各种松树的针叶,经切碎、烘干、加工粉碎(或浸提为松树针浸膏),  相似文献   

20.
设置两个试验地 ,对马尾松、湿地松采脂使用松树增脂剂 ,经过及时的测产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得知松树增脂剂对马尾松、湿地松采脂增产效果都比较明显 ,湿地松比马尾松的增产优势更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