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鸢尺蠖和灰茶尺蠖各龄幼虫食量观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鸢尺蠖(Ectropis excellens Butler)和灰茶尺蠖(E.grisecens Warren)1974年与1978年先后在湖南长沙高桥茶园大发生,局部茶园茶树叶片被食光。为探讨防治此二种尺蠖幼虫的关键时期,作者先后对大鸢尺蠖、灰茶尺蠖幼虫各龄取食量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2.
科技简讯     
茶尺蠖防治标准茶尺蠖(Boarmia obliquahypulina Wehrli)是浙江、江苏、安徽等省茶树主要食叶害虫,对茶叶生产影响颇大。为了经济有效地防治茶尺蠖(既减少防治次数,又能将茶尺蠖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作者于1983~1988年对茶尺蠖防治标准进行了研究。 (一)几项技术参数的研究 1.茶尺蠖幼虫食叶量和鲜叶产量损失试验。根据室内1731头幼虫食叶量测定,1头幼虫一生食叶量为0.61±0.06克,其中4龄和5龄期的食叶量约占总食叶量的  相似文献   

3.
HD-1菌剂防治大尺蠖等茶树害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各省茶区均有大尺蠖虫害发生,当其幼虫数量剧增时,可在数天内将茶树芽叶几乎全部食光,对茶叶生产威胁很大。如广东省阳江县温泉茶场1980年5月份大尺蠖为害成灾,发生面积1000多亩,因害虫抗药性强,化学防治效果不好,仅人工就捕捉幼虫10000多公斤。该虫对茶叶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寻求生物防治方法,我们开展了HD-1菌剂防治大尺蠖等茶树害虫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茶尺蠖发生规律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是我省为害茶树主要害虫之一 ,以幼虫咀食嫩梢。发生严重时 ,老叶、嫩茎将被幼虫食尽 ,严重影响茶叶产量 ,并且树势衰弱。目前绝大部分茶场和茶农多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化学农药不仅污染茶园生态环境 ,而且在杀死茶尺蠖的同时 ,也杀伤了大量天敌 ,还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因此 ,根据茶尺蠖发生为害的特点 ,采取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措施控制其发生为害 ,将对茶叶生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 茶尺蠖发生规律1 1 茶尺蠖大部分以蛹在茶树根际表土中越冬 ,少数以幼虫在茶丛中越冬。越冬蛹大部分处于滞育状态 ,抗逆力强 ,死亡率低 ;其越冬后羽化率的…  相似文献   

5.
时间序列分析优选法预报茶尺蠖二代成虫高峰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楼云芬 《中国茶叶》1992,14(5):18-19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是浙、苏、皖等茶区的主要食叶类害虫,每年发生6代(有的地区发生5代),第一代幼虫为害春茶,第二、三代幼虫为害夏茶,其余各代幼虫为害秋茶。一般第一代为害较轻,第二代以后,虫口数量逐代累积,从而为害也日趋加重,因此,一年中对夏秋茶的为害  相似文献   

6.
冉伟  张瑾  张新  蔺松波  孙晓玲 《茶叶科学》2018,38(2):133-139
研究了茶尺蠖幼虫为害茶树叶片对儿茶素合成途径的影响。采用3龄茶尺蠖幼虫取食茶树新梢芽下第二叶,测定了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儿茶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茶尺蠖幼虫为害后3、6、12βh显著诱导了CsANR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且在为害后3βh和12βh达到了极显著差异。CsLAR基因在茶尺蠖为害后6βh和12βh,与对照具有显著差异。茶尺蠖幼虫为害后24βh显著诱导了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升高,而茶尺蠖为害后48βh仅没食子酸和没食子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茶尺蠖为害后24βh和48βh均没有被显著诱导。上述结果表明茶尺蠖幼虫为害提高了茶树儿茶素合成途径的代谢强度和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尺蠖蛾类就是通常所见的拱背虫、拱拱虫、造桥虫、量寸虫等。以幼虫为害茶叶,发生多时,几天之内,能将整丛或整片茶树叶片全部食光。有的种类(如灰尺蠖)在叶片食光后,还啃食茎干皮层和嫩梢。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不但当季无茶可采,而且树势衰弱,耐寒力差,遇上霜冻,地上部被冻坏甚至干枯死亡,也影响来年或下季产量。近年来此类害虫的危害,日益加重,有些种类(如大尺蠖、茶尺蠖)已上升成为发展茶叶生产的劲敌。  相似文献   

8.
茶尺蠖是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我站茶园发生的主要是油桐尺蠖,其为害的严重性,猖獗时并不次于茶毛虫;茶树被害后,叶片无存,造成严重減产。我站茶园1958年被此虫危害的茶树过50%,經积极防治,方未猖獗成災。为彻底防治茶尺蠖(油桐尺蠖),我們在观察生活史的同时,进行了防治方法的調查研究。兩年来除初步肯定了敌百虫(500—1000倍)、DDT(400—600倍)毒杀幼虫,扑打和用草把诱杀  相似文献   

9.
茶尺蠖是信阳茶园中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发生严重时可连叶脉也吃光,造成秃枝,致使树势衰弱,甚至死亡。近年来,许多研究报道指出,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茶尺蠖的抗性已有增强,许多曾经用于防治茶尺蠖的药剂防效受到了很大影响。在信阳茶区,茶尺蠖已经对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产生了一定的抗性,所以防治效果不甚理想,茶尺蠖在多地曾出现大暴发的现象,严重影响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凯恩、噻虫啉、艾法迪、艾绿士、雷通是近几年在国内获得登记的新型低毒农药,与有机磷类、菊酯类和其他种类农药无交互抗性,同时也是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茶园农药替代计划"重点推广的药剂。本研究对上述5种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以期打破近两年信阳对茶尺蠖"治虫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Grey)是近年来浙、皖、苏、川等省部分茶区发生的一种茶树害虫,其食性杂、食量大,一旦暴发可造成茶树光秃,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地防治这种害虫,确保茶叶产量和质量,近年来,作者对该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可供各茶区在测报该虫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木撩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 Grey)近年来先后在四川、安徽、浙江等茶区茶园中发生为害。我们在木橑尺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中,室内饲养的幼虫大量感染病毒致死,最近对此病毒作了初步的观察,结果简报如下: (一)室内自然罹病率 1981年室内饲养的480头5~6龄幼虫,自然感染病毒致死的有125头,占饲养总数的26%。1982年,在其第二代幼虫期单条分别饲养了50头,分龄观察病毒在室内的自然感染力,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室内条件下,木橑尺蠖幼虫感病致死的以4~6龄幼虫为多,占总感病死亡数的73%,其中又以4龄幼虫最多,占33%;1~3龄感  相似文献   

13.
<正>茶尺蠖(Ectropisobliqua Prout)在当今茶园中为害严重且发生普遍,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尺蠖蛾科(Geometridae),以幼虫取食嫩叶和成叶对茶树造成为害,严重发生时可将茶枝吃成光杆甚至导致茶树死亡。在浙江,茶尺蠖年发生5~6代,常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人工捕杀、灯光诱蛾和生物防治等等,当幼虫数量达到10头/m~2以上时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目前,氯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乳油和氯氰·辛  相似文献   

14.
大戈尺蠖(Ectropis sp)属鳞翅目,尺蠖蛾科。是近年来我省部分茶区的茶树主要害虫之一,其以幼虫咀食茶树新梢成叶,降低茶叶产量和影响茶树生势。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一、分布与寄主: 分布:该虫目前主要分布在粤北茶区。  相似文献   

15.
茶铺茶场自1978年以来,茶园连续三年受到大尺蠖(Buz ura suppressaria Guenee)的严重为害,受害面积逐年扩大。根据观察记载,1977年以前,大尺蠖仅在小面积上零星发生。1978年扩大成连片集中为害,面积达400余亩。1979年扩大为六百一十亩,1980年受害面积达1000亩左右,並且  相似文献   

16.
苏特灵对茶尺蠖等害虫的药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建农  胡新光  倪老虎 《茶叶》2002,28(1):36-37
苏特灵 (茶叶专用型 )粉剂由北京科瑞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 ,辽宁生物农药厂生产的 BT类菊酯复配型杀虫剂 ,为明确其对茶树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 ,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在田间养虫室内进行了该药对茶尺蠖和茶黑毒蛾幼虫的击倒试验 ,并在浙江三明茶业有限公司租赁茶园内进行了茶尺蠖幼虫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苏特灵粉剂 (北京科瑞森生物工程公司生产、提供 ) ,BT含量为 80 0 0国际单位 /毫克。对照药剂千胜 BT (武汉科诺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 ,含量为 1 60 0 0国际单位 /毫克。1 .2 …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茶树虫害诱导挥发物(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HIPVs)对邻近茶苗防御能力的影响。将健康茶苗放在茶尺蠖取食的茶苗附近,作为HIPVs的处理,测定了茶树防御相关基因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水平、抗性防御物质的水平,并检测了茶尺蠖危害茶苗邻近植株对茶尺蠖幼虫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茶尺蠖幼虫为害茶苗释放的HIPVs在处理后24 h和12 h内分别显著诱导邻近茶苗Csi LOX1和Csi ACS1基因的表达水平,这些挥发物还能增强茶尺蠖取食诱导的防御基因的表达。HIPVs处理3 d后,茶树的重要防御物质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s,PP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是对照的1.36倍,同时,取食这些茶苗的茶尺蠖幼虫体重也显著低于对照。上述结论表明茶尺蠖取食诱导的挥发物能够作为信号物质在茶树中传递,并能够通过增强茉莉酸和乙烯抗虫途径提高对茶尺蠖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是苏、浙、皖等省茶树上的主要食叶害虫,为害极为严重,当前对该虫的防治仍以化学农药为主。由于农药的残毒性,国际上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因此探索茶尺蠖其他防治途径具有重要意义。自1984年以来,我们在茶园发现有大量茶尺蠖因真菌流行病而死亡的现象,有时对茶尺蠖的大发生起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抑制作用,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编号控制饲养、田间定点、控制观察,明确大鸢尺蠖(Ectropis excellens Butler)在湖南长沙一年发生五代,以蛹在茶丛树冠下土内越冬,次年3月上、中旬羽化,交配产卵。各代幼虫分别于4、6、7、8、9~10月发生。以第一代和第五代为害期长,平均每头幼虫一生取食叶片面积为17256.6mm2。本文报导此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油桐尺蠼(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在我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省发生,是主要食叶害虫之一,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桐、柿、梨、桃等果木。幼虫体大,食叶量多,暴发成灾时,往往将茶树叶片吃尽,仅留秃枝,给茶叶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该虫的生活习性等以往已有过研究,但其发生规律及预测技术尚缺乏研究,因而在防治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作者总结1982~1988年进行的研究,拟探明该虫的发生规律及提出可靠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