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抗性品种是最有效和最安全的纹枯病防治方法.为缩短抗纹枯病玉米品种的选育周期,本研究通过比较受侵染后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开发了一种玉米品种资源抗纹枯病快速鉴定的技术,可在2~3周内完成玉米抗纹枯病品种的鉴定.相对荧光定量PCR (RT-qPCR)结合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种在接种后24 h内抗病相关基因ZmPR1a上调4倍以上,但易感品种未表现出相应趋势.通过比较玉米品种与对照品种接种后ZmPR1a的表达情况,可以快速鉴定玉米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有利于加快抗病育种.本研究还为玉米抗纹枯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及抗病育种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害发生现状及发生原因的分析,认为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种遗传基础狭窄、品种单一化,抗病育种目标单一、缺少多抗性品种,耕作栽培制度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是导致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玉米抗病育种策略,即坚持以培育兼抗、多抗玉米品种为目标,加强玉米种质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多种途径丰富玉米抗病种质资源;同时注重玉米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黑龙江省拜泉县玉米种植面积广阔。玉米生产形势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经多年攻关研究,拜泉县玉米抗病育种工作已取得巨大成绩,由于推广了抗大、小斑病及丝黑穗病的玉米新品种或杂交新组合,已使大、小斑病及丝黑穗病等老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因目前生产中采用的品种或自交系多为单抗性品种,而且种质遗传基础狭窄,致使玉米茎腐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病毒病等病害发生愈来愈普遍,为害日益加重,严重制约了玉米生产的发展和提高,已成为植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真菌病害,选育抗病水稻品种是防控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研究表明,聚合多个抗病基因可提高品种的抗性、拓宽抗谱。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b的‘辽粳9234’和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铁粳7号’为亲本,利用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从后代中鉴定到聚合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的后代。通过连续3年生产试验和米质分析,鉴定到1个同时具有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的稳定株系A-3,通过辽宁省水稻品种审定,命名为‘铁粳16’。人工接种结果表明‘铁粳16’较其亲本抗谱宽、抗性强。研究结果证实聚合Pita和Pib可提高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可为抗病基因聚合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蚜虫是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玉米虫害,严重威胁着玉米的生产。目前生产上普遍应用的化学防治方法容易出现环境污染,难以根除,容易引起人、畜中毒等问题,因此培育和推广抗蚜虫玉米品种是最有效、绿色的蚜虫防治手段,而抗虫玉米品种的选育依赖于抗虫基因的挖掘和抗性分子机理的研究。本研究针对玉米蚜虫为害特点、抗性鉴定方法、抗性基因的定位以及抗性遗传分子机理等方面的有关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综述,以期为玉米抗蚜虫的深入研究和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麦白粉病及其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小麦白粉病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致病机理、生物防治措施、抗性鉴定、抗性基因的来源与功能、基因聚合育种及抗病基因定位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小麦白粉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小麦白粉病为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为真菌性病害,其致病机理为经过越冬越夏的小麦白粉病菌,在秋季适合条件下进行初侵染,再侵染。目前该病的主要防治手段有生物防治和抗性育种,其中抗性育种最为有效和安全。不同小麦品种抗性不同,所含主效基因也会不同,至今已发现54个Pm的抗性位点,78个抗性等位基因,100多个数量性状位点(QTLs),其中,53个抗性基因定位于普通小麦的A、B、D染色体组上。小麦白粉病菌复杂多变的特性,易导致小麦单个抗病基因抗性的丧失,因此,小麦抗白粉病育种需要不断挖掘新的抗病基因和抗源,选育基因聚合抗病植株,拓宽小麦遗传基础,对于我国小麦抗性育种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玉米南方锈病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气传性叶部病害,近几年来在我国玉米主产区不断蔓延。玉米南方锈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在后期影响玉米灌浆,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培育并推广抗南方锈病的玉米品种,利用多种方法综合防治仍是抑制南方锈病蔓延和爆发的主要手段。阐述了我国玉米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外抗南方锈病的种质资源,探究了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功能基因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抗病育种、加强病害的监测和预警、适期进行化学防控、加强菌源小种的鉴定等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我国南方锈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辣椒病害是辣椒生产的大敌,从抗性鉴定、抗性遗传规律、抗性基因定位、抗性品种选育对辣椒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和白粉病4个主要病害进行了综述研究,以期为今后辣椒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玉米不同组合F1代对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分析,发现抗×感组合F1代的抗性大多介于双亲之间,而抗×抗组合和感×感组合F1代的抗性大多超过双亲,特别是抗×抗组合F1代的抗性具有一定的累加现象。不同正反交组合的抗性分析表明:抗性遗传不具有细胞质效应,属于细胞核遗传。F2代抗性分离检测证明,玉米对弯孢菌叶斑病的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0.
水稻抗稻瘟病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生产上对稻瘟病的防治没有特效的方法,更多依赖水稻品种自身的抗性来抵御病害的发生。因此,稻瘟病抗性的遗传和育种研究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稻瘟病抗性遗传研究方面,到目前已经鉴定和定位了40多个抗稻瘟病基因,克隆了2个稻瘟病抗性基因Pi-b和Pi-ta。培育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可采用如下策略:广泛收集稻瘟病抗源,经过稻瘟病老重病区长期自然选择得到的高抗材料和含有已定位抗性基因的抗源材料要作为重点抗源亲本;检测稻瘟病菌群体结构的变化,获取小种变化的准确信息;常规的有性杂交和转基因技术相结合导入抗性基因;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病区病圃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提高杂交后代材料抗性鉴定的准确性,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