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2012年产业的基本状况(一)产量与面积2012年海南芒果栽培面积约为64万亩(约4.27万公顷),收获面积约为55万亩(约3.67万公顷),农户数量约为3.27万户。亩产约为727公斤,年产量约为40万吨,产值约为19.9亿元。(二)成本与收益2012年海南芒果每亩生产总成本约为3265元,其中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约为1400元,每亩人工成本约为1365元,每亩土地成本约为500元;每亩种植面积用工数量约为21个;商品率约为90%;每公斤收购价格约为4.98元;每亩总收入约为3620元;每亩净收益约为355元。  相似文献   

2.
一、2011年香蕉产业基本状况(一)面积和产量预计2011年海南香蕉产业继续引领中国香蕉产业。播种面积约为80万亩,为历史最大播种面积,收获面积约为70万亩,农户数量约为11.4万户,亩产约为2714公斤,年产量约为190万吨,产值约为38亿元。(二)成本与收益2011年海南香蕉每亩生产总成本约为4300元,其中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约为2300元,每亩人工成本约为1300元(每亩种植面积用工数量约为20个),  相似文献   

3.
林敏法 《福建农业》2006,(11):31-31
惠安县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已有近30年的历史,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止,全县213村拥有各类沼气池2500多口,总容积2.5万立方米,年资源总量约达150万立方米,单是沼气一项,每年可为衣户增收节支250多万元,一年共节约木材消耗近2.5万立方米。推广“一池三改”沼气工作建设,充分利用农村量大面广的人畜粪便等生活、生产有机废弃物制取沼气,并结合改厕、改厨、改圈等设施建设,既可以为农村提供清洁廉价的能源,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又可以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发展农村沼气.用户赞不绝口.同时彰显以下4个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浓 《今日农村》2005,(11):34-34
特色农业靠大棚.大棚的主要材料骨架,却一直制约着大棚的发展.传统大棚骨架所用的竹、钢筋、水泥等,每亩(1亩=1/15公顷)地生产成本需0.6万~1万元,大棚内的支柱严重影响棚内操作、采光,其使用寿命也只在2~10年;加上传统大棚由于自身的限制,热能效率低,采光保温效果较差.应用本技术生产的骨架,集竹木的韧性、钢筋的强度、塑料的防潮防腐性为一体,使用寿命达20~30年.  相似文献   

5.
吕美贞 《新农村》2003,(10):9-9
永康市江南蔬菜基地,2002年种植早春番茄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平均亩产4500千克,产值达9000元,扣除成本,每亩纯收入4518元。2003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从目前生产销售情况看,亩产可达5500千克,亩产值可达l万元,扣除成本,每亩纯收入可达5500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杉木排梢是我国南方数省几百年来用作木排流送方向的控制工具。近几年杉木排梢来源十分困难,供不应求。不少水运单位排梢重复使用,每把只能使用2~3次,全年尚需6~9万把,折合杉木5000余立方米,相当消耗中令资源500亩。 杉木排梢成本高。以杉木排梢相同规格杉原木销售价计算,每把约25元(包括运输及加工费),使用后的排梢已丧失了木材的使用价值,仅可收回残值7元,每把每次费用6~9元,研制新型铝排梢取代杉木不仅可以节约杉木资源而且可降低排运生产成本,铝排梢研制是当前生产中急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黄颜明 《福建农业》2006,(12):13-13
竹荪原始栽培以竹屑为原料,栽培产量低(20-30公斤/亩),从2000年起,全国首44采用谷壳为原料栽培并搭荫棚,亩产量提高到120-150公斤,效益提高45倍。从2001年起用大豆遮阳栽培,亩产量为100~150公斤,省去遮荫棚,可节约木材3—5立方米,亩均降低成本600元。2004年示范1000亩成功后在泰宁县大力推广,每年种植面积2000多亩,其中2005年产值达156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采用大豆遮阳栽培竹荪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05,(7):68-68
我国从1983年开始推广测土施肥技术,根据当时各地多点试验,化肥使用得当,可以节约1/4~1/3的施肥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化肥浪费。“九五”期间因推广配方施肥技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5%到10%,减少了因不合理施肥带来的环境污染,每亩增加粮棉产量15~30公斤,节约成本5~10元。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技术》2006,(1):15-15
葡萄产业是云南文山州丘北县的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丘北县紧紧依靠云南高原葡萄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鼓励企业、个人、农户实行规模种植,走公司加基地连农户的路子,计划到2006年年底完成优质酿酒葡萄种植1万亩,使该产业成为丘北县的一大支柱产业。万亩优质酿酒葡萄产业开发建设项目投产后,年总产值将达3752万元,按每亩产量15吨,每千克22元计算,亩产值达3300元,扣除成本后,每亩纯收入1390元,比种植包谷每亩纯收入300元高1090元,比种植辣椒每亩纯收入610元高780元。葡萄产业发展,对促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  相似文献   

10.
张文彬 《新农村》2004,(11):8-8
“凌西一寸”蚕豆于1991年引入三门县试种,经过十多年的试种、示范,表现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可产鲜豆荚600~700千克,亩产值约600元,比种大小麦增效2~3倍;同时,每亩还可产鲜豆秆1800千克用作肥田。2003年,三门县“凌西一寸”蚕豆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松阳县单季稻高效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浙江省松阳县是典型的南方农业县,粮食生产以稻—稻—春花作物的三熟制为主,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0多万亩。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及水稻生产效益差等原因,水稻面积大幅度缩减,种植面积不足6万亩,耕作制度也变成了单季晚稻。松阳县稻田地块分散,多为梯田,因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近年,县农业农村局依据当地的生产现状进行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单季稻高效生产技术。每亩稻田可节约劳动力成本300元,节约生产资料成本100元,减少农药使用2次。目前已在全县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2.
1生产情况 2004年斯里兰卡的黑胡椒产量为1.02万吨,2005年为1.40万吨,2006年约为1.30万吨.2007年预计为1.30万吨。由于斯里兰卡政府开展提高胡椒单产的计划,2002~2005年胡椒平均单产达0.6吨/公顷。但由于劳动成本增加、农业劳动力缺乏和其他投人成本增加,2006年胡椒单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用椴木栽培香菇虽然当年就可出菇(需8~12个月),但要经过两个夏天才能进入盛产期,木材只能产出鲜菇50kg/m^3。左右,不仅消耗大量木材,而且生产周期长,使香菇生产的发展受到限制。如改用木屑栽培,一般经3个月就可出菇,生产周期约10个月左右,可产出鲜菇600-800kg/t,还能节约大量木材,有利于大规模生产。近年来,我们在张家川县大阳乡太原村3个大棚中,以木屑为栽培料,  相似文献   

14.
武威市蔬菜生产农药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武威市是甘肃省重要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蔬菜生产已成为武威市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hm2,总产量101.1万t,总产值10.8亿元,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农产品的大量流通,病虫害的发生为害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森林能源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森林是传统的能源,我们的祖先很久以来就把木材等当作燃料,时至今日全世界的薪材仍占木材总消耗量的50%左右,发展中国家则占80%左右。我国每年的森林消耗量约2亿立方米,其中薪材就有7000万立方米,占35%。1979~1980年省林勘队调查,全省农业人口总耗材量为678.7万立方米,其中薪材为201.6万立方米,占29.7%。随  相似文献   

16.
甜高粱又称糖高粱、芦粟、甜秫秸、甜秆等,是禾本科高粱属1年生草本植物,为普通粒用高粱的变种。2003年国营井陉县原种场从河北六环美迪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了凯勒、甜饲一号2个甜高粱品种,种植500亩,每亩生产秸秆1万公斤左右,单株产量1.5公斤左右,每公斤秸秆0.10元,每亩收入1000元左右;生产籽粒133.3~266.6公  相似文献   

17.
1 发展玉米联合收获的必要性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尤其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其种植面积逐年加大.田间收获是玉米生产过程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约占整个玉米生产过程投入劳动量的60%,而一台3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代替40个劳动力,从而大大减轻农民的田间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据测算,每公顷玉米的人工直接收获工时费为450元,秸秆粉碎还田费375元,合计费用825元,如果使用3行玉米联合收获机,每公顷作业费为600元左右,每公顷可节约成本225元,并解放大量劳动力.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江苏垦区粮食生产呈现"三增一高"(增面积、增单产、增总产、高效益)的好形势。全系统种植粮食125.5万亩,较上年增4.3%,其中水稻62万亩,小(大)麦57万亩,玉米3.16万亩,大豆3.38万亩,粮食总产6.55亿公斤,较上年增15.9%,粮食作物增效2亿元左右,每亩净收益由上年300元左右增加到500元左右,农业职工收入增加20%以上,一些种植面积较大的职工年收入可达8-10万元。  相似文献   

19.
王凤霞 《农业与技术》2007,27(1):105-106
1阜新市供水现状分析1.1供需矛盾依然尖锐,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我市农业生产水资源紧张状况不必赘述,现以城市供水为例做如下分析:2005年,全市的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为27万立方米/日,而实际供水量为21万立方米/日,日缺水量为6万立方米/日;“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阜新发电厂三期技改工程、金山煤矸石热电厂、煤化工等一批大型工业项目将陆续投产运行,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的规划区供水人口激增,预计到2010年未,城市用水需求约为55万立方米/日,预计到2020年未,全市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300亿元,即使城市人口增加因素不…  相似文献   

20.
“用热水一泡,黑色地膜粉就可融化为液体地膜,可以直接现场喷施,增产幅度与普通塑料地膜的增产幅度相当,而每亩地成本比普通塑料地膜低5~10元,如加上铺膜、放苗和回收残膜的费用,液态地膜将降低使用成本30%以上。”近日,山东科技大学一项农业技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项被称为“农业应用领域里革命性的新技术”是由该校田原宇教授带领课题组历时13年完成的“第四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