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兴伟  梁媛媛  李依月  李鑫  孙青 《现代园艺》2023,(11):164-166+169
针对目前彩稻景观营建中出现的景观文化缺失、景观功能欠缺等问题,探究彩稻景观地域特性、设计原则、营建思路等,论述营建彩稻景观的相关设计原则,提出将村落历史文化与科学技术创造性融入彩稻景观的营建策略,并完善配套的景观服务设施;根据村落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进行相关景观功能区域布局,形成以彩稻景观为主题、统一有序的村落景观功能格局。  相似文献   

2.
林萍 《现代园艺》2023,(18):89-91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逐渐提升,居民对室内环境的需求逐渐多样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实用功能,更注重空间的美感和舒适度。同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关注度也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室内环境设计需要与时俱进,引入更多的景观元素来丰富空间,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在实际设计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景观元素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基于此,介绍了景观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必要性,探讨了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包括回归自然、绿色以及人性化、多元化发展。遵循景观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从优化植物、水景、景观小品的应用方法,景观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组合方法等维度提出运用策略,以期促进室内环境设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医疗建筑的发展和变化,人们对医疗环境也越发重视,特别是医院的户外空间。简单概述康复性景观的概念,并分析现代综合医院中康复性景观的重要性,通过考察综合医院,初步得出综合医院康复性景观的景观布局、景观公共设施设计、植物配置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景观软装的理念、设计原则及范畴,通过分析景观软装市场,提出目前景观软装市场操作存在的问题,并详细阐述景观软装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5.
在体验经济开始占领经济市场的大环境下,人们对景观场所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衔接建筑、提供休憩空间、改善城市小气候,还需要满足景观使用者的精神需求,于是体验式景观开始走进公众视野。体验式景观的核心在于人与景观场所之间产生肢体或心理上的互动,从而创造难以忘怀的经历,而本研究将“叙事”这一隶属于的文学概念引入到当代体验式景观设计之中,合理运用叙事性设计手法,创建体验式景观场所,以期在纷繁的设计实践中,找到一些建立场所意义和情感体验的方法,为体验性景观提供一种新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馨 《现代园艺》2023,(3):121-123
现代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催生了住宅景观绿化设计审美的新时代。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住宅景观绿化设计的审美产生了不同的转变。住宅景观绿化设计审美观念趋向于可持续性、大众化、回归自然这三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林梅 《现代园艺》2023,(12):107-109+112
自“网络红人”成为2015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开始,伴随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延伸出网红经济,随之产生很多网红景观,其中以植物元素为亮点形成的网红景观最具吸引力,但目前针对这些网红景观中的植物配置设计研究却是一片空白。因此,将从相关概念、网红景观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植物配置设计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景观对于增强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具有深远意义,城市道路绿化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尤其是在重要展会期间,精美的道路绿化景观对于凸显城市形象与城市风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大城市重要展会期间对于道路景观的设计往往是将现状多年生植物替换为展会期间景观效果优良的时令花卉,该做法虽然保证了展会期间道路景观效果,但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有所不符。为此,探讨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景观,综合考虑道路景观在展会期间与平常时期的景观效果,从塑造城市魅力与形象的角度出发,将城市道路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城市道路景观平展结合设计的策略及手法。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成熟的平展结合理念运用到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推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走向绿色可持续。  相似文献   

9.
以成宁市桂乡大道景观道路绿化设计为例,阐述丘陵地区自然生态型道路的设计思路:以“生态、节约、特色、文化”的设计理念,结合当地文化、地貌、地被等特点,将道路两侧的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起来,充分展现丘陵城市“山、水、田、林、城”的城市道路特色风貌,为丘陵地区城市自然生态型景观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应用环境行为学及可持续发展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明确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的思想与原则,提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园景观改造设计方案,切实解决了校园景观环境在景观分区、路面铺装、植物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程俐涛  张琪 《现代园艺》2023,(3):136-138
居住区景观场地的适老化研究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创造更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居住景观场地设计中注重外在形式而忽略本质需求的现象较为突出,设计过程中容易忽略老年人所需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缺乏统筹全局和兼顾特殊群体的考虑。通过对比研究中西方针对老年人设计的居住景观优秀案例,结合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探索更适宜老年人居住的景观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南京市某小学景观设计项目,提出了应用叙述性互动景观设计校园绿地空间的策略,以教育性、互动性、趣味性为设计思想,设计校园小游园互动景观,增加了校园景观背后的叙述性与文化内涵,凸显校园特色文化,提高学校师生的景观使用感受。  相似文献   

13.
韩童威  汤玮 《现代园艺》2023,(2):89-90+94
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其提出的精神文化要求标准也变得越发严格,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效。景观园林设计应践行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遵守基础设计原则,充分利用水体、地形等各类资源,提高整体园林景观园林设计质量,让其能够较好地满足现阶段人们提出的精神文化发展需要。本研究分析了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应用现实意义、应用目的、应用技巧、应用原则、应用要点,以期正确认知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的设计价值,掌握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当中的具体应用形式,从而提高景观园林的实用性及观赏性。  相似文献   

14.
陶彦松  区智 《现代园艺》2023,(10):91-93
面对当下乡村旅游消费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需在传统村落房屋、街巷、广场、标志性景观、周边水系等景观基础上进行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改造设计。围绕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玩赏、文化消费需求导向,考虑不同乡村地区存在的地形地貌、建筑文化理念、景观审美观念,以传统村落景观为例,对传统村落景观中的宏观生态环境、中观建筑及空间结构、微观旅游体验景观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在保留与还原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完成传统村落景观空间格局、建筑结构、生态及服务环境再造,以满足乡村旅游民众的生态性、文化性与娱乐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古典园林景观的互动式设计不仅是古典园林设计的目标,更需要展现园林生态,并传承和突出园林设计的美学思想。为在古典园林设计中有效提升景观互动性,分析了古典园林景观互动式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设计切入点,指出应通过串联古典园林各场景要素、应用时空换位、强化景观色彩、延伸景观格局的方式,提升古典园林景观的互动性。基于此,以嘉兴市某园林项目为例,对古典园林景观互动性设计进行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16.
尹翀  张健 《现代园艺》2023,(8):67-69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绿化景观设计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环节,能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提升乡村地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基于此,结合广西柳州农村地区绿化景观,从美丽乡村绿化景观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和建设路径等农村地区绿化景观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为乡村绿化景观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满慧 《中国园艺文摘》2013,(10):126-127
近些年来,社会大众加大了对生活周边景观设计水平的重视,景观材料的设计与具体运用间关系的和谐,对于实际的景观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对现代景观材料的运用与设计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景观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中华  陈静  汪璐 《现代园艺》2023,(7):107-108+111
景观小品是当前乡村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之一,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日益推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小品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以豫南地区的乡村景观小品为对象,了解当地乡村景观小品的种类和现状,梳理其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美丽乡村背景下豫南地区景观小品设计策略,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设计思路,进一步促进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国锋  陈伟  傅开阳 《现代园艺》2023,(16):153-155
应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以构筑功能强大、健康稳定、景观优美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为目标,把加强沿海基干林带建设做为重点,在优先保护的前提下,通过营造景观节点、建设特色示范林、人工造林、补植改造和森林抚育等5类工程措施,改善苍南168海岸线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美化森林景观,形成兼具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以期为沿海地区防护林的生态修复和景观价值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很多地方将乡村当作城镇来建设,在乡村景观建设中极少传承地域性特征。通过剖析地域性特征的内涵和外延、乡村景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乡村景观建设的理想范式,提出了乡村景观地域性传承中应牢牢把握地域性文化和地理特征,根据不同地域来确立设计及建造方案;在现代乡村景观建设中,应用各种创新设计手法来完善和提升景观设计。这对于振兴乡村经济和改善乡村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