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呼和浩特市主城区采集了4种不同功能绿地(公园绿地、行道绿地、庭院绿地和街边绿地)表层土壤(0~20 cm),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碳氮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土壤碳、氮与物理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呼和浩特主城区4种绿地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43 g/cm~3,压实严重,总孔隙度和含水量降低。其容重顺序为街边绿地行道绿地庭院绿地公园绿地,总孔隙度和含水量顺序为公园绿地庭院绿地行道绿地街边绿地(p0.05)。公园绿地表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5.7 g/kg、63.8 mg/kg、18.8 mg/kg和245.5 mg/kg,显著高于其他绿地(p0.05),顺序为公园绿地庭院绿地行道绿地街边绿地。表层土壤碳、氮与其物理性状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土壤全碳和全氮与土壤水分、总孔隙度、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可为呼和浩特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监控和保证城市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呼和浩特市主城区4种不同功能绿地(公园绿地、街边绿地、庭院绿地、行道绿地)为研究对象,采集0~20cm表层土壤,测定了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含水量、电导率、pH以及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参考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并采用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功能绿地表层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显著差异,4种绿地土壤容重普遍偏高,总孔隙度和含水量偏低;土壤呈碱性,电导率介于119.1~148.2μS/cm,有机质和速效氮质量分数偏低,速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偏高,具有明显的缺氮和相对富磷富钾特征,尤其是街边绿地和行道绿地;绿地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68~1.70,整体处于中等偏差水平,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公园绿地、庭院绿地、街边绿地、行道绿地。根据以上结果,建议采用枯枝落叶堆肥归还、种植耐碱植物和固氮植物或有机肥和化学氮肥配施等措施来改善呼和浩特市主城区绿地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南京主城区主要公园绿地防灾减灾功能现状,通过分析评价,确定了南京市主城区主要公园绿地防灾减灾功能类型,最后提出了防灾减灾公园绿地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跃  王胜 《湖北农业科学》2016,(18):4745-4748
采用实地踏查法调查了重庆市主城区的7个行政区总样本数为242个绿地的绿化现状,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地中植物的种类、频度、物种丰富度及植物多样性组成。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共有105种(不含临时摆放的季节性草花),隶属47科80属105种,其中木本植物95种,占总数的90.47%,多年生草本植物10种,占总数的9.53%。针对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化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合肥市主城区范围内公园绿地中的植物种类调查,分析了公园绿地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情况和外来引种植物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合肥市庐阳区对地方乡土植物的开发应用已经较为广泛,但仍需开发更多的乡土植物,合理分配公园绿地内乡土与外来植物的种植频度,因地制宜地用植物展现合肥主城区的特色与景观.调查结果为未来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郑州市主城区公园可达性、绿地服务水平、区位熵为公园绿地与人口分布均衡性评价的定量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分析了公园绿地与居民人口分布的均衡性。结果表明:1)综合指标分析得出,主城区内6个区公园绿地服务效率差异较大,郑东新区综合值最高,为0.694,公园服务效率远高于其他各区,服务重叠率较高;其他老城区综合评价值普遍较低,惠济区最差,为0.139,服务效果差距较大,公园绿地与人口分布严重失衡。2)反映公园绿地可达性的网络分析显示:3种交通方式下出行5 min内,惠济区可达性最差,郑东新区最好。3)现状公园绿地在500、1 000 m服务范围内,管城区服务效率最差,郑东新区最好;按照《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中新增居住区,惠济区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在500、1 000 m范围内将分别下降30%、44%,忽略了新增绿地与新增居住区的同步发展匹配。4)各主城区公园绿地的区位熵差距悬殊,表明郑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与居民人口分布极不均衡,郑东新区最高是金水区的154.1倍,前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金水区151.7倍。该研究结果将为今后的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和公园绿地布局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宇  曹佳 《广西农业科学》2013,(10):1685-1689
[目的]分析宿迁市主城区新建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宿迁市及其周边苏北城市的绿地群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调查宿迁主城区新建绿地园林植物群落的树种组成,对比分析各类型植物群落树木的优势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Margalef指数.[结果]宿迁市主城区新建绿地树种分属68科91属118种,物种组成以乡土植物为主;乔木物种丰富度稍大于灌木,乔木层中附属绿地物种Margalef指数最大(4.1715),道路绿地物种Margalef指数最小(1.449);新建绿地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物种Simpson指数总体上大于灌木,其大小依次为附属绿地(0.7876)>居住区绿地(0.7754)>道路绿地(0.7441)>市政广场绿地(0.6535)>公园绿地(0.6460);道路绿地乔木层Pielou指数最大,优势种较少,但分布均匀,附属绿地和居住地绿地灌木种类多且分布均匀.[结论]宿迁市新建绿地园林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为丰富,但灌木种类偏少,物种多样性较低,通过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品种,增加种植形式可提高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那么道路绿地就是一个城市的血脉。道路绿地植物是道路绿地的重要元素,本文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植物的种类、规格、搭配进行调查,分析植物起到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比较出道路绿地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出适合中小城市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方法,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市2008年5月IKONOS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对聊城市主城区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聊城市主城区绿地质量低,斑块散而小,绿地破碎化程度较严重,绿地景观整体多样性不丰富,公共绿地匮乏,建议今后要强化大、中型绿地斑块的建设,积极规划建设或改造公园绿地,为今后"江北水城"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绿地中园林植物群落调查及群落内外温湿度的测定,并根据干扰程度、绿地类型、组成结构及郁闭度不同,分析比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降温增湿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齐齐哈尔城市绿地土壤理化性质,以齐齐哈尔市主城区公园绿地、高校绿地、居住区绿地土壤共计12样地为研究对象,采集齐齐哈尔市主城区绿地土壤12个样地0~20 cm土壤,测定了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磷、全氮、全钾指标数据。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城市绿地土壤容重偏紧或过紧实,土壤呈碱性(pH平均值大于7.9),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偏低,全氮含量适中,而全钾的含量相对较高。齐齐哈尔城市绿地土壤肥力由低到高为居住区绿地高校绿地公园绿地。因此,在不同绿地类型进行城市绿化时,应注意城市绿地土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太原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群落为对象,包括太原市绿化率大于40%的城市道路、道路绿化宽度大于3m的交通道路绿地、街旁绿地、沿路带状公园道路绿地,涉及太原市3个主城区、8条主干道。共选取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样地15个,从样地植物群落类型、组成成分及生态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太原现有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群落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主城区园林绿地多年生花卉的种类分布现状,通过实地调查,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分东、南、西、北和中5个方位选取40个地点,对昆明市主城区园林绿地中多年生花卉种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主城区园林绿地中多年生花卉种类共有91种,隶属19科32属,其中宿根花卉73种,隶属12科19属;球根花卉18种,隶属7科13属,以菊科、百合科、石蒜科为优势科;乡土种类共有31种,占总数91种中的34.90%。调查结果可为今后多年生花卉选择应用提供依据,为昆明市园林绿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针对西宁市主城区环境绿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以西宁市主城区居民游憩绿地体系规划为例,从基本概念、指导思想、规划层次等方面探讨解决城市实际问题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分析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区绿地表层土壤的pH值、电导率、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以及有机质含量,并基于ArcGIS 10.4运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空间插值模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南京市各类型城市绿地的pH值为中性偏弱碱性,差异性较小.除个别采样点出现极值外,绝大部分样点电导率在100~200μS/cm之间,各样点间无显著差异.从养分含量分析来看,公园绿地类型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较低,居住绿地类型的碱解氮含量较低.总体来讲,南京市主城区绿地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偏低,有机质含量中等,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偏高.南京市绿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偏小,大部分区域处于土壤养分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陈凤飞    刘健      余坤勇    刘艳芬    高仰驰    杨柳青    林灵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6):201-206
随着城市环境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为人们关注,作为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的小型公园绿地日益被重视。引入分形理论的计算方法,用量化的方式探讨福州市主城区小型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特征,以期为后续此类小型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与科学选址提供参考。以福州市143个小型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网格维数、半径维数、边界维数3个分形维数的计算,分析总结其空间布局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主城区小型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具有分形特征但不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其网格维数为1.135 3,空间分布均质度和填充度较低;半径维数达到2.608 0,离心程度强,没有明显的城市中心指向形态,布局密度以绿地重心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的平均速度比较大,但实际上是一个由中心开始,先缓慢地增加,后转为不均匀的较快速增加,继而进入缓慢增加的动态变化过程;边界维数为1.385 9,生态稳定性一般,具有较为显著的边界效应。福州市主城区的小型公园绿地其空间布局仍可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可为其空间布局合理性的提高与自我优化结构潜能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普洱市市域范围绿地系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洱市绿地现状、城市总体发展方向、景观规划结构等对主城区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提出“一心、三环、五楔”绿地发展模式,以指导园林绿地的布局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一城山水色,三面茶源香”的城市绿地格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研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发挥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方法/过程】以福州市主城区为例,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城市环境问题和城市规划理论,从福州市主城区的水文特征、地势特点,以及现有城市绿地布局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绿地发挥的作用。【结果/结论】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城市现有绿地的作用,综合城市水情与地势,利用绿地的截流、蓄水的能力,分担城市内涝的排水压力,解决城市发生洪涝灾害的隐患,优化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19.
保护和利用好城市山体自然遗存、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多山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以凯里市主城区2018年9月遥感影像图为基本数据源,在ARCGIS10.2及FRAGSTATS4.2软件支持下,结合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凯里市现有公园绿地的体系组成、空间布局、基地背景与服务能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凯里市主城区现有公园绿地体系较为全面,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不明显;公园绿地整体上呈明显的聚集分布,各社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指标不均衡;公园绿地斑块规模差异巨大,离城市居民生活最近的社区公园和游园数量最多,平均面积最小,公园绿地统计指标的主要贡献来源是遗存于城市之中的自然山体,但其基于游憩休闲的环境友性低,公园可进入性差,游人容量低;公园绿地中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很少,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能力弱。为充分保护和利用传承好得天独厚的城市山体自然遗存生态资源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形成独具特色少数民族多山城市,从更新观念、增量联网、扩容提质、传承文化和保护山体5个方面提出凯里市公园绿地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以兰州主城区为例,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在对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公园绿地供需匹配性进行评价,并探究其成因。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总体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公园呈现“均匀式”布局态势,专类公园呈现“双核心”空间格局,社区公园呈现“西密东疏”的集聚特征。2)主城区公园绿地供需匹配程度总体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空间分布特征;从西北—东南向剖面来看,总体呈现出“M”型分布态势;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供需比值均大致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各类公园绿地分布数量、面积和服务半径的差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与人口供需匹配程度也存在差异。3)人口分布、交通路网、公园绿地自身及周边环境是影响城市公园绿地供需匹配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