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往采用阴棚吊袋法栽培黑木耳,保湿性能差,人工喷水次数多,投工大。我们于1993年9月试验用阳畦排袋法栽培黑木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一)季节安排 1993年3月初从山西大学食用菌场引进Gu-1号黑木耳母种,随即扩繁母种,4月中旬制作原种,5月下旬或6月初制黑木耳栽培袋,6~7月发菌,8月划破袋浸水转入出耳管理。 (二)菌袋制作 塑料袋选用16×50×0.04cm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黑木耳吊袋出耳阶段时栽培条件的要求,我们模拟黑木耳的野生特性,利用庭院杏树下的小气候进行了黑木耳栽培试验,初步取得成效.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一)制作栽培袋培养料为棉籽壳93%,麸皮5%、糖1%、石膏1%,pH 自然,用0.20%高锰酸钾溶液拌料,含水量60%,分装180只17×33cm 的聚丙烯袋,每袋装料300克(折干料),常压  相似文献   

3.
一、立体栽培黄瓜和黑木耳的技术关键 (一) 整畦技术:作畦底宽90cm,顶宽80cm,南北垅,畦长5m,高15cm的栽培床,在其床中间作成长5m,宽50cm,高10cm的食用菌床,畦两侧有宽20cm,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质栽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桑枝屑、梨枝屑、杂木屑为主要基质栽培的黑木耳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总黄酮、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1-DNJ)、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检测,探讨不同基质栽培的黑木耳的营养成分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桑枝屑黑木耳中的总糖、粗纤维、碳水化合物、黄酮、微量元素钙和磷含量较高,梨枝屑黑木耳中氨基酸总量、铁、锌、维生素B1和B2的含量较高,表明桑、梨枝屑可以作为黑木耳栽培的基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不同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效果,筛选出适宜栽培黑木耳的配方。方法:以商洛市常见核桃木木屑、苹果枝木屑、榆木木屑、板栗木木屑、柿木木屑、柞木木屑原料设置栽培料配方栽培黑木耳,考察试验配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抗杂能力、催芽结果、出耳产量与质量、生物转化率。结果:核桃木木屑、苹果枝木屑栽培黑木耳产量较高,生物转化率也较高,尤其是核桃木木屑栽培的黑木耳营养价值高。试验为商洛市资源化利用当地木屑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龙胆草系珍贵的中药材,但其育苗技术难度大,春季大棚育苗需对大棚进行遮阳,而其遮阳程度正符合榆黄蘑和黑木耳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条件。为此,笔者将龙胆草育苗与榆黄蘑、黑木耳栽培结合进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方法和结果简介如下: 一、联栽方式 龙胆草育苗,要先整地作床,床宽120cm,高15cm  相似文献   

7.
我场短枝型金帅于1973年发现,1974年参加全国果品鉴评会,(会议认为是目前有希望的短枝型金帅良株)而后省内、外科研、生产单位已很多引种,反映良好。 我们现已栽植10.8亩,596株。据几年的观察和栽培证明;短枝型金帅(后文简称短枝型)具有结果早、丰产、矮化、便于管理等优点,是矮化密植的优良类型,为此,将栽培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生长发育特性 短枝型与普通型金帅(后文简称普通型)比较,其生长发育的方面,具有很多不同 特性,这些特性是: 1.树体矮小,树姿开张:  短枝型树姿开张而矮小,冠形紧凑。树高一般在3米左右,冠形指数…  相似文献   

8.
短枝华冠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1995年选出的中晚熟苹果品种,果形端正,色泽艳丽,果肉脆甜,汁液丰富,具有很好的商品性能。经过几年的观察总结,我们认为其优势栽培区域应确定在平川地带。海拔800m以上的果园,树体生长和果实发育都不理想。1不同海拔区生长结果表现和市场状况1.1不同海拔高度树体生长状况(表1)短枝华冠在低海拔区域生长良好,充分表现出短枝型的生长优势,海拔600m及其以下地区,短枝性状及其短枝比率符合栽培需求,树体长势中庸健壮,年生长量合理(外围新梢长度25~50cm),短枝率较高(65%~80%),抗逆性较强。而海拔超过800m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茶树和杨梅树整枝后的废弃枝屑为替代材料栽培黑木耳,通过测定黑木耳产量及品质,筛选最适基质配方,以期为黑木耳代料栽培提供替代基质,同时为果(茶)园剪枝废弃物处理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茶树枝屑非常适合黑木耳的代料栽培,单独以茶树枝屑为主料的配方处理产量最高,每袋116.48g,随着茶树枝屑添加量减少产量逐渐降低;杨梅树枝屑单独作为黑木耳栽培主料的产量较低,但随着杨梅枝屑添加量的减少产量逐渐升高,当添加量为20%时,产量接近对照处理。使用替代材料后,黑木耳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总糖和总黄酮最高含量分别达到了190.97、61.40、16.25、490.25、2.47g·kg~(-1);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也明显增加。因此,选择合理配方茶树枝屑和杨梅枝屑栽培黑木耳,可以促进其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0.
林下栽培黑木耳高产高效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林下栽培黑木耳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研究了不同配方料黑木耳产量表现,林下栽培黑木耳应选择的最佳林果树种和留枝量,以及黑木耳的最佳摆放密度。  相似文献   

11.
我省蔗叶资源丰富,全省每年约有48~60万吨,用蔗叶栽培黑木耳尚未见报道。为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我们于1990年进行枯蔗叶栽培黑木耳试验。(一)材料与方法黑木耳母种为Au3。培养基配方:①蔗叶粉(似锯木屑)77%,麸皮20%,白糖1%,碳酸钙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②蔗渣77%,辅料同上(对照)。试验于10月8日制栽培种,用常规方法拌料,含水量调至65~70%,用17×35cm 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85g,高压灭菌,接种后置室内常温下培养,于11月19日开洞挂袋出耳管理。  相似文献   

12.
孙洁 《食用菌》2012,(4):39-40
代料栽培是黑木耳生产史上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它缩短了黑木耳生产周期,大幅度提高了生物学转化率,也使黑木耳种植区域进一步扩大。然而,长期以来,代料香菇生产多以桦栎、青冈栎等硬杂木木屑为主料,林木消耗量大,菌林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探索利用当地资源丰富的苹果枝木屑栽培黑木耳代料,取得了成功。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和广大菇农参考交流。1选择品种选用适宜本地气候条件及适宜苹果枝屑代料栽培的优1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夏县黑木耳段木栽培已成为群众性的一项副业生产.为了广辟资源,解决育耳与毁林掠夺性生产的矛盾,进一步发展夏县木耳生产基地,我们进行了系列化代料栽培黑木耳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几年来多点试验的整玉米芯袋式栽培黑木耳技术简介如下:(一)制作菌袋菌株为沪耳1号,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转接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以棉子壳为主,按常规法制作各级菌种.培养料为当年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先将玉米芯用清水浸泡24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采食利用黑木耳。在唐朝开始人工栽培黑木耳。但长期处于“半人工栽培”状态。所谓黑木耳的段木栽培,就是把人工制备的优良黑木耳菌种,接种在适于黑木耳生长树种的段木上,给予精细的管理,使之生长出黑木耳来。我国黑木耳生产绝大部分采用段木栽培法,其栽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2015,(5)
<正>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地栽黑木耳技术因其栽培方式灵活、栽培方法简单,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而得到迅速推广普及。但栽培原料大多采用阔叶树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等,催耳打孔,无论是装袋前还是菌丝满袋后,都是打1次孔;袋尺寸有(16.0~16.5)cm×(23~24)cm、(17 cm×33)cm、15 cm×55 cm×0.0045 cm。  相似文献   

16.
继室内蔗渣栽培黑木耳试验(见《食用菌》1985年第4期)之后,我们于1985年秋在福清厂基地又进行了蔗田挂袋栽培试验,收到了比室内挂袋栽培还要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供试菌种是农科院地热所筛选的黑木耳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2017,(6)
通过对黑木耳吊袋栽培的品种、开口方式以及吊袋间距等的试验,研究了影响黑木耳吊袋栽培不同因素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优化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黑888和黑981的产量最高,但黑981的生育期指标综合表现较好;开Y型口,开口数量为90个/棒时,能取得最高生物学效率(115.90%),在吊袋间距和宽度为35 cm时,黑木耳产量和优质品率,分别为48.6 g/棒和85.0%。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立森261菌株的生物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怀荣 《食用菌》2014,(1):23-24
从采集的一株表现优势的野生黑木耳,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的立森261黑木耳菌株(自编号),在中国秦巴山区的大面积的段木栽培中,其品质以色黑、单片、耳片边缘圆滑、无耳根,其产量每50 kg段木产干耳2.0~2.5 kg(7~9 cm×1.2 m段产干耳200~300 g)。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历来都是用段木栽培,由于段木资源减少,近年来不少耳产区的耳农采用木屑、棉子壳等为代料来生产黑木耳,节约了不少木材,但在非棉区、林区要发展木耳生产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因地制宜,以稻草为栽培黑木耳的主料,1992年至1993年6月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和良好经济效益。现简报如下: (一)品种选育 我们从国内12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引进的一些黑木耳品种,通过品比试验筛选出了一个适应稻草原料栽培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菌株,定名为随丰一号。该菌株每百公斤稻草料可产干耳12~14kg。 (二)制生产种 培养料配方:①稻草80%,麸皮15%,过磷酸钙2%,石膏粉、红糖、食盐各1%;②稻草63%,棉子壳25%,麸皮、石膏粉、过磷酸钙各1%。pH均为6~7,料水比1:2,每100kg料内另加黑木耳专用肥2包(100g)。稻草要加工成2cm左右长。培养容器可用罐头瓶和17×35cm的塑料袋,装料后常压灭  相似文献   

20.
黑木耳代料栽培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但栽培方法繁琐,培养料要经灭菌才能生产,由于条件要求高,在农村推广困难很大,对此,我们开展了野生黑木耳的人工驯化研究,初步选出了适合当地生料栽培的肠膜状木耳(A.mesenterica)菌株,现将生料栽培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